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股票
1. 新中國成立第一套郵票的名稱是什麼
新中國第一套郵票的名稱是:大龍郵票。
我國官方第一次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在清朝晚期的1878年7月,郵票一套共3枚。郵票的面值是用銀兩計算:綠色的面值1分銀,紅色的面值3分銀,桔黃色的面值5分銀。圖案中間是蟠龍。上端兩角是「大清」兩字。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1885年我國又發行了一套三枚蟠龍郵票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徵。
圖案與首次發行的郵票相似,只是花紋較細票面較小。所以,後來人們稱我國1878年首次發行的郵票叫「大龍票」,後來發行的一套郵票就叫「小龍票」了。大龍郵票的發行標志著我國創辦近代郵政的發端,標志著有數千年郵驛通信歷史的中國進入了採用現代通信方式的新時期。
2.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在哪一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7天後,即10月8
日,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 正式發行。在新
中國郵票史上,該套郵票堪稱數個「第一」:這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票 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套紀念郵票,也是中國百餘年來郵票上
第一次印有郵票志號「紀1」,而且,作為新中國郵票,其第一次印有北京天安門城樓圖案。
(2)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股票擴展閱讀:
此外,郵票畫面上還有華表以
及燈籠,燈籠上飾以人民政協會徽,並在畫面上標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同時,這套郵票也奠定了
孫傳哲作為「新中國郵票設計的第一人」不可撼動的歷史地位。
3.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郵票,共四枚,同一郵圖,面值與刷色不同。是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而專門發行的。這套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主題的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是邀請美術家張仃和鍾靈設計的畫稿。據悉,當時的北平,郵票承印廠家均採用雕刻版方法印刷,印刷周期長。為使郵票盡快問世,遂定採用膠版印刷,並在1949年9月19日,距會議正式召開還有兩天之時,赴上海商務印書館簽訂了印刷合同。
4.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郵票的名稱和共幾枚急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郵票的名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郵票,共有四枚,同一郵圖,面值與刷色不同,郵票面值分別為舊幣30元、50元、100元和200元。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10月8日,新中國就發行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郵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紀念郵票是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而專門發。
在新中國郵票史上,該套郵票堪稱數個「第一」:這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套紀念郵票,也是中國百餘年來郵票上第一次印有郵票志號「紀1」,而且,作為新中國郵票,其第一次印有北京天安門城樓圖案。
郵票畫面上還有華表以及燈籠,燈籠上飾以人民政協會徽,並在畫面上標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同時,這套郵票也奠定了孫傳哲作為「新中國郵票設計的第一人」不可撼動的歷史地位。
作為新中國郵票的「第一枚」,其記錄了新中國的誕生,是具有重大的紀念意義和深厚歷史價值的珍貴郵票。
5.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郵票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1949年10月發行,是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首枚郵票。
中國郵票史上,該套郵票堪稱數個「第一」:這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紀念郵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套紀念郵票,也是中國百餘年來郵票上第一次印有郵票志號「紀1」,而且,作為新中國郵票,其第一次印有北京天安門城樓圖案。
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
郵票也是某些國家或地區重要的財源來源。收藏郵票的愛好叫集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巨變大型郵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舉行,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巨變。
6. 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套郵票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套郵票是《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郵票,1949年10月8日,為了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勝利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北郵政局以「中華人民郵政」名義向全國發行。
郵票是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
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巨變」大型郵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舉行,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巨變。
7.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套郵票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套郵票是《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以「中華人民郵政」名義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
為了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北郵政總局以「中華人民郵政」名義向全國發行了該套紀念郵票,因建國初期東北地區流通的是東北幣,尚未用人民幣收兌,故同時發行一組東北幣值郵票,供東北地區貼用。
紀念郵票全套4枚,圖案為北京天安門和宮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郵票圖案左上方是一盞象徵喜慶的宮燈,宮燈中央是中國人民正當協商會議會徽。會徽圖案以光芒四射的藍天為背景,中心是五角星、四面旗幟和中國地圖,周圍是緞帶連接的齒輪和麥穗。
(7)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股票擴展閱讀
《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1955年1月10日再版,由上海市印劇一廠印製。圖案與原版相同,但有一處版模有改變,原版燈籠下沿環狀紋飾的右端弧線成圈狀,再版僅半圈。
該套郵票中的五角星象徵無產階級的領導,齒輪和麥穗象徵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旗幟象徵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愛國統一戰線,地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張仃、周令釗設計。這套郵票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