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兌幣是用什麼作為基礎
㈠ 外匯基礎貨幣是什麼意思基礎貨幣的定義
基礎貨幣在外匯交易中指的是貨幣對中的第一貨幣,通常用於衡量其相對於第二貨幣的價值。例如,USD/CAD匯率表示1美元兌換1.0862加元。在外匯市場上,美元通常作為基礎貨幣,報價通常顯示1美元等於多少其他貨幣。然而,英鎊、歐元、澳大利亞元和紐西蘭元是例外。
在外匯市場上,有八種貨幣的交易最為頻繁,它們被稱為主要貨幣,包括美元(USD)、歐元(EUR)、英鎊(GBP)、加拿大元(CAD)、日元(JPY)、紐西蘭元(NZD)、瑞士法郎(CHF或SFR)和澳大利亞元(AUD)。其他所有貨幣被視為次要貨幣。盡管如此,外匯市場的主要分析依然集中在美國(USD)、日本(JPY)、英國(GBP)、歐元(EUR)和瑞士(CHF)這五種貨幣上。這些貨幣具有最高的流動性,因此是最適合交易的貨幣。
㈡ 什麼叫基準貨幣
匯率報價中作為基礎的貨幣,即報價表達形式為每一個單位的貨幣可兌換多少另一種貨幣。例如,歐元兌美元報價是以一歐元兌多少美元表示,所以其基準貨幣為歐元;而美元兌日元的報價,基準貨幣則是美元。
國際外匯市場上,除了英鎊、愛爾蘭鎊、澳元、紐西蘭元、歐元採用「單位鎊」法,即每1英鎊、1澳元、1愛爾蘭鎊、1紐西蘭元、1歐元兌多少美元的標價方法外,英鎊等為基準貨幣,美元為計價貨幣。
其他的貨幣採用「單位元」標價法,即表示為1美元兌其他貨幣若干,美元為基準貨幣,其他貨幣為計價貨幣。
(2)貨幣兌幣是用什麼作為基礎擴展閱讀:
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產物,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商品所有者以貨幣作為媒介進行交換,也就是說貨幣的本質也是一種商品。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貨幣同樣顯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額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感到煩惱。
自從人類使用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兩萬噸的黃金在鑄幣廠里、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損掉。於是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徵符號的紙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中國宋朝年間於中國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