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每年1月多少號容易跌
⑴ 中國總共出現過幾次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
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
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
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
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止,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⑵ 中國股市哪個月最容易上漲哪個月份最容易下跌呢
根據中國股市歷史行情來來看,a股市場在一年當中,2月份和7月份最容易上漲,最容易下跌的是新歷1月份。
也許很多股民投資者會弄不明白,1月份最容易下跌,而2月和7月最容易真正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進行分析。
為什麼1月份最容易下跌,2月份最容易上漲呢?
我國春節都是在1月底或者2月初,正因為春節假期因素,影響股票市場資金留,股票市場資金就是動力,資金的流進和流出是直接影響股市的漲跌。
實際7月份判定為最容易上漲,實際背後還是跟股票市場的資金有直接因素,7月份一般屬於年中,年中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因此股市在7月份同樣受到資金的支撐,才能更容易的上漲起來。
綜合通過上面進行分析得知,中國股市2月和7月最容易上漲,1月和5月最容易下跌,背後一切的根源都是跟股市資金和人氣有關;資金迴流股市會上漲,股市流出股市會下跌,這就是中國股市漲跌的真正動力。
⑶ 我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哪一天發生了什麼
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是2016年1月7日那天,A股半小時時間出現兩次熔斷,全市超2000隻股票跌停。
這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會成為證券史上最黑暗呢?這一切都是熔斷機制惹得禍。
2016年1月1日起,A股引進熔斷機制,1月4日第一天啟動熔斷機制,跌幅超過5%;尤其是1月7日那天,三大指數大幅低開,開盤後直線殺跌,僅開盤11分鍾觸發第一次熔斷。
當然證券史上還有很多黑暗的時候,這些時候都會記錄到歷史,都是時刻提醒所有股民投資者,這些事件足夠說明股票市場的風險是巨大的。
總之在股票市場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歷史給投資者上的深刻課,大家要時刻緊記風險;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股災,那個時候的股市行情只要經歷過來的人永遠都會記住;提示大家股市發生系統性風險,同時也告訴大家炒股不要放大杠桿炒股,這是炒股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