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糧票變成股票反映出中國的

糧票變成股票反映出中國的

發布時間: 2022-06-17 16:44:11

⑴ 從糧票到股票的變化反映了我國新時期什麼

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⑵ 你知道糧票背後的故事

「看著這些糧票,我就回憶起了那個吃什麼,用什麼都要憑票的年代。」一張張彩色糧票,在71歲的王維平眼裡顯得無比珍貴。他歷經20年,收藏了300多個品種的糧票,多達2000多張。昨日,記者來到金陵小區他的家中,見到了這些「寶貝」,采訪中記者聽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

不吃飯省下糧票作紀念

王維平的家彷彿是一個糧票微型博物館。他頗為得意地拿出兩大本收藏夾,裡面夾滿了花花綠綠的糧票,時間跨度達38年,地區則包括江蘇、湖南、湖北、廣東等20多個省份。「最大面額為一百公斤,最小面額是半市兩,最早的是1955年,最晚的是1992年。」

王維平最珍愛的是那張「半市兩」糧票,上面寫著「1972年上海市糧票」,印有淡紫色的女紡織工圖案,看起來嶄新如初,因為這是他所有收藏中面額最小的,更因為這是他餓肚子換來的。1972年他去上海出差,換了當地糧票去上海柴油機廠食堂吃飯,找零得了這張糧票。臨走時,同事用半市兩糧票買了饅頭帶在路上吃,他卻寧願餓肚子也要留下此糧票作紀念,「當時看同事吃饅頭我也很餓啊,沒辦法,太喜歡了,不吃飯也要留著。」王維平笑著回憶道。

當年糧票是由各地糧食局統一發放的,往往印著反映各地風土人情的圖案,地域特色十分鮮明,尤其是少數民族偏遠地區的糧票十分精美。比如許多內蒙古糧票上印著牛群,或是一群豬在豬圈裡吃食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新疆糧票的圖案就更加華麗了,青年男女的篝火晚會、豐收季節姑娘們一起摘葡萄、小夥子策馬奔騰……文革時期,糧票被打上了時代烙印,佳木斯市糧票上印著毛主席語錄:「必須把糧食抓緊。」

跟手機充值卡一樣,不少糧票都設有效期的,比如「1991年攀枝花市糧票大米1千克」上註明「兩月有效過期作廢」,1963年廣州市糧票還分單月用、雙月用、季度用,「不過從來不會過期的,因為根本不夠吃啊!」王維平告訴記者。

當年出差要換全國糧票

上世紀70年代,糧票是市民家中最重要的東西。王維平回憶,每個月,糧票都會按時、定額發放到每個居委會的居民小組手上,再由居民小組分配給每個家庭。「國家對糧票的管制很嚴格,並不是拿著糧票就可以買米了。」當時買米,家庭主婦要帶上錢、糧票和糧食證,前往定點糧店進行購買,每人每月大概能分到30—36斤糧食。

「當時早稻米比晚稻米俏得多,知道為什麼嗎?」王維平一邊翻閱著一張張發黃的糧票,一邊給記者賣了個關子。他說,因為同樣重量的早稻米比晚稻米煮出的飯要多些,能讓人吃得更飽,人口多的家庭,幾乎每月都排隊買早稻米。「從1982年開始,口感較好的晚稻米越來越吃香。」因為農村推行承包責任制等改革措施後,糧食產量大增,大家再不必為餓肚子擔心了,當然喜歡口感好的晚稻米。

令他印象最深的還有當時一些農村人到城裡來走親戚,往往會自己帶上米,因為住宿可以解決,但多吃飯就沒辦法了。出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全國糧票,到達後再換當地糧票,不然飯都沒得吃。

希望進校園辦糧票展覽

1993年,頗具「中國特色」的糧票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糧票已成為人們對計劃經濟時期的特殊記憶,也成了收藏品中的新寵。談起收藏初衷,王維平告訴記者,開始只是覺得糧票很好看,越集越多,從1987年開始收藏,老伴笑他是「小孩玩畫片」,他卻堅持了20年,現在老伴也支持他,經常幫他托朋友要糧票。收藏糧票要砸多少銀子?他的糧票來源一部分是自己家中保留的,更多的是跟全國各地的糧票收藏愛好者交換來的,至今沒有花錢買過。

他說,糧票能折射出時代和歷史的變遷,其歷史和文化價值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經濟價值。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校園里舉辦糧票展,喚起青少年節約的優良品德以及對現在美好生活的珍惜。雖然,這些糧票現在已經失去了兌換糧食的功能,但王維平希望通過本報以票會友,一起分享糧票背後的故事,如果你家中有閑置的糧票,可以贈給王維平。 本報記者 徐兢

鏈接>>>

成套糧票升值空間大

業內人士指出,收藏糧票要符合「老、少、好」的三字要訣,目前糧票的市場價從5元到300元一枚不等,若能收集成套的話就相當有價值。決定其珍貴程度的有年份、品相、稀缺度、票面主題等要素。專家預測,糧票升值空間還很大,但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提升。例如遼寧省1955年發行的第一套糧票2004年市價超過1500元,現在已經到了3000元左右。但是糧票收藏家們表示,因為該項收藏更多的是歷史紀念價值,很多人懷著對過去經歷的紀念才收藏糧票的,所以目前靠糧票還不能實現快速增值。

⑶ 以前的糧票,收藏價值

  1. 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面值等於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

  2. 1993年後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

  3. 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⑷ 全國通用糧票(1966年發行) 當代中國第一張股票(1989年發行) (1)根據材料一說明「一

(1)原因:東北地區幅員遼闊,資源物產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基礎較好;「一五」計劃中有蘇聯援建的項目,東北地區與蘇聯等國為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變化趨勢:1957年至1958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上升趨勢;1958年至1961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較快下降趨勢。主要原因:「一五」計劃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產量上升原因);「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傾錯誤泛濫(產量下降原因)。
(3)根本性轉變:逐步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重要意義:有利於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改善民生。

⑸ 糧票.股票分別在什麼歷史背景下出現的股票出現十年後糧票才停止使用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糧票是典型的計劃經濟的產物,而股票則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一種創新事物,是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的必然趨勢。

⑹ 崛起的中國八百字作文

沉睡了多少個世紀,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歷史的車輪在你身上無情碾過…而當你遍體鱗傷才被猝然驚醒,丟棄過去的驕傲和自大,正一步步地走向復興.
曾經的窮鄉僻壤變成了樓宇聳天;曾經的牛車馬車被汽車取代;曾經的「糧票「已發展成了「股票」…
五千年的榮辱積淀成就了現在如日中天的青春的中國.
從前侵略者的鐵碲踐踏我們美麗山河,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冷對暗殺者的手槍;從前日寇妄想奪取中華廣闊的土地,毛主席帶領人民、帶領中國共產黨毫不畏懼地進行抗爭…
無數革命先烈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為中華之崛起傾其所有.是他們用鮮血、用青春譜出《義勇軍進行曲》,響徹神州.
如今,我們成為了他們.我們責無旁貸,作為國家發展和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我們這一代青年必須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國家為已經為我們鋪好了前進的道路,青春的祖國,正在向我們的青春發出召喚.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因為我們責無旁貸!而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要建設一個富強、繁榮的現代化國家,我們需要的是知識、是激情!周恩來總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現在,輪到我們了!因為我們肩負著復興中國的責任,我們要用知識譜寫新的偉大的進步篇章.我們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未來.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梁任公的這句話飽含了他對青年人多麼大的期望和贊美!「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少年便是國家的春,少年便是國家的晨.祖國60華誕,青春的祖國更需要青春的活力.我們應毅然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敢於夢想,敢於追求,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努力學習.因為我們的汗水換來的是中華的崛起.時代的強音正在召喚,屬於我們的時代即將來臨.我們激情澎湃,我們熱血沸騰,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准備著融入偉大祖國的建設中去.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驕傲,中國的恥辱與不幸已成為過去,太空行走、百年奧運、GDP在金融危機中逆勢而上…中國正走向復興之路,中國已被世界所認可.而我們,當自強、自信的接過祖國發展的接力棒,用知識譜出更為雄壯的國歌.
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我們時刻准備著.

⑺ 全國通用糧票(1966年發行) 當代中國第一張股票(1989年發行) 請回答: (1)根據材料

(1)原因:東北地區幅員遼闊,資源物產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基礎較好;「一五」計劃中有蘇聯援建的項目,東北地區與蘇聯等國為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變化趨勢:1957年至1958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上升趨勢; 1958年至1961年我國農業主要農產品產量處於較快下降趨勢。主要原因:「一五」計劃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產量上升原因); 「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左」傾錯誤泛濫(產量下降原因)。
(3)根本性轉變:逐步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重要意義:有利於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改善民生。

⑻ 糧票反映了中國經濟的什麼特點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映了中國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制。

熱點內容
ow市值多少個億 發布:2025-09-10 09:09:02 瀏覽:203
股市賣出的均價是多少 發布:2025-09-10 08:40:12 瀏覽:629
股權投資的帳如何報稅 發布:2025-09-10 08:34:44 瀏覽:824
金融卡是什麼能刷多少錢 發布:2025-09-10 08:09:06 瀏覽:15
什麼是外資股市 發布:2025-09-10 07:37:59 瀏覽:178
工作業余時間如何學理財 發布:2025-09-10 07:34:58 瀏覽:14
什麼是股權激勵基金 發布:2025-09-10 06:44:47 瀏覽:378
50萬以上股票交易規則 發布:2025-09-10 06:30:31 瀏覽:898
股市xps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10 06:16:19 瀏覽:699
股票交易金魔方軟體下載 發布:2025-09-10 05:16:31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