中國股票跌了四年
A.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1)中國股票跌了四年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B. 中國股市到底是牛市還是熊市
從2001年6月的2245到2005年6月的998,中國股市花了四年時間經歷了一個跌幅55%的熊市,而07年11月的6124到08年6月的2729,中國股市用了八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跌去了54%,你覺得現在是牛市還是熊市?
這樣的幅度和這樣的速度都夠的上金融危機了,你覺得是熊市還是牛市?
我只能告訴牛市的周期中只有中期和短期調整,也就是說30%的跌幅為限,如果長期趨勢都被改變了,你覺得還是牛市嗎?牛市就是一種長期趨勢.現在3年線都被打穿了
C. 中國股市為什麼會出現連續下跌連續下跌的病根到底是什麼
中國股市連著跌的真正原因有就是“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投機性市場”,這兩點就是導致A股連續下跌是正常,上漲是不正常的。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個原因重融資輕回報,意思就是股市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市公司融資,說白了就是為他們圈錢的市場。
要知道股市是資本市場,如果股市把資金都抽幹了,股市沒有資金,股市就是一潭死水,一潭死水的股市還能漲起來嗎?
但這個病根歸根到底都是由於A股重融資輕回報和投機性太強所致,只要能保證股市能順利發行新股,其他都是次要的,至於投資者們的盈虧不是重點。
總之在A股市場想要克服重融資,避免投機性被收割了,一定要做到強大自己,只有強大自己了,才能成為股市的強者。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市場,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讓自己適應這個市場。
D. 中國股市下半年是熊市還是牛市
在股市中,牛市和熊市分別指的是股票的持續上升和下跌。
牛市就是那些市場行情普通看漲的並且能夠持續一段時間的,也稱為多頭市場。
熊市的特點為行情普通看淡並且跌跌不休,由此也被人們成為空頭市場。
簡單定義了牛熊市後,許多人就會產生困惑,那麼如今是熊市還是牛市呢?
點擊下方鏈接,立馬告訴你答案: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一、如何判斷是熊市還是牛市?
要確定現在是處於熊市還是牛市,可以通過分析這兩個方面,實際上就是基礎面以及技術面。
首先,我們可以從基本面判斷市場行情,上市公司的運營狀況和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是基本面的確立依據,一般看行業研報就能看個大概:【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其次,從技術這方面進行研究,一些可以參考的數值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比如我們可以通過量價關系、量比與委比、換手率等指標、手勢形態或者K線組合等,來研究一下市場行情。
舉例說明,若當前是牛市,買入遠多於賣出的人,那麼大部分個股的k線圖就有著很明顯的上漲趨勢。反看,如果現在是熊市 ,買入股票的人遠遠趕不上拋售股票的人 ,那麼大多數個股的k險圖的下跌趨勢會十分明顯。
今年下半年開始,從上證指數6月7號到14快速下跌後,馬上出現11連陽並回到原來的位置來看,目前股市行情還是比較樂觀,可說還是一個上升的趨勢中。至於牛市還是熊市,從各方報道以及大家的共識來看,認為牛市已經到來的人佔大部分。
二、怎麼判斷牛熊市的轉折點?
要是說在牛市快要結束的時候才要進場,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會買在股票高點從而導致套牢,而選擇熊市快結束時候進場,是最容易賺錢賺得多的最佳時機。
因此,只要我們能夠抓住熊牛的轉折點,購入時價格處在低位,售出時價格處在價格高位,從而賺到差價!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分析牛熊轉折點,推薦使用下面這個拐點捕捉神器,一鍵獲取買賣時機:【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E. 2021年7月24號股票市場連續4天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2021年7月24號中國的股票市場A股經歷了連續4天的下跌,上證綜合指數從最高點3571點跌到3312點,僅僅4天時間就跌了260點。個股更是慘烈。每天有近200家公司跌停板,整個實值蒸發4萬億,這次下跌出乎市場的意料。那麼下跌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些是我能想到的幾個下跌的原因,朋友們可以參與討論。仁者見認智者見智。從未來市場發展來看,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市場也很難走出上升行情,尤其是資金的問題。中國的市場一向是資金推動的市場。有行情,有政策,就有資金進來,但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不可盲目樂觀。時刻要對市場有一份敬畏,有一份警惕。請關注李老師漫談投資。
F. 2013年股市到底怎麼樣,歷史上中國股市從來沒有連續跌過四年的……
歷史上,中國股市還沒有連跌3年的記錄。
在金融服務、房地產等大權重行業帶領下,滬深兩市12月大幅收漲,實現了四季度的K線陽包陰的完美反轉,也讓2012年避免了連續收跌的尷尬。(這個大多數人都沒想到吧?)
至於2013年的行情。
2013年經濟基本面將好於2012年。從經濟增速看,全年GDP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內需、投資、出口都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需要警惕的是,由於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明年的經濟也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從政策面上看,貨幣政策放鬆的餘地不大,財政政策將繼續保持擴張性,產業政策值得投資者期待。
2013年大非對於市場沖擊值得投資者警惕。中小板、創業板相對較高的估值水平,將增加大非拋售股票的動力,市場的估值結構有望實現「再平衡」。隨著經濟見底回升趨勢的確立,行業之間的調整輪動也不可避免,行業的估值也有望達到「再平衡」。總體上,我們四季度提出的「再平衡」將在2013年延續,這對新一輪牛市的再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3年A股維持震盪行情概率更大。在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市場量變沖擊的復雜背景下,大股東參與市場博弈,將促使市場估值結構走向平衡,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仍將持續。走勢上,2013年大盤或遵循「∧」型或「N」型走勢。分歧主要來自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經濟方向及政策預判的不確定。總體上,更加傾向於2013年行情「N」型走勢的判斷。
G. 當前中國股市的持續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這個問題得辨證地去看,現在是四年的下跌,前10年還基本是上漲呢!但是因為我們的股市開辦不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產物,而是人為的為國企脫貧解困的工具,國企本身的性質決定它不可能有實實在在的贏利能力,所以其結果是股市只為那些上市國企的領導脫貧解困了,企業仍然在貧困中掙扎,此時的廣大股民卻已經成了貧困者。到這個時候,股市也只有跌跌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