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肥牛什麼意思
『壹』 中國股市為什麼暴跌
投資中國股市的人,本來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從股市誕生到今天的20個年頭,中國經濟一直牛氣沖天,從來沒有低於過7%的增長速度,1990年的GDP是 1.74萬億元,到2007年已經是24.6萬億元了,20年增長了14倍之多。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照道理來講,就是一頭彪悍的大牛才對啊,即使投資人有所謂「過度情緒」,最多也就是有時候肥牛有時候瘦牛罷了。
可悲的是,20歲的中國股市從來就沒有牛過,一會兒是骨瘦如柴的小貓,一會兒是碩大無朋的大象,股票價格總在喜馬拉雅的頂峰和馬里亞納海溝之間來回蹦達著。
是中國股民有著運動員一般的體魄,熱愛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來回折騰嗎?顯然不是。今天中央電視台通過對76萬投資者的調查,得出一個數據:從2007年至 今,92%的股民虧損,虧損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須知,今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二年,也是言猶在耳的「增加人民財產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這些庄嚴的承諾才說了6、7個月啊。而縱觀20年股市的發展歷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參與者血本無歸,幾萬甚至十幾萬億的平民資財化為灰燼。說中國股市是百姓財產的屠宰場,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中國股市怎麼了?一個社會財富的源泉怎麼成了社會財富的黑洞?一個全體社會成員民主公平地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渠道怎麼成了加劇社會不公不義的工具?讓我們看看中國股市的結構吧。
中國股市由五個部分構成:1、代表法律權威、行使市場監管責任的國*家機關;2、被投資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資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4、在以上三者之間架設溝通橋梁的社會中介機構,如交易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5、由公共知識分子和各利益集團代言人組成的公眾輿論。
照道理講,如果市場各部分各守其職,市場應該平穩發展才是啊,但是事實卻表明,18年來,中國的股市一直就是這樣要麼是貓,要麼是大象,來回折騰個不休。
『貳』 2021年還能繼續買基金嗎
本人相關背景:科班出身,曾就職於興業銀行及某500強金融集團總部,擅長基金投資,構建的基金組合收益超越99%的投資者。
在你因為2020年行情的火熱而准備購買基金前,我希望你能看到2021年的巨大風險
2020年行情火熱,全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48.17%,翻倍的基金也不在少數。
這會給少數人一個錯覺:覺得買基金賺錢非常容易。
但是其實你只是在憑運氣賺錢罷了。
就像巴菲特所說:
所以同多數人不一樣,我不會建議你再和之前一樣盲目購買基金。
而是希望你能仔細看完這篇文章。
注意到文章提示2021年的巨大風險,並在積極做好准備的情況下謹慎投資。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這一點,你的資產在2021年必將實現穩健增值,否則很可能會給你帶來巨額虧損!
全文共5000字,值得你時時翻看。
相信我,這篇回答和市面上的內容都不一樣,請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看完後,如果你認可這樣真誠的內容,那麼請雙擊屏幕點贊讓我知道。
畢竟有你的支持我寫的一切才有意義。
一、2021年整體行情判斷
對2021年行情我整體有三個判斷
1、指數整體前高後低
這點目前幾乎是整個機構投資圈的共識。
說指數前高是因為在A股市場幾乎每年都會有一波春季上漲行情。
這主要是因為A股市場往往一季度為數據空窗期,疊加節前資金流動性充裕推動。
開年連續五天開門紅,相信大家也都有所察覺。
說後低是因為2020年的行情主要原因在於全球貨幣大放水。
隨著疫苗的分發,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經濟形勢的不斷好轉。
接下來大概率會收迴流動性。
而流動性一旦收回,市場很可能大幅殺估值
歷史上由於流動性寬松造成的行情最終的結果大多數也不太好。
裡面關鍵的一點是拐點何時出現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到2021年中旬。
元哥我不這么看,因為如果大家都覺得到中旬,那麼肯定會有人搶跑。
我的看法是到了一季度末就要小心些。
當然這點具體要邊走邊看。
總之要時刻留意,防止有人提前砸盤
2、新手不建議追高白酒/新能源/光伏等前期漲幅過大的品種
為什麼不建議追高?
白酒、光伏、新能源這種看業績和估值根本沒法玩。
早就透支未來幾年業績了,現在的上漲純粹是泡沫化。
舉個例子,一個東西價格本來是一元,炒到10元,現在還在瘋炒,但是最後價格肯定還會回到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