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為什麼有邊際遞減規律
⑴ 富人和窮人的貨幣邊際效用哪個高為什麼這對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何啟示
人們認為富人貨幣的邊際效用少於窮人,對於同樣的需要結構和市場統一的物價,富人窮人所需要的飽和貨幣量是相同的,但是窮人擁有的貨幣量少於富人,所以,窮人擁有的貨幣的邊際效用大於富人。
首先明確一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定義:邊際效用遞減是微觀經濟學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指在其它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最終會減少的規律.
很顯然,邊際效用遞減在富人身上體現得更明顯,為了更容易理解這個問題,此處不作理論上的解釋,而以例子來說明.
首先假設有富人A,和窮人B,富人A擁有100萬元的資產,而窮人B只有5千元的資產,兩人除了經濟條件有所差別外,其餘一切(比如性格、愛好等)都高度相似。假設某天富人A上午購物時獲得由商場贈送的一千元代金券,中午刮彩票中了三千元的特等獎,傍晚散步時又無意揀到兩千元現金。這三筆意外的收獲,可能會讓富人A感覺「今天運氣不錯」、「心情愉快」。
但若同樣事情發生在窮人B身上,窮人B的感覺很有可能是「欣喜若狂」、「興奮得徹夜難以入睡」。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於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存在,同樣數額的貨幣刺激,對收入較低者將產生更明顯的影響作用。
對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啟示:由於富人對小范圍的收入/支出波動遠遠不如窮人敏感,政府可採取稅收等多種調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從富人處徵收更多的資金,並將這筆錢用來於減少窮人的開支、補貼窮人收入。這樣將明顯提高窮人的滿足感和認同感,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
⑵ 急,請問,什麼叫作「一元錢的邊際效用」
你好。
1.邊際效用:邊際效用是指多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引起的效用增加。
2.貨幣的邊際效用:貨幣的邊際效用是指多增加一單位貨幣所引起的效用增加。
3.邊際效用的遞減規律:一般假設,存在邊際效用的遞減規律,隨著商品消費的增加,每多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引起的效用的增加是遞減的,這是由於商品給人帶來的滿足性隨著商品的增加而降低。並且一般假設,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
⑶ 貨幣的邊際效用與收入的邊際效用是一回事嗎貨幣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貨幣的邊際效用與收入的邊際效用不是同一概念。
貨幣的邊際效用不變,是因為貨幣是歷史上市場經濟逐漸篩選形成的,如果其邊際效用易變,就不會成為貨幣。
邊際效用是指最後一個消費單位即邊際單位的最小效用。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先後於1871-1874年提出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取決於人們對它的效用的主觀評價。
(3)貨幣為什麼有邊際遞減規律擴展閱讀:
①邊際效用的大小,與慾望的強弱成正相關。
②邊際效用的大小,與消費數量的多少反向變動。由於慾望強度有限,並隨滿足的增加而遞減,因此,消費數量越多,邊際效用越小。
③邊際效用是特定時間內的效用。由於慾望具有再生性、反復性,邊際效用也具有時間性。
④邊際效用實際上永遠是正值。雖在理論上有負效用,但實際上,當一種產品的邊際效用趨於零時,具有理性的消費者必然會變更其消費方式,去滿足其他慾望,以提高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