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華潤微市值能到多少

華潤微市值能到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8-10 21:07:33

Ⅰ 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股票連創新高,還能再追漲嗎

今天指數低開高走,創業板漲近2%。上午大盤表現不佳,下午力挽狂瀾震盪走高,滬指量能進一步萎縮,不確定是否能在缺口上方企穩。

指數層面上可說的不多,仍在震盪格局下,量能不放出來,就是資金搬家的過程。前面連續拉升,屢屢帶指數上攻的銀行、保險板塊今天暫歇,賺錢效應轉移至中小板和創業板。

Ⅱ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全球晶元短缺的困境

一、疫情影響,全球晶元產能下降。

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於國際疫情遲遲無法徹底控制,病毒傳播風險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滯後,導致晶元生產廠商無法全負荷生產,生產效率下降。

再者,由於晶元本身製造工藝流程復雜,高端晶元不同生產環節更是由全球不同廠商來完成,只要其中某一個環節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運作,整個晶元製造流程便會陷入停滯,造成整體的產能下降,晶元源頭供應量減少,但市場需求量依舊在遞增,此消彼長,自然就造成了全球電子行業晶元短缺。

二、美國斷供,加劇了晶元短缺狀況。

美國將華為、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向其供應半導體元件與材料,意圖通過徹底斷供來遏制頭部企業發展,進一步擴大自身對市場的掌控力,本就短缺晶元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針對,加劇了國內晶元短缺的狀況。

作為科技領域新興的人工智慧行業,在晶元短缺的情況下,又會面臨怎樣的影響?未來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

總的來說,可以用「短期無虞,長期影響較大」來說明晶元荒對人工智慧行業的影響。

首先,人工智慧產品的核心是智能演算法,演算法是決定產品「智能化」的內核因素,而演算法要落地到實際應用中,依舊需要晶元來承載;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依舊處於展露頭角的階段,許多基礎的智能演算法對晶元性能並沒有過於極端的要求,而28nm製程的晶元足以滿足多數智能產品需求,目前在28nm製程的晶元上,我國是有一定生產能力的,國內晶元廠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證這個水準的晶元供應。

對於斷供的尖端7nm以及5nm製程的高端晶元,除了高端智能手機應用外,其他智能產品短時間內不會應用如此尖端的晶元。

其次,尖端晶元供應是整個行業都在短缺,供不應求是行業常態。我國人工智慧企業通常會選擇在核心演算法上進行優化以匹配現有的硬體水平,且人工智慧產品的商業化應用程度對硬體需求也不高,市場處於培養成長階段,從成本方面來看,高端晶元也並非主流配置。

最後,晶元短缺對人工智慧行業長期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主流市場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演算法實驗依舊需要尖端晶元進行落地應用,尖端晶元如果長期斷供,對核心演算法的升級會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尖端技術的進步。

Ⅲ 中國晶元生產企業前十強

以下為不同評選維度下中國晶元生產企業前十強:

  • 按2024年10月27日市值排名
    1. 中芯國際(上海市,總市值7472億元)
    2. 海光信息(天津市,總市值2836億元)
    3. 北方華創(北京市,總市值2069億元)
    4. 寒武紀 - U(北京市,總市值1761億元)
    5. 韋爾股份(上海市,總市值1357億元)
    6. 中微公司(上海市,總市值1141億元)
    7. 瀾起科技(上海市,總市值799.9億元)
    8. 華虹公司(上海市,總市值775.2億元)
    9. 長電科技(無錫市,總市值699.5億元)
    10. 華潤微(上海市,總市值693.5億元)
  • 外媒整理的排名
    1. 中芯國際:中國晶圓代工龍頭,開發多種技術節點,有多個技術平台量產能力。
    2. 韋爾半導體(韋爾股份):全球前三的圖像感測器龍頭,是唯一進入全球IC設計前十的中國企業。
    3. 瀾起科技:專注高速互連及高性能數據處理晶元技術,是內存介面晶元領域全球龍頭。
    4. 兆易創新:集存儲器、微控制器、感測器於一體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存儲晶元龍頭。
    5. 三安光電:化合物半導體、LED晶元龍頭,提供電源管理IC等解決方案。
    6. 長電科技:中國半導體封測龍頭,提供全方位封測服務。
    7. 華潤微電子:華潤集團旗下,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是MEMS十強企業之一。
    8. 華虹集團:國企晶圓代工廠,下屬企業走特色與先進工藝路線。
    9. 卓勝微電子:IDM企業,主營感測器晶元,射頻前端領域領先。
    10. 柏楚電子:業務聚焦激光切割,提供軟硬體產品。

Ⅳ 總部在香港和澳門的四家央企集團

總部設在香港和澳門的四家央企集團概覽


招商局集團,作為百年央企,總部在香港,涉足交通運輸、金融、城市開發和新產業,旗下有招商銀行(市值7850億)、招商證券(市值1238億)等多家上市公司,交通領域如招商公路(市值657億)和中國外運(市值425億)均為行業龍頭。華潤集團則以大消費、能源等多元業務為主,華潤三九(市值523億)和華潤微(市值551億)在醫葯和電子領域占據重要位置。中國旅遊集團以旅遊業務為特色,中國中免(市值1855億)是旅遊零售龍頭。南光集團在澳門發展能源、貿易、酒店旅遊等產業,澳門電力公司和金融資產交易公司均有其重要持股。


華潤集團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如華潤啤酒、華潤電力等,南光集團則通過澳門的特殊地位,發展多元業務並服務澳門和內地市場。這些企業憑借其廣泛的業務和市場影響力,都在各自領域內發揮著關鍵作用。

熱點內容
德國人炒股票的人很多是為什麼 發布:2025-08-10 21:19:19 瀏覽:627
炒股日記模板炒股日記如何寫 發布:2025-08-10 21:17:45 瀏覽:595
炒股空方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0 21:13:31 瀏覽:905
市值為什麼下降了 發布:2025-08-10 21:13:30 瀏覽:107
華潤微市值能到多少 發布:2025-08-10 21:07:33 瀏覽:894
欣泰退市了股票沒顯示了 發布:2025-08-10 21:04:13 瀏覽:16
市值底線是什麼 發布:2025-08-10 20:26:25 瀏覽:291
什麼是千億市值概念 發布:2025-08-10 20:17:08 瀏覽:902
最近基金有什麼大事 發布:2025-08-10 20:08:25 瀏覽:167
買日升理財產品該如何操作 發布:2025-08-10 20:08:15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