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股票不讓流向房地產2020

中國股票不讓流向房地產2020

發布時間: 2022-06-06 00:56:18

1. 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相生相剋的辯證關系,因為兩者分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代錶行業,每當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谷時資金就會湧入股票市場,反之亦然。目前中國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價格卻節節上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政府、企業和民眾必須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尋求平衡,否則就會引發泡沫破裂崩盤的危機。不過作為一個以資源換發展的農業國家,在世界競爭中沒有高端優勢行業支持的情況下,必然選擇持續大規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斷激化內部市場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長遠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是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只是經常會有間歇式的調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會危機。

2. 試述國家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今年對我國股市的影響為何搞宏觀調控那些政策

無論採納與否,都與樓主探討下「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政策導向,以及國家的意圖,也就是說先回答樓主第二個問題【為何搞宏觀調控那些政策?】,如下:
首先我們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論述,影響一個經濟體發展因素,在此,即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因素」。
這個不得不說到「三駕馬車」,它們包括:
1.【投資】:這里說的是對實體經濟的投資,例如投資在某某製造業,某某水利工程,而不是指諸如股票投資,債券投資,房地產投資等此類項目
2.【消費】:即是我們常說的「內需」,簡單來說就是包括吃喝拉撒、享受品、服務等消費項目
3.【出口】:這里一般指「凈出口總值」,它是由出口值減去入口值,所得出的
那麼,房地產歸屬於以上三者哪一類呢?確切的說,它屬於「消費」,只不過被延伸出類「投資」功能,就像之前大蒜一樣,本來是消費品,因為求大於供,後來被人爆炒,變成不倫不類的「消費+投資」結合物,所以後來國家下力度打擊炒風;又比如鑽石,本來只是裝飾品,後來變成了投資品。但說到底,房地產依然屬於消費品項目。

好了,從以上我們明確了房地產的屬性。其次,我們要從民生的角度來論述,房地產為什麼到了「不得不調控」的地步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民的收入水平是有限的,假定他每月的收入值為100,
1.那麼,當他把每月的收入的20%~40%,花費在房產上,很顯然剩下的錢能夠支持他非常瀟灑地度日,剩餘的錢能夠支持購買衣服、奢侈品,吃上好飯好菜,甚至除外旅遊等等,如此一來,經濟項的【消費】被拉升,甚至【投資】和【出口】都被拉升,刺激著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2.當他把每月收入的60%~80%都投入到房產中,這個時候就有點麻煩了,剩餘的錢只能緊巴巴的度日,買衣服不捨得,旅遊別指望,汽車更買不起,吃頓飯都得好好想想怎麼省,自然就沒有能力去支持經濟的【消費】,更別提【投資】和【出口】了;
3.當他把每月收入的80%~90%以上都投入到房產中,這就出嚴重的問題了,試問,他已經完全淪落為「為房子打工」的地步,還得東湊西借的度日,如何有錢去「刺激經濟發展」?這個時候是非常危險的,本來是用來為發展經濟的錢,都流到房地產去了,可以說是房地產侵吞了實體經濟!
4.最後,你沒有想到的是,當把超過100%的收入(例如110%)投入到房地產時(此類現象可以參考香港的樓市發展史),也就是說當你的房子,變成了「負資產」的時候,這個時候經濟鐵定是要崩潰的!個中道理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很明顯無論是整個國家,或者是地方上要發展經濟,都是不能以「發展房地產」作為帶動的火車頭,否則就會發展成「富人越富,窮人越窮」,並且實體經濟會深受其害。因此,我們國家在意識到房地產正在侵吞實體經濟的時候,下手搞了這些房地產調控政策。

回到第一個問題【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今年對我國股市的影響】,其實調控政策由來已久,不過1年多以前的政策顯然是雷聲大雨點小,又或者是「中央有政策,地方有對策」(地方政府因賣地等諸多收入,對房地產調控政策陽奉陰違),只不過今年嚴厲起來,讓人覺得政策比較到位。

房地產調控政策首當其沖影響的自然是房地產板塊的股票,但因為政策的指向是先從點再到面的(從試點一線城市再到二三線城市,最後有望推廣到全國),所以我們看到一線地產商率先受到沖擊而苟延殘存,二三線地產商死灰未滅。以往因為政策的漏洞,以及地方上的各種制度弊病,導致地產商可以極少的啟動資金拿地圈地,繼而向銀行貸款,再到賣樓花等手段,整個從拿地到賣樓的過程,可以說是干著穩賺不賠的買賣,環環相扣,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模式!
但政策一來,過去的模式現在行不通了。地產商必須付出更多的錢,同時得讓資金盡快回籠,否則任何一個環節卡殼,企業虧損乃至關門大吉都是正常現象。
如此一來,上市的房地產公司自然也就從弄潮兒,變成了市場的棄兒了(但這有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殺刀正慢慢地從大地產商到二三線地產商頭上移動。
據統計,今年的行業景氣度調查,地產行業的景氣值跌到90左右(100為線,高於100為景氣度越高;低於100為不景氣)。

因此而帶來的影響,還有建築行業(包括建築公司、建築材料商等,像水泥,鋼材),以及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例如銅)。
我們都知道房子是用什麼來建造的,以鋼鐵行業為例,我國的鋼鐵製造首先是被扼住「原材料價格」的咽喉,接著是高耗能低產出的行業特性,然後還遭遇房地產調控這「破事兒」,這個行業可以說是目前我國眾多行業中比較「鐵定不被看好」的行業之一。這個可以從股市上看到端倪。
當然還有水泥板塊,稍好,因為建房子的少了,我還有國家大型建築項目(例如水利,保障房)維持著,而且該板塊區域性很強(也就是說廣東的水泥不可能運到湖北賣,對吧),總有一點地方上壟斷的味道,一息尚存,同樣這個也可以從股市上看到水泥板塊的股票正不上不下的走著。

還有更多的行業就不一一論述了,下面討論下房地產調控對大市的影響。
我們都說政策正在「擠房地產的泡沫」,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只有把這個大泡沫擠掉或者擠爆,錢才可以流向國民經濟所特別需要的【投資】和【消費】項目。
特別是我國正進入「十二五規劃」的時間,國家的經濟導向主要是以「經濟轉型」為綱領。說到轉型,什麼型呢?也就是:把過去勞動密集型經濟,轉向發展為知識密集型經濟。說到這個,其實我們正在走過去類似韓國日本的路子(區別是日本轉了20年都沒轉過來,韓國轉的比較成功)。未來經濟的發展,必然是向著新能源,新技術,高端產業發展,但發展經濟需要錢,從何而來?我的看法是:一是淘汰落後支持發展新興(出台政策壓制淘汰舊產能產業,扶持新的);二是撥亂反正(就是要幹掉房地產這個帶頭搗蛋的行業,把錢摳回來干點正事)。

我們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不應該因為A股是「政策市」而有偏差。擠掉房地產行業的泡沫,能夠使得國民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並且有利於民生(再不調控就不單是貧富懸殊的問題,而是民不聊生的問題了)。
房地產的調控政策,真正指向的是實體經濟。資金(無論是正常渠道的資金,還是熱錢)的流向總是有兩個方向:一是安全的;二是能增值的。當樓市泡沫爆裂,資金自然會(部分或大部分)流向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只有獲得資金的支持,政策的支持,才能定下心來發展(無論是發展新技術,還是發展渠道),而不是去放高利貸,做金融投資,炒房,因為做這些投資「無利可圖」,而安心發展企業卻是「有利可圖」。
反應到股市上來,一家上市公司能持續健康的發展,持續的盈利,自然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市場總是能夠發現哪些股票具有投資價值,哪些應該摒棄。那麼,大的方向之下,雖然我國經濟處於轉型陣痛期,還有外圍經濟的震盪影響,但是總體而言我國股市還是以向上為主的。
則,在股市的行業選擇上,應該具備長遠的戰略目光,遠離夕陽行業的上市公司(例如房地產,鋼鐵等),即是短期他們的股價會有反彈跡象;趁低吸納新興行業的個股(例如新能源,環保等)。
綜上所述,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整體而言對我國股市是一個「利好因素」。幹掉這個「大蛀蟲」不但可以省回許多「米」,更能讓實體經濟沿著規劃的路線健康發展。

3. 房價下跌的時候,資金會不會從房地產流入股市

廣發策略研究報告指出,國內經驗顯示:貨幣寬松周期下的房價下跌或對股市有利,但貨幣緊縮周期下的房價下跌並不會使資金迴流股市。

其實,股市和樓市的關系通常是同向不同步,即每一輪市場波動,股市和樓市總體朝著同一方向變化。另外房價的問題還在於國家調控,國家調控力度才是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而非股票。一般來說,都是房地產市場影響股市,而不是股市影響房地產。

4. 房地產政策的頒布為什麼會對整個股票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房地產政策的頒布為什麼會對整個股票市場造成重大影響?4月中旬開始,從中央到地方高層連續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而從4月16日股市開始下跌至5月11日收盤,上證指數最大跌幅達到16.24%。當然,在這波股市下挫的過程中,宏觀層面一直處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一方面是歐洲債務危機蔓延繼續加深市場恐慌情緒;另一方面連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市場對國內緊縮政策的擔憂都進一步加劇了股市的跌勢。而在股市下挫的同時,更多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打壓股市轉熊的說法也甚囂塵上。那麼,房地產調控政策究竟會給股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已經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我們先來回顧下近期樓市頻出的新政。4月11日,中國銀監會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增加風險意識,不對投機投資購房貸款,如無法判斷,則應大幅度提高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4月1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是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同時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於5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國務院4月17日發出《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明確提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五項十條舉措,宣示中央政府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動真格,決心切實解決住房這個既是經濟問題,更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民生問題。4月20日,住建部規定今後未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從目前密集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上看,嚴厲程度總體上已經超過07年出台的政策,但目前開發商現金流及負債情況較好,其降價動力要弱些。那麼,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半年內出現價平量縮的概率較大。當然,後期具體情況還要看是否有更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 房地產行業對當前經濟發展走向有著密切聯系,也是影響股市動向的重要因素。單從股市表現上看,近期密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確實對股市產生了強烈沖擊,股市中的地產板塊首當其沖,4月初期便開始出現深幅調整,截止5月11日,地產指數最大跌幅高達27.43%。即便是從4月16日大盤開始下挫算起,同時期地產指數跌幅也有21.37%,遠遠高於上證指數16.24%的跌幅。 從短期影響上看,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指數有較大的利空影響,並且對相關資產類板塊產生壓力,而這些板塊對指數影響明顯,可能導致市場出現階段性下挫。地產板塊首當其沖也在情理之中。短期內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會出現大幅萎縮,投資、投機需求都會受到抑制,而自住需求在強烈看跌預期下也難以有效放出。房價面臨買方力量突然消失的影響勢必有一個調整之勢。房地產投資方面受到預期影響也會逐漸出現萎縮,與之相關的如建材、家電等行業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由於建材業與房地產業關聯度很高,房地產業的收縮,對建材產品的需求也將減少。此外,房地產開發減緩、項目縮減,勢必對建築業帶來不利影響。銀行板塊同樣也受到一定沖擊,由於新增貸款的減少盈利預期會有所下降,新房貸政策的收緊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收益。 其實從整個股市的反應來看,市場對地產金融行業興趣減弱,相反對代表轉型升級方向、增長確定性較強的部分中小盤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之前我們認為由於受到政策調控,熱錢將從房地產行業流出,並且將有一部分分流至股市。但由於地產金融正是受近期調控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盡管其處於股市中的價值窪地,多數投資者在這個政策敏感期還是會選擇觀望地產金融板塊,而不是貿然進入,正是在這種預期之下,一些中小盤股受到了資金追捧,目前資金驅動也使得中小盤估值高企。

5. 房地產新政對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房產新政對股市影響不會太大
國家調控房地產,主要是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嚴格地講,此舉並沒有一棒子把房地產業打死。賣房盈利要交20%所得稅是本來就存在的規定,只不過以前可以聲稱無法查詢購買價格而選擇用房屋總價的1%替代,現在只是不許替代而已。但在我國房地產交易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由中介機構主導的陰陽合同,例如賣家想按照200萬元賣出自己100萬元買入的房子,完全可以和買家簽署一個110萬元成交的購房合同,並約定由其他方式支付90萬元差價,如此一來,只需要支付2萬元的所得稅,如此躲避所得稅的支付。
這就是說,本次新調控相對溫柔,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威懾,如果房價還不聽話,後面還有房產稅等著。而且很多專家都表示,這個新政策對於二手房是利空,但是對於新房卻有利好作用,大家不願購買二手房,必然會選擇購買新房,這對於房地產上市公司可能還是一件好事。
有人擔心,房地產調控如果升級,可能會對股市資金面產生影響。如果詢問真實的投資者,可以發現炒股的投資者並不會因為房價下跌而減少股市上的投資,相反,如果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那麼房市的炒家還有可能把資金投入處於價值窪地的股市。對於股市比較不利的影響,只有因為房屋需求減少而引起的鋼鐵、水泥等上市公司的業績下降,但這對於整個股市的影響只是局部的,並不會扭轉股市現有的漲跌格局。
現在的A股市場,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大變革時期,市場將會用實際行動淘汰盲目的投機者,只有穩扎穩打進行價值投資,才能在未來的股市投資中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股市的賭場因素雖然並未消除,但在股市中賭博的投資者一定會慢慢發現輸易贏難,想按照以往那樣通過內幕交易獲利的投資者,也會發現莊家生存不易,跟庄更加沒有前途。
所以說,房地產調控不會對股市產生過大的影響,股市還是會按照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行股價重構,這一重構的過程,或許是近期投資者獲利的渠道

6. 銀保監擬推新規:嚴查違規流入房地產和股市

近年來,保單質押貸款業務隨著人身險業務的快速發展而發展。4月23日,記者獲悉,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起草了《人身保險公司保單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在行業內部徵求意見。

此次徵求意見稿提出了保險公司建立貸後管理體系、加強反洗錢和案件風險管理、完善內控體系、嚴禁監管套利等要求,並進一步針對違反業務規則的情形明確了監督檢查措施,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有利於遏制該領域的突出風險和問題。

貸款期限擬延長至12個月

保單質押貸款,是指人身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以投保人持有的保單現金價值為質,向投保人提供的一種短期資金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保單質押貸款的初衷是保險公司考慮到如果投保人的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影響短期現金流,可能發生退保,而保單質押貸款既可以解決投保人短期財務問題,又可以繼續提供保險保障。

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可以進行保單貸款,如普通型或新型終身人壽保險、年金保險以及長期健康保險等。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專業副主任宋占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保單質押貸款金額不得高於申請貸款時保單現金價值的80%。

某保險公司兩全保險(分紅型)條款顯示,在本合同保險期間內,如果本合同已經具有現金價值,投保人可以書面形式向本公司申請借款,但最高借款金額不得超過本合同當時的現金價值扣除欠交保險費、借款及利息後余額的80%,且每次借款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借款及利息應在借款期限屆滿日償還。未能按期償還的,則所有利息將被並入原借款金額中,視同重新借款。當本合同當時的現金價值不足以抵償欠交的保險費、借款及利息時,本合同效力中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徵求意見稿從保護消費者角度出發,對可開展保單質押貸款的保單范圍進行了較為寬泛的界定,並規定了保單貸款期間保險公司的賠付義務正常履行,要求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提醒以及納入徵信需書面徵得投保人同意等。

此外,將貸款期限由原來的6個月調整為12個月,避免投保人頻繁貸款還款,且支付較高利息;將借款人范圍限定為投保人本人並要求保險公司履行身份核實義務,要求保單貸款資金返回到投保人原繳費賬戶,避免保單貸款被違規套用、騙取等案件發生。

強化貸後管理體系

對於保單質押貸款利率,宋占軍表示,不同保險產品的保單質押貸款利率往往會有差異,貸款利率通常參照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公司自身資金成本及風險管控能力以及該產品的客戶策略等因素,通常以實際簽訂貸款協議的約定利率執行,保險公司也會保留調整貸款利率的權利。比如,某保險公司2017年度保單質押貸款年利率在4.79%-9%。可見貸款利率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數,不同產品、不同時期會適用不同利率。

徵求意見稿表示,保險公司應當參照貸款市場平均利率或者參考利率水平、公司資金成本、保險資金運用水平、流動性狀況等因素,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從服務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確定合理的保單質押貸款利率。保單質押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萬能保險保單質押貸款利率不得低於貸款辦理時的實際結算利率。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夥人周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單質押貸款目的主要是為客戶盤活資產進行資金周轉提供靈活性,增加保單的流動性,對保險公司而言有利於減少退保。

周瑾表示,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保單質押貸款業務本身是有足值的保單價值作為風險緩釋手段的,因此信用風險相對可控,其面臨的主要還是合規與操作風險,比如核實出質行為是否為投保人本人行使,是否有誤導或欺騙行為,是否觸及反洗錢合規要求等。

徵求意見稿強調,保險公司在簽訂貸款協議時,應對貸款用途進行審核,並明確要求貸款申請人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將所借款項用於房地產和股票投機,不得用於購買非法金融產品或參與非法集資,不得用於未上市股權投資。

周瑾續稱,市場上保單質押貸款存在一種可能的套利風險,即保險公司設定的貸款利率水平低於保單給予客戶的分紅或收益水平,也就是存在利率倒掛情況,若客戶購買保單,出質後獲得貸款並循環購買保單,就有可能套取保險公司的收益,如果有代理人大量利用這種套利模式同時還獲得銷售業績,就需要引起保險公司關注。

7. 禁止信貸違規進入樓市,是否變相利好股市呢

1月13日,銀保監會就2020年防範金融風險提出了九大任務,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會上表示,2020年銀保監會將堅決落實「房住不炒」要求,嚴格執行授信集中度等監管規則,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持續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市場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信貸資金一定會流向股市,地產板塊和相關產業鏈面臨拋壓,投資者要予以警覺。
昨日二級市場上,房地產指數高開後一度快速上沖,最大漲幅0.57%。但好景不長,從9點57分開始一路回落,雖然跌勢不快,但是多頭幾乎沒有反攻的機會,至收盤時比周一下挫了0.19%。126家房地產股票,有46家收漲,62家收跌。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鏈,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拖累。除鋼鐵板塊微微飄紅外,銀行、家電、建材、建築、家居用品等多個板塊不同程度收跌,只是跌幅都在1%以內。
銀保監會強化房地產調控的態度,對地產板塊肯定是利空,但為什麼房地產指數會高開呢?高開低走真的是洗盤嗎?禁止信貸違規進入樓市,是否變相利好股市呢?對此,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做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分析——
第一,早盤走高源於新資金入市的利好。千億養老金即將入市,同時外資也在不斷湧入A股市場的低估值藍籌。房地產屬於低估值藍籌板塊之一,因此存在新資金流入的預期,造成了房地產指數在利空打擊下反而高開。但預期比現實更重要,所以政策面利空戰勝了資金面利多。
第二,地產及其產業鏈將中長期承壓。任何一個行業興衰,少不了資金面的支持,一旦資金面不及預期,則該行業僅僅依靠自身力量顯然是難以維系的。房地產也一樣,當進入地產行業的資金越來越少,支撐房地產市場的基礎將逐漸削弱,相關產業鏈利潤增速肯定會放緩甚至下滑。
第三,房地產指數不具備向上突破的能力。房地產指數目前受到的是2015年6月與2018年1月兩個高點、2018年1月與2019年4月兩個高點所形成下降趨勢線的雙重壓力。周二房地產指數一度試圖沖破這兩道壓力,但終究是功虧一簣。因此,房地產板塊後市難有向上突破的能力。
綜合分析下來,房地產板塊長期走牛的基礎並不存在,倒是調整風險正在疊加。在房地產和相關產業鏈股票看空的情況下,股市究竟能不能頂住壓力繼續上行,恐怕還是「剪刀差」說了算。

8. 2020年房地產股票會被做空嗎

我們通常比較了解的這一種房地產股票一般都不會被做空的,因為這是一個大額的資金的問題,很少有人有這樣的實力。

9. 房地產股票以後沒戲了,中國經濟怎麼走出低谷。

GDP是最終需求─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固定資產投資相對減少,我們還可以通過拉動消費和擴大出口,當然投資也並一定全是基礎建設投資。

熱點內容
聞泰科技股票什麼時候開牌 發布:2025-07-07 21:32:01 瀏覽:403
股權糾紛如何確定損失 發布:2025-07-07 21:28:00 瀏覽:14
中核科技的股票 發布:2025-07-07 21:04:51 瀏覽:769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