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國一重行情走勢
Ⅰ 中國一重股票歷史最高價是多少
中國一重股票歷史最高價應該是2011年的7.64元。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
根據趨勢理論,股價運動有三種變化趨勢。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
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
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
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
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Ⅱ 中國一重股票行情最高多少錢
中國一重股票現在最高9.59元,差一分漲停;
歷史最高價格也是今天的9.6元。
Ⅲ 股票: 「中國一重」8號開盤會怎麼走十月份該股行情如何
受國家大力發展核電利好,短線上漲80%,目前縮量調整,在調整結束5日線拐頭向上時可適當介入,止贏10%。該股處於築頂初期,不易盲目追高。
祝投資順利!
Ⅳ 最近幾年中國股市走勢會怎麼樣
2006年股市是瘋狂的一年,全年累計升值幅度達到了130%。這種強烈的短期獲利效應強迫更多的熱錢追捧股市。這里甚至還沒有包括來自國外的QFII和去年年末批准進入的QDII。在07年,QFII擁有更大的投資額度,加上新入市的QDII、新發基金和更多散戶,於是導致07年市場可利用金額較06年相比而言將有相當大的提升,而這就是推動股市泡沫的最大力量。 08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第一,是股市的內在規律使然。股市自998點起步,在資金推動下,造就了持續兩年之久的大牛市,整個市值急劇膨脹到5.1倍,升久必跌,升得高跌得深,規律使然。第二,中大小非的壓力! 中國的股票市場不規范,估價體制不合理,「大小非」們的持股的成本比市場中普通投資者購買的股票成本低的多,對於大小非股票持有者而言,沒有虧損的概念,對他們來講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一旦在股市高企,在企業效益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在取得流通權後,就會及時兌現利潤,這毫無疑問會改變市場供求關系,而特別是在市場人心崩潰,資金來源不佳的情況下,往往會給予股市以致命一擊,這在08年的股市中體現得特別明顯!第三,受制於國際經濟形勢。而金融危機發源地美國股市跌幅遠不及受影響國家中國股市跌幅,這與部分中國所謂經濟學家及股評人士鸚鵡學舌般的誇大宣傳有很多關系!第四,中國國內08年上半年國內通貨膨脹,央行連續5次加息,政策逐步累積效應對市場構成沖擊!第五,市場自身估值因素.持續兩年的瘋狂牛市使中國A股動態市盈率不斷高漲,使得中國股市在去年頂鋒階段市場市盈率一度高達40多倍,接近50倍。第六,國內股市體制尚存在缺陷。主要指不合理的新股發行機制和不合理的指數編制。尤其是權重藍籌股的加盟,對股市影響極大,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股指存在虛高之嫌! 總之,在各種不利因素疊加下,中國股市08年註定是讓人遺憾的一年,在短時間內巨大的跌幅給中國股民帶來的傷痛是不言而喻的! 二、展望09股市 (一)全年展望 至於目前困擾市場的大小非問題,影響力將會逐步減小,到目前為止未流通的股票中大小非只佔1/3,更多的是在IPO時形成的限售股。從世界各國的市場情況來看,我們對於時間的限售不是最短的,而是最長的。在中國股市經過持續下跌後,在09年中國股市有望對08年股市適當休復的預期下,再加上限售股因為限售時間相互錯開,對股市沖擊有望減弱!再加上產業資本對目前資產質量的相對認同,特別是以國企為首的資本或可逢低承接大小非,對大小非起到有效吸納作用,我們有理由對09年行情保持相對樂觀!09年必有一個中級反彈行情,反彈目標初看到3300。 2010年中國股市會上一個台階,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由於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兩項新業務都將在2010年推出,會對中國股市發展與演變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具體的推出時間與制度規則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2010年中國股市具體的走勢著實很難預測。但即便如此,我們認為:2010年可能與往年的行情特徵存在很大差別。上半年,大盤目標是以攻克2009年高點為主;真正的大行情在下半年,行情或許是跨年度的。
Ⅳ 很多網站都有股市資金流向,但是為什麼在鳳凰網上看到中國一重進去了那麼多主力資金卻價格在下跌
資金流向就是股市中的資金主動選擇的方向。從量的角度去分析資金的流向,即觀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額,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在實際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買入或賣出。
資金流向的判斷無論對於分析股市大盤走勢還是對於個股操作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資金流向的判斷過程卻比較復雜,不容易掌握,通常說的「熱點」其實就是資金集中流向的個股,而「板塊輪動」其實就是資金流向輪動而產生的盤面效果。
根據中國滬深交易所提供的成交數據,將主動性買盤視為資金流入,在任何一個股票軟體的分筆成交數據中,用紅色來表示。主動性買盤代表有場外資金願意以比當時成交價更高的價格來買入股票。將主動性賣盤視為資金流出,用綠色來表示。主動性賣盤代表有場內資金願意以比當時成交價更低的價格來賣出股票。部分交易指令的價格正好同時匹配時,這部分成交量沒有買賣標識,可視為中性盤。中性盤在總成交量中僅占很小的比例。將一隻股票每日的主動性買盤以及中性盤之和,視為資金流入,將主動性賣盤的匯總之和視為此股票當日的資金流出。
Ⅵ 中國一重是什麼樣的股票
重型機械及成套設備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鑄鍛鋼生產和重大技術裝備製造企業,我國製造能 │
│ │力最強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主要為鋼鐵、有色、電力、能源、 │
│ │汽車、礦山、石油、化工、交通運輸等行業及國防軍工提供重大成套│
│ │技術裝備、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並開展相關的國際貿易,主要產品有│
│ │冶金設備、重型容器、核島設備、大型發電設備鑄鍛件、工礦配件、│
│ │重型鍛壓設備、礦山設備和專項產品等八大類.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 │
│ │量,建立了科學的質量保障體系並擁有先進的產品質量檢測手段,先後│
│ │取得了ASMEUU2、ASMENNPT、壓力容器、民用核承壓設備、70型船用 │
│ │曲軸鍛件及英國LR、美國ABS、挪威DNV、中國CCS船級社等多項製造 │
│ │資質證書,通過了GB/T19001-2000及GJB9001A—2001質量體系認證,產│
│ │品質量始終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Ⅶ 三一重工股票行情 走勢
作為專用設備行業龍頭的三一重工,想必大家都對它有些許印象,這只股票深受機構投資者的喜愛,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這只股票值不值得投資。在開始分析三一重工前,我整理好的專用設備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專用設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簡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樁工機械、挖掘機械、汽車起重機械的製造和銷售的公司,屬工程機械行業。公司是國內混凝土機械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拖式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輸送泵車、全液壓振動壓路機、攤鋪機、挖掘機、平地機等。三一重工在過去的12年中,一直是中國工程機械用戶品牌關注排行榜的第一名。
從簡介我們可以看到三一重工是非常有實力的,下面我們從亮點分析三一重工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核心產品競爭力持續提高,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受下游基建、地產投資需求拉動,疊加環保政策升級、設備更新需求增長、人工替代效應等因素的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延續高景氣度,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全線產品持續增長,國內外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再次刷新歷史最好經營業績。

亮點二: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成果顯著,公司經營能力持續提升
公司不僅會對"燈塔工廠"進行踴躍建設,還會繼續推進自身向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在國內各大產業園中,視覺識別、工藝模擬、重載機器人等前沿工業技術和數字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人機協同與生產效率極大副度地得到了提高,可以大幅削減製造成本,使公司在全球的競爭力獲得更進一步的提升,公司人均創收提升,處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先水平。
亮點三:堅定推進國際化戰略,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
在海外市場渠道、服務能力、 代理商體系、服務配件體系這幾個方面,公司加大建設力度,海外的銷售情況,現在已經遠超了行業的整體水平,東南亞大區、三一美國、三一歐洲、非洲各區域均實現了較快增長,作為主要市場的北美、歐洲、印度等地區,挖掘機份額均大幅提升。隨著海外市場需求日益增多,公司在海外業務上有著深入的布局,出口業務有望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因為篇幅有限,若是想知道更多關於三一重工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已經整理好放在這篇研報當中,可點擊查看:【深度研報】三一重工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由於受基建需求的拉動、國家對環境治理政策的加強、設備更新需求的增長和機械替代人工的趨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在出現快速增長遠超預期的情況下,景氣程度也遠超人們的預期。另外,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提高,下游施工需求連續旺盛,專用設備出口量越來越多。面對這種環境,作為行業標桿的三一重工,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也會非常強勁,業績營收還能繼續提升。
總之,三一重工真的很不錯,用長遠的目光來看這個股票不錯。但是文章的信息不一定準確,想知道三一重工的未來行情到底如何,直接點擊下面這個鏈接,專業的投顧幫你判斷你的股票,了解一下三一重工現在的行情買入或賣出是否可以:【免費】測一測三一重工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中國現在有幾只5元錢的股票啊!幫看看中國一重何時能上漲 我5.68全進是否有點冒險,要是等2年能翻幾倍
我給你看了5元的股票現在應該是60隻。5.68買中國一重下周就能掙錢,兩年翻幾倍那就看你運氣了。
Ⅸ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股市歷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廈海發公告其股票將從4月19日起實行特別處理,成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農商社、雙鹿,蘇三山、渝鈦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1999年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路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吳江絲綢 第一家可轉債公司發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後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盤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1500點「鐵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台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首發增發停止國有股出售。
2001年中國股市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股權分置也逐漸成了一個筐,什麼問題都可以往裡裝。」「海歸派」官員又陸續推出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強力推行中,又在股權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後,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後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股市仍義無反顧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這一生於政策、長於政策的大牛行情,終於還是死於政策失靈的陷坑裡延續多年的政策市終於走到末路:不僅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且管理層信用被嚴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4年,上證 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 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佔到了上證 180指數的近 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4年有兩個「死亡」標志將被記入歷史:一個是,南方、漢唐、閩發、大鵬等靠「坐莊」為生的券商,資金鏈斷裂後難以為繼,或被接管或被清盤;另一個是,多年來威風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轟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來,上證指數絕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點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 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股市的「三大戰役」。5月9日,證監會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進入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程序。上證指數重挫28點收於1130.84點,再創6年新低。
原來激進的全流通主張者如韓志國、張衛星等卻表示:試點方案不利於流通股股東,同國資委討價還價也是太難。不是一個「純潔」的過程,是一個利益博弈的結果。
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5年6月8日暴漲瘋漲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場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和最大單日成交記錄,滬深兩市共有120隻股票漲停,兩市共成交317億元。「虛弱的井噴」。
2005年8月22日寶鋼權證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過股票的總交易量,達到了七八十億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國際 中小企業板的第51隻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 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決定自5月30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受此影響滬指開盤4087點,跌幅5.71%,深成指開盤12651點,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滬指見定6124點。
2008年4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即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
同日,為確保國家對工、中、建三行等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發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中央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Ⅹ 中國重工和中國一重,哪只股票好可以入手呢
從經營內容角度看,中國重工和中國一重是兩支比較近似的股票,但也存在不同之處,以下對比說明:
中國重工主營為資產經營;投資管理;艦船、艦船配套產品、海洋工程及裝備、能源裝備、交通裝備、環保裝備和機械電子設備的設計等,偏重供給,在企業的戰略發展上具有相對靈活的操作空間。
中國一重主營為重型機械及成套設備、金屬製品的設計、製造、安裝、修理;金屬冶煉及加工;金屬材料的銷售;礦產品銷售;工業氣體製造及銷售等,偏重製造,企業模型比較固定。
結論:中國重工在行業角度對比具有一定靈活性。
從股票價格角度看:
中國重工長期在6元左右波動,近一年有一定漲幅,當前價位為13.04元,有一定溢價,溢價空間屬於正常狀態。
中國一重長期在3元左右波動,近一年漲幅偏大(相對中國重工而言)。
結論:兩支股票都已經上漲了一定階段,如果後市向好也許還會有收益(畢竟,這兩支股票都與一帶一路能掛上勾),若市場沒有起色恐怕回到原價格也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