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太保股票成交額

中國太保股票成交額

發布時間: 2022-10-22 02:28:07

❶ 大小非是怎麼回事啊

大小非 (非流通股 non-tradable share)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而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 解禁: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比如氯鹼化工年初的時候有大量大小非解禁股份上市,從解禁當日開始連續放量上漲!
關於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時間關沒有明確的確定,只是業內一種通俗的說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2007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從2007年12月起,大小非陸續到了解禁期。2007年-2008年已解禁的主要大小非股票清單:
2007年12月20日 601991 大唐發電解禁38.068億股,流通盤增628%,吸錢650億元
2007年12月25日 601939 建設銀行解禁27億股,流通盤增42.86%,吸錢約265億元
2008年1月9日 601628 中國人壽解禁6億股,流通盤增66.67%,吸錢約300億元
2008年1月9日 601088 中國神華解禁5.4億股,流通盤增42.86%,吸錢約340億元
2008年2月1日 601006 大秦鐵路解禁9.09億股,流通盤增42.85%,吸錢約170億元
2008年2月3日 601857 中國石油解禁10億股,流通盤增33.33%,吸錢約250億元
2008年2月5日 601166 興業銀行解禁32.79億股,流通盤增467.76%,吸錢約1400億元!!
2008年2月27日 600036 招商銀行解禁23.62億股,流通盤增50.13%,吸錢約750億元!!
2008年3月3日 601318 中國平安解禁31.2億股,流通盤增387.58%,吸錢約2000億元!!
2008年3月5日 000878 雲南銅業解禁1.74億股(成本9.5元),流通盤增47.76%,吸錢約70億元
2008年3月25日 601601 中國太保解禁3億股,流通盤增42.86%,吸錢110億元
2008年4月30日 601600 中國鋁業解禁24.915億股,流通盤增217%,吸錢約480億元!!
2008年5月16日 601328 交通銀行解禁132.43億股,流通盤增593%,吸錢約1200億元!!
2008年7月12日 601168 西部礦業解禁12.51億股,流通盤增272%,吸錢約195億元!!
2008年8月15日 600030 中信證券解禁4.937億股,流通盤增17.68%,吸錢約110億元!!
2008年9月19日 601169 北京銀行解禁27.56億股,流通盤增229.7%,吸錢約230億元!!
2008年10月10日 600028 中國石化解禁43.351億股,流通盤增51%,吸錢約430億元!!
2008年11月21日 600837 海通證券解禁12.892億股,流通盤增551%,吸錢約210億元!!
2008年12月25日 601601 中國太保解禁15.81億股,流通盤增158%,吸錢約200億元!!
2008年12月26日 600748 上實發展解禁4.767億股,流通盤增120.9%,吸錢約38億元
2008年12月27日 000783 長江證券解禁5.87億股,流通盤增224%,吸錢約 72億!!
2008年12月27日 601099 太平洋證券解禁2.239億股,流通盤增533%,吸錢約30億元
2008年12月28日 000937 金牛能源解禁4.15億股,流通盤增111%,吸錢約70億元
2008年12月29日 600837 海通證券解禁20.6944億股,流通盤增123%,吸錢約180億元
2008年12月29日 000063 中興通訊解禁3.696億股,流通盤增49.3%,吸錢約70億元!
2008年12月29日 600348 國陽新能解禁2.806億股,流通盤增 %,吸錢約120億元
2008年12月30日 600026 中海發展解禁15.785億股,流通盤增 %,吸錢約450億!!
2009年還將陸續解禁的主要大小非清單:
2009年1月4日 600598 北大荒 解禁10.7億股,流通盤增184%,吸錢約120億!!
2009年1月6日 600663 陸家嘴 解禁10.677億股,流通盤增 %,吸錢約270億!!
2009年1月10日 000933 神火股份 解禁1.357億股,流通盤增 %,吸錢約70億
2009年1月12日 600639 浦東金橋 解禁3.7億股,流通盤增 %,吸錢約70億
2009年2月27日600036 招商銀行解禁48億股,流通盤增66.22%,吸錢約750億!!
2009年5月8日 600816安信信託解禁1.468億股, 流通盤增48.36%,吸錢約26億
2009年3月13日 601988 中國銀行解禁83.8億股(社保基金清倉),流通盤增129%,吸錢280億!
2009年7月5日 601988 中國銀行可減持509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342%,吸錢1500億!
2009年8月1日 601066 大秦鐵路可減持29.77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84.8%,吸錢250億!
2009年10月12日600028 中國石化可減持137.36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107%,吸錢1950億!
2009年10月27日 601398 工商銀行可減持690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680%,吸錢2800億!
2010年1月9日 601628 中國人壽可減持66.9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743%,吸錢1500億!
2010年4月28日 601998 中信銀行可減持106億股(中信系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461%,吸錢400億!
2010年6月29日 600837 海通證券解禁7.6344億股,流通盤增19%,吸錢約60億
推遲到2010年8月11日 002024 蘇寧電器解禁3.82億股,流通盤增39.13%,吸錢約230億!!
2010年10月9日 601088 中國神華可減持81.44億股(國有50%控股減持),流通盤增452%,吸錢1600億!
推遲到2010年10月23日600104 上海汽車可減持16.3億股(國有減持上限),流通盤增99.1%,吸錢約90億
2010年11月5日 601857 中國石油可減持664億股(國有50%控減上限),盤增1660%,吸錢超10000億!
2010年11月8日 600837 海通證券解禁34.6196億股,流通盤增72.6%,吸錢約280億
2010年12月25日 601601 中國太保可減持25.47億股(國有50%控減上限),盤增98.5%,吸錢超200億!
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稱「深交所」)最近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自第一筆解除限售以來的不到2年裡,深市主板超過四成的解除限售股份已被減持,累計成交額超過1000億元。深交所表示,盡管「大小非」減持並非導致2007年以來市場深幅調整的主因,但應當提前應對將於2009年到來的「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
自2006年8月第一筆解除限售至今年4月24日,深市主板解除限售股份共計193.86億股,減持82.66億股,占解除限售總額的42.64%,累計成交金額1006.37億元。截至今年4月,深市共有33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解除限售,在二級市場出售股份的上市公司,占解限上市公司的87.16%。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東出售20.7億股,占總減持額的25%。從時間分布看,「大小非」股東減持主要在2007年,共減持67.78億股,占總減持額的82%。
深交所對主板的分析發現,作為產業投資人的「大非」傾向於持有股份,而作為財務投資人的「小非」以股權投資盈利為目的,基本上不打算長期持有,是減持的主要力量。超過60%的上市公司的「小非」減持數量達到解限比例的50%以上,有39家上市公司的「小非」已將解除限售股份全部售出。
從月度來看,減持股數最高的2007年4月共計減持13.32億股,當月也是深證綜指漲幅最大的一個月,上漲33.63%;減持股數占市場總成交比例最高的是2007年12月,占總成交量的1.184%,而當月深證綜指上漲17.04%。平均而言,每月減持股份總量占交易總量的比例為0.538%。因此,「大小非」通過減持股份賣出的數量十分有限,不是導致當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盡管深交所不認為「大小非」減持導致2007年以來的市場深幅調整,但其在報告中仍警告說,由於「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在明年才真正到來,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繆地應對未來「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期。深交所預計,剔除因非公開發行、增發而導致的新限售股,深市主板今年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解禁規模為225億股,比2007年增長53.06%,明後兩年的解禁規模分別為412億股和136億股,2011年為149.8億股。
為消除市場對「大小非」減持的盲目恐慌情緒、增加透明度,報告建議通過深交所網站披露「大小非」解限、減持總體情況。其中,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成交的,按大宗交易相關規定進行披露;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主板上市公司與中小板上市公司可分別披露。
大小非解禁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解禁潮是否會影響股市關鍵要看市場總體趨勢,一旦股指上漲過快,再加上周邊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走勢並不樂觀,大小非解禁的負面影響會被放大。
盡管"大小非"經歷了股改送股的成本付出,但其購入成本仍然極低,即便按照暴跌後的市價套現,依舊能獲得暴利。因此市場很難准確估量解禁後的套利沖動。
對今年而言,"大小非"解禁對A股市場階段性的資金供求面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影響。總體而言,不會對資金供求面的總體格局產生根本性影響。若市場正處於平衡市格局或偏弱市格局,則可能給市場階段性走勢產生負面影響。
對個股而言,獲得流通權既可能帶來投資機會,又可能帶來回調風險,投資者應區別對待。在市場總體趨勢向好時,若公司基本面較優秀,則限售股很可能帶來投資機會。這是因為在限售股解禁前期,因投資者心理壓力,股價往往會出現調整。而一旦解禁之後,優質的基本面容易吸引更多的資金關注,股價可能被推高;若市場總體運行趨勢偏淡,且公司基本面乏善可陳,則限售股解禁很可能帶來顯著回調風險。

❷ 保險類股票有哪些

下面都是保險類股票的龍頭:
1、中國平安(601318):保險龍頭股。1月30日消息,中國平安截至15點,該股報49.97元,跌1.61%,3日內股價下跌3.72%,總市值為9134.64億元。
2、中國人壽(601628):保險龍頭股。1月30日收盤消息,中國人壽開盤報價28.2元,收盤於27.56元。7日內股價下跌7.98%,總市值為7789.75億元。
公司堅守本源,深耕潛力巨大的壽險市場,始終占據中國壽險市場領導者地位。
3、中國太保(601601):保險龍頭股。1月30日訊息,中國太保3日內股價下跌3.66%,市值為2526.3億元,跌2.38%,最新報26.26元。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開戶
1.到證券公司開戶,同時開通上證或深證股東賬戶卡、資金賬戶、網上交易業務、電話交易業務等有關手續。然後,下載證券公司指定的網上交易軟體。
2.到銀行開活期賬戶,並開通銀證轉賬業務,把錢存入銀行。
3.通過網上交易系統或電話交易系統把錢從銀行轉入證券公司資金賬戶。
4.在網上交易系統里或電話交易系統可以買賣股票。
5.開戶費用一般是開股東卡費用,按交易所規定,上海股東卡開戶費為40元人民幣,深圳股東卡開戶費為50元人民幣。(一般免費。)
6.買股票必須委託證券公司代理交易,所以,你必須找一家證券公司開戶。買股票的人是不可以直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買賣的。這跟二手房買賣一樣,由中介公司代理的。
如何辦理開戶手續:開立證券賬戶→開立資金賬戶→辦理指定交易
1.務必本人辦理開戶手續。首先,您要開立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其次,開立資金賬戶,您即可獲得一張證券交易卡。然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您應辦理指定交易,辦理指定交易後您方可在營業部進行上海證券市場的股票買賣。
2.開立證券賬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開立資金賬戶還須攜帶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如需委託他人操作,需與代理人(代理人也須攜帶本人身份證)一起前來辦理委託手續。
3.2015年4月13日開始一張身份證最多可以在二十家證券公司各開立一個證券賬戶。


❸ 求滬深300指數最新成分股,按所佔權重排名。

排名 代碼 簡稱 收盤(元) 權重(%)↓ 漲跌 漲跌幅(%) 指數貢獻點 成交量(萬股) 成交額(萬元) 總股本(億股)
1 601318 中國平安 50.86 2.96 -0.77 -1.50 -1.45 3047.60 155893.13 76.44
2 600036 招商銀行 13.66 2.93 -0.33 -2.37 -2.31 10984.13 151282.93 215.77
3 600016 民生銀行 5.24 2.05 -0.03 -0.57 -0.39 9234.58 48583.83 267.15
4 601328 交通銀行 5.61 2.03 -0.05 -0.93 -0.62 4901.28 27714.64 562.60
5 601166 興業銀行 26.88 1.96 -0.20 -0.73 -0.47 3324.27 89670.90 59.92
6 600000 浦發銀行 13.10 1.96 -0.14 -1.06 -0.69 6468.29 85198.56 143.49
7 600030 中信證券 14.37 1.74 -0.22 -1.51 -0.87 11769.42 171078.37 99.46
8 601088 中國神華 26.98 1.54 -0.47 -1.71 -0.87 4517.21 123337.95 198.90
9 000002 萬科A 8.33 1.40 -0.17 -2.00 -0.93 9026.89 75467.11 109.95
10 601601 中國太保 22.69 1.24 -0.24 -1.04 -0.43 1741.86 39894.77 86.00
11 600519 貴州茅台 180.04 1.18 -1.96 -1.08 -0.42 233.45 42487.18 9.44
12 601398 工商銀行 4.30 1.14 -0.05 -1.22 -0.46 5598.43 24241.83 3490.19
13 000858 五糧液 32.72 1.08 -0.30 -0.91 -0.33 2331.06 77116.05 37.96
14 002024 蘇寧電器 14.07 1.02 -0.31 -2.16 -0.73 4060.52 57675.85 69.96
15 601169 北京銀行 11.86 0.90 -0.10 -0.81 -0.24 2233.63 26653.69 62.28
16 600031 三一重工 25.65 0.90 -0.16 -0.62 -0.19 4727.26 122268.53 50.62
17 601006 大秦鐵路 8.57 0.88 -0.09 -1.04 -0.30 2965.88 25598.68 148.67
18 600837 海通證券 10.19 0.87 -0.14 -1.35 -0.39 6898.42 70998.83 82.28
19 600050 中國聯通 5.83 0.86 0.00 0.00 0.00 9559.52 56225.57 211.97
20 600585 海螺水泥 35.70 0.83 -0.98 -2.67 -0.74 2038.74 73634.73 35.33
出處:Wind資訊

❹ 為什麼中國人民財產保險集團股價這么低

截止2019年12月,中國人保股價大跌5.03%股價創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來表現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繼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個極限。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與45.9億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關,相當於已發行股票的10.38%。

由於中國財險目前為2330億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團持有中國財險69%的股權,人保集團目前的市值實際上只體現了它持有的中國財險的股權價值,其它各個未上市子公司的價值都被市場錯誤地清零。

(4)中國太保股票成交額擴展閱讀

在香港股市中國人壽7760億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國平安15540億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國太保3720億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華保險1750億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國太平1170億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團1750億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團僅相當於其他幾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這樣;就市值而言,僅相當於新華保險,且不及太保的一半。這應該解讀為已經出盡的基本面利空導致人保過度低估。

❺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

2007年12月25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為「中國太保」,A股股票代碼為「601601」
據悉中國太保H股上市進程火速推進,有望早於市場預期在聖誕節前實現上市。本次將發行8.613億股H股,占擴大後股本的10%;考慮到15%的超額配股權,其H股總共發行9.9億股。此次太保H股初步招股價范圍或在每股23.6港幣至27.6港幣之間,至多募集約273億港幣。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中國太保 內含價值

保險行業市場概況
(4/1-4/30)滬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險II指數下跌6.51%,板塊跑輸大盤。金融行業分板塊來看,保險表現弱於銀行(-1.39%),弱於券商(-1.57%)。經濟數據相對平穩,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別為51.5和51.4,表現持續高於榮枯線;交投表現略有回落,4月末兩融余額9,840.44億元,較月初下跌1.69%,市場成交額8.2萬億元,環比下降20.3%;流動性方面,4月央行市場凈投放900
億元(上月凈回籠3600億元)
板塊表現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資端業務受大盤較弱影響引發擔憂,另一方面一季報保費增長表現較弱。預期保費二季度會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的改善趨勢。
中國保險行業總資產情況分析
據前瞻前瞻產業院發布的《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3月保險公司總資產為17.22萬億元,環比提升2.01%。其中壽險公司總資產13.64
萬億元,環比上升1.16%,占總資產的79.19%,佔比下滑0.67
個百分點;產險公司總資產2.45萬億元,環比提升1.12%,占總資產的14.25%;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環比上升8.59%,佔比提高0.12
個百分點;資產管理公司規模環比下降5.37%,占總資產規模的0.27%,佔比基本保持穩定。3月行業凈資產規模1.97萬億,較年初上升4.44%。
保險行業利潤走勢分析
受益於傳統險准備金折現率假設調整的影響,2018年一季度險企利潤持續釋放。截至20183月末,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74%,
較2016年10月下旬低點的2.66%上漲108BP,盡管較2月初高點有所回落,但保險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整體維持上行態勢,推動險企會計層面利潤釋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險企共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55.80億元,同比增長37.96%。單個險企來看,
中國人壽業績表現靚麗。2018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實現歸母凈利潤135.18億元,同比增長119.84%,業績增長主要來源於傳統險准備金折現率假設調整的影響。除中國人壽之外,其他三家險企業績也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49%、87.55%、42.03%。
保險市場從「粗放增長」轉型「質態提升」
代理渠道貢獻九成保費,壽險營銷員占據半壁江山。我國人身保險銷售方式主要包括個人代理、銀郵代理及公司直銷,其中個人代理、銀郵代理及專業代理等代理渠道貢獻保費佔比超過90%。
2016年人身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1692.81億元,其中個險渠道保費收入9914.48億元,佔比達45.8%,佔比近五年保持平穩。2016
年壽險營銷員人均實現保費收入15.08萬元,個險渠道已成為保費增長的重要抓手。
保險市場大,個險格局已定,價值優勢凸顯
個險渠道貢獻超七成保費,大個險格局已成。2017年平安、太保、新華、國壽個險渠道保費收入分別為4049億元、1542億元、874億元和3537
億元,分別占總保費收入的85.1%、87.8%、80.0%及
69.1%,總體看來個險渠道貢獻保費超過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費來源方式。其中中國太保轉型已成,著力打造高質量個險,佔比保持領先,新華仍在轉型進程,2017
年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個險佔比提升顯著。
保險市場存量增量雙輪驅動,內含價值增長穩健
內含價值為調整後凈資產與有效業務價值之和,內含價值的增長主要依靠期初內含價值的預期回報及一年內新業務價值,受市場影響較大的投資回報差異、營運經驗差異等因素多做擾動項考慮。內含價值增長存量貢獻相對穩定,
2017年上市險企內含價值預期回報貢獻率維持8%-10%水平。中國平安憑借良好的投資能力,2017年實現總投資收益率6.0%,顯著優於行業,投資回報差異貢獻8.4%內含價值增長;中國太保分紅率保持較高水平,股東股息等其他因素帶來7%的負向效應;中國人壽受市場價值和其他調整影響,對內含價值產生了-4.7%的負面影響。
市場集中度提升,龍頭保險公司迎黃金機遇
2016年以來,保監會針對保險公司負債端、投資端、股權治理等各方面的監管政策全面收緊,全新的監管導向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強調穩健、合規及價值經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中國太平洋保險歷史

兩個不同的公司,成立時間、背景、經營理念、現在的發展可能不同,同樣的是國內三大保險巨頭!
公司概況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作為《財富》世界500強和世界品牌500強企業——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核心成員,公司以悠久的歷史、雄厚的實力、專業領先的競爭優勢及世界知名的品牌贏得了社會最廣泛客戶的信賴,始終占據國內保險市場領導者的地位,被譽為中國保險業的「中流砥柱」。
歷史悠久的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是國內最早經營保險業務的企業之一,肩負中國壽險業探索者和開拓者的重任,走過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深諳國內壽險市場經營之道。在長期為國內市場和客戶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發展成為國際上知名的大型保險企業。
·2007年1月9日,公司回歸國內A股上市,自此公司成為國內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險企業。
·2003年12月17和18日,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上市,並創造當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
·2003年6月30日,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加快了改革發展的步伐,組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並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1996年,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立,中國人壽開始邁入專業化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時代。
·1949年10月,中央政府批准組建了國內唯一的保險公司,由此開啟了中國人壽的發展元年。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洋保險」)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注冊資本77億元,2007年12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中國太保,股票代碼為601601。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以「誠信天下,穩健一生,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積極推動可持續價值增長,不斷為客戶、股東、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擁有太平洋壽險、太平洋產險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等專業子公司,擁有雄厚的實力,保持持續領先的市場地位。截至2008年末,總資產為3193.9億元,凈資產487.4億元。2008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94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6%,就市場份額而言,太平洋產險為中國第二大產險公司,太平洋壽險為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險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目前擁有5400餘個分支機構,6.4萬余名員工與22多萬名營銷員,為全國超過3600萬名個人客戶和220萬機構客戶提供包括人身險和財產險在內的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投資理財和資產管理服務。
中國太平洋保險在積極追求可持續價值發展的同時,致力於各類公益活動,履行企業公民的職責。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關愛孤殘、捐資助學、扶貧賑災等公益活動:已建立60餘所希望小學,總投資超過了3000萬元;在特大洪澇災害、非典、南方雪災、5.12抗震救災期間踴躍捐款捐物,總額超過8000萬元。
面向未來,中國太平洋保險確立了「以保險業為主,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金融服務集團」的戰略目標,努力建設成為信譽卓著、品牌傑出、財務穩健、效益優良的一流金融服務集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保險股有哪些股票

相關保險股票有:
(1)、中國人壽: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8250億元,凈利潤502.7億元。是保險行業股。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6號。
(2)、*ST西水: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210.9億元,凈利潤-87.44億元。公司子公司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5月份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0.1億元。
(3)、中國太保:2020年總營收4222億,同比增長9.52%;凈利潤245.8億。
公司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936.18億元、1250.11億元,合計3186.29億元。
拓展資料:
保險:
保險的險種不同,所提供的保障也不同,如健康險就能給被保人提供疾病保障。
買保險其實買的是保障,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風險,而保險可以幫助我們轉嫁風險,盡量減少風險給我們造成的損失。
1、意外險
意外險能給被保人提供意外保障,如果被保人在保險期間因意外傷害導致身故/傷殘,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付相應的保險金,可以減少被保人因遭受意外傷害所造成的損失。
2、健康險
健康險一般分為重疾險和醫療險,都是保障疾病的保險,可以為被保人提供疾病保障。
3、壽險
壽險是以被保人的生存或死亡為保障對象的保險,被保人在保險期間身故/全殘,保險公司會一次性給付合同約定的保險金。
總的來說,買保險對於當代人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我們不能避免生活中的風險,只得通過買保險來增強我們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減少風險所造成的損失。
保險的基本精神是互助。有一個說法,世界上的人分兩種:沒保險的和有保險的,前者相當於以1:1的比例向自己投保,出了事只能靠自己這點錢硬扛;後者則相當於加入了一個團體,大家把錢匯在一處,一個有難大家幫,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強得多。一旦團體中有人出事,保險就可以毫不猶豫地為其開出大額支票,而且不用還。
保險是一種特殊商品,「買時用不到,用時買不到」。有些人年輕的時候覺得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根本沒必要買疾病保險,等到四五十歲,哪兒哪兒都出了毛病,想買點大病保險以防萬一了,結果怎麼著?一體檢,高血壓、脂肪肝都來了,人家保險公司拒保,不賣給你!保險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先埋單,後消費。

❾ 在證券交易所買入中國太保4000股成交金額1000000標准傭金150過戶費4會計分錄

首先,你是確認自己是用小企業規則還是標准企業規則
一般買入,現在都是以實際成本計入資產的

❿ 太保2019年半年報

宏觀經濟降溫金融業賺錢越來越難2008年08月30日03:24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王硯丹方俊今年上半年,隨著次貸危機的逐步演化,全球金融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而在環球同此涼熱的當今市場,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在A股上市的金融企業在此次危機中也有輕重不等的損失,更可怕的是,次貸危機現在還沒有結束,誰也不知道,這個「地獄」還要下到多少層。我國經濟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同時要在保持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平衡。作為上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之一,金融業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此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金融行業的三大子行業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股價均出現了大幅下跌,但從已發布的中報來看,他們各自的表現可說是冷暖不均:銀行業還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暫時處在春天;而股市的迅速降溫讓證券業的業績急劇縮水,已經開始過冬;投資渠道缺乏的保險業也受到波及,與季節同步感受著秋意。仔細分析這三大子行業各自面臨的風險和機遇,或許可以為投資者把握下半年的機會起到參考作用。銀行:盈利接近頂峰狀態隨著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3.70元)周五發布了2008年半年報,銀行股中報披露塵埃落定。今年上半年各家銀行雖然面臨貨幣緊縮政策、實體經濟增速放緩、自然災害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但是在規模、資產質量和經濟效益方面依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利息凈收入和中間業務同時增長所有上市銀行董事會在解釋業績大增的原因時幾乎眾口一詞:生息資產穩步增長,凈利差和凈息差繼續擴大使凈利息收入快速提高;受信用卡、託管、咨詢顧問等手續費快速提升影響,中間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所得稅稅率下調。利息凈收入仍然是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稱為全世界最賺錢銀行的工商銀行(601988,收盤價4.93元)1~6月貸款利息總收入高達1484.17億元,占利息總收入的69.0%。其中,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貸款利息收入分別為1126.33億元和277.69億元,同比增長了34.35%和42.19%。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21.97元)利息凈收入更是佔到了其營業總收入的90%以上。新增貸款多投向基建、能源行業比貸款規模和利息收入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各家銀行貸款結構的變化。在國家宏觀調控趨緊的情況下,各家銀行也「見風使舵」,將貸款更多的投向能源、交通、基建等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行業;而對房貸則採取了謹慎態度,這方面大型國有銀行一般比中小股份制銀行更為謹慎。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601939,收盤價5.48元)新投放的1779.48億元公司類貸款中,基礎設施貸款新增1036.26億元,占公司類貸款新增額的58.23%。浦發銀行則對地質勘查與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與倉儲及郵電通信業、電力與煤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採掘業進行了大力扶持。這幾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比例明顯上升,分別較年初上升了0.26、0.27、0.76和0.34個百分點,達到了6.74%、6.78%、6.17%和2.21%;合計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20%。多數銀行房貸增速放緩房貸業務仍然是各家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各家銀行對待房貸的態度明顯出現了分化。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銀行之一,建行的房貸業務一直引人關注。截至6月30日,建行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末增加394.15億元至5673.03億元,增幅為7.47%,低於其貸款總額8.11%的增速。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3331.77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由年初的9.71%下降至9.42%。而交行對於房貸更是採取了明顯的收縮政策。二季度末交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767.81億元,較年初減少了8.38億元,在貸款總額中的比例也由7.03%降至6.18%。下半年凈息差可能收窄另外,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由於A股市場長期處於低迷狀態,許多資金開始從股市向銀行迴流。但是與此同時,定期存款增速過快也為上市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埋下了隱憂。有不少機構和券商都在銀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下半年凈息差有可能收窄,從而影響銀行業績未來的提升。深發展存款定期化最為明顯。6月30日,深發展存款余額3431.40億元,較年初增長22.0%。其中定期存款金額為2354.83億元,佔全部存款總額的68.63%。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定期存款比年初分別增加了31.40%和47.00%;而同期活期存款分別只增加了1.80%和6.70%。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金融機構貸款的平均實際利率在6月份出現了今年以來單月數據的首次下降。1~3年期貸款利率由11.99%降至8.41%,6個月~1年期貸款利率由9.72%降至8.47%,6個月以下則由7.66%降至7.28%。銀行業自2006年以來享受的息差上升盛宴或許已告終結。保險:暴利時代或已終結受資本市場深幅調整影響,三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45.93)、中國人壽(601628,收盤價26.35元)、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18.84元)的中報表現並不理想。除了太保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44.2%外,平安和人壽業績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平安上半年凈利潤71.02億元,同比下降11.9%;人壽凈利潤107.72億元,同比減少了36.16%。保費收入較快增長保費收入來看,三家公司都有較快增長,特別是壽險業務增幅明顯。平安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692.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5%;而其中壽險收入達到545.57億元,同比上升29.14%;為公司貢獻凈利潤61.81億元。平安將壽險業務具體劃分為個人壽險、銀行保險和團體保險三大類。今年上半年,壽險行業銀行保險渠道銷售增長迅猛。平安也加大了銀行保險渠道的開拓,1~6月公司銀行保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68.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6.5%。但是有不少分析師指出,因為銀行渠道銷售的產品結構期限短,中間費用高昂,產品利潤價值相對個險要低很多。投資收益率出現下滑在今年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三家保險公司都加強了穩健型品種的配置,降低了股票投資比例。截至6月30日,平安投資資產合計4485.29億元。其中,定期存款、債券投資在公司投資組合中的比例明顯上升,金額為496.22億元和2351.84億元,占投資資產總額的11.1%和52.4%;而2007年12月31日,公司定期存款和債券投資的比重分別為7.0%和40.2%。但是即使如此,權益類資產對業績拖累仍然顯而易見。1~6月公司實現投資收益234.45億元,比去年291.08億元下降19.46%;而同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更是高達-187.59億元,這一數據在上年同期是30.94億元。同時,公司還對部分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票以及其它權益類投資計提了15.85億元減值准備。經估算1~6月,公司投資資產共計給公司帶來31.01億元收益,而上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22.02億元。平安董事會指出,由於股票市場出現波動、壽險業務證券投資、基金分紅收益減少等影響,公司壽險業務總投資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8.9%下降至4.2%,盈利能力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中金公司認為,由於加息以及競爭的白熱化,保單資金成本逐漸上升將是各保險公司業績增長面臨的主要難題。而且目前來看國債遭遇了資金的瘋狂搶購,其收益率自去年來成明顯下滑趨勢,這使得像中國平安這種壽險類公司目前不但面臨由於股市暴跌造成的投資收益萎縮,更重要的是資金成本持續上漲的保單無法在債券市場上找到合理的利潤空間。券商:業績分化將加劇上半年以來,受市場持續調整因素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都受到較大影響。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已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下降20%。其中,國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175.26%和13.33%,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巨虧5.45億元,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75.22%,下降幅度最大。業績整體下降2成經紀、投行業務整體下滑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的合計凈利潤同比下降20%。而業績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受股市的持續低迷影響,經紀、投行、自營等各項業務收入下滑。資料顯示,上半年股票等總成交量為21.17萬億,同比下降25.33%,而傭金率也由2007年末的0.16%下降到0.135%,受成交量和傭金率雙重打壓,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都出現了下降。另外,券商上半年保薦承銷業務明顯收縮,據wind統計,上半年A股市場有62個公司完成IPO,共募集資金1255億元,同比發行數量增加13個,但募集資金額卻下降51%,因此也造成了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的下降。不過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仍有小部分券商的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而那些自營業務收入佔比較高,投資風格激進的券商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47.69億元凈利潤位於榜首,同比增長13.33%,海通證券以20.72億元凈利潤位居第三位,同比下降0.22%,國金證券則同比大幅增長175.26%,三家券商跑贏了行業平均水平;而其他5家上市券商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40%,其中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虧損5.45億元,導致上半年公司繼續虧損4.4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自營業務分化嚴重股指的大幅下滑使得券商自營業務遭受重創,成為上半年拖累業績的最大負面因素。據WIND資訊統計,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全部為負數,合計浮虧達到73.39億元,但是,由於各券商投資風格不同,自營業務分化也比較嚴重。上半年太平洋自營業務出現虧損5.45億元,同比下降351.53%,而證券投資巨額虧損也是造成上半年凈利潤虧損4.4億元的罪魁禍首。不過,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表現較為穩健,上半年自營業務凈收益為24.19億元,投資收益高達59.23億元。其中,權證注銷和變現證券投資是公司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1-6月公司注銷權證(交易性金融負債)獲利34.53億元,占投資收益58.30%;出售原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證券投資獲利17.29億元,占投資收益29.19%。行業資源將逐步向龍頭集中從經紀業務市場份額來看,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公司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市場份額增長0.38個百分點至8.26%;上半年公司債券的配置比例明顯上升,股票資產大幅萎縮。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出公司在整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資理念趨於謹慎,自營業務表現更為穩健。天相投顧行業分析師張春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受市場持續回調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的確都受到較大影響,但是由於各個券商規模、抗風險能力不同因此受的影響也不一樣,不過未來業績分化肯定會加劇,這不僅體現在不同券商之間經紀、自營等業務水平上,還體現為業務多元化的程度上。因此行業資源將逐步向優質券商集中。國泰君安分析師董樂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熱點內容
單位貨幣的效用如何計算 發布:2025-05-23 10:25:59 瀏覽:438
哪只股票歷史最高價是135元 發布:2025-05-23 09:14:48 瀏覽:191
理財和炒股哪個風險低 發布:2025-05-23 08:23:11 瀏覽:472
為什麼期貨合約沒有顯示總持倉 發布:2025-05-23 08:23:00 瀏覽:404
期貨期權如何獲取高額利潤 發布:2025-05-23 08:01:32 瀏覽:904
科技創業如何設置股權 發布:2025-05-23 07:49:58 瀏覽:993
威海民間互助理財驚喜部分講什麼 發布:2025-05-23 07:48:31 瀏覽:966
股市漲跌比例怎麼算 發布:2025-05-23 07:46:19 瀏覽:658
代碼怎麼看是深市的基金 發布:2025-05-23 07:41:05 瀏覽:586
中郵消費金融還款了為什麼不顯示 發布:2025-05-23 07:40:58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