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什麼是貨幣平衡

什麼是貨幣平衡

發布時間: 2022-03-21 06:04:07

① 貨幣均衡的標志

1.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物價變動率是衡量貨幣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綜合物價水平取決於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對比關系,而貨幣均衡又是總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綜合物價水平的變動,來判斷貨幣是否均衡。如果物價基本穩定(物價指數在3%以內),說明貨幣均衡;如果物價指數超過3%,說明貨幣失衡。
2.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率是判斷貨幣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物價受到國家的嚴格控制。因而,當 > 時,過多的貨幣不能通過物價上漲平衡和回籠,只能大量充塞於流通之中,引起貨幣流通速度延緩。過剩的貨幣越多,貨幣流通速度減慢的幅度越大。
例如,我國在1952年~1987年這36年中現金流通速度有升有降,其中23個年份是下降的,13個年份是上升的,總的趨勢是下降的。36年中,現金流通速度減慢了10.38次,年遞減率3.59%。減慢率最高的是1961年(-34.65%),加快率最高的是1963年(+24.02%)。說明我國長期以來貨幣供應量大於貨幣需求量,尤其是在1962年~1964年間,貨幣失衡達到頂點。
3.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可用貨幣流通速度與物價指數結合衡量貨幣是否均衡在體制轉軌時期(如我國目前情況下),對物價實行國家定價的商品正在逐步減少,實行自由定價的逐漸擴大。在這種情況下,當貨幣供應量超過貨幣需求量時,一部分表現為物價上漲,而另一部分又表現為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一種表現逐漸處於主導地位。

② 什麼是貨幣的均衡狀態,如何理解,實現條件

這是我整理的金融資料,您的答案見圖表第一題,希望您解決您的問題http://blog.renren.com/blog/271026473/451498628?frommyblog改圖為federal funds對貨幣控制的簡要說明圖。

③ 簡述貨幣均衡的科學含義及實現條件

如果假定Ms和P是已知的,則貨幣能否均衡就取決於國民收入Y和利率r這兩個重要條件。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特徵

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價值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

④ 貨幣均衡是

宏觀經濟學上的「貨幣供給」使用的是M1,即貨幣供給=C+D,其中C是通貨,D是活期存款。

(但到底該用M1還是M2,哪個最好,宏觀經濟學上確實還沒有定論,所以你有迷惑也是正常的)

===
這個問題你好像問了兩次...

⑤ 貨幣均衡的本質是什麼

把貨幣看成商品,貨幣均衡就和供需均衡一樣了,是吧?

⑥ 貨幣均衡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主要標志是:商品市場物價穩定、商品供求平衡、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
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應量與國民經濟正常發展所必需的貨幣量間保持基本平衡。一般來說貨幣供應量可由政府金融機構外生決定,而貨幣必需量則由商品和勞務交易所產生的對貨幣的客觀需求內生地決定。
拓展資料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關於貨幣的本質,學術界仍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專業術語為通貨,主指「流通中的貨幣」。傳統上,貨幣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於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貨幣本質的邏輯推理和證明:
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

⑦ 貨幣均衡的貨幣均衡的理解

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價值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

⑧ 關於貨幣均衡

我的理解是物價是用貨幣來標記的,物價水平下降,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量就會下降,長期中,下降至央行所創造的貨幣量,即供求平衡。

⑨ 在市場經濟中,貨幣均衡主要是通過什麼來實現的

利率可以調節貨幣供求直至均衡。

⑩ 貨幣均衡的意義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1. 貨幣均衡的理解

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價值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

2.貨幣均衡的標志

貨幣均衡的標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品市場物價穩定。

2)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知道引起的短缺。

3)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3.利率與貨幣均衡

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①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②國家財政收支狀況;③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④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功能。因此,貨幣均衡便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

就貨幣供給而言,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一方面社會公眾因持幣機會成本加大而減少現金提取,這樣就使現金比率縮小,貨幣乘數加大,貨幣供給增加;另一方面,銀行因貸款收益增加而減少超額准備來擴大貸款規模,這樣就使超額准備金率下降,貨幣乘數變大,貨幣供給增加。所以,利率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就貨幣需求來說,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人們的持幣機會成本加大,必然導致人們對金融生息資產需求的增加和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所以利率同貨幣需求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動關系。當貨幣市場上出現均衡利率水平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相等,貨幣均衡狀態便得以實現。當市場均衡利率變化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也會隨之變化,最終在新的均衡貨幣量上實現新的貨幣均衡。

熱點內容
pp基金是什麼意思啊 發布:2025-05-15 04:53:06 瀏覽:232
深圳股市交易所每年稅收多少 發布:2025-05-15 04:44:35 瀏覽:43
金融負債累累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5 04:31:01 瀏覽:841
處置股票時影響營業利潤的金額 發布:2025-05-15 04:13:44 瀏覽:56
哪個app可以看越南基金 發布:2025-05-15 04:13:38 瀏覽:477
股票回購員工未解鎖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5 03:30:47 瀏覽:32
股票交易價格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發布:2025-05-15 03:30:39 瀏覽:897
退市老三板股票 發布:2025-05-15 03:27:45 瀏覽:231
對股市指數影響大的股票名單 發布:2025-05-15 03:05:45 瀏覽:470
如何找期貨的數據 發布:2025-05-15 03:03:36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