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表徵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5-10-11 23:18:49
① 表徵貨幣 足值貨幣 非足值貨幣 都是什麼意思。
從貨幣發展的歷史來看,貨幣可以分為足值貨幣、表徵貨幣、信用貨幣和電子貨幣等不同類型。
足值貨幣(Fullbodied Money)是貨幣發展的早期形態,此時,貨幣的額定價值同它作為特殊商品的內在價值是一致的,所以,又可稱之為商品貨幣或實物貨幣。最早充當貨幣實物形態的商品有牲畜、貝殼、糧食、布匹、金屬等。足值貨幣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內在價值同其他一款商品相交換。但是,早期的實物形態貨幣絕大多數都受其本身使用價值的限制,運用范圍不大,不便於保存和攜帶,而且難以分割,不可能有質地均勻的、統一的價值表現標准。因此,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和擴大,實物形態的商品貨幣就逐漸由內在價值穩定、質地均勻、便於攜帶的金屬貨幣所替代。
本位幣的傳統貨幣理論是建立在歷史上的金屬貨幣形式這一經驗「證據」的基礎之上, 而貨幣本身作為一個經濟共同體物權公意的成文形式, 無論是以貴金屬的符號形式, 還是以近代紙鈔的符號形式表現出來, 在本質上都是信用貨幣。因此, 足值貨幣也只是在有足夠信用的意義上, 才是足值貨幣。從這一點看貴金屬貨幣亦可稱為足值貨幣.
非足值貨幣屬於信用貨幣,是一種完全藉助信用基礎而流通起來的貨幣。正如弗里德曼所說:「每個人之所以接受紙幣,是因為人們深信別人也會同樣地接受它。作為貨幣的紙幣之所以具有價值,是由於其他人也認為它具有價值。」這種相互加強的信念是非足值貨幣存在的基礎。
非足值貨幣包括不足值的鑄幣以及現在流行的貨幣、銀行存款、電子貨幣等。
表徵貨幣是指由足值貨幣的代表物,包括銀行券、輔幣等執行貨幣基本職能的貨幣形態。是紙質的貨幣符號,特點為可自由兌換.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