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講的什麼
⑴ 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貨幣銀行學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巨集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金融學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物件,具體研究個人、機構、 *** 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
《貨幣金融學》是一本創新型金融學教材,在體系結構設計、知識面的涵蓋方面整合了傳統貨幣銀行學與現代金融學的內容,反映金融理論與金融實踐發展,構建「寬口徑」的金融學知識體系,體現金融學科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 本教材分為四篇,第一篇為金融學基礎,詮釋貨幣、信用、利息、外匯、金融的基本原理;第二篇為金融機構與市場,介紹存款性金融機構、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活動,揭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執行規律;第三篇為國際金融與全球化,分析國際間貨幣與資本運動的特殊性及相關經營管理體系,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第四篇為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貨幣供應與需求、貨幣均衡、貨幣政策與巨集觀調控、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金融與經濟發展等問題。 本教材可供高等學校經濟類、管理類各專業開設金融學課程使用,也可作為經濟金融工作者的自學教材。
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有什麼區別嗎
貨幣銀行學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巨集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金融學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物件,具體研究個人、、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
《貨幣金融學》是一本創新型金融學教材,在體系結構設計、知識面的涵蓋方面整合了傳統貨幣銀行學與現代金融學的內容,反映金融理論與金融實踐發展,構建「寬口徑」的金融學知識體系,體現金融學科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 本教材分為四篇,第一篇為金融學基礎,詮釋貨幣、信用、利息、外匯、金融的基本原理;第二篇為金融與市場,介紹存款性金融、非存款性金融的主要業務活動,揭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執行規律;第三篇為國際金融與全球化,分析國際間貨幣與資本運動的特殊性及相關經營管理體系,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第四篇為金融與經濟發展,研究貨幣供應與需求、貨幣均衡、貨幣政策與巨集觀調控、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金融與經濟發展等問題。 本教材可供高等學校經濟類、管理類各專業開設金融學課程使用,也可作為經濟金融工作者的自學教材。
米什金的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有什麼區別啊?
貨幣金融學,是我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教材,是在《貨幣銀行學》的基礎上,做了較大修改而成的。具體涉及金融機構、金融市場、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等。
貨幣銀行學也叫經濟貨幣化,其含義主要指:相對於自給自足的物物交換而言,貨幣的使用正在日益增加,也就是指交易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來越大。
應用金融學和貨幣銀行學有什麼區別
這么講吧,
應用金融學是微觀金融學,包括投握空資銀行學、公司金融、銀行管理、金融衍生品、證券投資學等
貨幣銀行學是巨集觀金融學,可以歸屬在巨集觀經濟學
一個畢業去公司,一個畢業去 ***
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1、我國由於建國初以來基本沒有證券市場,銀行履行了大部資金融通功能,所以金融學主要是圍繞銀行和貨幣展開研究的。形成一門獨特的學科:貨幣銀行學。
2、而西方由於資本市場一直不斷發展,因此以其為核心發展了一門FINANCE,主要內容為「投資學、市場學、公司財務」三大塊,又稱現代金融理論。
3、我們貨幣銀行學,對照起西方的FINANCE,兩者交叉部分不多。貨幣銀行學相當於西方經濟學里的貨幣經濟學、商業銀行管理、國際金融等學仔弊科。
4、目前,由於我段戚瞎國資本市場迅猛發展,國內金融學已經開始向西方現代金融方向發展。
貨幣銀行學與金融學到底有什麼區別
貨幣銀行學(Moary
Banking)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巨集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金融學(Finance)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物件,具體研究個人、機構、 *** 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
貨幣銀行學 和 貨幣金融學 有什麼聯絡 先學哪一門?
貨幣銀行學(Moary Banking)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巨集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貨幣金融學涵蓋了銀行學的基本內容,而且更加全面
金融學-貨幣銀行學(論述題)
從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變為積極的貨幣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於促進投資,減少企業的資金壓力,能過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經濟陷入衰退。由於明年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因此2009年將仍然執行十分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促進經濟增長。
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的論文
一名詞解釋1. 信用貨幣 2.價值尺度 3.流通手段 4.支付手段 5.格雷欣法則 6.無限法償 7.有限法償 8.流動性陷阱 9.流動性偏好 10.金融市場 11.貨幣市場 12.資本市場 13.金融衍生工具 14.單一銀行制 15.分支行制 16.銀行控股公司制 17.貨幣乘數 18.單一中央銀行制 19.復合中央銀行制 20.准中央銀行制
二簡答:1、請簡述格雷欣法則2、請簡述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有哪些。3、請簡述流動性偏好理論。4、請簡述現代信用有那些形式。5、請簡述中央銀行的職能 6、請簡述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與演變過程。 7、請簡述證券一級市場的特點以及與二級市場的關系。8、請簡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原則。 9、請簡述可貸資金理論。 10、請簡述商業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金融學課程論文選題參考
1.如何構建與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監控體系
2.淺議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改造
3.淺議我國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若干問題
4.淺議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對策
5.試論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6.試論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現狀和發展對策
7.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
8.試論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與流通問題
9.試論創業板企業資訊披露行為
10.淺談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11.巨集觀經濟執行與股市發展
12.論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必然趨勢
13.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治理
14.開放式基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方向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16.我國利用外資前景展望
17.試論我國外債的適度規模
18.試論我國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手段的運用與完善
19.我國現行貨幣政策工具的比較選擇
20.當代西方金融制度創新及其影響
21.銀行信貸管理和搞活國有企業
22.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責任管理
23.新世紀,我國銀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24.利率對股市的影響
25.淺析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
26.淺談加入WTO後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27.淺析利率政策在我國的運用
28.試論公開市場政策在我國的運用
29.試論B股在中國股票市場的作用
30.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現狀分析與展望
金融學課程論文選題參考
1.如何構建與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監控體系
2.淺議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改造
3.淺議我國商業銀行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若干問題
4.淺議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對策
5.試論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6.試論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現狀和發展對策
7.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
8.試論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與流通問題
9.試論創業板企業資訊披露行為
10.淺談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趨勢
11.巨集觀經濟執行與股市發展
12.論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必然趨勢
13.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治理
14.開放式基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方向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16.我國利用外資前景展望
17.試論我國外債的適度規模
18.試論我國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手段的運用與完善
19.我國現行貨幣政策工具的比較選擇
20.當代西方金融制度創新及其影響
21.銀行信貸管理和搞活國有企業
22.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責任管理
23.新世紀,我國銀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24.利率對股市的影響
25.淺析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
26.淺談加入WTO後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27.淺析利率政策在我國的運用
28.試論公開市場政策在我國的運用
29.試論B股在中國股票市場的作用
30.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現狀分析與展望
金融和貨幣銀行學有何區別?
黃達《金融學》是這方面的經典書籍,金融面更寬,貨幣銀行學是金融學的分支
⑵ 大學金融學學些什麼
課程名稱:貨幣銀行學英文名稱: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西方經濟學內容簡介:本課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研究貨幣、信用、銀行各自運行規律及三者間內在聯系以及政府如何運用之以影響經濟的一門學科。是經濟類專業的必修課。適用專業及層次:經濟類專業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曹龍祺主編:《金融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參考書目:(1)黃達主編:《貨幣銀行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長輝主編:《貨幣銀行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課程名稱:金融市場學英文名稱:Financial marke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宏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高等數學》等內容簡介:現代金融市場是現代金融經濟的核心,它在金融經濟體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場學》是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及其各主體行為規律的科學。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現代金融市場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金融市場的各種運行機制、金融資產的定價方法、主要金融變數的相互關系及各主體的行為,並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方法解決金融市場的相關問題。為日後進一步深造或從事實際工作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本課程是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力圖使學生全面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金融市場運行的原理和規律,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二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張亦春主編(著):《金融市場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參考書目:(1)謝百三主編:《金融市場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2)夏德仁、王振山主編:《金融市場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課程名稱: 國際金融學 (雙 語)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學分: 3總學時:54 先修課程: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介紹和講述國際金融領域傳統的和最新的原理和政策,主要內容包括:1、國際支付和交易體系(主要說明國際貨幣金融交易活動的衡量、這些活動所遵循的的規則框架以及對這些活動起促進作用的外匯市場及其價格)。2、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國際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3、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理論(主要是具有代表性的彈性理論和吸收論的分析和介紹,說明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以及經濟增長或緊縮如何影響一國國際收支和匯率)。4、開放宏觀經濟學和政策分析(包括開放的經濟分析框架、在不同資本流動程度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經濟政策及其效果、開放的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價格水平、實際產出和經濟決策問題的分析)。5、世界經濟中的一國和多國的政策制定(在一國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宏觀經濟政策在實現內外均衡目標方面的差異,提出政策指派原理,然後分析匯率水平在短期內出現的超調現象及其原因。在多國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國家間的政策協調、貨幣聯盟和匯率目標區等政策合作和政策協調的潛在收益和潛在成本)。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Joseph P. Daniels and David D. Vanhoo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影印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參考書目: (1)Thomas A. Pugel(2005),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北京(2)Ephraim Clark(2003), International finance.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3)姜波克(2000),國際金融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課程名稱:西方貨幣金融理論英文名稱: Western Money and Finance Theory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等。內容簡介:本課程系統介紹了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發展的背景以及理論和政策主張的基本內涵,把握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並通過理論發展探尋金融發展的內在規律。主要內容有利息與利率、貨幣政策、金融發展、金融創新、金融脆弱性與金融風險以及金融監管等。本課程是金融學專業重要的理論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宏觀和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國際金融學等基礎理論知識。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查選用教材:伍海華主編(著): 《西方貨幣金融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年版參考書目:(1)王廣謙主編:《20世紀西方貨幣金融理論進展與述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2)凱恩斯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3)羅納德·I·麥金農著:《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版(4)艾倫·加特著:《管制、放鬆管制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5)胡維熊著:《利率理論與政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課程名稱:《金融監管理論與實務》英文名稱: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學分: 3學分總學時: 54學時先修課程: 《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證券投資學》。內容簡介:《金融監管理論與實務》是金融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幹課程,是一門集理論性與應用性於一體的專業必修核心課程。本課程在對金融監管的內涵、金融監管的歷史演變和理論基礎、金融監管目標和原則、金融監管體制等內容講授的基礎上,著重就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日常運營和市場退出的監管內容和監管手段或方法進行詳細的講授。目的是使學習者在全面了解金融監管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系統掌握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內容、方法和程序,從而能夠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監管部門的實踐工作。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三、四年級學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郭田勇主編:《金融監管教程》,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參考書目:[1] 韓漢君、王振富、丁忠明編著:《金融監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 陳學彬、鄒平座編著:《金融監管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 衛新江等著:《金融監管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2月版;[4] 李成編著:《金融監管學》,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 課程名稱:金融風險管理 英文名稱: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學分:3 總學時:54 先修課程: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概率與統計等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核心課,內容主要包括金融風險的基礎理論、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與原理、金融風險的分類管理、風險管理與資本管理、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等。本課程立足於當代金融業發展的實際,重點講授金融風險管理的流程、技術與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金融風險管理意識,教會學生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引導學生把握學科發展前沿,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他們將來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和金融實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朱忠明等編,《金融風險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參考書目: 1、Philippe Jorion,《金融風險管理師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2、馬克.洛爾,《金融風險管理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3、特里.J.沃特沙姆,《金融數量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勒內 M. 斯塔茨,《風險管理與衍生產品》,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5、趙志宏,《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課程名稱:商業銀行經營學
英文名稱: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學 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初級財務會計(或銀行會計)適用專業與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內容簡介:商業銀行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的發展,近年來非常迅速。國際商業銀行的發展與變化,不斷地為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而改革又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寬松的環境。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條件下,商業銀行既改革傳統的業務,又創造新的業務,而且在服務上不斷推陳出新。業務的技術性和復雜程度都大大超過以前。因此,本課程的內容也相當多而且比較復雜,這要求學生有較好的貨幣銀行學理論,並要有一定數學基礎和英文基礎。 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商業銀行經營學》,戴國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參考書目:1 .制度類:如《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巴塞爾協議》等
2 .相關教材類:《商業銀行管理》, [ 美 ] ,彼得· S ·羅斯 / 著, 3.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毛秋蓉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課程名稱:《金融會計學》英文名稱:Banking Accounting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初級會計學、貨幣銀行學、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理論 與實務等。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會計學,內容包括:銀行會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核算方法、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業務核算、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核算以及銀行內部財務管理的核算。本教學立足於金融體制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改革,著重講授基本的和主要的業務核算,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銀行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核算方法,為他們將來從事銀行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適用專業與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二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王允平等主編《新編銀行會計》 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2(1999.4重印)參考書目:(1)丁元霖主編《銀行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7版 (2)張維新新編著《商業銀行會計實務》 海天出版社 2001.6版 (3)王允平、李曉梅主編《商業銀行會計》立信會計出版 社2003.8版(4)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司編《支付結算制度匯編》新華出版社1997.12版(5)嚴華麟主編《現代銀行會計基礎》中國物價出版社2005.5版 課程名稱:《財務管理學》英文名稱:Financial Management學分:2總學時:36先修課程:初級會計學內容簡介: 本課程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財務管理的基礎與方法;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主體內容,即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收益分配管理;第三部分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的基本方法。 本課程是會計專業的主幹課程,作為金融專業的選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加強多方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將來更好地從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荊新等主編《財務管理學》中國大學出版社2002.6第三版參考書目:(1)陳國欣主編《財務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11版 (2)王慶成主編《財務管理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版 (3)[美]道格拉斯·R·愛默瑞等著《公司財務管理》(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版 課程名稱:《初等會計學》英文名稱:Primary Accounting 學分:3總學時:42先修課程:無內容簡介: 本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方向的基礎課。內容包括會計確認、記錄、報告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它主要是闡述會計及會計核算的基礎知識。為後繼的會計類、管理類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個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一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朱小平等主編《初等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版參考書目:(1)韓樹旺主編《最新會計實務全書》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3版(2)管一民主編《基礎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10版 (3)魏振雄主編《會計學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2版 課程名稱:銀行信貸管理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Bank Credi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企業財務分析、 經濟法內容簡介:「銀行信貸管理」是金融學專業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介紹了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及原理,解釋了銀行資金運作的規律及內容,闡明了銀行信貸管理的內容及方法。通過該課程學習,應初步建立有關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及管理的知識體系,了解相關的操作內容及要求,培養信貸分析的能力及風險控制的理念,為涉足信貸管理領域及參與相關工作奠定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江其務主編, <<銀行信貸管理學>>,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年第2版參考書目:1、[ 美 ] ,彼得· S ·羅斯 / 著,《商業銀行管理》2、毛秋蓉主編,《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課程名稱:證券投資學英文名稱:Securities investmen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高等數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內容簡介:證券投資學是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分析了現代金融市場運行的方式和規律、操作實務。首先證券投資學將系統地介紹有關證券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的一般性的基礎知識,為在資本市場和證券投資領域的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礎理論准備;另外本課程將系統地講授證券投資學的一般理論和方法。一般理論包括:利率期限結構理論,CAPM,APT,期權、期貨定價理論。一般方法包括:凈現值定價法,股票和債券的定價,投資組合分析,投資基金管理,投資組合業績評估;本課程還將系統地講述有價證券價格的決定以及影響有價證券的宏觀、中觀、微觀等因素;同時講授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若干技術指標。最後將就證券市場監管的理念、要素、體制以及中國加入WTO後金融也全面開放後的中國證券市場監管等問題進行論述。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三、四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參考書目:1、曹鳳岐主編.《證券投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2、張松齡著.《股票操作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2002年 3、任淮秀主編.《證券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課程名稱:保險學英文名稱:Insurance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經濟學、金融學、高等數學內容簡介:保險學課程立足於廣義保險學的框架,在基礎理論內容里介紹保險的概念、數理基礎、保險合同和其基本原則,透徹掌握基本理論。在保險實務介紹中,按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和政策保險的三大分類,介紹了壽險、產險、再保險及社會保險等各類品種,使學生初步了解保險業務知識,同時本課程還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及監管理論進行介紹,分析講授保險費率釐定,保險准備金提留,保險資金運用,承保和理賠等經營環節知識和監管模式手段。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熟悉保險合同和保險公司經營的主要理論和實務知識,使學習者在全面了解保險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系統掌握保險工作的理論、方法、技術,具備在保險領域分析和解決實際技能,能夠獨立用所學的理論對保險領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對於金融專業各專業方向的學生要求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達到專業培養目標。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林寶清主編 《保險學》 魏華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考書目:(1)孫祁祥 主編, 《保險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覃有土 主編, 《保險法教程:2002年修訂本》 (3)郝演蘇 主編 《財產保險學》 中央財經大學出版社(4)詹姆斯.S.特里斯曼等著 《風險管理與保險》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課程名稱:人身保險英文名稱:Life Insurance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保險學》《統計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內容簡介:《人身保險》是現代保險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金融、保險、財經等相關學科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介紹人身保險的基本理論與實務,在《保險學原理》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系統地介紹人身保險的產生與發展,人身保險的分類,人身保險的原則,人身保險合同,人壽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壽險保費的釐定,人身保險的營銷、承保、理賠,人身保險資金的運用以及人身保險的監管等問題。通過對本課程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保險意識和保險理念,提高保險科學方面的知識素養,為後續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並培養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對實際經濟活動的認識和研究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張洪濤、庄作瑾主編,《人身保險》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1)劉冬姣主編,《人身保險》中國金融出版社(2)許謹良主編,《人身保險原理與實務》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3)張洪濤主編,《人身保險案例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課程名稱:保險精算學 英文名稱:Actuarial Mathematics of Insurance 學分:3 總學時:54 先修課程:經濟學、高等數學、保險概論內容簡介:本課程的任務是要求學習者了解保險精算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壽險精算學的基本內容。包括利息理論、生命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理論。掌握保險精算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能夠獨立用所學的理論對保險領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對於金融專業各專業方向的學生要求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達到專業培養目標。 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王曉軍 江星 劉文卿編著,《保險精算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考書目: (1) 李秀芳 曾慶五主編《保險精算》 中國金融出版社 (2) 范克新編著 主編《保險精算學教程》 南京大學出版社(3) 雷宇編著《壽險精算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課程名稱:中央銀行學英文名稱:Central Bank Economics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內容簡介:大致有五部分組成:1.中央銀行產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地位等基本理論;2.中央銀行的業務運作,包括形成中央銀行資金來源與運用的資產負債業務和與貨幣資金運動相關但不進入資產負債表的銀行性業務,以及管理性業務的操作原理與操作方法;3.中央銀行作為一國最高金融管理當局,和宏觀經濟調控部門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方面的理論與操作;4.中央銀行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保證經濟和金融穩健運行的原則和方法;5.中央銀行在開放經濟中的對外金融關系。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二、三年級學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王廣謙, 《中央銀行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考書目:1. 徐剛 沈禹均主編, 《中央銀行學概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 劉軍善著, 《論中國的貨幣政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3. 孔祥毅主編, 《中央銀行通論》 中國金融出版社4. 萬解秋 貝政新主編, 《中央銀行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5. 李早航主編, 《現代金融監管》中國金融出版社6. 劉錫良等編,《著中央銀行學》 中國金融出版社7. 李揚著,《中國金融改革研究》 江蘇人民出版社 課程名稱:國際結算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內容簡介:1、要求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國際結算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了解國際結算的重要意義及其實際應用。在懂得各種結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如何應用最佳的結算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2、要求掌握三種主要信用工具。匯票、支票與本票的性質與作用,特別是匯票的性質和作用、必備條件、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流通程序等概念必須有清晰的了解。3、要求了解各種商業單據的性質、作用並切實掌握審單要點。4、要求掌握匯票、托收及信用證三種結算方式的基本概念,有關當事人的責任、義務以及其流通程序,進一步研究各種結算方式與促進國際貿易的關系以及它們對進出口方的利弊得失。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國際貿易學、國際經濟學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蘇宗祥,《國際結算》 中國金融出版社參考書目:1、李曉潔主編,《國際貿易結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2、梁琦主編,《國際結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蔡惠娟主編,《國際結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