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公司市值多少億
1. 市值高達1660億元的大疆造車,是銳意進取還是走投無路
大疆造車,探索新領域以實現營收突破
大疆,這個習慣在「天上飛」的無人機「一哥」,選擇了踏上「地上跑」的新征途。在通信巨頭華為宣布進入造車新賽道後,科技新秀大疆也與上汽通用五菱深度合作,推出了新寶駿KiWi EV,正式亮相上海車展。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造車領域正迎來一股「人傳人」的風潮。
大疆這次造車,其套路與華為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並非簡單的零部件采購模式,新寶駿KiWi EV裝載了大疆的智能駕駛系統。然而,更讓人疑惑的是,為何大疆這個無人機行業的領頭羊會選擇從空中轉向地面?它未來的方向將如何發展?
大疆在無人機市場的領導地位無人能撼動,但問題開始浮現。無人機市場的規模有限,大部分消費者對無人機的需求並不強烈,加之其實用性不強,大部分消費者僅限於小眾群體。大疆雖然在近年來推出價格更親民、攜帶更方便的迷你無人機,但並未從根本上刺激需求增長。面對無人機銷量「天花板」的危機,大疆面臨內外夾擊的生存困境。
在疫情期間,大疆的銷售受到了沖擊,疫情的持續影響以及海外市場的政治與貿易摩擦,加大了大疆面臨的挑戰。同時,國內監管政策的相對落後也限制了無人機的使用與管理,導致「黑飛」事件頻發。面對內外環境的雙重壓力,大疆急需找到新的增長點來支撐其龐大的體量。
自動駕駛領域成為了大疆探索的新領域。與無人機市場相比,自動駕駛領域更具想像空間。據預測,2025年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2250億元,且這一數字僅針對國內ADAS市場。大疆憑借在視覺識別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自動懸停、智能避障等技術積累,擁有先發優勢。通過技術遷移,大疆有望在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快速突破。
大疆創始人兼CEO汪滔在改變公司定位上一直努力。從「歡迎來到計算機視覺時代」的宣言,到將大疆描述為「Flying Robot」,汪滔希望大疆不僅僅局限於無人機領域,而是成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大疆的產品發展歷史表明,其通常從子系統入手,逐步發展至系統成品。未來,大疆有望進軍造整車領域,但作為「小華為」的大疆,估計也會像華為一樣,先觀望一段時間。
盡管大疆造車能否成功尚未定論,但智能化和電動化將成為未來的大趨勢。憑借其過硬的技術實力,大疆有望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在汽車領域,風險大、周期長、容錯率低的特點意味著並非所有企業都能成功留下。面對激烈競爭和市場挑戰,大疆需謹慎布局,以確保在新賽道上穩健前行。
2. 1個600億美元大疆等於3個3D列印,無人機與3D列印行業對比
導讀:按照2020年的估值預測,1個大疆無人機企業600億美元的估值,等於整個3D列印行業估值總和的3倍。
3D列印和無人機作為兩大高新 科技 行業,都是近幾年才開始大火的行業,兩個行業無論在行業規模、發展模式、應用潛力等很多方面都具有可比性。本文,南極熊將對這兩個行業進行橫向對比,以便讀者更好的理解兩大行業的發展。
行業規模對比
3D列印規模
Wohlers Associates, Inc.發布了關於2019年度3D列印市場狀況的報告Wohlers Report 2019,堪稱業內人士的「聖經」指南。該報告預測,全球所有3D列印(增材製造)產品和服務將達到158億美元。南極熊3D列印網從其預測預計中看到,2022年收入預測將攀升至239億美元,到2024年將達到356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年度3D列印支出指南,研究人員稱3D列印機和材料支出佔全球市場總額的三分之二,在2022年達到78億美元和80億美元,2022年的服務支出將達到48億美元,服務市場由按需零部件服務和系統集成服務主導。與此同時,3D列印相關軟體的銷售額將比整個市場增長緩慢,五年增長率為16.7%。
根據IDC的分析,3D列印的主要使用案例是原型製作、售後零部件和新開發的產品零部件。這三類應用將佔2019全球支出的45%。牙科和醫療應用中,組織/器官/骨關節列印5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1%。
「高速3D列印機的出現以及3D列印機可用的材料增加,越來越多的行業能夠廣泛採用3D列印,」IDC預計3D列印材料的收入將超過3D列印機硬體的收入。
從地域來看,2019年美國的支出總額最大,高達54億美元,其次是西歐40億美元。這兩個區域將共同提供近三分之二的3D列印支出。中國將是第三大的地區,支出超過19億美元,其次是亞洲/太平洋(不包括日本)中歐和東歐(CEE)、中東和非洲(MEA)。
無人機規模
同樣是IDC發布的無人機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在無人機方面的支出將達到12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6%。在無人機方面的支出也將以硬體采購為主,其中約90%支出將用於無人機和售後無人機硬體。
2019年,消費類無人機市場規模將占無人機市場總規模的40%左右,而服務類無人機市場規模將占無人機市場總規模的18%。
服務支出將以教育和培訓支出為主,這類支出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最快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35.9%),其次是軟體(復合年增長率33.9%)和硬體(復合年增長率30.1%)。無人機軟體支出將主要用於購買命令和控制應用程序以及無人機專用的應用程序。
2019年,公用事業(14億美元)、建築業(10.5億美元)和離散製造業(9.13億美元)將主導無人機行業的支出。未來五年,無人機市場增長最快的幾個板塊將是政府采購(復合年增長率為56%)、教育(復合年增長率為51%)和零售(復合年增長率為42.01%)。
IDC預計,到2022年,資源行業將超越建築業和離散製造業,成為第二大的商用無人機市場。
行業應用對比
在應用層面,3D列印和無人機都可以分為商業應用和個人應用兩部分。
3D列印作為一種工具性的產品,應用行業廣泛,涵蓋工業零件、模具、手板、 汽車 、首飾、文創、禮品、影視道具、教育科研、醫療、牙科、航空航天、建築、食品、生物等等。但就目前來講,每個領域的應用市場體量仍然沒有大規模爆發。這跟3D列印技術之前主要用於樣件列印有關系,如今3D列印技術逐步轉變為應用於生產中,3D列印行業的應用產值將會呈現高增長。
目前無人機市場主要由個人消費級無人機和商用無人機構成。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於航拍、跟拍等 娛樂 場景。商用無人機的應用范圍則非常廣泛,可以用於農林植保、物流、安保、巡防等多個領域。消費級無人機售價基本保持在5000美元以下,續航能力不超過1個小時。商用無人機相比個人無人機來說,擁有更大的有效載荷和更長的飛行時間,目前在工業領域應用最為成功。商用無人機市場出貨量雖小,但售價較高,收入占據了無人機市場的三分之二。
無人機按機身構造主要分成固定翼、直升機、多旋翼三種。 隨著技術成熟,零配件成本降低,並且開發了航拍、電力巡檢等應用場景,以多旋翼無人機為主的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成為熱點。
國內外企業對比
在無人機行業,中國的企業更是大放異彩。
2017年的一份排行榜顯示:國內無人機十大品牌分別分別是大疆創新公司、零度智控公司等,就售價在400美元-1500美元(人民幣2660元-9990元)之間的消費級無人機來說,大疆創新佔領了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無人機企業估值
在無人機領域,中國擁有世界級領先的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大疆只用了不到12年就成長為無人機行業的「獨角獸」,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位列全球第一,占據70%的全球市場份額。
2013年,大疆銷售收入為8.3億元,2014年銷售額實現近4倍的增長,達到30.7億元。2015-2017年,大疆營收分別為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增速維持在60%以上。大疆董事會預計,2022年大疆營收可達1700億元。
2013年大疆的估值為3億美元,2017年估值150億美元,5年漲了50倍。有機構測算:若含新業務,大疆估值在2022年可達到1500億美元;若不含新業務,2020年可達到600億美元估值,2022年可超過1000億美元。
3D列印企業估值
而中國的3D列印行業,仍然沒有誕生和大疆同級別的公司,國內3D列印龍頭公司先臨三維、鉑力特、創想三維等年2018年收入在3-5億元人民幣范圍。而國外龍頭企業德國EOS、美國3D Systems、Stratasys的營收規模在4-7億美元范圍。
南極熊2019年發布的全球20家3D列印機廠商市值/估值對比顯示,仍然是歐美的企業占據3D列印行業的領導地位,只有個別3D列印企業擠入全球排行,但體量和大疆這種無人機的龍頭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南極熊粗略計算下,大疆2020年600億美元的估值,超過全球所有主流3D列印廠商的估值總和了:根據南極熊2019年發布的全球20家3D列印機廠商市值/估值對比,去掉GE、HP等傳統工業廠商,以3D列印為主營業務的20多家主要廠商中,截止2019年6月其估值加起來也就150億美元左右;就算這20多家3D列印廠商估值總和到2020年增長到200億美元,估值也還只有大疆一家的三分之一。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想:3D列印的潛力,還遠遠未被釋放?
3. 大疆市值1660億元,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超80%,為何卻不上市
伴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培襲鬧,當今 社會 逐步走向智能化。很多科學技術成果都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比如智能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大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可以說現在大家都離不開手機了;移動支付和線上購物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更是帶動了一大批新興企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短視頻在網上一經推出,便深受大家喜愛,如今短視頻行業在市場上也占據了一定的份額。可想而知,短視頻的爆火也帶動了攝影行業的發展,為了滿足攝影者的需求,無人機的便捷性和功能強大性成為大多數人的心頭之愛,漸漸地無人機流行了起來。
提到無人機,我們不得不想到大疆創新 科技 ,它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占據的份額遠超80%,有著響當當的聲譽並為眾人所熟知,在無人機領域中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目前可以說是沒有人能夠超越它。
無論從企配罩業規模、市場價值,還是從每年的營業收入以及品牌影響力看來,大疆無疑是一個十分成功的企業,方方面面都具備了公司申請上市的資質。但是,大疆至始至終都沒有上市的想法,這一點不禁讓眾人感到疑惑。
無人機的功能及用途
相信大家應該對無人機都感到不陌生,大多數人都會為了攝影需求購買一架無人機來進行拍攝。顯而易見,無人機的強大功能就是可以進行航拍了,通過航拍達到想要的攝影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廣告、電影等拍攝片段都會通過無人機來完成。比如,《飛越山西》該部紀錄片據悉,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鏡頭都是由無人機拍攝完成的,其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十分完美的。該部紀錄片在第二屆英國倫敦華語電影節上還斬獲了兩個獎項。
跟傳統的直升機航拍相比較,無人機無疑其實用性和便捷性等方面更為強大,當然價格上也是有高有低,大多數人都消費得起。因此,無人機越來越深受大家的歡迎。
當然,關於無人機的使用並非只有航拍攝影這個功能,它的民用領域是十分廣泛、多種多樣的。除了航拍攝影功能之外,還有以下幾種:
1、運送快遞。如今,大多數人都喜歡通過電商平台進行購物消費,市場上也陸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商平台,企圖使用多種策略來拉攏用戶群體,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作為電商巨頭的阿里巴巴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在運輸物流上做出了一個膽大的嘗試—使用無人機運送快遞。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無人機將快遞送到每一個物流站點,而快遞員負責將物流站點的快遞送到客戶手上,其目的是為了節省物流配送時間、提升用戶群體的購物體驗感。2015年2月6日,阿里巴巴開始展開用無人機送快遞服務的三天測試,測試點就是廣州、上海、北京這三個地方。
2.監測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環保部門開始使用無人機對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進行了飛行檢查,除此之外,相關部門也使用無人機對重工業相關企業的排污等情況進行了直接檢查。其最終取得的成效都是非常顯著的,實現了更高的監管。
3.表演節目。相信大家平時參加一些節目表演或者是在電視上觀看節假日表演時都能夠看到無人機的影子。沒錯,無人機還可以作為節目表演的道具之一,無人機表演已經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項高 科技 展示。比如,在2021年的國慶節期間就有不少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等等使用禪磨無人機表演來慶典;2022年,北京冬奧開幕式再次在觀眾面前上演了一場無人機表演,2022架無人機給人們呈現出了超強的視覺盛宴,令人震撼不已。
總而言之,無人機的種類多種多樣,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小到航拍攝影,大到應用於軍事偵察,無人機越來越普及了,其優勢在未來也會更加的明顯,可以說無人機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可觀的。
無人機領域的佼佼者——大疆
眾所周知,在無人機領域里,大疆的地位是十分強大的,甚至是足以壟斷全球整個無人機行業,就連美國就一直對大疆虎視眈眈,時時刻尋著機會想控制該企業,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大疆在2006年11月成立,員工數量眾多,主要經營業務是無人機的製造和銷售。如今,成立了十幾年的大疆憑借著高技術、高質量和高服務的優勢成為無人機龍頭企業,並拿下了超高的市場佔有率。
據數據顯示,大疆的市場估值如今已經高達1600億元以上了,占據了全球無人機市場上80%的份額,國內市場份額是超過了70%。在全球眾多無人機企業當中,大疆始終占據首位。
大疆作為我國唯一壟斷全球的企業,憑借著超高的市場份額和營業收入,
它的發展前景也是十分被眾人看好的,但是成立這么多年了卻依舊沒有選擇上市。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疆擁有著豐厚的資金。從成立起初到如今,大疆每年的營業收入可謂是節節攀升。2020年無人機還有被大眾所熟知,其市場比較小眾,而大疆依舊實現了高達260億元的銷售額,在當時的局面看來,
大疆能夠取得這樣的銷售額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也獲得了一定的營收利潤,為後續大疆的發展奠定了資金基礎;到了2022年,大疆的營業收入實現了質的飛躍,實現營收高達1700億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了6倍之多,其獲得凈利潤不容小覷。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時大疆的資金力量是十分雄厚的,完全不需要依靠上市來獲取融資,因為本身就不缺錢。
第二,創始人不喜歡受制他人。大疆的創始人汪濤性格也比較專制,他的宗旨便是一直以來致力於無人機的研發之中,對於投資方面的東西一直都是不在意的,大疆絕不允許投資人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所以,對於大疆目前的情形來看,不上市是最好的選擇。
一旦公司上了市,難免要受到眾多投資者的指手畫腳,久而久之,公司便會受制於他人,再者還可能會被分權,最終也會干擾到本身的研發進度,不能夠專心致志的去搞研發,這樣的結局是違背了大疆的創立初衷的。
除此之外,一向將大疆視為眼中釘的美國,肯定也會藉此機會使用手段進入大疆企業內部,不擇手段的尋求機會掌控大疆。這樣一來,對大疆的未來持續發展是存在著嚴重弊端的。
國內除了大疆成立了這么多年沒有上市之外,像華為、老乾媽這樣的大企業也沒有上市,他們並沒有因為不上市而走上下坡路,反而是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穩定,其口碑也一直為人們所贊嘆。他們能取得輝煌的成就得益於這些企業一直以來始終堅持初心,專心致志搞研發,不為資本折服。
目前來看,無人機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在將來肯定會走上快速增長的趨勢,其市場需求會不斷地增加。在資金雄厚的情況下,大疆不選擇上市是一個明智之舉,相信在未來,專心致志搞研發的大疆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4. gopro是大疆的嗎
GoPro不是大疆的,它們是兩家獨立的公司。
GoPro由美國人尼克·伍德曼創立。2002年,尼克·伍德曼在澳洲沖浪時突發奇想,想在沖浪板前安裝攝像頭記錄運動過程,由此開創了運動相機這一細分領域,GoPro也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在其最輝煌時,股票將近100美元,公司市值達150億美元。
大疆於2006年在深圳成立,最初是小作坊,歷經四年艱苦創業後一飛沖天。它首創將多旋翼無人機和相機合二為一的小型多旋翼飛行平台,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據超80%的份額,國內市場份額更是超九成,是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霸主。
大疆和GoPro曾有過合作,大疆精靈2外掛GoPro相機,雙方實現合作共贏。但在2015年,因利益分配和公司理念不同,合作破裂。此後,大疆開始研發攝像系統,推出靈眸系列等產品進入運動相機領域;GoPro則在2016年推出無人機產品Karma,但被大疆的Mavic Pro全面碾壓,最終放棄無人機項目。如今,GoPro雖仍是運動相機領域的佼佼者,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其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而大疆以無人機為核心的商業帝國越發強大。
5. 消費無人機公司-大疆科技的公司&產品介紹
產品同學一枚,關於業界的無人機公司,做了初步的了解,分享學習筆記如下,可能信息陳舊,也歡迎討論~
一、無人機公司可以根據其產品和服務的類型
二、知名無人機公司的市值數據(僅供參考)
以下是2021年12月的一些知名無人機公司的市值(按照市值從高到低排序):
三、大疆科技的公司介紹
大疆科技(DJI)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無人機和航空影像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深圳。大疆科技提供消費級和專業級無人機、航拍相機、雲台穩定器等產品,並提供無人機解決方案和服務,包括飛行平台、數據採集和處理、應用程序開發和飛行培訓等。
四、大疆科技的產品線介紹
大疆科技的產品線包括消費級和專業級無人機、航拍相機、雲台穩定器等,為全球客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
五、大疆科技的歷史成就與數據
在2017年,大疆科技推出了多款革命性的無人機產品,如Mavic Pro和Spark,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無人機品牌之一。同年,大疆科技的無人機銷量突破了100萬台,市值超過150億美元,奠定了其在無人機行業的領導者地位。
六、銷量最高產品的介紹
截至2021年底,Mavic Air 2無人機是大疆科技銷量最高的產品,具有48MP照片拍攝、4K 60fps視頻錄制等功能,提供更長的飛行時間和更遠的控制距離,廣受用戶好評。
七、大疆科技的產品定價
大疆科技的無人機產品定價因型號和功能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一些主要產品的定價范圍(以美元為單位,實際價格可能因地區、季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八、大疆科技的主要產品
除了Mavic Air 2,大疆科技還推出了Phantom 3、Phantom 4、Ronin等其他產品,這些產品對大疆科技的發展和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九、大疆科技的關鍵發展年份
2017年是大疆科技的關鍵發展年份,推出了Mavic Pro等多款革命性產品,突破了100萬台銷量,市值超過150億美元,鞏固了其在無人機行業的領導者地位。
十、實現量產與成本控制的關鍵因素
大疆科技通過垂直整合的供應鏈管理、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製造工藝和生產管理優化、規模化生產及全球化供應鏈等手段,實現了產品的量產與成本的可控。
十一、大疆科技的創始人汪滔
汪滔於1980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於2006年創辦了大疆科技。在他的領導下,大疆科技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之一,榮獲多項榮譽。
十二、大疆科技的總部介紹
大疆科技的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南山區,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包括科技展示館、研發中心、辦公樓等現代化設施。總部環境優美,設備齊全,聚集了全球頂尖的研發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
十三、大疆科技的生產基地
大疆科技的生產基地位於總部大樓內,是無人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中心,匯聚了全球頂尖的科研力量和管理團隊,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的無人機產品和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