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貨幣數量公式
發布時間: 2025-08-05 16:16:22
㈠ 貨幣數量公式
MV=PT。
1911年,費雪在其代表作《貨幣購買力:其決定因素及其與信貸、利息和危機塵畢斗的關系》中提出現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買者支出的貨幣總額總是等於賣者派磨收入的貨幣總額,如以M代表貨幣供應量,以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價水平,以T代表社會交易量,則:
MV=PT
費雪認為M由現金和活期存款組成,因而:
M=M1+M2
V=V1+V2
(1)如何理解貨幣數量公式擴展閱讀
以研究貨幣在經濟運行中是否發揮作用的貨幣主義學派被稱作「現代貨幣數量論」。這一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他在1956年發表了《貨幣數量論:一種新表述》一文,提出了純貨幣需求理論,即現代貨數尺幣數量論。
現代貨幣數量論試圖用穩定的貨幣需求函數來重新表述貨幣數量論,它不考慮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而只是象劍橋學派那樣設定貨幣具有效用,然後考察什麼因素決定人們想要持有貨幣的多少。其貨幣
需求函數可以表述為:
(M/P)d=f(r,Yp,h,ze,u)
其中,M/p是實際貨幣需求,r是一組收益率,如債券利率和股票市場收益。YP是永久性收入,h是人力資本對非人力資本的比率,ze是預期通貨膨脹率,u是一個混合變數,它反映了嗜好和偏愛的變動。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