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時期的貨幣叫什麼
㈠ 中國交通銀行發行紅色貨幣抗幣紀念鈔有嗎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與紀念抗戰相關、帶有時代特徵的紙幣受到藏家追逐。交通銀行隆重推出「紅色貨幣·抗幣金銀紀念鈔」貴金屬藏品,其高超的工藝水平和「文物級別」的幣種復制引來廣大藏家關注。
「抗幣」也叫「邊票」、「邊幣」,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所發行法定流通貨幣。因戰爭動盪、紙幣本身難於保存等原因,「抗幣」存世量極少,是目前貨幣收藏價值較高的類別之一,成為各大博物館及革命紀念館的館藏之寶,其搶救性發掘保護工作備受關注。以「抗幣」為代表的紅色貨幣,是中華貨幣大家庭的重要成員,堪稱「人民幣之父」,見證了中國人民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歷史,是中華民族在低谷時期尋求生存和不懈抗爭的歷史烙印,具有獨特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紅色貨幣·抗幣金銀紀念鈔」貴金屬藏品,以中國人民銀行前身——解放區四大銀行發行的「抗幣」為藍本,選取其中存世數量少、代表性高、收藏價值明顯的五枚原模原版精工打造。作為藍本的五枚抗幣包括:1944年豫鄂邊區建設銀行壹仟元、1945年華中銀行拾元、1944年江淮銀行伍元、1944年江淮銀行貳拾元和1944年晉察冀邊區銀行兌換券伍仟元。
全套「紅色貨幣·抗幣金銀紀念鈔」共5枚,含1枚1克純金鈔和4枚55克純銀鈔,共用56克純金銀,象徵56個民族中華兒女永恆銘記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歷史。將先進印鈔造幣工藝運用於貴金屬之上,鈔幣厚度僅為0.01毫米,鈔面微浮雕深度僅0.002毫米。票面冠字型大小均為「01」號,表示第一號票第一次發行
㈡ 紅色貨幣的關於抗幣
「抗幣」也叫「邊票」、「邊幣」,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所發行的貨幣。是「紅色貨幣」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各大博物館和革命紀念館的館藏精品。目前「抗幣」已引起越來越多紙幣收藏家的重視,國內不少有遠見的紙幣收藏家把投資熱點逐漸轉移到「抗幣」上來。抗幣發行的期限是公元1940年一1945年,發行地點為華中、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東等敵後抗日根據地。
「抗幣」的發行對根據地商品流通的擴大,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根據地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紅色經濟」的中流砥柱,突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為抗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現在,隨著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抗幣」的價值更是被凸顯出來,成為被各路藏家爭相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