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怎麼糾正
『壹』 公開市場業務是如何調節貨幣供給量
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國庫券等有價證券,來調節貨幣供給量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當中央銀行想要增加貨幣供給量時,它會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有價證券。這樣一來,出售證券的一方會收到中央銀行的支付,通常是以中央銀行支票的形式。這些支票隨後會被存入商業銀行,增加了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由於准備金增加,商業銀行有更多的資金來放貸,從而增加了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這個過程會產生乘數效應,使得貨幣供給量成倍增加。
相反,如果中央銀行想要減少貨幣供給量,它會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有價證券。這樣一來,購買證券的資金會從商業銀行流向中央銀行,減少了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由於准備金的減少,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受到限制,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相應減少。
公開市場業務的優點在於其靈活性和可逆性。中央銀行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買賣證券,以快速調整貨幣供給量。而且,這種調整是可逆的,如果中央銀行發現之前的調整有誤或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可以迅速通過反向操作來糾正。
總的來說,公開市場業務是一種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可以幫助中央銀行靈活地調節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從而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貳』 一般來說,一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有哪幾個
一般來說,一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
穩定物價: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實質是保持幣值的穩定,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通常使用GNP平均指數、消費物價指數和批發物價指數等指標來衡量。
充分就業:即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就業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找到適當的工作。通常以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
經濟增長: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一般採用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來衡量。中央銀行通過其所能操縱的工具對資源的運用加以組合和協調,以促進經濟增長。
國際收支平衡:即採取各種措施糾正國際收支差額,使其趨於平衡。一國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無論是順差或逆差,都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平衡國際收支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