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市值能看到多少
Ⅰ 濰柴動力(000338)股吧
濰柴動力(000338)股吧:流通市值:907.28(億),換手:3.28%,振幅:3.82%。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HK2338,SZ000338)成立於2002年,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境內外投資者創建而成,是中國內燃機行業在香港H股上市的企業,也是由境外回歸內地實現A股再上市的公司。2020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74.9億元,歸母凈利潤92.1億元。濰柴動力(000338)股吧:流通市值:907.28(億),換手:3.28%,振幅:3.82%。
業務板塊:公司始終堅持產品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的運營策略,致力於打造品質、技術和成本三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成功構築起了動力總成(發動機、變速箱、車橋、液壓)、整車整機、智能物流等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擁有「濰柴動力發動機」「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陝汽重卡」「林德液壓」等品牌。
研發實力:濰柴擁有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商用汽車及工程機械新能源動力系統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等研發平台,設有「博士後工作站」等研究基地,建有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在中國濰坊、上海、西安、重慶、揚州等地建立研發中心,並在全球多地設立前沿技術創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協同研發平台,確保企業技術水平始終緊跟世界前沿。
拓展資料:
1.企業榮譽:近年來,濰柴動力榮獲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質量獎」「中國商標金獎_商標創新獎」「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全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等榮譽稱號。
2.公司董事長譚旭光現兼任現任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控股集團董事長,中國重型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內燃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等職務。
Ⅱ 濰柴動力:翻身千億市值,轉型駛向未知
[億歐導讀]?「憂患意識讓我始終保持清醒」,譚旭光已執掌濰柴17年,千億企業的轉型正在開啟,風浪之中,巨輪將駛向未知的深海中。
在此之前,濰柴已在悄然布局。
2018年底,濰柴動力以1.64億美元入主全球氫燃料電池企業——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同時,其增持了新一代低成本燃料電池技術企業——英國錫里斯,成為其重要戰略股東。2019年底,通過收購新能源德企ARADEX(歐德思),濰柴成功擁有了電機控制器核心技術。
目前,濰柴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開發。2019年,濰柴累計交付100餘台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運行超過100萬公里,初步實現商業化落地。
未來,濰柴動力耗費近140億元、建設規劃面積1460畝的濰柴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也將於2025年在山東濰坊建成。
由於商用車是濰柴的重要核心,其在智能駕駛的探索上也不甘落後。
2019年9月,濰柴曾展示滿足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無人駕駛礦車。同年底,濰柴以6.6億元收購了清智科技55%的股權,彼時這家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僅成立3年。
清智科技雖年資尚淺,其核心業務是商用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特定場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與濰柴的智能化改革不謀而合。
現階段,商用車ADAS前裝普及率甚至還遠低於乘用車25%的普及率。隨著中國相關法規(例如《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的頒布,ADAS從後裝向前裝的腳步也將加快,濰柴又能從中「分一杯羹」。
但轉型道路上的濰柴,仍需披荊斬棘。
目前,我國大客車的新能源電動化率比較樂觀,約為50%。然而,新能源物流車的電動化率僅有5%。濰柴的一大挑戰是如何改善新能源物流車現有問題,更多推廣新能源產品。性能與基礎建設也是物流車電動化的兩大「攔路虎」。
我國重卡市場上的大部分產品都是以價格低廉,產品投資回收期短為特點。新能源車的高售價是很大一部分買家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在國家加大建設全國范圍內新能源基建的同時,濰柴動力可加大研發性能更優良的新能源商用車,以順應趨勢,抓取企業增長的第二曲線。
再者,智能駕駛在商用車的應用,仍處於行業早期。濰柴若要實現集團轉型,這將是一個長期性戰役。
04、駛向深海
A股上市的13年間,濰柴的營收與利潤起起伏伏,曾經歷四次負增長。當下和未來,濰柴存在著諸多挑戰。
近四年,高杠桿率加速了濰柴的擴張進程,也意味著當現金流不足時,將出現債務違約風險,最終可能危及整個企業。
濰柴動力的收購,帶來了優質產業鏈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商譽。濰柴2019年高達238.2億元、約占凈資產34.1%的商譽總值會帶來潛在壓力。商譽的65%來自於智能供應鏈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收購,這類企業(例如德馬泰克)的減值風險尤為重要。
一旦濰柴商譽大幅減值,凈利潤可能由正轉負。
疫情「黑天鵝」飛來,直接會沖擊濰柴動力的是客車、貨車銷量和遊艇業務的下滑。同時,在全球抗疫背景下,海外業務勢必減少甚至停滯,並且外匯風險增大。
但「黑天鵝」總要飛走的。疫情影響只是短期的,重要的是看長期發展。2019年,由於國三車型的置換,重卡將存在一些潛在需求,可在疫情結束後進行釋放。
如今,疫情已逐漸好轉,物流車復工比例已達到去年水平。
隨著中國對柴油車排放標准一再提高,新能源產業是未來的必然趨勢,越來越蓬勃壯大的物流業也必然是未來增長迅速的領域,因此濰柴動力要想獲得更大的市場佔有率,不被競爭對手搶佔先機,攻下新能源物流車必然是關鍵一步。
「憂患意識讓我始終保持清醒」,譚旭光已執掌濰柴17年,千億企業的轉型正在開啟,風浪之中,巨輪將駛向未知的深海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