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政府如何影響貨幣供應

政府如何影響貨幣供應

發布時間: 2025-08-04 10:59:50

Ⅰ 政府靠什麼增發貨幣

政府增發貨幣主要依賴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

一、貨幣政策

政府通過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來調控貨幣供應。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包括調整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利率水平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等。例如,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會增加銀行的貸款能力,從而間接增加貨幣供應。調整利率水平可以影響市場資金流向,引導資金流向經濟關鍵領域。量化寬松政策則涉及政府購買國債等金融資產,進而增加金融體系的流動性,推動貨幣增發。

二、財政措施

除了貨幣政策,政府還通過財政措施來增發貨幣。這主要包括調整稅收政策、實施財政支出和發行國債等。當政府增加財政支出或減少稅收時,會提高經濟中的總需求,促使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國債來籌集資金,這些資金最終也會進入經濟體系,間接增加貨幣供應。

具體來說,當經濟增長乏力或通貨緊縮壓力較大時,政府可能會傾向於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以刺激經濟增長和擴大內需。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助於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促進貨幣的增發。但政府增發貨幣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等潛在風險,因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保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總之,政府增發貨幣主要依賴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的實施。通過調整這些政策工具,政府可以在不影響經濟穩定的前提下,有效地調控貨幣供應,促進經濟增長。

Ⅱ 影響貨幣供給的主要因素有

影響貨幣供給的主要因素有存款准備金、超額存款准備金、現金持有量、存款數量。
貨幣供應量 = 貨幣乘數×基礎貨幣=(超額存款准備金率+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超額存款准備金率+現金-存款比率)。
拓展資料
貨幣供給(money supply)是指某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體中投入、創造、擴張(或收縮)貨幣的金融過程。貨幣供給指一個國家在某一特定時點上由家庭和廠商持有的政府和銀行系統以外的貨幣總和。由於貨幣供應量包括通貨與存款貨幣,貨幣供給的過程也分解為通貨供給和存款貨幣供給兩個環節。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廣泛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貨幣創造(供給)過程是指銀行主體通過其貨幣經營活動而創造出貨幣的過程,它包括商業銀行通過派生存款機制向流通供給貨幣的過程和中央銀行通過調節基礎貨幣量而影響貨幣供給的過程。
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包括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貨幣供給還可劃分為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名義貨幣供給和以流通中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實際貨幣供給等兩種形式。
由於貨幣供應量包括通貨與存款貨幣,貨幣供給的過程也分解為通貨供給和存款貨幣供給兩個環節。
由於通貨供給在程序上是經由商業銀行的客戶兌現存款的途徑實現的,因此通貨的供給數量完全取決於非銀行部門的通貨持有意願。非銀行部門有權隨時將所持存款兌現為通貨,商業銀行有義務隨時滿足非銀行部門的存款兌現需求。如果非銀行部門的通貨持有意願得不到滿足,商業銀行就會因其不能履行保證清償的法定義務,而被迫停業或破產。

Ⅲ 政府可以利用哪些貨幣政策工具影響國民產出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如何

由 於 不 同 經 濟 體 系 的 規 模、結 構 與 開 放 程 度 各 有 不 同,因 此 其 貨 幣 政 策 的 傳 導 機 制 的 性 質 及 成 效 亦 各 異。
我 們 討 論 貨 幣 政 策 時 往 往 會 提 到 它 的 傳 導 機 制。大 體 上 來 說,這 是 指 調 整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以 達 致 預 期 宏 觀 經 濟 效 果 的 過 程。假 使 貨 幣 政 策 的 目 標 是 要 遏 抑 或 預 防 通 脹,而 所 選 的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是 利 率,它 的 傳 導 機 制 便 是 指:調 高 利 率 如 何 能 夠 遏 抑 整 體 物 價 水 平 的 升 勢。若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是 屬 於 市 場 為 本 的 性 質 ( 如 利 率,即 資 金 成 本 ),而 不 是 行 政 主 導 ( 如 信 貸 控 制 ),其 傳 導 機 制 便 會 牽 涉 市 場 力 量 發 揮 的 作 用。利 率 上 升 會 增 加 工 商 企 業 的 借 款 成 本 及 減 少 其 投 資 意 欲;另 外 由 於 加 息 會 增 加 儲 蓄 的 利 息 收 入,因 而 亦 會 減 少 消 費 ( 盡 管 這 種 影 響 會 因 儲 蓄 的 利 息 收 入 增 加 而 被 部 分 或 全 部 抵 銷 )。此 外,利 率 上 調 會 令 資 產 貶 值,對 財 富 以 致 消 費 造 成 負 面 影 響。由 於 資 產 價 格 向 下 會 令 抵 押 品 貶 值,銀 行 亦 可 能 不 再 願 意 以 現 行 利 率 提 供 貸 款。對 於 實 行 浮 動 匯 率 及 開 放 資 本 帳 的 經 濟 體 系 來 說,利 率 上 升 往 往 會 令 匯 率 上 升,從 而 促 使 消 費 者 將 本 地 貨 品 及 服 務 的 開 支,改 而 投 向 外 來 貨 品 及 服 務。整 體 而 言,這 些 影 響 會 拖 慢 經 濟 增 長 步 伐,並 減 少 通 脹 壓 力。上 述 是 在 實 行 貨 幣 管 理 下 貨 幣 政 策 傳 導 機 制 的 大 致 運 作 情 況。

然 而,實 際 情 況 總 會 比 上 述 的 略 為 復 雜 些:有 些 經 濟 體 系 對 市 場 為 本 的 偏 重 程 度 會 較 其 他 的 低,即 借 款 人 對 資 金 成 本 會 較 不 敏 感,盈 虧 亦 未 必 是 商 業 決 定 的 首 要 考 慮。同 樣 地,左 右 貸 款 機 構 的 授 信 決 定 的,可 能 是 政 府 對 某 些 經 濟 環 節 的 支 持 政 策,多 於 其 對 信 貸 風 險、資 金 成 本 或 盈 利 的 考 慮。此 外,銀 行 借 貸 利 率 對 主 要 政 策 利 率 變 動 的 敏 感 度,亦 可 能 會 較 低。基 於 這 些 原 因 及 其 他 因 素,貨 幣 政 策 傳 導 機 制 ( 由 利 率 上 升,以 至 通 脹 下 降 或 貨 幣 供 應 增 長 等 中 期 目 標 減 慢 ) 的 效 率 可 能 會 下 降,甚 至 令 利 率 作 為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變 得 缺 乏 成 效。在 貨 幣 政 策 的 決 策 過 程 中,若 是 滲 入 太 多 對 加 息 所 帶 來 的 痛 楚 或 反 對 加 息 的 考 慮,抗 拒 使 用 利 率 可 能 不 應 令 人 感 到 太 意 外。

我 們 很 明 顯 需 要 明 白 傳 導 機 制 如 何 發 揮 作 用,以 能 對 某 經 濟 體 系 的 貨 幣 政 策 有 更 清 楚 的 了 解,甚 至 作 出 有 關 預 測。已 發 展 的 市 場 經 濟 體 系 所 推 行 的 貨 幣 政 策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都 相 近,但 政 策 的 傳 導 機 制 卻 存 在 很 大 差 距,因 此 對 不 同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都 各 有 不 同 的 偏 重。在 這 方 面,經 濟 體 系 本 身 的 規 模 及 開 放 與 外 向 程 度,全 部 都 是 考 慮 因 素,因 此 匯 率 的 靈 活 度 亦 各 有 不 同。大 家 不 難 想 像 到,為 遏 抑 通 脹 而 調 高 利 率,可 能 會 造 成 大 量 資 金 流 入 及 相 關 的 貨 幣 影 響,以 致 抵 銷 了 當 初 調 整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的 預 期 效 果,亦 可 能 引 發 匯 率 過 度 調 整,影 響 金 融 穩 定。調 高 利 率 未 必 是 理 想 做 法 的 另 一 個 理 由,就 是 當 利 率 上 升 時,奉 行 審 慎 及 減 少 風 險 的 原 則 的 工 商 企 業 與 消 費 者 便 可 能 會 對 貸 款 申 請 三 思 ( 起 碼 相 對 較 勇 進 及 冒 風 險 的 貸 款 者 而 言 ),而 這 種 趨 勢 往 往 會 對 銀 行 的 貸 款 組 合 產 生 系 統 性 的 影 響。

再 者,若 仍 未 建 立 妥 善 的 架 構 以 推 行 有 效 率 的 市 場 為 本 的 傳 導 機 制,在 衡 量 過 所 有 因 素 後,行 政 主 導 式 的 貨 幣 政 策 工 具 可 能 較 市 場 為 本 的 工 具 發 揮 更 大 成 效,牽 涉 的 風 險 亦 較 小。但 由 於 行 政 主 導 的 工 具 涉 及 政 府 當 局 的 行 政 決 定 ( 如 誰 可 以 借 貸 及 可 以 借 多 少 等 ),因 此 會 減 低 金 融 資 源 的 分 配 效 率,亦 會 影 響 銀 行 體 系 金 融 中 介 活 動 促 進 經 濟 增 長 與 發 展 的 成 效。由 此 來 看,兩 者 之 間 實 際 需 要 作 出 平 衡,而 我 相 信 沒 有 一 個 機 構 能 比 有 關 的 中 央 銀 行 更 能 達 致 這 種 平 衡。藉 著 政 治 手 段 或 其 他 方 法 過 分 簡 單 化 地 將 某 些 方 案 加 諸 其 他 經 濟 體 系 上,是 行 不 通 的。

由 於 內 地 正 過 渡 至 市 場 經 濟,各 種 市 場 與 架 構 逐 漸 成 形,有 關 方 面 已 切 合 實 際 情 況 愈 加 重 視 采 取 市 場 為 本 的 工 具。但 同 樣 是 基 於 對 實 際 情 況 的 考 慮,行 政 主 導 的 工 具 ( 包 括 由 行 政 機 關 進 行 游 說 或 發 出 指 令 ) 的 使 用 亦 不 能 完 全 被 否 定。

熱點內容
如何構建高收益基金 發布:2025-08-04 13:43:51 瀏覽:284
炒股如何保養 發布:2025-08-04 13:36:05 瀏覽:135
創投基金管理費多少 發布:2025-08-04 13:36:05 瀏覽:443
天天基金銷量如何 發布:2025-08-04 13:35:06 瀏覽:469
為什麼午後基金大跌 發布:2025-08-04 13:15:27 瀏覽:478
影響證券類股票因素 發布:2025-08-04 12:48:47 瀏覽:211
國家如何通過發行貨幣刺激就業 發布:2025-08-04 12:45:37 瀏覽:10
有錢花理財怎麼提現 發布:2025-08-04 12:37:17 瀏覽:524
如何炒股從跌停到漲停 發布:2025-08-04 12:37:17 瀏覽:576
股權登記日有什麼新股申購 發布:2025-08-04 12:31:20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