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市中機構抱團取暖是什麼意思

股市中機構抱團取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05-23 05:46:09

『壹』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什麼

以後投資必須專業化,業余的散戶想炒股賺錢會越來越難,必須對股市有一定的認知,有較強的投資選股估值等能力才能賺錢,否則,只能成為被機構收割的韭菜。

如果散戶自己並沒有較強的投資能力,那未來最好的選擇,還是買基金。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長期賺錢最好的投資方式是買指數基金,可以買大盤的指數,也可以買行業板塊的指數,以此來獲取國家整體經濟增長或某個行業增長的平均收益。

但投資指數賺錢一定要長期,短期會有波動,不一定能穩定賺錢,如果是抱著短期想賺錢的想法,就不適合買指數。

現在機構抱團,靠不斷推高抱團股票的股價來吸引更多的散戶認購基金,這是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如果大家想短期快速賺錢,買抱團業績好的基金是挺好的。

但這樣的基金,因為本身是靠短期利益驅動的,所以當抱團股票的估值被推高上天的時候,同樣也是有會抱團瓦解下跌的風險,長期來看,就不一定能賺錢了。

歷史 上,一旦基金虧錢,是可以清盤的,也就是後來的韭菜只會看到業績好的基金,而看不到業績不好的基金,因為都已經沒有了。

所以抱團基金短期都是明星,但長期的風險要小心。

股市去散戶化未來一定還是趨勢,但這需要有真正抱著價值投資心態去投資的機構。

如果機構也是靠短期投機來賺管理費,並不關心基金的投資收益,也就是基金虧損了和他也沒關系,那這種機構化的市場也是不長久的。

畢竟極端化的分化行情,是會助長短期極端化風險的,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去散戶化比較好的結果,是讓散戶不要自己盲目投資,而是交給專業機構來投資,但機構的極端抱團行情卻顯示出機構並不專業,至少目的上不是要幫基民賺錢,而是要盡可能在短期內賺更多的管理費,這和機構化價值投資的長期目標是不相符的。

散戶還是太難了,自己投資的難度加大,專業的機構也並不想幫散戶長期賺錢,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散戶還是機構,都會越來越投機,A股的價值投資之路,仍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歡迎關注@ 財經 大表姐,學投資,讓財富增值,感謝您的點贊支持哦!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一、股市去散戶化

這是A股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無法避免的一個階段。對此需要有正確、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股市去散戶化,在美國統計數據中,是按照機構與個人的持倉市值來衡量的,過去十多年,大致穩定在60%:40%。

這個結果給散戶兩點啟發和借鑒:

1、股市去散戶化,不是要消滅散戶,而是優化股市的市值持有佔比。即不要太過於在意散戶人數,而是持有市值變化。

2、散戶要讓自己不被股市去散戶化,需要改變、提升自己,以機構投資者的角度、想法去選擇和持有股票。

二、股市機構抱團

這是股市去散戶化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股市散戶持有市值減少了,機構持有市值就相應增加了。

而機構投資者的股票組合在基本配置和重點配置方面,選股要求、思路、方向、方法大同小異,就會造成相當股票的雷同,結果在公開信息方面,就表面為機構抱團取暖。

三、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1、 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

自從2020年7月初那一波年度吃飯行情之後,我估計很多散戶的賬戶資產走勢是呈現下降走勢的,如同中證1000指數一樣,因為他們持倉中重點是小盤股。詳見附圖1: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連續六個月在走下跌走勢。

這才是六個月的走勢,如果是一年、六年呢?持有小盤股的賬戶資產較大概率就會不斷下跌、縮水。

2、 給散戶帶來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

是選擇機構抱團取暖、但是長期走勢向上的龍頭股?

還是選擇和堅守基本面優秀就是不漲的白馬股?

或者是那個啟動上漲時跟進那個類型的品種。

這,需要我們自己選擇和決定。

詳見附圖2:自選股中的白馬股,低市盈率、低市凈率,高成長性,但是就是不漲。

詳見附圖3:大盤回調時,大資金在趁機買進回調到位的龍頭股。

小結:

股市去散戶化和機構抱團的較長走勢,必將會給散戶帶來賬戶資產的生存考驗和投資方法的重新選擇。只要能讓散戶賬戶資產處於長期上漲走勢的投資方法就是好方法和必須採用的方法。也許幾種方法要交替使用,以其中一種為主。


關注@ 養生 投資, 飛越股市漫長牛熊時空 安康快樂生活 養生 ,趨勢價投穩健盈利 (個人觀點,僅作交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從股市賺錢有兩個途徑,一是持有企業股票,賺企業持續增長的紅利,二是利用股價的波動賺股價差的錢。

第一種途徑,機構抱團對散戶影響相對有限。自己的錢,自己做主,在長期持股方面,散戶相對於機構更具有先天的優勢。

第二種途徑,看似機構具有明顯優勢,去散戶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但是從底層邏輯上來講,散戶放棄自己操作投入機構,並不能保證散戶就一定能賺錢。目前機構主要靠割散戶的韭菜賺錢。去散戶化以後,主要在機構之間相互博弈,相對較弱的機構,同樣會被較強的機構割韭菜。哪個機構強?哪個機構弱?同樣是個技術性很高的難題,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構也有數千家,就相當於散戶現在要面對的4000多隻股票一樣,難以選擇優質的標的。選擇機構的難度並不亞於選擇股票。

在股市賺錢,無論是自己操作,還是選擇機構幫你操作,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選擇機構操作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你的親力親為,為你節省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利必有弊,同時你也失去了在股市搏殺的樂趣,失去了對自己資金的控制。

自己的情況自己最清楚,權衡利與弊,得與失,何去何從?以自己的能力和習性為主要依據,切莫受到輿論與機構宣傳的蠱惑。

『貳』 股市資金抱團是什麼意思,能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嗎

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2006年,隨著公募基金和保險機構的不斷壯大,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2006年以後,大概出現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團。分別是:

1、2007-2009年加倉並抱團金融地產,稱之為「金融的黃金年代」。

2、2010-2012年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一次消費抱團」;

3、2013-2015年加倉並抱團信息科技「移動互聯網浪潮」;

4、2016至今 持續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二次消費抱團」。

(2)股市中機構抱團取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股市資金抱團的原因:由於經濟處於下行階段,資金傾向於「確定性」,而不是「成長性」,投資者選擇業績確定性高的投資標的來取得相對收益,如果對這些板塊集中配置持續上升、結構性行情持續發酵,那麼就形成了一次典型的「抱團取暖」行情。

一般以這類公司發展低於預期,估值品質被打破,資金抱團瓦解;或者是出現了其他的新的熱門板塊,分流存量資金。

熱點內容
基金理財掙2萬什麼水準 發布:2025-05-23 06:13:48 瀏覽:152
基金保本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3 06:11:38 瀏覽:262
尚未具備2年股票交易經驗的自然人 發布:2025-05-23 06:05:13 瀏覽:468
股市中機構抱團取暖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23 05:46:09 瀏覽:588
深圳第一個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23 05:45:18 瀏覽:759
股東變賣股權如何告知其他股東 發布:2025-05-23 05:34:57 瀏覽:162
大修基金是什麼時候拿到房產證 發布:2025-05-23 05:33:59 瀏覽:452
股票交易賬戶查詢 發布:2025-05-23 05:32:24 瀏覽:400
10月應該投哪個基金 發布:2025-05-23 05:28:23 瀏覽:806
原油期貨盤怎麼看 發布:2025-05-23 05:25:13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