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教練群里為什麼總是無權發言
A. 「交智商稅」是什麼意思
「智商稅」常常被用來形容購買一些無用的商品,花一些冤枉錢。
「智商稅」又被稱為「低智商稅」,在購物的時候缺乏判斷力,這就是低智商的表現。
對於一些商家推出的商品毫無判斷力,僅僅聽信商家吹得天花亂墜的文案,然後購買一些無用的東西,這種行為稱為「交智商稅」。
B. 很多人說股市十個有九個都會虧,怎樣才能做那第十個盈利的人呢
@ 養生 投資 以一位股市靶場實彈射擊教練的身份來給出整套解決方案,至於效果如何,全看各人修行和造化。相遇是緣份,機緣靠巧合。
一、要做股市中10%群體之一。
這問題的提法不準確。雖說股市常年賺錢者佔比10%,但是大錢都被其中的1 2%的人賺去了,其他人只是賺小錢和喝湯。
題主的目標,究竟是要做那個1/10呢?還是9/10呢?
很顯然,做10/9是較容易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年在大盤行情底部區域時,購買指數基金,等待其漲幅超過8%之後止盈賣出、空倉等待來年繼續。
這樣,您當年就肯定在股市盈利了,做到了9/10。
但是,如何才能成為那1/10呢?請繼續閱讀。
二、要做價值發現者。
實際上的價值投資者,基本上是較高、甚至是高位接盤俠。
因為他們是學校培養出來的,或者書本上自學出來的,而不是從股市無數次實戰倖存者中和很多同行加自身的實戰經驗中不斷總結、研究、成長起來的。
正如,任何一所軍校都不能培養出真正的將軍一樣。
因為將軍是從無數次戰爭生存者中不斷成長起來的一樣。
根據我的多年實戰研究,唯有在底部區域或從底部上漲一倍左右的較低位置,進入有較大股價上漲空間或價值成長空間股票的投資者,才能算作是價值發現者。
參見《附圖 一隻長線必漲目標技術面選股分析和結果示意圖》。
如何發現有投資價值的長線目標呢?具體內容關注賬號後,自行查閱。
三、要有靠譜、前瞻性的大盤長期趨勢研判作指導和參照。
大資金都極度重視此事,何況中小投資者呢?方法同上。
僅限在萬粉之前,會公開推出中期、長期、超年的大盤趨勢研判。
股市十個人有九個人虧,虧的都是貪,嗔,痴各種情態的人。其實股市裡,只有輸家和贏家,即便是贏家,也都是盈利蓋過了虧損,才稱為贏家,而不是從不失手的。
我身邊有很多人炒股都賺錢了,真的沒有特例,有的人善於做底部股,有的善於做追漲股,有的喜歡止損,有的喜歡死拿,所以是沒有定勢的,唯一的定勢是,他們都有自己的方法,都只做自自己熟悉的方法。
所以我只能這么說:打出自己所有做過的交易單,研究自己的交易,哪些是盈利的,哪些是虧損的。虧錢的交易方式,交易點位,不要做了,賺錢的交易,賺錢的點位,以後記熟了,只做賺錢的交易,虧錢的交易盡快跑路。
一直堅持這樣的方法做,做到固化交易方式,固化交易思維,不羨慕別人,不左顧右盼。一心一意堅持自己的交易,給自己時間,不驕不躁,時間久了,你就是十個里的一位贏家。
我今天就不說該看什麼書了,畢竟我從前經常提到的都是基本技術,如果連基本技術都沒學會的人,再來談這個怎麼成為盈利的人,就非常可笑了,所以我認為提問的人,應該是入門了,但是對前途很迷茫的人。既然是如此,回看自己的交易記錄,反思總結,這才是真的師父,真的交了學費了。因為行動和思考相結合才是自己成功的老師。
有人說股票市場里是「七虧兩平一賺」,其實這個數據有些偏樂觀了,據我十幾年的股市經歷觀察,真正能做到在市場里長期盈利的比例其實不足1%。做這一行成功的難度無疑是很大的,想要做實現穩定的盈利,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提高股市的認知水平,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
許多朋友進入這個市場,想著賺快錢而來,到處進群,到處找老師,想從老師那裡得到一些股票代碼,買入之後,實現在市場里躺贏,這可能嗎?這大概率不可能實現,因為這個市場里我還沒有見過真正的高手把自己買的股票滿世界告訴別人的,熱衷於給你推薦股票的人,未必比你強。所以靠別人是靠不住的,這個市場也不存在不經過努力,就躺贏的實例。
這個行業和別的行業一樣,想在這個市場里分得一杯羹,就必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長時間的思考和反思,在經歷了長時間不賺錢甚至賠了大錢的痛苦之後,依然能夠百折不撓去探求市場的真相,這樣的人才可能擁有較高的市場認知水平,才有可能打造出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建立大周期交易的理念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比賽,許多人誤會了股市規律,以為這個行業也是做的多就贏得多,其實恰恰相反,勤奮和主動在別的行業里也許會很成功,可是把這種精神放到金融市場,那太難了。在這個行業里,努力的方向不對,越努力越窘迫。
許多投資者都執著於短線的漲漲跌跌,上漲也忐忑,下跌更煎熬,這樣的心態在市場里是做不好股票的,我認識的這一行里做的好的朋友,都是從大周期來思考問題的。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就是牛熊分明,大部分股票里的主力也是在利用這一規律,做大周期的高拋低吸。既然連市場里的大資金都在做大周期的長線投資,我們小散又何德何能利用頻繁交易去戰勝市場呢?
所以要想在市場里成功就需要建立起大周期的交易理念,按照主力資金的操盤方式,在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買入,堅定持股,等到全面牛市的到來,拋出股票。
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
想在這個行業成功必須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處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裡,做投資更難了。只要我們打開手機或者電腦,就會發現各種股票信息鋪天蓋地的向你涌過來,無論什麼樣的行情,都會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無論是看多還是看空,專家都會舉出很多佐證。如果我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到底該聽誰的?
市場出現大跌和大漲之後,我們很容易被悲觀和樂觀的情緒所包圍,如果你不能做出獨立的思考合理的判斷,你必然會被裹挾成羊群里的一隻,成為割韭菜的犧牲品。
還是有第十個盈利的,這應算是成功者。只要總結和堅持學習第十個盈利的方法,成功不遠了,但是每個人都象第十個成功者這樣做,莊家們不願意玩了。
要想成為股市中那個盈利的少數派,就必須要弄明白兩點。
一是明白為什麼會虧錢。
二是明白賺的是什麼錢。
我針對這兩點做個簡單的分析,或許你就會明白了。
從本質上來看,股票上漲就能賺錢,股票下跌就會虧錢。
那麼上漲和下跌,如果是一半一半,那麼是賺錢虧錢呢?
結論是虧錢,因為會有交易手續費產生。
但交易手續費僅僅是虧損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波動導致的虧損。
10塊錢的股票,經歷一個漲停,一個跌停,股價最終是9.9元,虧損1%。
不管是先漲停還是先跌停,結果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單純的根據數學統計和概率學,你進入股市就不是勝負五五開的概率了。
再加上一組數據,28%的散戶資金,貢獻了81%的交易量,你就可以想像,散戶在股市中交了多少手續費用。
所以頻繁交易的投資者,就好像是經常光顧賭場的賭徒,輸錢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能在股市裡賺到錢的人,大多都是中長線投資者,當然前提是中長線投資的股票確實出現了比較好的上漲,並不是隨便拿一隻股票,捂著做中長線都能賺錢的。
說完了這個,我們再看散戶獲取的信息渠道。
股票炒作是針對未來預期,未來預期的背後,就是信息和對未來的預判。
散戶拿到的信息,要麼是公開信息,要麼是滯後的消息,根本賺不到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收益。
當你聽到別人口中告訴你,某一隻股票要漲了,大概率就是接盤俠,因為這種所謂的機密消息能傳到你耳朵里,已經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了。
所以本身的信息不對稱,讓很多股民遭了殃,而那些賺到錢的股民基本上是不太會去道聽途說,相信小道消息的。
最後講講股民的心態,大部分股民在炒股的過程中,心態會受盤面的影響很大,大起大落。
這才有了牛市喝湯,熊市吃面的情況。
賺錢只出現在牛市,虧錢除了在熊市裡,還會出現在震盪中。
震盪行情中,股價會在區間內來回波動,股民的心態就是要漲了,趕緊買,要跌了趕緊賣,所以反復被洗盤,損失慘重。
另一種常見的錯誤心態,就是急於翻本的操作,一旦出現虧損,就希望馬上通過換股獲利來賺取收益,結果被玩的團團轉,買什麼跌什麼。
這種心態下,選股正確率肯定低於50%,於是會出現大幅度而且快速的虧損。
所以股市中磨練心態這個環節就必不可少了,真金白銀面前,要學會看的淡然一些,既然要炒股,就要接受和面對損失。
當你懂得把股票賬戶里的錢看成數字,你的心態問題就解決了。
股市中能賺的錢有兩種。
第一種是價格波動的差價,也可以理解為短線交易的錢。
這是來錢最快的方式,短期內就會有結果。
但是短線的操作,對於個人的技術素養,操作能力等,要求極高。
散戶本身就是非專業投資者,所以痴迷於短線交易,無異於送錢給市場。
短線交易如果賺到了錢,大概率是運氣,而如果虧錢了,那是正常的。
這種錢基本上是賺不到的,都是資金量比較大,操盤手法相對兇狠的游資可以賺的錢。
那麼普通股民,能賺到的錢,其實是企業成長的錢。
所謂企業成長的錢,指的是一個企業通過不斷的發展壯大,本身的價值會出現較大的變化,股價伴隨著價值成長,一直會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
通俗的說,股價漲上去了就不會掉下來,因為股票背後的企業本身更值錢了。
但是賺取企業成長的錢,也沒有那麼的容易。
因為很多企業,即便上市了,也會出現負增長,甚至虧損,所以做長線投資也不是都能賺錢的。
據統計,有近一半的企業,在最近20年的股市行情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所以尋找這些好的企業,就是股民該做的最重要的功課。
直到現在,還有一部分股民認為股票沒有投資價值,只有投機價值,放棄了對價值的追逐,一直追求價格,導致的結果,就是90%出現虧損,10%盈利。
對於廣大的股民來說,除了弄明白以上兩點,關於股票為什麼虧損和賺什麼樣的錢,還需要一些基礎素養。
明白自己在做什麼樣的投資,投資之所以有可能會獲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個非常的重要。
有些人高位進入市場,但最終獲利了,有些人抄在了底部,卻沒有賺到錢。
十幾年的行情,大盤依然在3000點,但是好的股票已經漲破千元,爛的股票早已退市。
買股票不是擲骰子猜大小,背後是一家家有血有肉的企業給的股份,懂得投資企業才是理解股票的重點。
股市是有周期的,股民還需要明白在周期中順勢而為,不要對抗趨勢。
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總覺得別人買的股票會跌,自己買的就會漲,這種心態也會導致盲目樂觀,出現大面積的虧損。
最後就是需要自我的總結和反思,每個人炒股的方式和方法是不一樣的,要不停的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不斷完善,找到適合自己的股市生存之道。
十有九虧,難道最後一個都能保持盈利?
炒股,不止需要技術、分析能力,更重要的還有運氣。
運氣不好,你水平再高也有虧的時候。
所以不見得最後一個就百分百賺錢,也許在某一天,他全倉跟進或者其他情況下,虧得比誰都慘。
不要指望高手就能賺錢,人家虧的時候你沒看到而已。
我見過的高手,搞不好目前都還沒回到股市中來。
這人的水平,對於我,只能是仰望的那種。
人家找的股,就是能一兩個板,可惜相處的時間太短,而且自己也有些個操作思路。
其實,對方懂的,咱也懂,問題在於「用」,怎麼利用你懂的技術,讓他真正的發揮出功效,這才是重點。
都是看裸K,咱就沒人家那種眼光,准確率真的是太高了。
他有句話,很實在,只要還有股票在創新低,那他肯定不會進場,他只玩大行情,所謂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就是這樣,有大行情才進來吃大肉,沒行情想幹嘛幹嘛去,給人打工他都干,活得很是自在,這才是生活。
你只要不象其他九個人那樣操作,那樣考慮問題,你就是那第十個盈利的人~~~~~~~
C. 為什麼說普通人不要炒股
因為普通人炒股風險太大。
炒股就和開車一樣,它有一個摸索的過程。開車的話,有教練教,有駕校學,還要經過考試,才發駕駛執照,才能在公路上行駛。
但是炒股呢,它完全是一個自學的過程。自學的話,就難免走彎路,難免賠錢,難免交學費。普通人的錢是比較少的,而股市又充滿著風險,要交的學費實在太多了,普通人沒法承受。
所以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普通人炒股,應當用閑錢,影響生活的錢。但實際上,普通人炒股的錢,往往是從自己工資裡面、生活費裡面摳來的,又不會炒,自己心理素質也不過關,難免會賠錢。遠離股市的五大理由,我勸大家不要炒
一
因為我的核心觀點就是勸大家遠離股市,不要炒股,對我所有親朋好友,我也是如此忠告。
萬一聽了我的,讓你一腳踏空,少賺幾十個億,我可沒法負責。
如果你心懷以下信念,比如疫情過後全民炒股將導致水漲船高,比如政府必定救市疫後放水維穩,比如中國股市命中註定從此長牛,等等,那我預祝你徹底改變做為分母的命運。
大盤這幾天似乎還在高歌猛進,也許有些人正躊躇滿志,恨不得押上全部家當、乘勝追擊,打算一邊享受隔離,一邊輕松發財,那我希望你別受我的干擾,我都生怕吵醒你的美夢。
二
既然你還願意繼續看下去,那我就分兩個部分,簡單梳理一下個人觀點:
第一部分,為什麼我勸大家遠離股市,不要炒股,也就是輕易不要炒股的理由是什麼?
第二部分,如果有人非要炒股,那我認為哪幾種人、或者說哪些情況下可以炒股?
言歸正傳,我勸大家不要炒股,有如下五大理由:
理由一:要想在股市中賺到錢太難了,或者說炒股的成功概率太低
如果大家都能輕松賺錢,我還勸你不要去炒股,那我不是有病嗎,可如果你也早就知道,大家都很難在股市中賺錢,你卻堅信自己會是最牛B的那些幸運兒,呵呵,有病的肯定不是我。
即使你炒股至今確實賺到了錢,或者是你知根知底的親朋好友真的賺到了錢,我也要告訴你,這是幸運存偏差,並不能改變炒股的成功概率實在太低、這個赤裸祼到了不能更公開的事實。
凡事皆概率,假設要做個生意,預估只有一成的勝算,拋開情懷在商言商,這個生意還值不值得去做?
且不論股市中「一賺二平七虧損」的通常說法是否屬實,因為就算你聽說過再多次,也會暗示自己,賺錢的比例應該遠遠不止10%,畢竟這個說法無法提供讓你信服的統計數據,所以,我自創了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演算法:
把你過去炒股的總時長平均劃分為十份,看看其中賺到了錢的時間段有幾份,比如你炒股十年或十個月,那就將每年或每月、按期初到期末計算盈虧,不需要算出具體盈虧金額,只要看看當期總體賺錢的年份或月份有多少。
比如炒股十年只有兩年在賺錢,那就是20%,比如炒股10個月,只有1個月從月頭到月尾的資金變化是正的,那就是10%,如此來推算一下你炒股賺錢的成功率,我想這是唯一騙不了自己的演算法。
如果你本著科學精神,願意追求更精確的結果,可以劃分為20份甚至更多,比如你已經炒股一年,那就對照交易記錄和歷史K線,看過去240多個交易日里,當天你在賺錢、也就是當天有收益的日子有多少個,然後看佔240的比率有多高?
如果你非常嚴謹,還可以增加樣本數,比如拉十個炒股的朋友,把大家得出的比率數據平均一下,看看最後的結果。
按炒股的時長劃分、計算出有多少時間段當期在賺錢的這個比率,幾乎可以等同為你炒股賺錢的成功率。
時間跨度越長,劃分越細,不同人組成的樣本越多,得出的數據自然也會越准確。
也許從來沒有人這么提過,但我願意以一張經濟學碩士的假文憑擔保,這個演算法是經得起各種模型測試和理論推敲的。
如果你仍覺得這個演算法不合理,或者不科學,比如你會說,1個月賺錢可能就把11個月的虧損都補回來了,那你要考慮一下,相反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又比如說,你認為炒股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不能這樣切割開來算,我恐怕很難跟你解釋,只能說你這是在自欺欺人,就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子里,那還不如直接騙自己說,股市裡虧的都是小錢,賺的可都是大錢。
如果你碰巧得出的比率很高,要麼是因為你炒股的時間還不夠長,或者請你把時間段劃分得更細一些,再算一次。
如果你算出的成功率確實不高,但又覺得數據只能代表過去,那我敢說,你以前就像現在這樣樂觀。
如果還有人認為,即使炒股賺錢的成功概率低,但仍不失為脫貧致富的好選擇,那我乾脆建議你去了解一下兩色球,短平快,還沒有技術門檻。
當然,大多數股民其實都很清楚,在股市中賺錢確實太難,真正賺到錢的人少之又少,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發現,這個問題很少有人思考。
我試著提這么一個看法吧:價值守恆定律
比如你炒股,要投入資金,要投入時間研究,要花時間操盤交易,其他不說了,這些投入加起來,原始價值有多大?其實就是本金加利息加你的基本工資,就這些。
很多人認為,在股市中賺錢,靠的是技術、經驗和智慧,也就是憑借自己炒股的技能,才使得原始投入發生了增值,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這種錯覺讓我們誤以為在炒股的過程中,是我們付出了努力並創造了價值,還堅信這種努力和價值最終將轉換為炒股的收益。
哪怕再加上一些運氣,也會認為運氣本身就應該有它的價值,並體現在炒股收益中。
事實上,所謂的炒股技術,並不能算是一種有價值的技能。
一個開挖掘機的工人工資,都應該要比你全職炒股所應獲得的工資高,乍一聽你可能不服,要不你現在就打聽一下,有沒有哪個公司或哪個朋友,願意長期掏五千塊錢一個月,讓你幫他全職炒股。
請注意,挖掘機工人的工資是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
很多炒股的人認為,自己的時間精力、技能經驗本身就很有價值,理所應當能創造財富,也就是在買進賣出間賺錢,殊不知,一般的炒股工作者根本沒有市場需求,又何來價值可言?
而所謂的專業人士,比如你在網上媒體上看到的某個股神,操盤手,實盤大伽,你會說他們的技能和工作總有價值吧,有些牛人可據說年薪是多少多少,那是不是說明,他們的炒股技能和經驗就真的很有價值呢?
同樣還是讓市場需求來決定吧,我問你,你現在願意花多少年薪,聘請你最崇拜的某個大神專門來幫你炒股?
想一想再回答。
你內心願意給出的年薪,就是你評定他的炒股技能和工作的價值,當然,不包含他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價值。
如果你投入股市的本金是一百萬,也許他的價值對你來說會高一些,而我只有十萬元,我不可能都用來給他付工資吧,那他對我而言的價值,很可能不會超過年薪五萬。
當然,我也可以募集5個億成立一家基金,可能開出一千萬的年薪請他來操盤,然後我收基金管理費。
同樣一個人,也同樣是用他的炒股經驗和技能,不同需求方給出的價值評估可以非常懸殊,注意,我想說明的是:
隨著你投入股市的本金越多,就會理所應當地以為能夠賺到更多錢,因為你會不斷給那個幫你炒股的人更高的工資,而現實中,幫你炒股的那個人,正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在不斷抬高自己的身價,又給了自己能夠在炒股過程中創造更多價值的錯覺。
相反,如果你的本金只有一千塊,你自然就會忽略自己炒股技能的真正價值,也就是無限接近於零。
回到我的價值守恆定律:因為我們通過炒股並沒有創造出實際價值,參照能量守恆定律,所以我們在股市中的正常獲利應該就是本金加利息,工資為零,而且還要減去交易成本和分攤平台成本。
這就是「一賺二平七虧損」的根源。
理由二:炒股本身沒有價值,或者說價值非常有限
剛才我提出價值守恆定律,是為了嘗試說明為什麼在股市中難以賺到錢,而我奉勸大家不要炒股的理由二,是炒股本身沒有價值,或者說價值非常有限,我們應該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更有價值和意義的工作中去。
即使你在股市中賺到了錢,你賺錢的過程也並沒有創造價值。
因為炒股既不是一種消費行為,也不是一種生產行為,更不是什麼間接投資的行為。
你今天買了茅台的股票,茅台並沒有使用你的資金,你的獲利也不是來自於茅台股東的收益。
我知道這個看法難免存在爭議,如果你非要鑽牛角尖,無論你怎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都是直接或間接承認這么個事:四個居家隔離一起打麻將的人都是在創造GDP。
更不要說自己虧錢也是在為證券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做貢獻,或是在幫證監會和證券公司養活員工之類的話,就算我同意這個說法,難道這真是你炒股所追求的意義?
理由三:即使短期看是賺了,長期來看也會是虧的,或者說賺的遲早會虧掉
這一點,必然也有人不願意相信。
股市裡只有一種人是賺的,就是落袋為安已經離場的人,通俗的說法,就是戒了賭改了行的人。
有一個定律叫回歸平均值,我不多解釋,如果你相信股市中大多數人都是虧損的,那你遲早也會成為大多數。
有人會說,只要等我賺夠一定的錢,我就馬上遠離股市永不回頭,或者我逐步將收益提取出來、慢慢讓本金回籠不動,以後不就可以做到穩賺不賠了嗎?我只能說你對自己的人性還了解不夠。
理由四:炒股要付出很多代價,卻只有很小的概率能賺到錢
我所指的代價包括但不限於:你為了炒股付出的學習成本、打理賬戶需要的精力、長時間研究股票給身體健康帶來的損耗,犧牲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機會成本,心理壓力,情緒波動,資金投入等等;
你可能會說,我從事其他工作或者創業,同樣也要付出這些代價啊,我的觀點是,如果炒股不能賺到錢,以上這些代價都將是白白付出的,沒有任何價值,而努力從事其他的工作,相對總會更有價值,包括投入創業,哪怕失敗,其意義也與炒股完全不同。
很多人忽視了炒股背後的各種成本,誤認為炒股是很輕松的賺錢方式。
事實上,炒股是性價比或投入回報比非常低的選擇,尤其是對具備較高素質和能力的年輕人而言,換句話說,退休老大媽炒股的機會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計,我甚至是不反對的,加上她沒有別的更多選擇,還可以充實生活,預防老年痴呆。
理由五:即使炒股賺了錢,也有副作用和後遺症
從股市中獲利,會讓你產生炒股比其他工作賺錢更快、更輕松的錯覺,這會導致你習慣和傾向於追求那些脫實向虛的事業,以及更加直接快捷的賺錢方式,而不再容易沉下心來、專注務實地去做那些看似進展困難、見效緩慢的工作,直白的說,炒股往往容易使人變得心態浮躁和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炒股獲利之後,會不斷引發你的貪婪,在10塊錢一局的賭桌上贏了錢,見到有機會玩50塊一局的,就會躍躍欲試,而貪婪的最後,往往是無盡的深淵。
我說的是「即使炒股賺了錢」,這已經是相比虧損更好的結果,炒股賺錢的副作用和後遺症卻也會隨之而來。
三
因為理由一的篇幅展得有點開,後面四個理由就點到為止了。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我這都是危言聳聽、嘩眾取寵,又或者是紙上談兵、信口開河,的確,我也承認,在炒股這件事情上,以我的資歷、經歷以及層次和水平,都不足以顯示我有何發言權和說服力,但也請你不妨試著理解一下我的觀點。
我是真的希望奉勸更多人遠離股市,不要炒股,而去選擇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已經通過炒股賺到了錢,我估計是再怎麼奉勸都沒有用的,就像我上面「理由五」所說的,你已經走在不斷變得浮躁和貪婪的路上。
而且我不知道,你所認為的賺錢,是不是真的賺到了錢,是否從你炒股至今實現了總體盈利,如果你是全職炒股,建議扣減你的累計工資,包括資金利息,看看是否仍有盈利。
而如果你按照上面「理由一」中我提的演算法、計算出的概率也讓你吃驚的話,無疑正是我寫這篇日記的價值,我能給你的忠告就是: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自欺欺人。
四
如果你無視我的奉勸,覺得我說的都是垃圾,或者認為五個理由都站不住腳,而非要炒股的話,那在我看來,哪些人或者說什麼情況下可以炒股呢?
我也列出如下五種可以炒股的情況吧;
情況一:確保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可以炒
何謂「確保」,就是即使百分之百虧損後都不影響,只能接受百分之九十的虧損都不行,因為你還會心存指望靠那百分之十回本,這肯定會讓你覺得好笑,但請你相信,如果無法做到以這個標准去控制你的倉位,那你仍在我奉勸不要炒股的對象之列。
何謂「正常」,就是工作和生活都幾乎不受炒股的影響,這當然是極端理想化的的狀態,但如果你能感覺到因為炒股,讓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偏離了炒股之前的狀態,那恕我直言,你也在不宜炒股之列。
情況二:只是玩票和娛樂的心態,可以炒
說白了,就是真心不指望通過炒股賺錢的,可以炒。
如果漲跌在你看來都只是游戲,也真能把盈虧都當成是一種娛樂,恭喜你,你要麼是超級富豪,要麼是得道高人,但這兩種股民,我都沒親眼見過。
情況三:把炒股當成賭博的人,可以炒
能時刻清醒地把炒股當成賭博的人,可以炒,既然當成賭博,你就應該隨時做好了輸的准備;
怕的就是你不認為自己在賭博,或者知道是在賭博,卻認定自己只會賭贏,不會賭輸。
還有一種賭徒的邏輯很有意思:因為我已經輸得太多太久了,所以遲早總會贏回來。
成功的賭徒,只有那種運氣始終很好的人。
所以這一條也可以換個說法:認為自己命好的,可以炒。
情況四:真正有投資的心態,可以炒
你不是巴菲特,別以為長期持有某幾只股票就是投資,不管你是主動持有,還是被動持有。
嚴格來說,只要你在炒股,就沒有所謂投資一說。
我所建議的投資,是選擇和信任某個專業機構的團隊、或者專業人士,讓他們去幫你炒股,雖然也算是你在炒股,但你投資的,並不是你賬戶里的股票。
你是在這家機構或這個團隊身上投資,讓他們去幫你賺錢。
如果賺到錢了,就說明你選擇投資他們投對了,再說一遍,你是投資這家機構,而不是投資股市。
這樣做的理由,是讓你節省炒股的學習成本、時間精力成本和機會成本,也從理論上提高最終賺錢的概率。
但是,要你做出這種投資選擇的前提,除了要有合適的專業對象可以信任,還要自願大大調低投資回報的期望值,比如說年化收益率10%以內,我只是說比如,我知道這對很多正在炒股的人來說,是不現實的,即使他們迫切的目標仍是扭虧。
情況五:確實是專業人士,可以炒
如果你的工作和專業就是炒股,那不炒股你還能幹嘛,要麼改行,要麼認命唄。
如果,以上五種我認為可以炒股的情況,均不適用於你,你甚至覺得我這么說,無非是把遠離股市的理由反過來又說了一遍,那我告訴你,你至少看懂了我的目的:奉勸大家不要炒股。
五
最後說點題外話,也是今天寫這篇日記的緣由。
今天一早,我剛起床,有一個不太熟的朋友發微信找我,先是問候我在湖北還好嗎,然後我們就從疫情展望,聊到了國內經濟形勢,最後才落到一個具體問題,他問我,你說股市還會漲嗎?
我說這個我真不知道,他說,你們證券公司不是有內部研判嗎?
我突然就有點不好回答他。
我是去年有點閑瑕的時候,一時沖動,報考了證券從業和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一共考五門,前後花了五十天,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最終涉險過關,並找到一家有兄弟在裡面任職高管的券商,掛了個兼職沒有底薪的經紀人崗位,打算有備無患,等朋友圈子裡哪天有誰想上市、融資或成立基金公司,我可以試著攬一攬活兒,也好混口飯吃。
名義上我已經是一個證券經紀人,其實有名無實,連證券行業的菜鳥都算不上,更談不上專業了,可我一些不明覺厲的朋友,都認為我是證券公司的人了,恨不能讓我立馬手握操控股市的大權,並把各種內幕消息,及時通風報信,好帶領大家快速致富,直達人生巔峰。
我心想,他們是不了解證券公司的運作模式,如果證券公司能靠自己炒股賺錢,哪裡還會有閑功夫來伺候你們這些小散呢?
現在真有人來虛心請教,要我判斷未來的行情走勢,借我幾個膽,我也不敢亂說啊。
更何況,股民其實都清楚,就算蒙對了大盤的漲和跌,自己也未必就能在實操中賺錢。
不過,今天這個朋友的靈魂之問,讓我萌生想法,要來寫一寫我對炒股的看法。
可想來想去,我對炒股的看法似乎只有一個,就是奉勸大家遠離股市,不要炒股。
六
我於2006年進入股市,2013年躬身而退,
況且炒股的話,沒有人不賠錢的,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並且,世界上也沒有隻賺不賠的方法。
普通人由於資金量小,一旦蒙受損失,就是大事情,很難翻身,思想壓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一開始學炒股,只能用閑錢。並且,不是全部閑錢。只能用很少一部分閑錢去學、去試。假如投入的這部分閑錢全部賠掉,也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才可以去試。
所以堅決不要用養老的錢、買房的錢、交學費的錢、生活的錢去炒股。更不要借錢去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