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醫療股票還能繼續漲不

中國醫療股票還能繼續漲不

發布時間: 2022-11-05 08:50:29

Ⅰ 醫療還有希望漲嗎

是不會上漲的,因為如果再次上漲的話,人們可能會承擔不起,甚至沒有人去購買相應的基金。因為目前醫療板塊的估值已經太高了,我覺得接下來可能會回調。
醫療板塊的基金一直以來都非常火熱,很多人也在持續關注這個板塊。隨著我們人口老齡化現象的進一步加重,我也相信醫療板塊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果我們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醫療板塊的話,醫療板塊的基金和股票都有很高的投資價值。盡管如此,我覺得醫療板塊在下半年可能不會再漲了。
拓展資料
一、我不看好目前的醫療板塊基金的行情。
醫療板塊的基金已經有了很高的漲幅,在這一次牛市行情當中,有些醫療板塊的基金已經上漲了100%以上。這個數據已經非常誇張了,因為年化20%以上的收益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高收益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覺得目前醫療板塊的基金有非常強的回調需求,不然後續難以為繼。
二、醫療板塊的估值特別高。
如果我們單單看醫療板塊的股票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股票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歷史頂點。雖然這一次的牛市整體漲幅並沒有那麼高,但醫療板塊的個股顯然已經漲了非常多了,醫療板塊的股票也明顯高於其他行業的股票的漲幅。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醫療板塊的個股的估值並不適合買入。
三、醫療板塊的基金很有可能繼續回調。
雖然目前醫療板塊的基金已經回調了一部分,但目前回調的力度依然很低。我認為目前醫療板塊依然有下探的空間,至於什麼時候下探結束,或者看看什麼幅度,我想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對於那些看好醫療板塊的小夥伴來說,我建議現在多看少動,最好不要做出盲目追高的舉動,更不可輕易抄底。

Ⅱ 中國醫葯還能不能再往前長嗎

醫葯不光會漲,而且會一直漲很久。
醫葯基金賺錢效應顯著:從近幾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排名情況來看,2018年和2019年排名前十的基金中醫葯相關基金相對較少,2020上半年,收益前十的基金全部為醫葯相關基金。
全球醫療消費景氣度高:2019年同比與2018年全球增長4-5%,2023年全球支出將超過1.5萬億美元:2021年全球醫葯市場將達到1.4萬億美元,未來復合增長率在3—6%:國家對於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醫葯產品的利好政策未來將繼續縮短與海外上市時間差,重大臨床未滿足需求將在短期實現快速放量。

Ⅲ 中國醫葯股還能漲嗎

國內醫葯企業的製造優勢基於不變的工程師紅利、成熟的化工一體化、穩定的供應能力、豐富的項目經驗,長期業績增長的持續性可能超出市場預期。
對於醫葯板塊後續的走向,機構普遍認為,經過前期的調整,板塊的負面因素得到了充分釋放,投資價值凸顯。

Ⅳ 醫葯股下半年能持續發力嗎

看疫情發展,如果疫苗不出來,醫葯股就是垃圾股啊。

現在醫院病人少,絕大部分葯廠效益下滑,有的攔腰截斷。

主要原因是,大家隔離,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沒人得病啦。

得病的人,在家忍一忍就好了,才發現有些病不需要去醫院。

醫葯股下半年謹慎為好

一, 近一年半連續炒作,指數翻倍

二,目前估值嚴重偏高

1,市盈率普遍在70到幾百倍。

2,市凈率普遍在10到30倍。

3,業績小幅增長或下滑。

1),恆瑞醫葯

股價連年爆炒,目前市盈率已接近100倍,市凈率接近20倍,而凈利潤才增長10%多一點。公司創新葯收入偏少。

2),長春高新

股價連年爆炒,漲幅巨大。目前市盈率72倍,市凈率18倍多,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而凈利潤增長尚可。密切關注其疫苗研發進展情況及現金流情況。

3),愛爾眼科

股價連年爆炒,漲幅巨大。目前市盈率已接近600倍,市凈率接近30倍,而一季度收入,凈利潤大幅下降。

如果我需要做眼科手術,為了安全與放心,我更願意到相對正規的國營大醫院而不是民營醫院。

三,未來關注股票

1,中期關注新冠疫苗有希望研發成功的公司。

2,長期關注治療愛滋病,癌症,心腦血管病葯物研發有可能突破的公司。

3,創新葯研發投入大,時間長。投資醫葯股前務必詳細研究公司基本面及發展前景以及估值情況。純概念炒作有血本盡失之風險。

以上數據與分析僅供參考,歡迎關注與討論!

醫葯股的行情幾乎已經結束,下半年不會有任何的機會。

為什麼這么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疫情得到的控制。現在雖然還有偶發的,小規模的爆發,但大家已經不再有恐慌情緒,能夠很理性的看待這個事情。

比如前幾天北京發生了新的病例,但每天也就是二三十例,不像當初武漢,感染者呈現爆發式的上漲。為什麼?因為這一次大家有準備了,醫生有防護,老百姓也有警惕心,大數據一查,潛在的風險基本上都能被鎖定。

為什麼春節後醫葯股漲的這么凶,就是因為大家很恐慌啊。不知道新冠疫情最後多嚴重,但經歷了這一次,短時間內不會有更嚴重的二次沖擊了。

那麼下半年如果新冠疫苗研製成功,會不會帶來醫葯股的新行情呢?個人認為也不會。還是這個邏輯,新冠疫情只會小規模零星案例的出現,沒有了帶情緒的炒作,只是一種新葯研發成功,能有多大機會?

在A股裡面向來都是買入預期,賣出現實。只有當利好朦朦朧朧,若隱若現,才有賺大錢的機會。如果一個事件已經發生了,這時候去追肯定是接盤俠的命運。

特別是,看一下這些醫葯股最近幾個月的漲幅。說老實話,很多醫葯股在現在的價位上再打個對折,還是貴得離譜,這種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去做,大概率用未來幾年時間的下跌來把估值的泡沫一點一點的清洗干凈,所以說,別說下半年,也許未來幾年這些醫葯股都沒什麼太大的機會的。

看了大部分的評論都認為人民不吃葯不上醫院醫葯股票就無法向上增長。結合自身觀察,發表下個人觀點。

如果疫情的不期而至,催生了醫葯股上半場爆發式的增長,那這其中有大部分的資金是游資帶來的投機行為。但背後更多的是機構資金的價值投資力量。為何機構紛紛看好醫葯股,加大醫葯領域的投資和布局。我想他們肯定是看到了背後的潛在價值所在。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日常消費具有無可比擬的人口紅利優勢,同時面臨著老齡化日趨嚴峻的考驗,但年紀大了總是會有病痛,需要靠醫療來維持,包括葯物,醫療器械,養老設施等等,這些都屬於醫葯范疇。而這些正是機構投資者看到的未來能促進醫葯發展的增長點。

而疫情也讓醫葯行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快速,高效的研發出有效性疫苗或者特效葯,這次是新冠,下一次是什麼,無人可知。但國家經過這次事件,一定會出台政策,加快醫葯研發工作發展,提升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這利好醫葯行業長期向好發展。

所以綜合來看,醫葯股股價提升只是時間問題。但有個前提,是優質醫葯股。

投資,眼光放長遠。做價值投資,不做價值投機。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補充指正。

醫葯股從長期趨勢來說是緩慢上升的,人總要生病吃葯是不可避免的,步入老齡化葯品的需求是增長的,長期看好醫葯股。

單說醫葯股下半年的走勢,那取對於疫情的控制情況了,上半年醫葯股己經跑贏大盤指數,整體漲福也不少了。

我各人判斷,疫情的控制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不會有大規模的事情發生,醫葯股下半年應該是振盪調整,持續發力向上是不可能的了。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准確的回答,因為誰也不知道股票在什麼時候可以上漲。關於醫葯股的上漲,需要看從哪個角度看待上漲,如果是短線的上漲,隨時都會發生。但是,如果從中期角度,我認為醫葯股的調整還沒有結束,接下來還將進行探底和下跌,原因是前期漲幅太大之後,需要一個調整才能消化。

我們需要清楚一點,醫葯股是一個板塊,這個板塊有幾百家上市公司,從中挑選好的醫葯股,才是做醫葯股投資的重點。醫葯股裡面,應該存在一些業績差的公司,也有一些產品質量不好的公司,對待這些醫葯股,我們要注意風險。但是,如果從幾年的時間考慮,A股市場的優質醫葯股還是存在很好的機會,醫葯股一直都是全球股市的牛股集中營。



這個問題問的是下半年能「持續」發力嗎?那麼我的回答是:不能!

我們知道醫葯股的大漲源於今年疫情的嚴重,從春節後開始醫葯股經過幾波的操作很多股票漲幅都在50%以上,這已經嚴重透支了疫情給醫葯股帶來的業績提升。我們看重要指數估值(看下面附圖),大部分醫葯指數的PE百分位都已經達到99%以上,而超過80%就已經處於頂部區域了,所以目前醫葯股已經處於估值的頂部區域,持續的漲升已經不太現實!

疫情方面目前仍沒有緩解跡象,美國、巴西、印度每天新增確診人數還在以萬為單位增加,但是專家預計,這個增加的峰值會出現在下半年的8月份,一旦疫情開始緩解,那麼醫葯股的回調也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醫葯股沒有大幅調整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機構抱團,籌碼鎖定。這在一定時期是可以的,但是一旦高位有情況發生,也會出現大量拋盤一涌而出,出現踩踏現象。所以醫葯股我建議在沒有出現大幅度回調前,遠離!

大概率要止步了。

首先要說,醫葯是長周期的板塊。

即使這次到了高位進行回調,後面還會上漲的。

我們看一下目前的板塊,還有哪個板塊有這么高的毛利率呢。

所以,醫葯板塊是今後的重點布局的長期投資品種。

只是現在短期來看。

醫葯已經出現了沖頂的姿態。

只是時間問題,我認為在兩三周時間內。

首先醫葯醫療已經火了上半年,下半年會不會火?先擺明觀點:2020年一整年的熱點都會是醫葯醫療,醫葯醫療基金每一次回調都是買入時機。為什麼這么說:疫情在持續爆發先是歐美,現在是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歐洲+美國+巴西+印度沒有中國的制度優勢短期內疫情沒有辦法有效控制,基本都在有群體免疫這條路。那麼這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加之到了秋天、冬天疫情控制更加難上加難。6月份北京出現本土新增案例,大家再次被疫情搞的提心吊膽。北京疫情的出現說明疫情存在反復的可能。

總結兩種情況:第一:疫苗研發不出來,疫情一直存在,那麼國家+ 社會 肯定是不斷的往醫葯醫療砸錢,醫葯醫療肯定是不斷創新高。第二:疫苗研製出來了,更加會刺激醫葯醫療來一波巨大的漲幅。

不會的!快到頭了!疫苗就是最後一波!該炒的都吵了!就看主力啥時出完貨!

Ⅳ 2022年醫療基金還會漲嗎

還是很有希望的。
近期一年醫葯基金的走勢都比較差,導致了很多人被套。
究其原因主要是2021年大量的集采影響了醫葯行業的利潤率,也因為前期積累的漲幅巨大,導致了這一波的大幅度回調。
對於2022年醫葯基金的走勢猜想,由於我國正處於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的情形,對於醫療需求會持續提升,醫葯基金仍是值得長期關注的基金。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操作技巧
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Ⅵ 中國醫葯能漲到60嗎

能的。
中國醫葯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簡稱:中國醫葯;證券代碼:600056),控股股東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0.68億元,是以醫葯產業為主營業務的三大中央企業之一。
中國醫葯的前身是1984年原外經貿部下轄的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總公司,統管全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行業,1999年加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經過集團內部醫葯資產重組,成為集團旗下唯一醫葯資產整合平台。經過35年的發展,公司已建立起以國際貿易為引領、以醫葯工業為支撐、以醫葯商業為紐帶的科工貿一體化產業格局,產業形態涉及研發、種植加工、生產、分銷、物流、進出口貿易、學術推廣、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條。
在醫葯研發生產領域,公司擁有兩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一大批高素質研發,曾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化學原料葯研發生產平台,國內先進的特色化學葯、現代中葯研發生產平台,在抗感染類、抗病毒類葯物的研發生產及甘草等葯材及其製品的種植加工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貿易領域,作為醫葯行業進出口領域傳統專業主渠道,公司始終保持著領先地位,且在項目業務領域具備傳統實力和特色優勢。

Ⅶ 醫葯股還有行情嗎

醫葯股未來的幾年裡還是會有行情,並且行情還會不小!原因有幾點:
1、醫葯板塊的高價值,低風險性!從A股成立的29年裡,醫葯板塊就被市場認定為一個防禦性極強,但是價值極高的板塊,醫葯股依然是股市裡的重點防禦性板塊,一旦出現大跌和回調,資金第一時間還是會湧入醫葯板塊的個股!並且醫葯板塊的個股往往都是牛股,價值股,慢牛行情發源的根據地,所以一旦行情好轉,許多長線資金還是會湧入這些個股中布局!
2、時機未到!吃葯行情只會遲到,不會缺席!A股目前的上漲其實是一個人氣的積累,指數的修復,所以第一批上漲的個股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股,權重股,大藍籌,大白馬,以及部分概念炒作下的熱點個股。
3、中國人口紅利趨勢,14億人口裡有絕大部分離不開看病和吃葯!中國14億的人口裡有4億是離不開葯物治療的,特別是我們常見的那些疾病和需要長期服用葯物的一些病症,所以這給與醫療治療,醫療葯品生產等眾多醫療板塊行業和個股帶來了持續的盈利和增長!

Ⅷ 醫葯騰飛,下半年這些醫葯股還能迎來波大漲,你上車了嗎

1、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已發生微妙變化,國內經濟以內循環為主。近期逐步形成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而醫葯產業基本上依靠境內消費,比較符合內循環產業邏輯。

2、全球創新葯景氣度在持續高漲。2019年全球創新葯銷量TOP200的門檻從原來的6.9億美金提升到7.6億美金,Top100從12.6億美金提升到14.9億美金,而國內2011年銷量10個億就是重磅產品,現在不到20-30億很難成為一個重磅品種。

3、疫情不僅對醫葯防護有短期促進,還對醫葯產業的 健康 發展有深遠影響。白衣天使重要性得到強化,有利於緩解醫患矛盾,促進醫療產業發展;疫情利好疫苗產業的未來發展,對醫療產業重要性認知更加充分。

疫苗作為人類預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本次新冠疫情已充分驗證),屬於較為穩定的剛需品,國內疫苗產業在經歷十多年研發積累後,眾多重磅疫苗品種即將進入兌現期,行業即將邁入創新疫苗放量大時代。

疫苗管理法出台,為行業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石。 為疫苗行業穩健發展,國內首部《疫苗管理法》於2019年正式出台,對研發、生產、流通、使用、保險和信息披露全過程均實行強監管和嚴處理態度,我們認為未來行業再次發生重大安全事件的概率將大幅降低,有助於增強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在嚴管控的同時,疫苗管理法也明

確鼓勵疫苗生產的節約化和規模化,未來行業門檻提高將是發展趨勢,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國內優質龍頭企業將成為推動國內疫苗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1)重磅品種需求持續旺盛:全球來看,國際上暢銷的品種如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等在國內快速放量,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及 健康 意識提升,創新型疫苗需求持續旺盛;

2)國內產品端:行業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是由重磅產品驅動。過去十多年來,隨著研發投入逐年增長,陸續有一系列創新疫苗獲批上市:如2013年上市的DTaP-Hib四聯苗(康泰生物),2014年獲批的AC-Hib三聯苗(智飛生物),2018年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華蘭生物),2019年底獲批的13價肺炎(沃森生物)和2價HPV(萬泰生物),以及2020年獲批的鼻噴流感(長春高新)等等,預計未來2~3年內,隨著其他國產重點品種如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和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等陸續上市,國內疫苗行業景氣度將持續提升。

全球醫療器械消費市場較為成熟,增速相對平緩,但整體仍處於穩健上升趨勢,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4466億美元,同比增長5%,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800億美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相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近幾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9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6235億元,同比增長18%,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0億元以上。

東吳醫葯團隊觀點: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老齡化人口比例持續提升,將持續擴充醫療器械的潛在消費需求,另外,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醫療消費觀念的持續提升,居民對醫療器械的消費需求將持續釋放

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中,前五大領域體外診斷、心血管、醫學影像、骨科和眼科分別占據13%、12%、10%、9%和7%,每個領域中都誕生了多個優質成長股。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中,醫療設備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醫用醫療設備占據了39%,另外耗材類體外診斷、血管介入、骨科、眼科、口腔等醫用耗材領域也均占據一定市場份額。隨著中國醫療消費水平的提升,各細分領域均有望誕生一批優質成長性公司。

2019年中國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為2336億元,同比增長16%,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58億元,2019至2024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

長期以來,國內中高端醫療設備被外資占據,國產企業由於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追趕階段。根據行業統計數據,常用的醫學影像設備如彩超、CT、MR等長期由GE、飛利浦和西門子等外資巨頭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內窺鏡尤其是軟式內鏡國產市佔率更是不足10%,長期替代空間廣闊

建議關注個股:康泰生物、智飛生物、華蘭生物、長春高新;

建議關註:沃森生物、萬泰生物。

Ⅸ 中歐醫療2022還能漲回來嗎

上不去了,從政策上來說,國家不希望大盤太高,說白了就是不能超3000.疫情原因心理恐慌情緒蔓延,大盤上3600以上,國家沒有辦法於是瘋狂吸收上市公司數量來稀釋大盤,導致所有股票虛高,未來只會更低,證監會計劃未來計劃吸收上市公司5萬家左右,是現在的5倍,所以要做好財產10到30倍貶值的心理准備2021年剛過,大部分投資者滿懷希望期待新年行情,沒想到開年就是一頓爆錘,創業板指連續3日領跌,主流賽道出現明顯的崩塌,僅僅幾個工作日內,2022年的願望從賺大錢到回本,賺錢效應較好的板塊有傳媒,游戲,中葯這些擁擠度較低行業。2020年和2021年出現了大量的新基民,通過簡單的白酒,醫葯,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等簡單易懂的投資方式,通過公募基金的形式入場,從而開啟了公募機構大抱團的行情。機構調倉或成為市場放量的主因,更多機會還是集中於個股而非整個行業,賽道投資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行業的β已經充分釋放,主流賽道的估值在歷史分位數都非常高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醫療基金短期怎麼看 發布:2025-05-22 14:21:28 瀏覽:125
什麼股票交易軟體統計勝率 發布:2025-05-22 13:58:11 瀏覽:849
長沙金融加班都是在什麼地方 發布:2025-05-22 13:52:16 瀏覽:414
投資股票所賺的利潤是從哪裡來的 發布:2025-05-22 13:49:52 瀏覽:885
捨得市值3000億估股價多少 發布:2025-05-22 13:38:28 瀏覽:954
一籃子股市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2 13:37:31 瀏覽:886
期貨螺紋鋼用什麼下單快 發布:2025-05-22 13:36:50 瀏覽:287
存款利息下降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22 13:32:11 瀏覽:598
三年封閉基金為什麼顯示可以贖回 發布:2025-05-22 13:26:27 瀏覽:744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如何理解 發布:2025-05-22 13:24:47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