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遼寧艦海試時中國重工股票

遼寧艦海試時中國重工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09 06:58:14

㈠ 中國航空母艦的遼寧號

作為中國現所擁有航母實體,「瓦良格」號航母是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於1985年開始建造。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已完工70%的「瓦良格」號航母部停工,成為新獨立的烏克蘭的財產。蘇聯解體後,在分家時出於「因地制宜的考慮」,「瓦良格」號由今天的烏克蘭共和國獲得(在最初的幾年之內名義上仍歸屬俄黑海艦隊)。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工程於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廢。
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此後俄烏之間對此船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1995年,已經成為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決定將「瓦良格」號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1995年12月,庫奇馬總統訪問了北京。1996年1月,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
1997年,駐港中資機構創律集團(同年柯受良駕車飛越黃河的贊助商)總裁助理、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姚柏良等人前往烏克蘭常駐,洽談購買事宜。而《簡氏防務周刊》刊登了一條似乎是在人們意料之中的消息:《瓦良格號開始解體作業》。實際上報道有誤,拆解的並不是船體本身,而是船上已安裝的各種設備。
1998年四月,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香港創律集團的子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
追溯這艘曾用名為「瓦良格」號航母的前世今生,就繞不開一個叫徐增平 的港商。在香港創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簡介上,徐增平出生於1952年4月。
1997年10月下旬,徐增平看到一則消息:《烏克蘭擬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前蘇聯領導曾向這個項目投入了5億美元的資金,但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因為烏克蘭同俄羅斯就履行蘇聯時期合同的談判宣告失敗,這個項目就擱淺了。
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從基輔登上了開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廠的火車。來到船廠後,在廠長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號,考察了全船。當時「瓦良格」號簇新完整的艦體,精密的結構布局讓徐下定決心購買航母。
1999年7月,創律公司僱傭拖船,拖「瓦良格」號返回中國。由於受到國外勢力阻撓,「瓦良格」號一度返回黑海,無法出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在經歷纜繩斷裂、海上風暴等一系列波折後,2001年12月11日,這艘沒有動力的航母終於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月12日進入南中國海。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它在六艘拖輪拖行及一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上午9時許,「瓦良格」號抵達內港。中午12時,「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港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結束了航程一萬五千兩百海里、耗時四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主尺寸:艦長302米(全長)、281米(水線)、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5000噸(標准) 67000噸(滿載)
動 力:4台蒸汽輪機4軸 200000馬力
航 速:29~31節
續航力:>7000海里/18節
艦 員:1960+626(航空人員)
武器裝備
12單元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2枚)
4座六聯SA-N-9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備彈192枚)
8座「栗樹」彈炮合一近防系統
6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
2座10管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器
最大可載50架各類飛機,主要有Su-33(Su-27)和Mig-29戰斗機、Ka-27反潛直升機、Ka-31預警直升機
電子設備:
聲納:Zvezda-2 主動搜索/攻擊(中低頻)聲納和MGK-345 Bronza/Ox Yoke 艦體聲納
雷達:2座「貿易風」-2M三面對空搜索雷達;1座MR-710「頂盤」三座標對海/空搜索雷達(D/E波段);2座MR-320M「雙支柱」對海雷達(F波段);3座「棕櫚葉」導航雷達(I波段);1座「電阻器」(「糕餅筒」)航空引導雷達系統
火控:4座「十字劍」(K波段),控制對空導彈;8座「熱閃」火控雷達(J波段),控制近防系統
電子干擾:2部PK-2、10部PK-10
16號航母建造時間表
1.開始建造:1983年,「瓦良格」號航母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開建,1991年11月缺錢停工,已完成68%。
2.賣給中國:1998年4月,澳門一家旅遊公司以2000萬美元價格競得「瓦良格」號,稱將用於改造為賭船。
3.歸國受阻:1999年7月,艦上設備被拆除,船殼由拖輪拖帶前往中國,被土耳其以安全為由拒絕其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4.再次啟程:2001年,經外交斡旋,土耳其提出20項安全條件,索取10億美元保證金及其他利益之後放行。
5.終抵大連:2002年3月4日,總行程1.52萬海里,耗費時間長達4年,「瓦良格」號最終抵達中國大連。
6.脫胎換骨:2005年8月初,「瓦良格」號以中國海軍標準的「海軍灰」塗裝出現在駁船碼頭,改裝工作正式開始。
7.十次海試:2011年8月10日,經過6年改裝的中國航母平台進行了第一次海試。8月30日,共進行了十次海試。 中國首艘航母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號航母抵達大連。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由大批拖輪拖進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的30萬噸船塢。
2009年5月底,蘇聯海軍航空兵徽章開始拆除,舷側的俄文艦名「瓦良格」也被鏟去。
2009年10月,相控陣雷達安裝基座出現在艦島上。
2010年5月30日,汽輪機組鍋爐點火吹管。
2010年9月,滑躍甲板前端和飛行甲板尾部,人員防墜網支架安裝完畢。
2010年10月,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裝艦載干擾彈火箭發射炮。
2010年12月24日,製冷機和動力艙蒸汽發電機組啟動運轉成功,低頻段雷達信號干擾機安裝完畢。
2011年2月,「瓦良格」號艦島一前一後安裝了兩座364雷達,艦島側面安裝了多套電子戰系統天線。
2011年5月11日,「瓦良格」號艦島後方相控陣雷達安裝完畢。
2011年7月3日,「88」大型輔助船現身大連,停靠在「瓦良格」邊上,網友熱情地將88號稱為中國航母「保姆艦」。
2011年7月19日,「瓦良格」兩艘工作艇到位,「瓦良格」改裝進入收尾階段。
2011年7月22日,「瓦良格」飛行甲板開始多處同時塗裝。
2011年8月4日,「瓦良格」附近加強管控禁止拍攝及窺視港區。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首次試航。
2011年11月29日,瓦良格」再次試航。
2011年12月21日,「瓦良格」第三次試航。
2012年1月3日,「瓦良格」第四次試航。
2012年4月20日,「瓦良格」第五次試航。
2012年5月6日,「瓦良格」第六次試航。
2012年5月23日,「瓦良格」第七次試航。
2012年6月7日,「瓦良格」第八次試航。
2012年7月5日,「瓦良格」第九次試航。
2012年8月27日,「瓦良格」開始第十次海試。此次海試,航母平台將迎接台風「布拉萬」的洗禮。
2012年09月06日,中國航母平台已塗刷完成 舷號「16」。
2012年9月14日,遼寧大連,第十次試航歸來的「瓦良格」號航母開始懸掛彩旗,甲板現舷號「16」。09月12日,軍事人員在甲板上集結,中國航母在接受檢驗。
2012年09月23日,16號航母平台(前瓦良格號)正式交付中國海軍,預計不久後將會前往海軍航母駐泊錨地,並舉行16號艦入役儀式。
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16號艦)正式交接入列。 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中國第一艘航母平台16號艦在大連舉行儀式,16號艦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掛滿旗。17點20分,儀式完成。中國航母正式服役。16號艦不日將駛出大連港,前往駐泊錨地舉行入役儀式。
連續綵排:服役日期或將臨近
19日上午,有網友發出中國航母平台懸掛滿旗的照片,圖中身著白色海軍服的人在甲板上舉行站坡儀式。
20日,記者觀察到,在航母停靠的碼頭豎起了「中國航母從這里啟航」(應為起航)的標語牌。9點,全體海軍官兵開始在甲板列隊站坡,手持95短突擊步槍的一排海軍戰士在紅地毯前列隊等待檢閱。9點15分左右,航母甲板舉行升旗儀式。艦首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艦尾升海軍軍旗。10點33分,一位身著將軍官服的人走上紅地毯,檢閱海軍儀仗隊官兵。檢閱結束後,將軍與隨行人員一同走向航母尾部去參觀。11點05分,眾參觀人員走出艙室,與艦上官兵合影。其中坐在前排一位官員經記者確認,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總經理、黨組書記李長印。
21日,「中國航母從這里啟航」的幕布也被工人們拆卸。一切似乎又恢復到了以前的狀態。
22日,曾被拆卸下的「中國航母從這里啟航」的紅色巨幕再次豎立在大連造船廠的碼頭上。22日黃昏時分,海軍戰士們又開始練習站坡禮。紅地毯和合影座位再次出現在甲板上。與此前不同,海軍儀仗隊由原來的一排戰士變成三排。他們手持的武器也由原來的95式突擊步槍變成了三軍儀仗隊所配發的56式半自動步槍(帶刺刀)。隊列顯得更加威武庄嚴。
中國首艘航母,將會配備中國仿製前蘇聯蘇33殲擊機的第三代(俄羅斯稱為第4代)殲擊機殲15「飛鯊」。
殲15較蘇33的改變主要有:
1、換裝國產雷達,由於蘇33的雷達僅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研成果,早以不適用現代戰場,且蘇33原裝的計算機運行速度僅17萬次|秒。而就連殲八後期型號的計算機都是百萬次的。
2、蘇33的座艙也很爛,印度曾有名官員在蘇30的接受儀式後諷刺道:「我們懷疑俄國人把30年前米格(21)的儀表盤塞在這了。所以,殲15用的肯定是國產的液晶顯示器。
由於殲15的原型是T10原型機,即後來的蘇33,在設計上,是想把蘇27(33)設計成一架高空高速的截擊機,它主要的任務是空戰,是為對付美國的F15式戰機所誕生的,所以它主要是以空戰為主,對海和對地攻擊並非是它的強項。所以由T10演變過來的殲15想要變成F15E這樣的多用途飛機還任重而道遠。

㈡ 中國國產航母什麼時候進行海試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28日刊發題為「在展示海軍力量之時,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在即」,對中國建造002型航母的進展給予關注和猜測。
文章提及,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在准備進行海上試航,這艘航母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強烈象徵」,也是北京走向「獨立自主的頂級全球力量雄心」的強烈象徵!
報道提及,這艘航母於去年4月26日在大連下水, 長315米,滿載排水量7.7萬噸,可部署48架飛機,而中國的第三艘(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在建造,排水量增至8.8萬噸。這些數據與美國的航母相比遜色不少, 布希號尼米茲級航母333米,排水量10.2萬噸,可以搭載56架固定翼飛機。
美媒還提到, 中船重工大連船舶董事長劉征不久前曾表示,首艘國產航母目前已進入聯調,主機已經動車,「2018將有驚喜」呈現。美媒說,據中國媒體(Global Times)27日的報道,有照片顯示,航母艦島上的相控雷達已安裝,腳手架也基本已被拆除。
美媒進而評論稱,這一進展消息的傳出,正值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大規模演習。這艘國產航母的部署將成為中國在南海推進利益這種「長遠意圖的強力展現」,而南海已經成為一個「外交閃點」。
報道提到,關於海試的確切目期還沒有公布,但軍方也許會盯緊4月23日人民海軍建軍節這個日子,今年是69周年。有中國軍事專家認為,海試之後通常還需6-12個月才交付海軍,因此,正式的入列時間很可能是今年年底。
美媒還探討了關於這艘國產航母的命名,艦名尚無定論,雖然人民海軍戰艦通常以地名命名,但有政界人士和使用社會媒體的人士認為,這艘航母的名字應該體現「實現統一意圖的象徵」,比如命名為「施琅」號或者乾脆就叫「台灣」號。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馬修-復耐奧爾評論說,中國發展這艘航母「意義重大」!中國正致力於逐漸匹配世界上最好的航母技術,這艘國產航母正是朝著這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這艘航母成軍後,將賦予中國海軍在區域性軍事行動中更大的靈活性。至於如何運用該航母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年太平洋地區的國際政治(態勢)。
同時,馬修-復耐奧爾還認為,這艘航母盡管自主研製,但與遼寧艦面臨類似的技術局限性,艦載機(滑躍)起飛方式有局限性,採用的常規動力對航程有限制;中國還面臨航母遠距本土時的限制因素,中國還沒有像美國那樣可供艦隊加油或維修的一整套全球基地/港口網路。

㈢ 中國第一國產航母什麼時候下水

23號由於潮水等原因,沒有下水,26號正式下水。

首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 我國擁有了第2艘航空母艦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於2017年4月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9時許,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按照國際慣例,剪綵後進行「擲瓶禮」。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綵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航空母艦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目前,航空母艦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出塢下水是航空母艦建設的重大節點之一,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該航空母艦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並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㈣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什麼時候下水的

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這是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也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

2018年5月13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離開碼頭,開始海試;同月18日,完成首次海上試驗任務,返回了大連造船廠碼頭;同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從大連造船廠出發,赴相關海域進行第四次海試。

2019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完成第八次海試,返回大連造船廠。同年12月17日下午4時許,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

山東艦航母編隊迎來「最強大腦」:大連艦請求入列

山東艦作為首型國產航母,但在很多方面較遼寧艦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搭載的艦載機更多,使得山東艦的戰鬥力更加強大。

自從2019年底交付以來,經過去年一整年的訓練,山東艦已經具備了初步作戰能力,即將迎來編隊訓練。

有了遼寧艦近十年的訓練經驗,以及培養的大陸艦船人才,這將加快山東艦的發展速度。遼寧艦剛剛有了南昌艦的加入,山東艦就迎來了大連艦。 4月23日,大連艦交付,山東艦也有了最強大腦。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4周年 為大國重器點贊

㈤ 中國今年航母下水新聞報道怎麼寫 200字

備受關注的中國首艘航母終於試航了!根據改造工程進展情況,10日凌晨,已在大連碼頭停泊了6年多的「瓦良格」號再次離開碼頭,以中國首艘航母的身份正式出海試航。

按照試驗計劃,「瓦良格」號首次出海試驗時間不會太長,返回後將繼續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

據了解,中國航母平台於10日凌晨開始離開碼頭。「瓦良格」航母沒有依靠自身的動力,由拖船拖出碼頭。

根據海軍的慣例,軍艦在正式服役之後才有真正的命名,因此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名字到正式服役那天才會公開。

遼寧海事局網站9日發布航行警告,8月10日0時至14日18時,大連港「OC3000-2#」船出海進行航海試驗,其他航船禁止駛入黃海北部遼寧灣特定海域。有人據此猜測,航母首次試航時間將為5天。

改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將成為大連艦艇學院第三艘訓練艦(83艦),已擔任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的柏耀平將主抓83艦的日常訓練工作。據透露,這艘改裝後的航母訓練艦的人員編制約2000人(美國最先進航母喬治·布希號載員約6000人),航母軍官與艦員的大范圍選拔與培養工作幾年前就已經全面展開。

另外,盡管因美債危機風暴導致中國股市連鎖反應連續重挫,但受航母試航消息激勵,航母概念股10日開盤後大漲。截至發稿時,中國船舶、金山開發、林海股份、中國重工、萬安科技、中航動控漲逾2%。

專家詳解美國航母試航先用拖船再用自身動力

海軍有關專家告訴記者,按照美國海軍的標准,新航母從下水到交付海軍,通常要過以下幾次試驗和試航,主要有合同試驗、性能試驗與特殊性試驗。

在美國「布希」號航母離港兩周前,核反應堆管控軍官帶領他的團隊登艦,開始各項測試工作。接下來就是為期一周的海上試航。在出海前,船廠要做最後的清潔工作,進行必要的測試,對一些地方還要重新噴漆,艦員們已大致熟悉了他們各自負責的設備。

出航前,艦長駕駛直升機上艦,這是他享有的特殊的待遇。同時,這也是第1架在新航母上降落的飛行器。

船廠的工人開始解開原來固定航母的纜繩。幾艘拖船前來將這座巨大的「鋼鐵城市」拖離碼頭。離開碼頭後,拖船陸續駛離,新航母第一次靠自身動力駛向大海,迎接挑戰。

這時,各項檢測工作也隨之開始。檢測人員分成幾個組對不同的系統進行檢驗,從動力系統、各種升降機、武器系統、指控系統到士兵居住的艙室,不放過任何角落。

第二階段海試主要由美國海軍艦艇檢驗局獨立驗收小組負責。海試的壓軸戲是測試高速航行中的連續轉彎。當航母達到最高航速後,艦長下令右轉35度,接著左轉35度,要連續進行幾次,以檢驗其性能,尤其是舵對航母的操縱控制性能,這一試驗對舵機是個嚴峻的考驗。

在試驗時,船體會發生大的傾斜,人在甲板上站立也變得十分困難。航母如果能在海面上畫出連續的S形尾跡,便可證明其優異的航行性能。

這一切結束後,按照美國海軍的慣例,返航時要將一把掃帚高高地懸掛在桅桿上,表示試航圓滿結束,航母最終可正式下水了。

㈥ 中國第二航母海試了嗎

今天(2018年5月13日)清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駛離位於中船重工大船集團的碼頭,開展首次海上航行試驗。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一直備受關注,央視今天引述中船重工董事長、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表示,新建的首艘國產航母將在遼寧艦的研製和使用基礎上更進一步,躋身世界先進航母行列。同時,更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航母研發能力。
其中,中國的遼寧號以及新建的國產航母,都屬於4至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在中型航母里,戴高樂號是核動力航母,其他的都是常規動力,中國的航母在技術上處於前列。
(轉自【七點說】,裡面也有不少時評,可以關住看看)

㈦ 國產航母近期就將海試

國產航母建造的最新情況又被網友記錄下來了。11月11號,網友再次曝出國產航母的新圖,從照片上看國產航母正在加裝相控陣防空雷達。


專家李傑解析稱,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表示,中國已能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這里他提到的「任何型號」可以理解為包括美國航母在內的關鍵性技術我們也都能夠掌握。

我們的遼寧艦和在建的國產航母都是採用滑躍式起降的方式,而美國和法國、巴西是採用彈射起降。這里提到「任何型號」就說明,中國不僅能夠掌握滑躍起降技術,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技術也完全能夠掌握。

中國技術越來越先進了,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㈧ 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開始海試了嗎

5月13日清晨,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離開碼頭,開始海試。國產航母離港之後,其自主研製的動力系統和推進系統將首次接受海洋環境的真正考驗,向成為一艘真正的作戰艦艇邁出關鍵的一步。

胡問鳴介紹,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航母主要分為大型、中型、輕型三類。大型航母是以美國的尼米茲號、福特號為代表的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而法國的戴高樂號、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我國的遼寧艦以及新建的國產航母都屬於四到六萬噸級的中型航母。

首艘國產航母如果加入作戰序列,它的編組模式應該和遼寧艦大致差不多。遼寧艦之前的功能叫訓練科研艦,即通過遼寧艦的訓練,把航母編隊組成人員及作戰艦艇確定。

新航母服役之後,有個最大的優勢,可以把遼寧艦之前取得的所有經驗,在整個的訓練過程中大量使用,包括水下由誰來配合,空中誰來掩護,整個編隊過程中誰來配合,各種作戰輔助艦艇怎麼進行保障,怎麼進行補給等。新航母形成作戰能力之後,我國將有雙航母戰斗群,今後在不同方向,或分散使用,或集中使用,會更加靈活,也讓我們在遠海地區作戰能力更加強大。

「新航母一旦服役之後,對整體作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響。新航母中不少裝備設施都有變化,如雷達,包括一些核心系統,較遼寧艦會有一定的提升。在電子系統和信息系統方面的升級幅度也不小。今後,它的指揮能力,包括整體航母編隊的協同能力也會達到一個非常高的狀態。到那時,海軍信息化能力、網路化能力,會有重大進步和提升。」

如果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海上試航,完成全部的航母測試、調試以及最後檢驗工作,就可以正式交付使用。

我國起碼需要四艘或者四艘以上航母。

我們至少有兩到三個海上戰略方向,常規來說,一個戰略方向上應該要有三艘航母,一艘在訓練,一艘在工廠維修保養,一艘完成訓練可以進行海上戰備值班。但從經濟節約的角度考慮,一個戰略方向至少要有兩艘航母。因此,必須要有四艘或者四艘以上。

㈨ 航母今日海試 在哪些方面超越遼寧艦

5月13日電 綜合消息,13日上午7時許,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從大連造船廠碼頭啟航,赴相關海域執行海上試驗任務,主要檢測驗證動力系統等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中國第二艘航母首次出海試驗。

續建「遼寧」號,讓中國積累了珍貴的航母設計規范和建造工藝,尤其是打通航母生產全鏈條,但它畢竟沿襲了「瓦良格」號已有的艦體和艦橋結構,不可能在總體結構上做過度改動,因此許多更新更好的技術設備沒能集成進去。無論從成本效益還是技術進步的角度看,首艘完全國產航母承擔了「走完最後一公里」的重大使命,把從零開始的航母建造之路走完。俄羅斯地緣政治研究院第一副院長、導彈炮兵科學院通訊院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曾在《軍工信使》上撰文稱,中國航母更多側重艦艇編隊的海上防空,這意味著在噸位、尺寸、艦載機起飛重量、甲板作業方式、機庫內作業方式、維修區安排、生活區安排、指揮區安排等方面都必須從自身需求出發,也預示著中國航母海試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事實上,中國新航母從外觀上就能看出「自主創新」的味道。該艦沒有俄式風格的重型反艦和艦空導彈,騰出更多艦內空間裝載艦載機,而且諸如相控陣雷達等先進電子產品「佔領」上層建築艦島的「制高點」。值得注意的是,在「網路中心戰」時代,航母註定是海軍裝備無線電設備最多的水面艦,光通信天線就有幾十部,所有天線加起來超過百部,這還不算未來改進時追加的設備。無線電設備器材的布置擺放有一定之規,確保偵察探測、通信中繼等方面的電磁兼容性,不過有時候需要擺放無線電器材的地方,會影響航母艦體的結構強度,這就對艦艇總體結構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在哪些方面超越了遼寧艦?

中國青年報報道稱,首艘國產航母是在全面修復遼寧艦的基礎上設計建造的,兩者在外形結構上相似之處頗多,它們同樣採用艦載戰斗機滑躍起飛、上翹式飛行甲板布局方式。

很多網友把首艘國產航母稱為遼寧艦的「翻版」。其實,首艘國產航母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實現了全面技術升級,堪稱「貌似神強」,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功能定位和任務用途迥異。

遼寧艦的功能定位首先是航母科研試驗平台和訓練平台,主要任務是完成航母和艦載戰斗機的大量科研試驗任務,進行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批量選拔和培養訓練。

而首艘國產航母從一開始就定位為大型載機作戰平台,是中國海軍航母綜合作戰力量建設征程的新起點。

㈩ 看看每年中國下水多少軍艦,就知道中國造船

盤點中國海軍 2012~2017 下水艦艇,創造令人矚目的 " 中國速度 "

" 八大金剛 " 助力海軍駛入新時代

回望過去 5 年多來,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國防工業實力等明顯增強,因而創造了令人矚目的 " 中國速度 "" 中國製造 "。

在這些 " 中國速度 "" 中國製造 " 中,中國海軍的發展備受國內外矚目。據業界統計,5 年多來,中國海軍在建和下水舾裝、服役的水面艦艇總噸位超過 80 萬噸。

有媒體評論稱,5 年來助力中國海軍跑步前進的,正是以中國航母、055 型大型驅逐艦、052D 型驅逐艦等為代表的八大金剛。正是因為它們的下水和服役,真正將中國海軍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1

大國重器:中國雙航母

" 東海島 " 號

2015 年 7 月 10 日上午,中國海軍首艘半潛船 " 東海島 " 號入列命名授旗儀式在南海艦隊湛江某軍港隆重舉行,標志著首艘半潛船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斗序列,成為保衛南海的一支重要力量。2017 年 7 月 11 日,該艦參與了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吉布地保障基地的建設。

作為海軍首艘半潛船,東海島船專門用來承擔艦船靠泊中轉倒運、直升機海上中繼保障、艦船海上應急搶修和後送等多種功能,並具有搭載直升機、維修戰損艦船等多種軍事用途。目前,世界上僅有中國、荷蘭等少數國家擁有製造此類船舶的能力。該船裝載能力較強,隨著該船的入列,填補了中國海軍在這一型號艦艇的空白,將有效拓展中國海軍裝備投送和戰損救援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海軍海上支援保障能力。

熱點內容
300億資金流入什麼基金好 發布:2025-07-15 05:31:37 瀏覽:290
如何形成股市盈利 發布:2025-07-15 05:26:33 瀏覽:844
期貨pat指的是什麼 發布:2025-07-15 05:09:11 瀏覽:547
000536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15 05:01:54 瀏覽:380
大修基金和契稅是交給哪個部門 發布:2025-07-15 04:50:35 瀏覽:516
賓士車金融被拒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44:18 瀏覽:264
手機郵政理財怎麼把它轉入存款 發布:2025-07-15 04:35:04 瀏覽:813
工會基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發布:2025-07-15 04:30:45 瀏覽:689
郵政銀行基金怎麼解除綁定 發布:2025-07-15 04:19:15 瀏覽:658
如何讓銀行理財產品代銷 發布:2025-07-15 04:19:11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