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三高指什麼
㈠ 什麼是新股發行的三高問題 是指的哪三高
高股價,高市盈率,高超募資金。
㈡ 股市三高是什麼
第一:行業拐點出現高增長的品種:泛消費類板塊中繼續成為存量主力資金尋找和製造熱點的重要方向,例如百貨股中的長百集團、廣百股份等紛紛沖出歷史新高。包括前期本人點到的《一隻好特別的股》,目前也保持強勢蓄勢過程中。在08年全年裡,行業拐點出現高增長的品種,例如泛消費類板塊中的旅遊、百貨、白酒等個股機會還是不小。
第二:具有高含權的品種: 在已公布的07年上市公司報表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少公司推出了豐厚的送轉方案,這些品種成為主力資金淘金的主方向,搶權,填權慾望很強烈,例如今天深圳市場的石基信息、金風科技等。特別是08年將繼續保持高成長潛力的股票,將很快走出強勁的填權行情,根據封起的研究發現,部分個股08年中期繼續將保持高送轉。
第三:繼續保持高回報的上市公司:一個健康的市場,業績是永恆的主題,這個重組,那個題材也好,都要經受業績的檢驗。18年前,投資者劉元生買了400萬元的萬科,成為了華人中的「巴菲特」,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投資必須堅持選擇高回報的上市公司股票入手。例如歷年來一直能夠保持對股東進行高回報的傳統績優成長股,在最近大盤持續的調整中繼續保持非常不錯的走勢,在今天上午與兩家上市公司溝通中,就得到07和08年這些公司一如既往將對投資者實施豐厚匯報的堅定肯定。
㈢ 牛市選股的「三高」理論
在一輪牛市中,操作的風格要大膽、潑辣,一味地謹小慎微,收獲可能不如人意。要實現收益最大化,不妨關注一下短線選股的「三高」理論。
1、漲幅要高。起步於超跌反彈,既而發動強勢的股票也有,但那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股票發動,起步於較好的技術狀態,經歷了由緩漲到加速的過程。大部分投資者希望做到吃最美的一段,所謂「富貴險中求」,進入加速度的一段,必然是一般人認為「險境」的地方,也即漲幅已高的時候。漲幅高包括三層互不矛盾的意思:一是絕對漲幅要高。如果股價從底部啟動50%以上,進入主升浪應是順理成章。二是實現階段突破。能夠成功突破前一頂部的股票,理當看好。不能突破或在前一頂部下逡巡,有無功而返的可能。三是創新高。股價創歷史新高,說明價值重新發現,價格重新定位,在成交正常的情況下,理應看高一線。
2、主力資金介入程度要高。並非庄股就好,關鍵是散戶的地位,決定了不可能對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太深。而主力資金多半研究實力雄厚,其敢於重倉介入的股票,前景看好。散戶無法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但可以通過K線研究主流資金的進駐程度。主力淺嘗則止的,我們放棄;主力實力弱小的,我們觀賞;主力實力非凡、大舉入駐的,才是我們重倉參與的對象。當然,主力資金介入程度高與控庄股要有區別,如果主力已經將股票做成了新莊股,說明風險已經大於收益,迴避為上。
3、板塊呼應度要高。價值投資理念下,主力資金已經從個股挖掘轉向行業控掘。有板塊呼應度的股票,說明該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屬當然熱點或潛在熱點,有發展潛力。即便是臨時性熱點,板塊呼應度高的特點也決定了被套的可能不大,因為熱點的反復表現,會多次創造解套獲利的機會。
牛市中選股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追漲策略
當股市呈上漲趨勢時,某一板塊或某一品種會成為市場的領頭羊而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當市場第一批敏銳的投資者介入該股時,出現首次跳空高開高走的局勢,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此時是追進的最佳時機。據資深投資者發現的規律,當某隻股票長時間在某個價位區域盤整,且成交量異常放大時,該股票很可能為莊家機構所關注。
(2)跟庄策略
莊家是股市中重要的投資群體,他們左右著股價的波動,散戶在選擇莊家、機構看中的股票時,首先要看清大趨勢,掂量該股題材的分量,然後決定是否跟庄。如果基本面較好,個股題材獨特,當成交量明顯放大,價格開始高開高走可果斷跟庄。
跟庄時機應選擇股價在低位盤整時間較長、突然向上突破前期高點時最好。
(3)買套策略
在牛市中股價大致沿著「上漲—回調—上漲」的趨勢運行。在下跌時,主動買套既可以避免在上升高價時買進的風險,又為以後上漲留出了較大的獲利空間,所以回調時應該勇敢買套。在牛市時主動買套只是暫時的,往往只是短暫的被套,隨著股價上漲不但可以順利解套也能輕松獲利。
(4)換股策略
換股策略是在股價輪番上漲過程中,將持有的已上漲股票變現,轉而購進漲幅較小或尚未上漲股票的投資策略。
在牛市中各類股票往往出現股價輪番上漲的情形。投資者如能把握市場節奏,不斷地在各種股票間轉換,即不斷地拋出漲幅較大的股票,以騰出資金購進價格尚低、即將上漲的股票,就能在股市的輪番上漲期間不斷地獲利。
守倉是指不關注短期股價漲跌而長期持股不賣,待股價升到最終獲利時才了結。這是牛市中獲利的重要方法。但守倉只有在適當的低位並確認股市進入了上升時期,才可以選擇這一投資策略。如果投資者在股價處在高位時仍然守倉,就會坐失贏利良機。
另外,別忘了選股十不選
一、有信用污點的公司不選。包括: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虛假陳述,隱瞞應當披露的信息,內幕交易,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等。
二、整體不景氣行業的公司不選。行業整體不景氣,上市公司的經營就會受影響。
三、母公司經營不善的公司不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常被稱為集團公司,如果集團公司經營不善,那麼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往往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掏空上市公司的危險性也會上升。
四、主業不突出,搞多元化經營的公司不選。
五、企業規模過小的公司不選。規模過小的上市公司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經營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
六、績差績平公司不選。
七、5年內業績大幅波動的公司不選。這一條同時排除了許多上市時間短的公司。公司業績大幅波動說明公司經營不穩定,風險較高。要考察公司的穩定性,5年時間是必須的。
八、無穩定現金分配的公司不選。穩定的現金分配證明了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和業績的真實性。造假的公司只能造出帳面利潤而不能造出現金,只能通過送轉股分配而不能通過現金分配。
九、被媒體質疑的公司不選。
十、庄股、累計漲幅巨大的公司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