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如何發行貨幣
Ⅰ 想知道美國、英國、歐元區、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幾個主要國際貨幣的貨幣發行機制。
歐元區以共同條約的形式規定了貨幣投放的方法和標准,比較著名的就是「三駕馬車」理論。如果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這三個指標在預先設定的范圍之內,就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如果高於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緊縮政策,減少貨幣投放量;如果低於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擴張政策,增加貨幣投放量。英國和瑞士與之類似。
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倒是認為美聯儲其實幷不是貨幣發行機構,美國的貨幣發行權在資本市場。如果有公司股價大幅上升,美國就相應地投放了虛擬的美元以表現這部分增加的價值。因此,美國資本市場越發達,其貨幣發行規模也越大。他們的理念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新發現了個油田,儲量驚人地達到了1000億桶,公司股價立馬上升,市值相應增加了500億美元,相當於投資人的財富增加了500億美元,如果有人要兌現利潤,只要市場上的投資人普遍認同美孚公司的新估值,就會有人願意向該投資人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使其兌現。在這個過程中,美聯儲幷沒有投放貨幣,美國財政部也沒有印更多的美元。所以,如果美國資本市場對某項資產的定價出了錯,那麼,經濟就會遭重挫。2001年,納斯達克對科技股定價錯誤就導致了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如今的次級債也是相同的問題,市場對於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房地產價值的錯誤估值,導致市場原先發行的貨幣都錯誤地表現了不存在的價值。
日本基本上實施的是在一段時間一定范圍內盯住美元的貨幣政策,每收到一個美元,就發行一百日元。這個政策的效果短期很穩定,而長期則導致國內積累巨大的外匯儲備。
Ⅱ 貨幣的發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發行條件:生產力(決定商品價格總額)決定著一個國家貨幣發行量。如果國家的貨幣發行機構超量發行貨幣,而生產力沒有相應增加,即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相應增加,這樣的話因供求關系,要用更多的錢買貨物,這樣貨幣在國際上看來就是貶值。
公式: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實際貨幣量 = 商品價格總額 / 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
【拓展】人民幣的發行程序大致分為四步: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每年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貨幣發行和回籠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後,具體組織實施。包括負責票幣設計、印製和儲備。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發行基金是中央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它是貨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不具備貨幣的性質,由設置發行庫的各級人民銀行保管,總行統一掌管,發行基金的動用權屬於總庫。
(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人民幣的貨幣發行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現金收付業務活動來實現的。各商業銀行將人民銀行發行庫的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後,再從業務庫通過現金出納支付給各單位和個人,人民幣鈔票就進入市場。這稱為"現金投放"。同時,各商業銀行每日都要從市場回收一定的現金,當業務庫的庫存貨幣超過規定的限額時,超出部分要送交發行庫保管。這稱為"現金歸行"。貨幣從發行庫到業務庫的過程叫"出庫",即貨幣發行;貨幣從業務庫回到發行庫的過程叫"入庫",即貨幣回籠。
Ⅲ 請問國外的貨幣是由個人發行還是由國家發行
中國的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貨幣的發行權在政
府手裡,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在少數的銀行家
以及個人手裡,如美元就是由美聯儲發行的,美聯儲是私
有化的,美國政府沒有權利發行美元,也沒有權利調整它
的貨幣利率。還有就是英國的英格蘭銀行在拿破崙戰敗後
就是私有化的了,資本國家的財富被少數幾個人所掌控總
統只是金融集團的代言人,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