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市四大敗相是什麼意思

股市四大敗相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5-14 10:45:11

① 什麼叫「金融困惑」

既然戰勝市場如此之難,為什麼還會有眾多投資者沉溺於這一夢幻中並不斷向市場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挑戰呢?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投資者願與股市決一雌雄的競爭心態呢?其中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既有心理因素,也有技術因素。而主觀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八點,這也是投資者最容易落入的八大誤區。

一、自信自己的選股能力一些血氣方剛、才華橫溢但出道不久、涉「市」不深的投資者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豪邁氣概和無畏精神,充滿了自強、自傲、自信、自負,確信自己具有洞若觀火的火眼金睛。然而不幸的是,無論他們如何躊躇滿志、自命不凡,也不管他們怎樣嘔心瀝血、絞盡腦汁,其結果都只能像十七世紀幻想煉金術和十八世紀夢求永動機那樣,徒勞無功,最終以心灰意冷而告終。到那時他們才會坦承自己只是十字街頭的凡夫俗子,而並非超群絕倫的曠世奇才,所謂沙裡淘金的初衷與期望不過是水中撈月的夢幻與遐想。

二、樂於交易的刺激快感投資不僅是追求財富上的增長,同時也是謀求精神上的享受。有些投資者為的是親身領略一下那種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浩然之氣與凜然之威。坦白講,在股市中闖盪許久而毫無斬獲的人可以說寥寥無幾。一時成功的喜悅和快慰將會觸動他們的神經末梢,刺激他們一夕成名、一夜暴富的強烈渴望和無限神往。但殊不知早已有千萬人應驗了華爾街中與眾不同的特殊哲理———成功乃失敗之母。一兩次成功的背後早已是敗相畢露。

快感來臨之時固然令人神往,但消失之快也恰如其名,稍縱即逝。而且更可悲、可憐、可怕的是,精力與金錢的投入不一定就能夠如願以償贏得賺錢的快感,得到更多的恐怕還是股票被套牢時的無望、無助和無奈,或是在經紀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忍痛割愛時的失落、失意和失望。

誠然,股市指數不緊不慢、不慌不忙地走走停停、起起伏伏,確是味同嚼、索然無味。既無令人驚嘆的暴漲暴跌,也無令人回味的大悲大喜。但捫心自問,您是渴求在恬靜安詳中慢慢賺錢、頻頻獲勝呢?還是希望在悲壯哀嘆中快快輸錢、草草收場?

三、深信市場的趨勢預測雖然教科書總是喋喋不休地呼喚理性分析股票,如市盈率和股債比等等,但實際上股票價格在短期內往往處於非理性狀態。理性和理論都無法解釋納斯達克指數為何會在1999年狂飆85%,而在其後的18個月中又暴跌了2/3。

正因為股市沉浮是諸多數據與資訊的交集,是眾人思緒與行為的綜合,所以預測股市的短期走向時,就是要揣測其他人在收到相同資訊後會有何反應。那些還在天涯海角的對手們雖然與您從未謀面,但他們賺錢的渴求與精明毫不遜色。他們雖在千山萬水之外,卻有千軍萬馬之勢,更具千變萬化之神。無論您是獨往獨來還是群策群力,面對這浩盪的聲勢和龐大的資金,要想准確預測其流量與流向就宛如是緣木求魚。這就是股市的「測不準理論」,其光怪陸離與高深莫測之處。非理性的投資者總是在以非理性的心態去揣摩非理性的股市。

四、追求投資的完美境界對於指數化、分散化、及長期性投資的阻抗不是來自於他人,而恰恰是投資者自己,或者說是投資者內心深處藏而不露、揮之不去的貪婪慾望。他們不甘於指數化投資的寂寞平淡,不樂於分散化投資的戰術過長,不滿於長期性投資的以觀後效。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局限性,總是在貪念的慫恿下去竭力追求一種超現實的完美,並且不到黃河心不死。他們的著眼點總是當年表現最佳的股票或基金,然後以此為標准來衡量自己的投資組合和股市指數,並且沉浸在這種無謂的攀比之中。

這也就成為了他們對抗指數化投資、分散化投資、長期性投資的利器。他們會理直氣壯地問上好幾個為什麼:假若我能選中這些最佳股票或是最佳基金,為什麼要去理睬那些相形見絀的指數基金?為什麼要把寶貴的資金浪費在分散化投資中的那些殘枝落葉、敗荷衰柳中?為什麼還要等上多少年之後才能腰纏萬貫?答案很簡單。股市指數雖然無法與最佳基金或股票同日而語,但有誰能夠確保總是選中它們呢?而且投資者一旦陷入這一誤區,往往會越陷越深而難以迷途知返,恰似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

其實我們無須為沒有選中最佳基金或股票而深深苦惱,也不必為今後如何選中它們而孜孜不倦。這一超脫現實的完美和出神入化的境界絕非我們這些黎民百姓、等閑之輩所能企盼的,無論您是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

五、偏信股友的片面之詞那些比您多幾番股市滄桑的股友們可能確曾有過幾經令人賞心悅目的得意之作,所以每當他們信口開河向您秉述戰果的輝煌或是回首往日的風采時,就會不禁勾起您對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神馳遐想。但殊不知,報喜不報憂是人類的通病之一,與喜悅和甜密相伴隨的一定有辛酸和苦澀。

這些股友所言或許並非是不實之詞,而只是片面之言而已。姑且不論他們一度的輝煌究竟是運氣使然還是目光神奇,我們不妨可以捫心自問:如果那些股友們確是呼風喚雨的天之驕子或是百戰不殆的常勝將軍,那麼他們今天會有幸同您在一起切磋股經么?他們想必早已是全球新聞媒體追逐的頭號目標,或是為數名侍衛保鏢簇擁的億萬大亨。

六、信奉股市的統計規律出於某些特殊或不明之因,股市在某一時期或階段中可能會出現異常(Anomalies),有悖於有效市場理論和隨機運動學說。

雖然這些現象確有統計數據為背書,但它們似乎都已化作歷史陳跡供人憑吊。「元月效應」和「夏季股潮」已是數年前的記憶;「勝道策略」也已四年失靈,「內部動向」與「增發現象」更是因為近幾年來頻頻失常而遭人遺棄。原因何在?第一是股市的奧妙和詭譎。任何異常現象都只在無人知曉時發生,廣為人知之後便銷聲匿跡、杳無音信。而且知名度越高、追隨者越多,再度出現的概率就越低。怕只怕這些異常現象都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後,只剩下您一人還在拾人牙慧、守株待兔。

第二個原因是統計規律的局限性質。統計中隨機抽取的樣本需有一致性,而且數目越多越好。但歷史最悠久的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只有106年的歷史,況且不同時期的世界局勢、經濟狀況、利率水平、通貨膨脹不僅相同,有時相差甚遠。這就使得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和適用性受到質疑,往往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而不是「濃妝淡抹總相宜」。這就是為什麼華爾街天天都在紛爭不休,歷史經驗是否應當記取、統計規律是否仍然有效?

七、尋求投資的心理滿足還有一些投資者誓與市場抗爭到底是為了得到某種心理上的滿足。戰勝市場可歸功於自己的聰明才智與英明決斷,落後市場則歸咎於他人的片面之詞和不幸誤導,彷彿自己確有戰勝市場的才智與實力。企業投資者可能以此來作為年終資金的談判籌碼,因為他們手中管理的畢竟是他人之錢。但對私人投資者來說,縱然心理上可能會得到某些滿足,可到頭來只是自欺欺人。利令智昏、自作自受也好,上當受騙、誤入歧途也罷,損失的都是自己腰包里的錢。

當今的經濟發展、股市規模、生活水平早已是今非昔比,但投資者作為人的本性和心態並未有所改變。他們往往是情緒多於理性,躁動勝過冷靜。貪婪與恐懼這對金融投資中的難兄難弟仍然形影相隨,使投資者在股市高峰時盲目樂觀、忘乎所以,在股市低谷時過分悲觀、憂慮成疾。正因為如此,股市跌久必漲、漲久必跌的規律似乎永遠也不會終結。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感謝股市的桀驁不馴、放盪不羈。沒有它,人類的天然資源和無盡潛能或許將永遠不會教育,只能是沉睡不醒。

熱點內容
太陽紙業股票歷史交 發布:2025-05-14 14:55:41 瀏覽:678
基金每次賣出多少份 發布:2025-05-14 14:49:11 瀏覽:824
華銳風電退市後股票沒有賣出去是否就作廢了 發布:2025-05-14 14:48:12 瀏覽:172
1996年瀘州老窖股票歷史回顧 發布:2025-05-14 14:43:56 瀏覽:840
退市股票風險揭示書怎麼簽署 發布:2025-05-14 14:32:23 瀏覽:507
基金不開盤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14:30:28 瀏覽:567
格力電器股票近期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4 14:30:25 瀏覽:190
中華慈善總會有哪些基金 發布:2025-05-14 14:29:01 瀏覽:767
怎麼看平安證券股票交易軟體中的籌碼分布 發布:2025-05-14 14:29:01 瀏覽:657
華電重工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4 14:01:54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