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每年退市多少
1. 美國股票的「退市」是什麼意思
根據新的管理辦法,如果外國公司過去一年在美國股市的成交量低於該股票全球總成交量的5%,該公司即可從美國退市。
回答過題主的問題之後,下面帶大家深入探討一下股票退市的問題!
在股市當中,股票退市是很多投資者不願面對的現實,這也意味著投資者有很大的幾率會虧損,今天我就來講講股票退市的相關情況。
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牛股名單,歡迎大家前來免費參考,趁著內容還在,趕緊收藏領取~【緊急】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麼意思?
股票退市就是指上市公司因為不符合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標准,導致的主動或者被動終止上市的情況,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主動性退市與被動性退市都是公司在退市的時候面臨的退市方式,公司自主決定退市屬於主動性退市;被動性退市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被監督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只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可以退市:
一個公司是否是好公司,很多人都不會去判斷,或者對這個公司的認識不夠全面,最終使得虧損這一不好的事情發生,這里有個免費診股的平台,把股票的代碼直接輸入進去,能看出你買的股票是好是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沒有賣出的股票怎麼辦?
當股票退市,交易所有會進行整理,有一個整理期,可以這么理解,倘若股票滿足了退市的條件,被要求強制退市,那麼在這個時間可以賣股票。過完退市整理期,這家公司就退出二級市場了,再進行買賣就不行了。
如果你對股市不了解,最好是先挑龍頭股進行買入,別什麼都不清楚就往裡投錢,當心錢都打了水漂,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每個行業的龍頭股:【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過了退市整理期之後,若是將股票還留在手中的股東,進行買賣交易的時候,只能在新三板市場上進行,新三板它的最主要的存在作用便是處理退市股票,如果朋友們有在新三板上買賣股票的需求,還得在三板市場上開通一個交易賬戶才可以進行交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退市後的股票,即便說可通過「退市整理期」賣出股票,然而實際上對散戶是很不友好的。股票一旦處於退市整理期,起初大資金必定先出逃,小散戶的小資金賣出去是很難的,由於時間優先價格優先大客戶優先是賣出成交的原則,所以等到股票可以賣出去的時候,股價已經下降了不少了,散戶虧損的實在是太過於慘重了。在注冊制度之下,散戶購買了退市風險股所要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所以說千萬不能買賣ST股,ST*股也是千萬不能買賣的。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2. 美股如何退市
美國股市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投資市場。其中,「大進大出」是美國股市優勝劣汰機制及資源配置功能的充分體現。
在IPO發審制度上,美國股市採用了以誠信和法制為雙重約束的「注冊制」。
在退市標准上,美國股市同時採用了財務退市標准和市場化退市標准。
正因如此,美國股市吞吐自如、大浪淘沙;正因如此,美國股市培育出了一批世界知名的偉大企業,例如,微軟、因特爾、蘋果及IBM等。
眾所周知,美國股市的退市標准與上市標準是大體對稱的。比方,上市標准包括財務標准(如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等)與市場化標准(如股東人數、股價、市值、公眾持股)兩大系列;同樣地,退市標准也對稱地設計為財務標准與市場化標准兩大系列。
根據7000多家退市公司的不同情況分析,退市原因大體可區分為三類:
一是因並購或私有化原因自動、自主退市;
二是因達不到持續掛牌的財務標准或市場化標准而被迫、被動退市;
三是因法人過失或違法行為導致退市。
此外,美股退市還可以分類為兩大類,一是因並購或私有化而發生的主動退市,二是被交易所摘牌而發生的強制退市。
十分巧合的是,在納斯達克每年退市的公司中,恰好有一半是自動、自主退市,而另一半則是被迫、被動退市(含違法犯罪)。
然而,在紐約交易所每年退市的公司中,自動退市與被動退市的比例大約為3:1。
在被動、被迫退市中,紐交所公司退市的前三位最主要原因是:市值退市、股價退市、破產退市。
與紐交所有所不同的是,納斯達克被動、被迫退市的前三位最主要原因是:股價退市、凈資產或凈利潤退市、破產退市。
在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美國股市的市場化程度極高,股價變化能夠充分反映投資者「用手投票」或「用腳投票」的結果,因此,股價退市標准和市值退市標准成為美國股市退市制度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美國退市制度的最大特色。
美國股市的具體退市機制
紐約交易所的退市規定:
有以下情形者將被摘牌:
1.公眾股東數量達不到交易所規定的標准;
2.股票交易量極度萎縮,低於交易所規定的最低標准;
3.因資產處置、凍結等因素而失去持續經營能力;
4.法院宣布該公司破產清算;
5.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欠佳;
6.不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7.違反法律;
8.違反上市協議。
比如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最大的兩家非銀行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設立於1938年,屬於由私人投資者控股但受到美國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盤活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把銀行的按揭貸款買過來,再春正羨轉賣給其他投資者,跟美聯儲的作用差不多。然而,在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中,兩房 在樓市泡沫破裂後出現了巨大的虧損和風險敞口,股價一路暴跌。隨後,FHFA命令 「兩房」從主板退市,原因是它們股價最近一直徘徊在1美元附近,而1美元是紐交所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最低要求。
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規則:
上市公司如果達不到這些持續上市要求,將無法保留其上市資格。
1.有形凈資產不得低於200萬美元;
2.市值不得低於3500萬美元;
3.凈收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或最近三個會計年度中的兩年不得低於50萬美元;
4.公眾持股量不得低於50萬股;
5.公眾持股市值不得低於100萬美元;
6.最低報買價不得低於1美元;
7.做市商數不得少於2個;
8.股東人數不得少於300個。
比如2020年,在線旅遊服務供應商途牛發布公告稱,公司在5月18日收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通知函,指公司過去連續3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納斯達克規定最低買入價1美元,但該通知函並不會立即導致公司直接退市。
根據公司解釋,納斯達克規定,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日低於1美元的公司只要在之後180歷日內連續10個交易日達到1美元,即視為重新取得合規。另外,由於疫情影響,納斯達克已決清悶定將合規觀察期的開始時間延後至6月30日,並持續至今年12月28日為止。若12月28日仍未取得合規,公司還將再獲得180歷日的合規觀察期。扒拍
小結
應該說,一套嚴格的退市制度,是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對登記制的必要補充。唯有這樣優勝劣汰,才能真正有效地發揮證券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同時也能使股市規模保持在與流動性相協調的合理水平上。
經常有人會提到,美國股市有這么長的歷史,至今才幾千家上市公司,覺得它擴容太慢,新股上市少。
其實,美國股市擴容並不慢,股票IPO也很活躍。而正因為有了嚴格的退市制度,逼迫那些不符合條件的公司退市,使得其市場規模不至於過度膨脹,保持著相應的活力,有足夠的餘力接納新公司。
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主要有兩種形式退市,強制退市和自願退市:
1.強制退市
上市公司無法達到持續掛牌的財物標准或市場化標准,或者違反了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就會被強制退市。比如股本股東數不夠、股價市值不達標、違反交易規定、破產或清算等等,每個交易所標准略有不同。這樣做既是維護交易場所的公平和效率(和聲譽),也是對投資者的負責。
2.自願退市
這種情況完全是上市公司出於經營發展、結構變化的決策,有多種原因會讓公司選擇退市,比如認為價值被低估(當年的奇虎360)、交易量過低未能實現融資目標、公司收購重組、私有化退市等等。
對於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上市成本也可能是退市原因。尤其當公司表現不理想時,維持上市的成本在公司利潤中佔比過高,將會加重公司經濟負擔。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還必須接受極其嚴格的監管,繼續維持上市地位可能對公司發展貢獻甚微,主動退市反而能夠減少負擔。
3. 美股目前值不值得投資目前存在的風險都有什麼
1、市場風險
因股市價格大幅下跌導致股票投資者虧損的風險。這是很正常的市場行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風險,對於掌握了財務自由股票投資技能的人來說是機會。化解市場風險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好價格買進。

在美國,大股東將上市公司私有化是經常發生的。如果大股東覺得股價嚴重低估了,則大股東很可能在股價低迷的時候進行私有化。一旦私有化成功,上市公司就會退市。高位買入被套的小股東就沒有回本的機會了
極低的波動性有點令人擔憂。雖然沒有回調,並不預示著很快會出現回調,但我們相信可能會出現一個回調。回調是市場正常的一部分;從歷史上看,平均每年發生幾次。雖然我們不一定能預測到下一次回調的時間,或者確切的原因,但在不久的將來,確實有可能出現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