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箭研究院股票
A. 誰有關於諾貝爾獎的資料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Nobel Prize) 創立於1901年,它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因發明硝化甘油引爆劑、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被譽為「炸葯大王」。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的聖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與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瑞典議會通過了《頒發諾貝爾獎金章程》,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遺囑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出資增設了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該獎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個獎項同時頒發。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全世界為保護環境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士。這項被稱為綠色諾貝爾獎的「聯合國——地球是一體」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由「地球是一體」協會在聯合國的贊助下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其中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20世紀60年代約為7.5萬美元,80年代約為22萬美元,90年代達到100萬美元左右。2001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95萬美元)。2005年每項貝爾獎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0萬美元)。 諾貝爾遺產到底有多少錢
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鮮花從世界各地空運而來,以表示對知識的尊重。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諾貝爾獎特別是和平獎在評選過程中有時仍受政治等因素影響。
諾貝爾獎評選的全過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沒有復議。在發表最後結果時,也只有獲獎人的姓名和簡要理由。有關評選的記錄和候選人材料等,50年內都不得向外界公開。即使過了這一時限,也僅供研究諾貝爾獎的專業人員查閱。諾貝爾獎各頒獎機構都極為強調其嚴格的獨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對評選結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響。 諾貝爾獎的紕漏
2003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音樂廳內,物理學獎得主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左)接受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頒獎。新華社/法新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1968年又增設了經濟學獎,獎金由瑞典中央銀行提供,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負責評定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首建於1786年,是以維護和發展瑞典文學和文字為宗旨的國家學院。18名終身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四公開宣布當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根據古老的傳統,退出文學院的院士名額將不添加,只有在現任院士去世後才增添新的院士。2005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克努茨·安隆德教授在當日出版的《瑞典日報》上撰文宣布退出瑞典文學院,原因是他對文學獎評委會2004年評選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滿。
諾貝爾獎的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這個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和原則為:
——評選過程的第一步是推薦候選人。推薦者必須有一定資格,他們必須是:前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某些國際性會議和組織的成員(和平獎)、各國議會議員和內閣成員(和平獎)。任何人都不能推薦自己為獲獎者。瑞典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推薦候選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結束,9月份左右推薦人把推薦報告遞交有關評選機構。評選委員會在對候選人的成就進行討論後,於10月中旬公布評選結果。各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對候選人的評審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
2004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到9月份時,各領域的獲獎人已基本內定,然後由評委會召開大會正式決定。
——10月的第二個星期里,選出本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選舉結果揭曉,立即通知獲獎者。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分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和平獎)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在瑞典,由國王為獲獎者授獎。
諾貝爾獎」對中國,意義何在
據統計,平均一個國家在建國後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中國成立50年了,為何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皇冠?
1999年,毋國光、陳佳洱、楊福家和朱清時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緊接著經濟學家何煉成就此也談了自己的意見。如今,「中國需要諾貝爾獎」成了中國人共同的呼聲。
諾貝爾獎對中國科學家的意義有多大?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得獎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家在基礎研究方面進行原始創新。諾貝爾獎對人類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些方面,中國科學家也應該做出應有的貢獻。
趙忠賢院士強調,諾貝爾獎並不是唯一的科學標准,並不能把它當做科學研究的唯一目標。因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規律———必然要進行科學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諾貝爾獎。獲獎並不是一個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認為從事科學研究不得諾貝爾獎不行,這就不對了。
■中國科學家為何沒獲「諾貝爾獎」
中國科技館館長、科學史專家王渝生介紹,中國科學傢具有諾貝爾獎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國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頓———吳有訓效應」、30年代趙忠堯的正負電子湮滅早期實驗、40年代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的鈾核三分裂的發現、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
不可否認,我國曾多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趙忠賢院士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講,中國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是有原因的。1901年頒發了第一次「諾貝爾獎」,而在1900年的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從此往後的半個世紀,中國都處於戰亂和列強壓迫之中,總體上說,基礎科學研究沒有什麼重大的發展。解放後,在科技上有了很大發展,但改革之前處於封閉的狀態。對我國來說,有很多問題,經濟、科學、國防,這時主要科技成就是「兩彈一氫」的研究,這一領域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島素結晶,但是,畢竟還很少。改革以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又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對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趙忠賢院士認為,建國後沒有拿到諾貝爾獎有很多原因,從客觀上講,十年「文革」期間,國際上科技高速發展,而我們對基礎研究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這需要很長時間的恢復和積累;從主觀方面講,我們原始創新型基礎研究比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創新科技強調得不夠。
■百年中國科技史,給人何種啟示
楊振寧教授說,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選的方法和成績,我不認為是正確的。關於物理、化學和醫學這些方面,中國大陸到現在還沒有人獲諾貝爾獎。這個原因非常簡單。第一是沒有足夠多的經費。今天,不論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學研究,設備是非常貴的。中國現在漸漸上來了,可是與先進國家最好的設備相比還差一截。第二個原因是學術要有傳統。學術傳統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使年輕人知道哪個問題是值得去做的,哪個問題容易有發展前途。中國科學的傳統一時還發展不上來,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趙忠賢院士說,一個實驗室、研究所的學術積累和學術傳統非常重要。要注意積累,發揚傳統,不斷培養年輕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沒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但是索默菲實驗室卻有七個學生都拿到該獎,這就是因為索默菲實驗室的學術傳統影響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積累和傳統方面都做到了,不斷有年輕人發展起來,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創新科技就會出現,有人獲獎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據1996年統計數據,中國科研開發經費只佔GNP的0.5%,相對於發達國家(美國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絕對數量少,如果按人均則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這無疑是嚴重製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大因素。
談及產生差距的原因,我國著名科學家趙紅州教授認為有四點:其一,科學知識積累不夠;其二,科學研究時間不足;其三,缺乏科學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學人才識別和甄選機制。
楊振寧認為,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的落後。但他也逐漸樂觀起來,他認為中國科學家做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級工作的條件正在成熟。他說,兩年前,也就是中國大幅度增加科學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學正教授的年薪,算下來人均還不到2000美元。兩年來我看到政府給他們增加了許多,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覺得中國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夠得到諾貝爾獎級的工作。
中國科技與國際水平存在差距,這恐怕已經有300年的歷史,當近代科學興起之後,中國卻出現落後了,而在700年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國科技的興盛與衰落的原因難道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嗎?
趙忠賢院士在談到中國技術史時說:「在文化上,我認為儒家文化抵禦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盡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華,在培養人的修養、為人處世、修身養性方面是先進的。從總體上看,這種文化機制不利於培養標新立異的科技人才。」
■中國科學家要拿到「諾貝爾獎」,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領域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他在訪問中科院物理所時,曾半開玩笑地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講了獲得諾貝爾獎應該具備的三個條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機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趙忠賢院士說,這些方面對中國科學家來說很重要。他所說的「努力」,不僅指勤奮,還指要選准方向,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做出原始創新成果。他所說的「機遇」,還包含著所選的工作的意義大不大,有的雖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義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獎;他所說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人的特點也許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中庸,不太允許標新立異,雖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做起來就困難了。今後我們要學會容忍標新立異,鼓勵不同的學術觀點,同時要有安定、自由的環境和穩定的支持,為科學家創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條件。
真正的科學家的快樂是通過解決一個個科學問題來享受的,雖然他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一些,但他不會要求太奢侈的條件,當前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熱愛科學、有科研素質的人才從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夠貫徹江總書記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國科學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創新工作,得獎的幾率就會增加。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有利條件
中國農業科學家生物技術研究所劉德虎研究員說: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人才優勢。在國外,幾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華人,甚至一些在國內我都看不上的學生,到了國外,不知怎麼就成了人才了。
中國有人才,這當然是第一要素。楊振寧認為,要說優勢,我認為就是中國具有得這個大獎的人才條件。楊振寧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書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國學生,大家都認為中國學生質量最好,可以說中國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應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發展,中國這樣的人才是不成問題的。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一個好傳統,就是政府對教育非常重視,中國的年輕人非常勤奮。楊振寧認為,過去,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是經濟落後,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離諾貝爾獎已不是遙遙無期,而僅一步之遙!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得「諾貝爾獎」有什麼不利因素
趙忠賢院士認為,對中國來說拿到國際大獎的不利因素是,中國科學家參與國際活動太少。過去不先進,人家有成見,還需要了解我們。作為基礎研究,與國際接觸、交流,尤其是與世界一流實驗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國際間交流不夠,原因往往是由於經費不足。劉德虎研究員說,一些科學工作者應邀參加國際會議,去前要先寫信給人家,看人家願不願意給你提供來往機票、食宿等經費。這就像「要飯的」一樣,花自己的錢理直氣壯,干嗎不花自己的錢?因為一年一個項目經費只一二十萬元人民幣,你去國外開會,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經費還會有多少呢?按項目進行投資,項目申請必須寫得非常完備,但是作為原始創新科技,又有誰能看得那麼細、看得那麼遠、看得那麼准呢?如果能先寫出結果再進行創新的話,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創新了嗎?
有專家認為,現在有的項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還要避免分散,應該把錢集中在真正獻身科學又有科學素養的人身上,鼓勵他們的好奇心。現在的評估體系不是把資金投資給科學家身上,甚至出現了該拿錢的人拿不到錢的現象;申請專利的體系跟不上,對已有科研成果的保護不力;科研的連續性不夠,不斷地申請,科研過程不斷地被打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中國科學家離「諾貝爾獎」究竟有多遠
中國多少年能夠拿到這個獎?楊振寧說,假如經濟增長快,還不止一個中國人會獲「諾貝爾獎」。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快,而且中國領導人對科技發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對研究工作的投資也有大幅度的增長。
諾貝爾獎與中國擦肩而過的機會畢竟太少了。趙忠賢院士說,如果對個別事件做估計這很難。但是從整體水平來說,中國要拿諾貝爾獎,需要更多原始性創新科技。
任何一個原始創新科技都不是憑空出來的,不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為基礎,也要不斷地產生新的觀念,不斷進行總結,才能挖掘出來。真能在前沿問題上做出比較深入的研究,會有重大原始性創新發現。
劉德虎研究員認為,關鍵不在於人聰明不聰明,而在於環境怎麼樣,只要科研環境改變了,中國科學家一定能拿到「諾貝爾獎」。最基本的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別人不了解的會了解,有成見的會改變。
■中國哪些科技領域最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
專家認為中國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領域具有問鼎諾獎的水平。丁肇中說,中國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與貢獻是世界一流的,中國高能研究無論理論還是實驗,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他特別談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電工所以及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質的實驗。這一研究一旦獲得突破進展,當然是具有獲諾獎水平的。該實驗設備已於1998年在美國「發現號」太空梭上飛行,獲得了許多數據和成果,這是世界上公認的。而且參與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培養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專家與義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尋找暗物質的研究也備受國際矚目。一旦他們的研究能領先美、日完成,則必獲諾獎。據悉,截至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學領域的科學家。中國是少數建成原子對撞機的國家。在粒子物理學研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紹,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課題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國科學家將獲得不止一項諾貝爾獎。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國人類基因組工程負責人楊煥明博士不止一次說,基因研究不光拼技術,還拼資源,而中國的生物資源豐富。在這片資源的沃土上,隨時可能結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動物所從事的克隆大熊貓胚胎實驗一直令外國科技同行羨慕不已,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實驗材料。在中國,由於生物資源豐富,中國科學家可以做許多外國科學家想做但沒有條件做的研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望形成中國生物科技的異軍突起。楊煥明說,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國已形成了上游基礎性研究與下游功能研究兼備的完整科研隊伍。中國是世界上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僅有的六國之一,發展速度已位於世界前列,從長遠看,中國有追上美、英等國的實力。
B. 航天工程到底是哪個版塊的股票
軍工板塊
航天工程應該屬於軍工板塊
軍工版塊指股票市場中具備某種共同特徵的股票的集合,主要有三種劃分方法:行業、地域、概念。以行業劃分如:金融板塊,建材版塊,農林漁牧版塊等;以地域劃分如西藏板塊,海南板塊,廣東板塊等;以概念劃分如滬深300概念,整體上市概念,低碳經濟概念等。
C. 截止到2014年12月在A股上市的十大軍工集團的所屬股票總共有多少支
朋友,以下是目前我國十大軍工集團旗下研究院所及上市公司情況:
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我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目前擁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究院)、14家專業公司、9家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屬單位。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衛星、航天機電、航天動力、航天電子、四維圖新、樂凱膠片和中國航天萬源、航天控股、亞太衛星。
官網數據顯示,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2241億元。2011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18億元,利潤總額91.4億元。
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境內共有570餘戶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目前,集團旗下控股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長峰、航天科技和航天電器6家上市公司。
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下轄200餘家成員單位。集團公司目前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和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科研體系,並擁有一批達到亞洲一流或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哈飛股份、洪都航空、中航電子、成發科技、中航黑豹、中航動力、中航飛機、中航重機、航空動力、中航機電、貴航股份、成飛集成、中航光電、ST三鑫、中航地產、飛亞達、深天馬A、天虹商場、中航電測、中航資本及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中航國際控股、中國航空工業國際。
2013年,中航工業第五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躍升至第212位,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達到47351.2百萬美元和1021.7百萬美元
4、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擁有我國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包括中國重工、風帆股份兩家上市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截至2013年底,中船集團共擁有近50家下屬企事業單位,包括9家科研院所,其中2家已改制為有限公司。集團旗下另有中船股份、中國船舶、廣船國際3家上市公司。
6、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現有子集團和直管單位46家,包括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中國兵器工業規劃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其中兩家已改製成有限公司。
截至2013年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資產總額2984億元,人員總量27.66萬人。2013年,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12億元,實現利潤100.5億元,實現經濟增加值73.2億元,位列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第152位。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華錦股份、北方國際、北化股份、長春一東、光電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導航、凌雲股份、晉西車軸、北方創業、江南紅箭和安捷利實業。
7、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7月,擁有長安、天威、嘉陵、建設等5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和營銷網路,研究院所包括中國兵器裝備研究院、上海電控研究院、西南自動化研究院、西南技術工程研究院、兵器裝備研究院、摩托車檢測技術研究院等6個研究院所。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原特鋼、長安汽車、建摩B、利達光電、江鈴汽車、中國嘉陵、西儀股份、東安動力、天威保變。
8、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而成,所屬二級成員單位58家,上市公司6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擁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5個,國防研究應用中心6個,研究中心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7個,流動站1個,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試線、生產線、裝配線和機加工中心。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國睿科技、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
9、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和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集團公司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由所屬的工業企業、公司、科研設計院所和事業單位組成。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核科技、中核國際。
10、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1999年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2004年國資委批准集團公司主業為「軍工工程,核電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術研究、服務」。集團共有7家全資子公司(包括一家核工業工程勘察院),3個控股公司,並參股1家公司。
D. 軍工類的股票代碼都是多少啊
火箭股份 600879西飛國際 000768 還有很多 不過 我很看好這兩個,只要LZ一年能玩他倆2—3次,就能賺好多```要跟上莊家吧步伐`
E. 名人事跡
愛迪生小時家貧,
買報做童工養家,
在火車上試驗失敗後,
買扇了一記耳光導致耳聾。
為研究出合適的金屬作燈絲,
愛迪生失敗了999次,被人嘲笑。
諾貝爾發明火葯是失敗了N次,
自己的家都被弄沒了。
很困就想了一點,
見諒!
居里夫婦
比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於巴黎一個醫生家庭里。在他的兒童和少年時期,性格上好個人沉思,不易改變思路,沉默寡言,反應緩慢,不適應普通學校的灌注式知識訓練,不能跟班學習,人們都說他心靈遲鈍,所以從小沒有進過小學和中學。父親常帶他到鄉間採集動、植、礦物標本,培養了他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和如何解釋它們的初步方法。居里14歲時,父母為他請了一位數理教師,他的數理進步極快,16歲便考得理學學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後兩年,又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80年,他21歲時,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體的特性,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1891年,他研究物質的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系數與絕對溫度成反比。他在進行科學研究中,還自己創造和改進了許多新儀器,例如壓電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靜電計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結婚。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華沙,父親是中學教員。16歲她以金質獎章畢業於華沙中學,因家庭無力供她繼續讀書,而不得不去擔任家庭教師達六年之久。後來靠自己的一點積蓄和姐姐的幫助,於1891年去巴黎求學。在巴黎大學,她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地學習,經過四年,獲得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
居里夫婦結婚後次年,即1896年,貝可勒耳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現象,引起這對青年夫婦的極大興趣,居里夫人決心研究這一不尋常現象的實質。她先檢驗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發現了釷和釷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進一步檢驗了各種復雜的礦物的放射性,意外地發現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氧化鈾強四倍多。她斷定,鈾礦石除了鈾之外,顯然還含有一種放射性更強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為物理學家的經驗,立即意識到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從事的晶體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尋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後,他們就確定,在鈾礦石里不是含有一種,而是含有兩種未被發現的元素。1898年7月,他們先把其中一種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沒過多久,1898年12月,他們又把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為了得到純凈的釙和鐳,他們進行了艱苦的勞動。在一個破棚子里,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鐵棍攪拌鍋里沸騰的瀝青鈾礦渣,眼睛和喉嚨忍受著鍋里冒出的煙氣的刺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由於發現放射性,居里夫婦和貝可勒耳共同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比埃爾·居里因車禍不幸逝世,年僅47歲。比埃爾·居里去世後,居里夫人忍受著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職位,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繼續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國化學家德別愛爾諾一起分析出純鐳元素,確定了鐳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還測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變的系統關系。由於這些重大成就,又榮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僅有的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居里夫婦親自體驗了鐳的生理效應,他們曾不止一次地被鐳射線燙傷。他們與醫生一起研究將鐳用於治療癌症,開創了放射性療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為了自己的祖國波蘭和第二祖國法國,參加了戰地衛生服務工作,組織X光汽車和X光照相室為傷兵服務,還用鐳來治療傷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戰結束後,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創建的鐳學研究所,繼續自己的研究工作並培養青年學者。晚年完成了釙和錒的提煉。居里夫人在無任何防護設施的情況下從事了35年的鐳元素研究,加上大戰期間四年建立X射線室的工作,射線嚴重地損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嚴重貧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實驗室,並於1934年7月4日與世長辭。
居里夫婦一生淡泊、謙虛,不喜歡世俗的恭維與贊揚,不關心個人的名利與地位。在發現鐳和提煉成功以後,他們不請求專利,也不保留任何權利。他們認為,鐳是一種元素,應該屬於全人類。他們向全世界公開他們的提鐳方法。對他們花費十幾年制備出來的、約值十萬美元的一克多鐳,全部交給了鐳學研究所,不取分文。對美國婦女界捐贈給她的一克鐳,也不據為私有,一半給了法國鐳學研究所,一半給了華沙的鐳學研究所。在將鐳用於治療癌症時,他們本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們商定,不要他們的發明帶來的一切物質利益。他們辛勤勞動的目的,是為人類從新發現中獲得幸福。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
宇宙萬物是由什麼組成的?古希臘人以為是水、土、火、氣四種元素,古代中國則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之說。到了近代,人們才漸漸明白:元素多種多樣,決不止於四五種。18世紀,科學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種,如金、銀、鐵、氧、磷、硫等,到19世紀,已發現的元素已達54種。
人們自然會問,沒有發現的元素還有多少種?元素之間是孤零零地存在,還是彼此間有著某種聯系呢?
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揭開了這個奧秘。
原來,元素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按照嚴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怎麼排列的呢?門捷列夫發現: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質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質和它們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變化。
門捷列夫激動不已。他把當時已發現的60多種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質排列成一張表,結果發現,從任何一種元素算起,每數到8個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他把這個規律稱為「八音律」。
門捷列夫是怎樣發現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誕生於西伯利亞的托波爾斯克,父親是中學校長。16歲時,進入聖彼得堡師范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學習。畢業後,門捷列夫去德國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學。1861年回國,任聖彼得堡大學教授。
在編寫無機化學講義時,門捷列夫發現這門學科的俄語教材都已陳舊,外文教科書也無法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夠反映當代化學發展水平的無機化學教科書。
這種想法激勵著年輕的門捷列夫。當門捷列夫編寫有關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章節時,他遇到了難題。按照什麼次序排列它們的位置呢?當時化學界發現的化學元索已達63種。為了尋找元素的科學分類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關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研究某一學科的歷史,是把握該學科發展進程的最好方法。門捷列夫深刻地了解這一點,他邁進了聖彼得堡大學的圖書館,在數不盡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們研究化學元素分類的原始資料……
門捷列夫抓住了化學家研究元素分類的歷史脈絡,夜以繼日地分析思考,簡直著了迷。夜深人靜,聖彼得堡大學主樓左側的的門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著燈光,僕人為了安全起見,推開了門捷列夫書房的門。
「安東!」門捷列夫站起來對僕人說:「到實驗室去找幾張厚紙,把筐也一起拿來。」
安東是門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實僕人。他走出房門,莫名其妙地聳聳肩膀,很快就拿來一卷厚紙。
「幫我把它剪開。」
門捷列夫一邊吩咐僕人,一邊動手在厚紙上畫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這個格於一樣大小。開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寫字。」
門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他在每一張卡片上都寫上了元素名稱、原於量、化合物的化學式和主要性質。筐里逐漸裝滿了卡片。門捷列夫把它們分成幾類,然後擺放在一個寬大的實驗台上。
接下來的日子,門捷列夫把元素卡片進行系統地整理。門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時間的教授突然熱衷於「紙牌」感到奇怪。門捷列夫旁若無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紙牌那樣,收起、擺開,再收起、再擺開,皺著眉頭地玩「牌」……
冬去春來。門捷列夫沒有在雜亂無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內在的規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擺弄起「紙牌」來了,擺著,擺著,門捷列夫像觸電似的站了起
來,在他面前出現了完全沒有料到的現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從上到下地逐漸變化著。
門捷列夫激動得雙手不斷顫抖著。「這就是說,元素的性質與它們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關系。」門捷列夫興奮地在室內踱著步子,然後,迅速地抓起記事簿在上面寫道:「根據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學性質的近似性試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門捷列夫終於在化學元素符號的排列中,發現了元素具有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同年,德國化學家邁爾根據元素的物理性質及其他性質,也制出了一個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門捷列夫已經積累了關於元素化學組成和性質的足夠材料。
無影周期表有什麼用呢?它可非同一般。
一是可以據此有計劃、有目的的去探尋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規律地排列,那麼,兩個原子量懸殊的元素之間,一定有未被發現的元素,門捷列夫據此預付了類硼、類鋁、類硅、類鋯4個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預言得到證實。以後,別的科學家又發現了鎵、鈧、鍺等元素。迄今,人們發現的新元素已經遠遠超過上個世紀的數量。歸根到底,都得利於門氏的元素周期表。相信在廣大青少年朋友中,一定會涌現出許多新的化學家,進一步打開微觀世界之謎。
二是可以矯正以前測得的原子量,門捷列夫在編元素周期表時,重新修定了一大批元素的原於量(至少有17個)。因為根據元素周期律,以前測定的原於量許多顯然不準確。以銦為例,原以為它和鋅一樣是二價時,所以測定其原子量為75,根據周期表發現鋼和鋁都是二價的,斷定其原子量應為113。它正好在鈣和錫之間的空位上,性質也合適。後來的科學實驗,證實門氏的猜想完全正確。最令人驚異的是,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宣布發現了新元素鎵,它的比重為4.7,原子量是59點幾.門捷列夫根據周期表,斷定鎵的性質與鋁相似,比重應為5.9,原子量應為68,而且估計鎵是由鈉還原而得.一個根本沒有見過鎵的人,竟然對它的第一個發現者測定的數據加以糾正,布氏感到非常驚訝,實驗的結果,果然和門氏判斷極為接近,比重為5.94,原子量為69.9,按門氏提供的方法,布氏新提純了鎵,原來不準確的數據是由於稱中含有鈉,大大減少了它本身的原子量和比重。
三是有了周期表,人類在認識物質世界的思維方面有了新飛躍。例如,通過周期表,有力地證實了量變引起質變的定律,原子量變化,引起了元素的質變。再如,從周期表可以看出,對立元素(金屬和非金屬)之間在對立的同時,明顯存在統一和過渡的關系。現在哲學上有一個定律,說事物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
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發現的元素分成8個家族,每族劃分5個周期,每個周期、每一類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復始。
元素周期律一舉連中三元,使人類認識到化學元素性質發生變化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把原來認為各種元素之間彼此孤立、互不相關的觀點徹底打破了,使化學研究從只限於對無數個別的零星事實作無規律的羅列中擺脫出來,從而奠定了現代化學的基礎。
航天精英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是與錢學森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學,1938年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著名專家馮•卡門指導下獲博士學位。1943年,他與馬林納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為美國40年代研製成功地對地導彈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論基礎。其設計思想被用於「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導彈的實際設計中,所獲經驗直接導致了美國「中士」地對地導彈的研製成功,並成為後來美國採用復合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北極星」、「民兵」、「海神」導彈和反彈道導彈的先驅。
此後,錢學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氣動力學、薄殼穩定理論方面對航空工程理論有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他和卡門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動理論,為飛行器克服音障和熱障提供了依據,以他和卡門名字命名的卡門一錢學森公式成為空氣動力計算上的權威公式,並被用於高亞音速飛機的氣動設計。
由於他對火箭技術理論卓有建樹,並於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設想,因而在當時被公認為火箭技術方面的權威學者。
1955年,錢學森沖破美國當局的層層阻撓回到了祖國,投身於創建中國航天事業當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國國防工業意見書》,最光為我國火箭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
接著,他長期擔任航天研製的技術領導。在他的參與下,1960年11月我國發射成功第一枚仿製火箭,1964年6
月29日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近程火箭飛行試驗取得成功。1965年錢學森建議制訂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並列人國家任務,最終使我國第一顆衛星於1970年到太空邀游。
在50年代初,錢學森把控制論發展為一門技術科學——工程式控制制論,為飛行器的制導理論提供了基礎。他還創立了系統工程理論,並廣泛應用。
由於錢學森在中國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國際理工研究所向他頒發了小羅克韋爾獎章;1991年
10月,我國政府授予他「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札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聽不見聲音的巨人~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裡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崙,但因拿破崙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塗掉拿破崙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傑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主題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一八零九年拿破崙攻佔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裡,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並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樂聲飛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國革命後歐洲空氣為之一新,個人自由與人權因而確定。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拿破崙兵敗,維也納又恢復歡樂的氣氛。一八一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里,他的創作豐富,歷史價值
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度瀏覽人生。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庄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
~樂聖不擅人間事~
由於弟弟卡爾一八一四年去世,貝多芬又負起了監護養育侄兒的責任。但領養過程與事後侄兒給他帶來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無法將愛心轉移到他侄兒身上。貝多芬對與人如何相處的道理完全崩潰。樂聖貝多芬變得更加消沈,同時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濟十分拮據。那時他正全力創作兩大作品--「庄嚴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尤其前曲是為了魯道夫被任命為大主教登基典禮時演奏的使用。正因責任重大,他花了約五年的時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將他的聲望又推到新頂點。「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詩「快樂頌」。他早年就有此念頭,經過了三十二年終於達成心願。「第九號交響曲」的成功為他帶來了一生最大的榮耀與歡欣。「第九號交響曲」預演時貝多芬親自指揮,但因耳聾無法進行,秩序大亂,因此正式公演時由烏姆勞夫指揮。 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對聽眾指導。當全曲演奏甫畢,聽眾深受感動,高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毫無知覺,還是經過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場面,含淚答禮。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在不知不覺下患了肝病,時日就度過在病情益漸嚴重的日子裡。他那即將遠離塵世的心靈,反而趨於寧靜。這時貝多芬好像在稀薄,純凈的高空中,俯視自己即將拋開的世界。寫作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室內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響起了~
貝多芬的餘生已經不多,單是一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但病情未見好轉。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根據古老的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約有兩萬名以上的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到舉行追悼彌撒的雅瑟爾教堂......
F. 軍工板塊和航天板塊里分別有哪些股票哪些是龍頭
一:軍工板塊股票有哪些軍工板塊股票上市公司:
中國衛星(600118) 小衛星製造及應用服務
航天機電(600151) 汽車空調器等零部件
航天動力(600343) 變矩器,燃氣表,特種泵
火箭股份(600879) 航天電子設備及元器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電器(002025) 各種繼電器和電連接器
航天科技(000901) 衛星發射服務
航天通信(600677) 通信服務、紡織
航天長峰(600855) 光機電系統產品及服務
航天晨光(600501) 專用汽車、波紋管
航天信息(600271) 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等
中興通訊(000063) 各類通信設備產品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
西飛國際(000768) 大中型飛機零部件
中航精機(002013) 汽車座椅調節機構
貴航股份(600523) 汽車零部件生產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
成發科技(600391) 航空發動機及零部件
哈飛股份(600038) 直升機,多用途機 ,
洪都航空(600316) 教練機,直升機,運輸機
昌河股份(600372) 轎車,微型車,零部件
東安動力(600178) 汽車發動機、變速箱
南方摩托(000738)
ST黑豹(600760)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凌雲股份(600480) 汽車零部件
北方股份(600262) 重型自卸汽車
新華光(600184) 光學玻璃、光電材料
北方天鳥(600435) 電腦刺綉機
北方國際(000065) 工程承包、建材銷售
長春一東(600148) 汽車離合器
北方創業(600967) 鐵路車輛、冶金機械
晉西車軸(600495) 鐵路車輛用各類車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嘉陵(600877) 摩托車及其發動機
長安汽車(000625、200625) 汽車及汽車發動機
天興儀表(000710) 汽車及摩托車儀表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江南重工(600072) 大型鋼構、壓力容器
中國船舶(600150) 船用柴油機
廣船國際(600685) 船舶及輔機
二:航天板塊股票有:
中國衛星(600118):星研製、應用。其中軍用60%,民用40%。航天五院,衛星及航天器研製及應用,其中軍用近50%。
航天電子(600879):軍品75%,連接器、感測器等。民品25%,電纜、鑽井測斜儀等航天時代電子,軍用及民用電子產品,軍隊及宇航佔2/3。
航天動力(600343):電機、泵、傳動產品等。大部分民用,少部分軍用航天六院,主要產品是火箭發動機,民品包括動力配件等。航空發動機及衍生品佔60%以上,轉包佔20%以上,其它。目前注入黎陽、南方。西安發動機集團公司,主營為發動機,燃氣輪機,還包括壓力容器、儀器等機械產品。
航天機電(600151):太陽能及汽車部件,民品航天八院,主業是「星箭彈船」。航天民品基地,包括光伏業務,汽車部件等。
航天長峰(600855):軍品為軍用計算機等,佔25%。民品為醫療機械、機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產品。航天二院,戰略導彈為主。民品包括信息產品,數控系統,特種器件等。
航天通信(600677):軍品為便攜導彈,通信產品等,佔35%,民品包括紡織、商品流通等。航天科工集團,主業導彈武器,民品超過50%,包括信息產品、電力及石油設備等。
航天晨光(600501):專用車1/3左右,民品包括波紋管,壓力容器等。晨光集團軍品為導彈,民品為車輛,管類、掘進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