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大熊市什麼時候結束
❶ 近幾年熊市日期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回答過題主的問題之後,下面帶大家深入探討一下牛熊市的問題!
股市中,牛市指的是股票的持續上漲,熊市指的是股票的持續下跌。
牛市又被叫做多頭市場,指的是那些市場行情普通看漲並且能夠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的。
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通看淡且跌跌不休。
了解完牛熊市的概念,許多人就會產生困惑,那麼如今是熊市還是牛市呢?
點擊下方鏈接,立馬告訴你答案: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一、如何判斷是熊市還是牛市?
要鑒別出當前的市場是熊市還是牛市,可以根據這兩大方面,實際上就是基礎面以及技術面。
首先,我們可以從基本面入手對市場行情進行判斷,基本面是從一下兩個方面作為依據的:宏觀經濟的運行態勢、上市公司的運營情況,只需要看行業研報就能大概了解:【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其次,從技術這方面進行研究,量價關系、量比與委比、換手率等指標或K線組合等可以供我們參考,對市場行情做一個大概的判斷。
就比如說,假如當前是牛市,買入的人遠多於賣出,那麼大多數個股的k線圖的上漲趨勢會十分明顯。反之,如果此刻是熊市 ,買入股票的人遠低於拋售股票的人 ,那麼許多個股的k險圖就有著很大的下跌幅度。
二、怎麼判斷牛熊市的轉折點?
如果我們進場是在牛市快要結束的時候,這時買入股票大概率會被套牢,因此這時很有可能是股票的高點,而熊市快結束的時候入場,賠錢甚至不賺錢是很難的。
於是,只要我們准確抓住熊牛的轉折點,在低位時買進,高位時賣出,所產生的差價也就形成了我們的收益!想知道牛熊轉折點在哪有很多種辦法,推薦使用下面這個拐點捕捉神器,一鍵獲取買賣時機:【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❷ 2022年股市會是熊市嗎
中國股市2022年將迎來一波大熊市。
中國股市將迎來一波大的熊市,時間將超過一年。我們回頭看創業板塊指數,已經連續漲了將近4年左右,一輪牛市已經結束,熊市初期剛剛開始。
從中國上市公司的估值來看,已經嚴重偏高,即使最大的藍籌股,貴州茅台市盈率也達到將近40倍。
蘋果市值一度超過30,000億美元,但是它的市盈率也就20倍。而中國股市的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市盈率均超過百倍。
可見中國股市上市公司估值嚴重高估,將迎來一波大的調整。
美國的特斯拉隨著業績的增長,2022年其市盈率將會控制在50倍左右。
拓展資料
縱觀中國股市,一大部分明星股優質股市盈率均超過80倍。
從宏觀經濟方面來看,2021年中國經濟GDP增長達到8%,可見在2022年,國家央行將會實行比較穩健的貨幣政策,也就是說貨幣將會有收緊的可能性。從技術層面來看,中國股市已經上漲乏力,形成三重頂的形態,就像一個大鍋蓋一樣,黑雲壓頂,股市加速下跌近在眼前。
中小散戶應該迴避股市,空倉為主。個人預測,中國股市創業板塊大概有30%的下跌空間,上證指數有15%~20%的下跌空間,3000點附近有所支撐。
❸ 中國股票歷史上的牛市、熊市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
❹ 股市時間是幾點到幾點結束
股市的交易時間是從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從9:30--11:30,下午13:00--15:00。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接收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例如滬深開放式集合競價時間為9點15分至9點25分,14點57分至15點00分。
拓展資料: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股市特點:
1、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2、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3、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❺ 中國股市的熊牛歷程
第一次大牛市:
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96——1429)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開業,最初掛牌股票僅有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
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1429——386)
1992年8月發生在深圳的「8·10風波」,加大了市場回調力度。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第二次大牛市:
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386——1558)
不過,當時市場投機氣氛很濃,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
第二次大熊市:
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1558——325)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1992年深滬兩地市場的A、B股上市公司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經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
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1052)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新股上市,同時還建議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
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1052——577)
不過,「三大政策」治標不治本,不久兩地市場再度暴跌。另外,當時國債市場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機資金。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
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582——926)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引發一輪短暫的大反彈行情。三個交易日內股指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第四次熊市:
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926——512)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
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512——1464)
炒作績優股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成為深市的龍頭,之後,四川長虹在上海市場上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市場再度活躍。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但這時證監會坐不住了,連續吹冷風,被稱為連下「十二道金牌」,警告市場方方面面不要從事融資,嚴禁操縱市場,查處機構違規事件,人民日報社更在1996年12月16日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指出,「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發市場大跌。不過,上升趨勢直到1997年5月才真正發生逆轉。
第五次大熊市:
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1510——1047)
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市場自身展開調整。1997年6月13日,《人民日報》又發表文章,嚴查券商操縱股價及銀行向券商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機氣氛。再加上融資再融資的擴容節奏很快,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到1999年5月18日,上證綜指已經從1510點跌至1047點。
第六次大牛市:
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1999年5月8日,美國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5月10日深滬兩市跳空下挫,形成了較大的「導彈缺口」。但1999年5月19日起,在網路概念股的強勁推動下,市場出現強勁反彈。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上證指數被進一步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
第六次大熊市:
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2245——998)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原來不能流通的國有股將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時,股市終於暴跌。到2001年的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2005年6月上證指數一度下跌到998點。
第七次大牛市:
2005年6月6日——(998——4335——)
在股市持續四年大熊市期間,中國的實體經濟欣欣向榮,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長。股權分置改革成為扭轉股市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離的契機。2005年4月底,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破1000點的重要心理底限後,市場終於開始一輪基於價值回歸的反轉行情,至今年5月29日上證綜指最高已升至4335點。從998點上升到4335點用了400多個交易日。
第八次大熊市:
希望不要來.呵呵......................................
❻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6)中國股票大熊市什麼時候結束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❼ 請問中國股史,中國股票每一期牛市時間是什麼時間段到什麼時間段,熊市每一期又是什麼時間段到什麼時間段
http://finance.qq.com/a/20080903/002246.htm
上交所90年底開業,交易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2年半持續上揚,終在1992.5.21取消漲跌停板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5.26-1992.11.17(點數1429-386)
1992年8月發生在深圳的「8·10風波」,加大了市場回調力度。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11.17-1993.2.16(點數386-1558)
市場投機氣氛濃,半年跌幅3月漲回來。從1992.11.17的386點到93.2.16的1558點,只用3個月,大盤漲幅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2.16-1994.7.29(點數1558-325)
股市大擴容開始。伴隨新股發行,上證指數逐步走低。到1994.7.29股指回到325點,但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7.29-1994.9.13(點數325-1052)
相關部門為救市出台三大利好政策。1994.8.1證監會宣布暫停新股上市,建議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9.13-1995.5.17(點數1052-577)
三大政策不治本,兩市再度暴跌。國債市場火爆,分流大量投機資金。1995.5.17股指已回到577點,跌幅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5.18-1995.5.22(點數582-926)
1995.5.17證監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引發短暫的大反彈行情。三個交易日內股指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第四次熊市:1995.5.22-1996.1.19(點數926-512)
短暫牛市後股市下跌。至1996.1.19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1.19-1997.5.12(點數512-1464)
炒績優股成投資理念,證監會連下12道金牌,警告市場不要從事融資,嚴禁操縱市場,查處機構違規事件,人民日報社文章指出,「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市場大跌。但上升趨勢1997年5月才真正發生逆轉。
第五次大熊市:1997.5.12-1999.5.18(點數1510-1047)
1997.6.13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嚴查券商操縱股價及銀行向券商融資,抑制了投機氣氛。融資再融資的擴容節奏很快,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展開。到1999.5.18上證綜指從1510點跌至1047點。
第六次大牛市:1999.5.19-2001.6.14(點數1047-2245)
1999.5.8美國導彈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導致5月10日深滬兩市跳空下挫。但1999.5.19起,在網路概念股強勁推動下,市場出現強勁反彈。上證指數被推高到2000點以上,創出2245點歷史高點。
第六次大熊市:2001.6.14-2005.6.6(點數2245-998)
01.6.14原不能流通國有股按新股發行價減持。7.26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開始,股市暴跌。2001.10.19滬指從6.14的2245點跌至1514點,2005.6上證指數跌到998點。
第七次大牛市:2005.6.6-2007.10.16(點數998-6142.04)
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10.16-(點數6142.03-2248.07)
中石油上市拖累大盤,平安浦發再融資,油價暴漲,外圍股市大跌,小非泄洪,國際熱錢做空,將滬指一路打到2245點,打破了大部分散戶的最後希望,也蠶食了股改的成果。
❽ 中國股市從2005年後經歷了哪幾次大牛熊市
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牛市時間是1990年12月-1993年2月
;第一次大熊市是1993年2月的1558----1996年的1月的512點;
第二次大牛市的時間從1996年1月開始---2001年6月的2245點;第二次大熊市從2001年6月的2245點---2005年6月的998點;
第三次大牛市從2005年6月的998點---2007年10月的6124點;第三次大熊市從2007年10月的6124點運行至今依然沒結束
❾ 股票哪一年是熊市
一般來說,如果指數自某個高點累計跌幅超過20%,或交易額整體萎縮超過50%,均可以認為進入大范圍的熊市。
近6年,15年的6月、15年的8月,16年1月,18年二、三、四季度合計,還有20年7月到10月。
均可認為不同形態的、持續期不同的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