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股市收割多少中產
① 股市是中產階級殺手,保險是中產階級保鏢!
股市確實存在較高風險,對中產階級可能構成較大威脅,而保險則可以為中產階級提供必要的保障,成為其「保鏢」。
一、股市作為「中產階級殺手」的原因
- 高風險性:股市波動較大,投資者可能面臨本金的大幅損失。尤其是在市場動盪時期,如道瓊斯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大幅下跌,都可能導致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
- 心理壓力大:股市的波動不僅影響投資者的財務狀況,還可能對其心理造成壓力。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心理負擔可能對中產階級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 影響生活質量:股市投資失敗可能導致中產階級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陷入財務困境。
二、保險作為「中產階級保鏢」的作用
- 風險分攤:保險通過風險分攤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產階級因意外、疾病等風險導致的經濟損失。
- 提供穩定保障:保險可以為中產階級提供穩定的經濟保障,確保其在面臨風險時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 彌補社保不足:雖然社會保險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障,但由於資源的有限性,仍有許多費用需要自費。商業保險可以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提高中產階級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 規劃養老和健康管理:通過購買健康險和商業養老險,中產階級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養老和健康管理,減輕未來的經濟壓力。
三、中產階級應如何合理配置資產
- 優先配置保障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中,應優先考慮保障類產品,如保險、存款等,以確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 多元化投資:在保障類產品配置完畢後,可以考慮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高風險投資應控制在一定比例內,避免對家庭財務造成過大影響。
- 定期評估和調整:中產階級應定期評估自己的資產配置情況,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需求進行調整,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增值。
綜上所述,股市雖然可能為中產階級帶來收益,但也存在較高的風險。相比之下,保險作為穩健的保障手段,更適合中產階級用於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
② 股壇老法師說說08年的股市跟15年的股市,哪個更恐怖
當然是15年的恐怖。不要只看整體的起伏。2008年跌了一整年,中間有重復,給人一個放鬆的機會。15年長得快,跌得也快。雖然絕對值沒有2008年那麼大,但杠桿來得很快。多問2008年股災和15年股災哪個問題嚴重是非常錯誤的。很多人把現在的市場比作15年後的股市崩盤或者2008年的大熊市。這次可能真的不一樣了。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雖然跌幅很大,但速度很快。在15年的股災中,跌幅也非常慘烈
拓展資料:
A股開盤以來,中國石油恐怕就是「套人」最多的股票之一,傳說有超過100萬股民被套,最大時跌幅85%。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的戲言,成為中國股市持續暴跌一年的縮影。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登陸A股,當天最高價達到48.62元,次日跳空低開低走,開始了長達12個月的連綿下跌;2008年11月4日,中國石油收報10.35元,累計跌幅接近80%,所有購買該股的人幾近全軍覆沒。
回顧「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2008年股市,比起一望無垠的「韭菜田海」,中國石油的小「韭菜」們也只是滄海一粟。
大盤從6100點跌到1600點,這過山車似的驚險,真是讓「韭菜」們從喜悅天堂跌到冰霜地獄,從笑容滿面到目瞪口呆。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表明,2008年A股賬戶有1.2億個,如果把22萬億的蒸發的紙上財富中,流通盤的8萬億平攤至每個人上,每人虧損13萬元。
2015年股災:八到九成配資客戶爆倉,1:1配資也爆倉
「這是一場對中產階層的大屠殺。」成都某投資公司郝先生回憶2015股災時說,「你想身邊連1:1配資的朋友都被平倉了,10年財富的積累就這么化為烏有,我們判斷至少全國有50萬-60萬中產在這場暴跌中被消滅!」
2015年6月中旬的股市暴跌,讓持續處於亢奮狀態的配資客失去了財富。1:5爆倉,1:3爆倉,最後1:1也爆倉,杠桿市場以最血腥的殺戮「清除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