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上資金加倉利好股票
『壹』 北向資金越來越多,為什麼會成為股市的風向標
市場通常把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合計流入資金稱為北向資金。換句話說,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而內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則被稱為南下資金。自2014年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的流向多次與市場的漲跌形成了高度正相關的關系,市場廣泛認為北向資金是“聰明的錢”,對市場的走勢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北向資金以中長期投資為主,偶爾的短期行為如何理解?北向資金中中長期投資佔比70%—80%左右,短期資金佔比在25%至30%區間,它們對成交量部分貢獻極大,流入流出大多為這部分資金所為。海外長線配置型資金,多數託管在外資銀行席位;而對沖基金、量化基金等出於交易便利性的要求,多數通過外資投行的PB系統託管,而託管於中資券商機構。
北向資金被看成是行情變化的風向標。近兩年行情波動中,北向資金曾多次在大盤面臨調整時,出現大幅凈流出。以最近的北向資金流向為例,如7月16日、7月24日北向資金大額流出69億元、163億元,而上證綜指在這兩日內分別下跌4.49%、3.86%。
北向資金的投資和配置策略,總是集中於有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或者板塊。橫向視角看,它們在我國台灣股市主配的是半導體,在韓國股市主配的是電子。這與主題投資的風口加龍頭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北向資金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大,總量已經逼近公募基金持倉規模。北向資金是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2019年A股國際化帶來了北向資金的快速流入。MSCI提升A股比例至20%、加入富時羅素指數等國際化進程,推動北向資金加快流入國內市場。2019 年當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達到3615億元,成為滬港通開通以來的年度最大凈流入規模。
北向資金規模接近公募持倉規模。數據來看,2019年底北向資金持倉規模1.1175萬億;而公募資金2019年底的持倉規模1.2802萬億。
北向資金中期增量入市規模上升空間仍然較大。外資布局A股尚處在初級階段,長期流入態勢不改。
中國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18年底美、日、韓、巴西等資本市場外資持股佔比市值位於15%到35%之間,而中國的A股市場在2019年三季末才達到了3.2%。假設外資在中國長期可達15%的總市值持股比例,則至少還有數萬億級別的增量資金候場。
穩健第一,集中最具優勢的行業,對企業經營的穩定性要求大於成長性。
通過對北向資金深入的分析,對我們的投資啟發有幾點:
1、投資風格穩健,偏好優質消費藍籌,最看重大市值、高股息和低估值,風格不會出現明顯偏移;
2、主題行業配置佔比集中於最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類似於主題投資的風口思維;
3、在龍頭個股的選擇上,業績的穩定性大於成長性。
短期市場風向標,中期引導市場估值定價體系轉化。外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入場進程小荷才露尖尖角。
A股的國際化、機構化之路剛剛起步,並在加速發展中,短期的集中流進流出行為給市場帶來短期的“羊群效應”,中期給市場估值和定價體系帶來的大轉換才剛剛講了開頭,中期趨勢清晰可見。
『貳』 節後北上資金加倉多少誰第一
春節長假後僅兩個交易日,滬、深兩市主要股指連續收漲,互聯互通市場成交活躍,北上資金加速布局A股。據統計,節後兩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近42億元,延續節前「買酒」模式,白酒股和銀行股獲集體加倉,貴州茅台凈買入力度居首。
據統計,除貴州茅台外,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節前獲密集加倉的次高端白酒龍頭繼續獲青睞。另外,以銀行股為代表的金融股獲北上資金集中加倉,其中平安銀行加倉力度最大,約2億元,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獲北上資金4800萬至1億元不等凈買入。
港股通標的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太平、中國平安等成交活躍,並連續獲凈買入,而招商銀行被凈賣出。
電子股中,除海康威視外,大華股份、三安光電、京東方A、中航光電等均被北上資金減倉。
中信建投策略報告指出,考慮央行重啟逆回購緩和流動性,春節期間海外市場表現較好,風險得到一定程度釋放,市場一定程度反彈可期。行業配置中,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在春節進一步凸顯,航空出行、餐飲旅遊、高端食品飲料和耐用品消費等方面都表現得較為明顯,另外,去杠桿過程仍然會進一步持續,大型商業銀行的集中度和定價權會進一步提高,銀行業的戰略價值仍然存在。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表示,消費升級趨勢中,看好市場地位行業領先、估值和業績匹配程度較好、能夠提供優質消費品的公司,春節票房、旅遊數據再創新高,影視游戲板塊春節數據超預期,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熱點主題。
買股票的人還是很多的。
『叄』 北上資增持的股票是好股票嗎
北上資金增持的股票不一定全是好股票,只是相對優質一些。
『肆』 滬股通增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滬股通是指香港投資者或外資,通過互聯互通渠道,購買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滬股通」標的股,而港資或外資進入中國股市又叫做北上資金,北上資金嗅覺非常敏銳,如果北上資金增持某一隻股票,說明北上資金中長期看好該股票的走勢,有利於股價上漲。但是短期來說,滬股通增持某一隻個股,並不等於股價一定會上漲。
其原因是:首先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有很多,單純地一個利好不足以撼動股價上漲;其次是增持屬於利好消息,當市場上都知道利好時,北上資金就可以借利好出貨。
根據上交所規定,滬股通標的股必須符合:上證180指數的成份股、上證380指數成份股、並且在A+H股上市的股票,如果不滿足,則不會被納入。
拓展資料:
什麼是滬股通和深股通?
滬股通意思就是指香港投資者可以不受限制、直接參與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但並不是所有上交所的股票都能買賣,而是只能購買滬股通標的股。深股通就是香港投資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購買在深交所上市的深股通標的股,深股通和滬股通標的股被納入的許可權不同。
根據上交所規定,滬股通標的股必須符合:1、上證180指數的成份股;2、上證380指數成份股、並且在A+H股上市的股票,如果不滿足,則不會被納入
根據深交所規定,深股通標的股必須符合:1、上市企業在深交所的A+H股公司股票;2、標的股的市值需要滿足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深證成分指數;3、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中小創新成份股,如果不滿足則不會被納入。
被納入深股通和滬股通的好處在於會得到港資或外資的青睞,股票的流動性更好。
什麼股票條件選入滬港通?
滬港通的股票是有限定的,目前具體是:
1、滬股通: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2、港股通: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A、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
滬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范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B、實施范圍:
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范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范圍進行調整。
C、路徑趨明
此前聯合公告對滬港兩市每日滬港通交易分別設定了130億元及105億元的上限。該「上限」並非指每日流入總額上限,而是每日買賣之差不能超過的上限,這意味著每個交易日能夠進入滬港市場的資金額度遠遠高於市場預期。
日交易額度應指的是類似「軋差」後的額度,即每日買賣之差不能超過聯合公告指出的上限,以保證人民幣的流入、流出量基本平衡。
聯合公告稱,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截至目前,對何謂當地證券公司尚無明確說法。「我們就這個問題已多次跟滬港兩地溝通。」一家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的中型證券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掌握的情況是,由於技術門檻並不高,不會對券商范圍做太大限制。」
『伍』 北向資金流入多股票是否上漲
多股會漲。
1、北向資金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大肆加倉,說明看好A股市場信心十足;
2、短期再次看到北向資金凈流入破200億的情況,說明短線有望出現不錯的賺錢效應;
3、結合當下A股的情況,大家可以多關注春季行情,但依然要謹防1月內可能出現的個股分化和挖坑行情;(因為個股業績預報出爐,容易分化,而主力常常會利用此進行挖坑)
4、遠離抱團漲幅過高的個股,特別是那些高估值、高泡沫的,甚至是那些偽白馬,沒有業績支撐的;
5、堅守那些低估的好企業,不要被所謂的「大小市值」誘惑;
股市裡從來沒有隻漲不跌和只跌不漲的道理。
(5)2021年北上資金加倉利好股票擴展閱讀
第一:必須確定主力初步完成建倉、洗盤工作。
市場中有近兩千家買賣品種,各種主力操盤思路各不相同。買早了,需要忍受莊家一次次洗盤的折磨,買遲了,股票價格已經起飛。從技術上講,必須有底部溫和放量,日K線逐步走平,時間保持在2個月以上,並構築出初步拉高通道,連續小陽出現後,突然刷出近似跌停的K線,日次開盤迅速上漲的品種,就是起飛前的重要特徵。
第二:中短期技術指標均已走好。
這個前提非常重要,起碼有5日線開始上穿10、20日均線這個動作,說明主力拉高在即,升浪開始形成。
第三:換手率持續遞增,但,價格變化不大。
『陸』 「北」受關注的資金明年如何布局
盤面觀察
截止收盤,滬指報3397.29點,漲0.02%,成交額為3982億元;深成指報14044.10點,漲0.19%,成交額為4829億元;創指報2842.81點,漲0.07%,成交額為1748億元。從盤面上看,種業、白酒、煤炭板塊漲幅居前,有機硅、光伏、半導體板塊跌幅居前。
後市展望
「北」受關注的北上資金成為了行情的風向標,其持股加倉情況一直為各方所關注。今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達1953.51億元。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產業結構升級和融資結構轉變大背景下,海外資金可能會持續流入。根據統計,北上資金凈買入的96隻個股中分布如下:電子(17隻)、非銀金融(9隻)、醫葯生物(9隻)、電氣設備(8隻)、計算機(5隻)、食品飲料(5隻)、化工(5隻)等行業明年或會持續這種格局。
本周市場進入2020年的最後幾個交易日,來年的春季行情是投資者期待的事情。一方面,當前市場基本面加速恢復下支撐較強;另一方面,當前A股市場,流動性不再是影響市場的主要波動因素。國內疫情控製得力,經濟持續復甦,政策「不急轉彎」的表態、央行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年底的流動性出現了明顯的邊際改善。在這種情況下,短期風險偏好,中期海外的經濟復甦與流動性環境成為影響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海外疫情有不確定性,這或將影響周期股的繼續前行,整體受益趨勢未變,只是可能在階段性調整後才有機會。
操作策略
重點關注金融股與中長期景氣且全年業績確定性強的行業,如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板塊;重要會議提及的相關領域,我國自主可控的如電子、計算機、新材料行業細分領域的優質龍頭也可以作為春季行情關注的方向。【首席投資顧問 文賦,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50006】
『柒』 股市裡總是提及的北上資金,代表著是什麼意思
北上資金說白了,也就是外資通過滬港通或深港股通,購入中國A股的一種方式。你把它簡單理解為外資投資中國A股就可以了。而且為什麼北上資金一昂被人稱為聰明資金,因為,國外參與股市投資的基本上都是機構投資者,他們在市場調研前期把握資金調度等等方面,都有著普通個人投資者比擬的優勢,因此,只要參照著北上資金的流入流出,很大概率上就可以跟上市場漲跌的步伐。
我們觀察到,如今隨著市場的下跌,基本上企穩以後,這些錢慢慢在回來,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
『捌』 新年開門周收綠,北向資金逆勢殺個回馬槍!
盤面觀察
周五,A股三大股指盤中沖高回落綠盤報收。兩市合計成交額12072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93.35億元。盤面觀察:石油、工程機械、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而廣告包裝、旅遊、文教休閑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0.18%,報3579.54點;深成指跌0.60%,報14343.65點;創業板指跌0.98%,報3096.88點。
後市展望
本周是新年第一個交易周,結果三大指數四個交易日全部收綠,錯失開門紅。滬指本周累計下跌1.66%,深成指本周累計下跌3.46%,創業板指本周累計下跌6.80%。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資金在本周二、三連續凈買入而周四凈賣出後,今天重拾凈買入(特別是尾盤加速),本周累計凈買入62.04億元;而且從2021年12月23日至本周三,北上資金曾連續7個交易日凈買入,累計凈買入額超過200億元,而這也是賽道股調整的主要時間段;若將時間再進一步拉長來看,截至今天北上資金「殺個回馬槍」後,累計凈買入A股規模已超過1.63萬億元。這也說明在近期A股市場陷入調整的同時,雖然基金等機構資金的動向暫未十分明確,但作為市場主要參與主體之一的北上資金總體仍在加倉。
昨天我們詳細點評了新年以來市場整體連續下跌和風格切換的原因,在近期市場動盪背景下,「穩增長」政策利好的保險、銀行、地產、基建、以及家電家居等「大金融+大消費」板塊成為了資金新的挖掘對象。雖然我們昨天收盤點評期許的反彈在今天早盤夭折,但目前市場依然存在超跌反彈的預期;只是由於市場熱點轉換頻繁,缺乏較好的賺錢效應,場外資金持幣觀望的情緒依然較重,存量博弈特徵依舊;建議投資者保持均衡配置,等待市場出現主流熱點提振市場做多信心後再做抉擇。
操作策略
具體方向上,不因短線波折而風格漂移,繼續關注中短期「穩增長」政策下市場預期邊際好轉的大金融、大消費、新老基建等,但也要用中長期思維來利用市場回撤調整持倉配置「軍工、新能源、大科技」。
【廣發 證券高級投資顧問 趙愚睿,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40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