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家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
⑴ 我國如何控制貨幣的發行量
貨幣的發行量是央行控制的,原則上是根據社會財富的增加來發行貨幣,實際上的貨幣發行量是大於社會財富的增加值,這樣超發的貨幣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減小通貨膨脹的危險,國家會設定一些政策,讓某些商品作為貨幣蓄水池,來減少貨幣在市面上的流通量。目前我們國家有兩個貨幣蓄水池,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 現在這兩個蓄水池都即將到位,無法在安全的情況下容納更多貨幣。
所以將來我們國家還會有第三個貨幣蓄水池來容納超發的貨幣,我先不說是什麼。但是一點新一輪投資開始後,國家會出新政策。貨幣的發行量會加大。
⑵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方法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方法如下:
1、公開市場業務。
即由中央銀行在貨幣資本市場上公開出售或收購有價證券,若是中央銀行大量收購有價證券,則意味著一般商業銀行手中的貨幣有所增加,因而流通中的貨幣量多;反之則相反。豎鎮
名義貨幣和實際貨幣的區別:
1、對應的背景不同:名義貨幣需求是貨幣持有者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貨幣需求;實際貨幣需求是指在名義貨幣需求基礎上排除價格因素後,用貨幣實際對應的社會資源,即商品和服務表示的貨幣需求。
2、不同的單位:名義貨幣需求以貨幣單位余談粗,例如「元」表示;實際貨幣需求是基於名義貨幣需求,但不包括價格因素,貨幣需求是根據貨幣實際對應的社會資源,即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因此沒有特定的單位。
3、前提是不同的:名義貨幣需求不排除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引起的價格變化的影響,而實際貨幣需求僅在排除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引起的價格變化的影響之後定義。
⑶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調控貨幣流通量時主要運用的手段是什麼請結合實際進行說明。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主要運用所謂的三大手段來調節和控制貨幣量:
1、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貨幣資本市場公開買賣證券,減少或者增加貨幣流通。
2、最低准備金率政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有法律規定的存款准備金制度,即商業銀行應將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中央銀行,以保證金融秩序的穩定。法定準備金率的增加或者減少,將會減少或者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
3、再貼現利率政策規定,商業銀行可以將其未償證券向中央銀行貼現。如果再貼現利率降低,商業銀行將拿出更多的證券進行貼現,這樣流通中的貨幣就會增加,反之亦然。
(3)國際家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擴展閱讀:
貨幣流通量主要表現:
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人民銀行採取一系列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效果遠不盡如人意,出現了「寬松貨幣政策下的通貨緊縮」,造成貨幣的長期超額供給。1998-2005年間,我國貨幣供給增長率遠遠大於經濟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之和。
自2003年最新一輪宏觀調控以來,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增速逐漸低於存款余額增速,而且二者的差距不斷擴大,出現明顯背離。隨著貸款余額增速的不斷放緩,金融機構的存差持續擴大,貸存比大幅下降。
由於貨幣流動性過剩,銀行業只能將過剩的流動性以超額准備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超額准備金由2000年末的4000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12650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32.9%。2005年3月,人民銀行雖然下調超額准備金率0.63個百分點。
市場流動性出現過剩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大量的資金湧入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導致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⑷ 簡述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方法。
【答案】: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手段主要有讓神攔三:(1)公開市場業務,即由中央銀行在貨幣資本市場上公開出售或收購有價證券,以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2)最低准備金率政策,即通過調整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率,來調節流通中的貨幣坦胡量。(3)再貼現率政策,即通過調整商業銀行到中央銀行再貼現票據的利率,來調節流通中瞎悄的貨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