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中央銀行如何運行貨幣工具

中央銀行如何運行貨幣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4-11 07:46:29

1. 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如何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節

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銀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2.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哪些貨幣政策工具

可以運用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再貼現;
作為調控的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代表政府制定和實施貨幣金融政策,調節宏觀經濟的運行。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下列貨幣政策工具:①規定和集中存款准備金;②確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③辦理再貼現。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需要,為金融機構開立賬戶,並為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辦理再貼現。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將貼現取得的票據,向中央銀行再次予以貼現,實際上是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放款。④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中國人民銀行為了調節金融,實現對金融活動的管理,可以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並且可以決定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數額、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貸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⑤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及外匯。⑥國務院確定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履行下列職責:
(一)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四)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五)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六)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七)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八)經理國庫;
(九)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十)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十一)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對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的下列行為進行檢查監督:
(一)執行有關存款准備金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與中國人民銀行特種貸款有關的行為;
(三)執行有關人民幣管理規定的行為;
(四)執行有關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的行為;
(五)執行有關外匯管理規定的行為;
(六)執行有關黃金管理規定的行為;
(七)代理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行為;
(八)執行有關清算管理規定的行為;
(九)執行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
前款所稱中國人民銀行特種貸款,是指國務院決定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的用於特定目的的貸款。

3. 中央銀行如何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達到宏觀調控的經濟目的

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

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可操作目標,繼而中介目標發生連鎖變化,最後通過各種渠道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該過程被稱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3)中央銀行如何運行貨幣工具擴展閱讀:

隨著經濟形勢的動態發展,為了適應當時的宏觀經濟與金融發展需求,自 1984 年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為央行)成立以來,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演進大致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 1984-1993 年,以人民幣信貸規模和現金發行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第二階段為 1994-1997 年,央行逐漸弱化人民幣信貸規模這一指標,轉而提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指標目標判定的核心指標。

第三階段是 1998 年至今,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並將信貸規模作為經常性的監測指標。

4.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及其如何運用

中央銀行通常採用三種主要的政策工具來達到自己的調控目的,這三種政策工具分別是:法定準備金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活動,法定準備金率要求所有存款機構都要把存錢的一個最低百分比作為准備金,這個最低百分比就稱為准備金率,貼現率是中央銀行隨時准備把准備金貸放給商業銀行時的利率,公開市場活動是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有價債券--國庫券和債券,當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活動時,它是與銀行或公司進行交易,但不與政府進行交易,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制定名義利率目標和控制貨幣供給來實施貨幣政策,在過去的近20年裡,許多中央銀行已經從貨幣供給操作程序轉向利率操作程序,
法定準備金率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銀行必須持有更多的准備金,為增加自己的准備金,銀行必須減少自己的借款,這樣就減少貨幣量,當中央銀行降低法定準備金率時,銀行可以少持有準備金,為減少准備金,銀行增加自己的借款,這就增加貨幣量,
當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時,銀行必須為他們從中央銀行借貸的准備金支付更高的價格,面對較高的准備金成本,銀行就努力持有較少的准備金,但在法定準備金率既定時,銀行為減少自己所借的准備金,就必須減少借款,因此,貨幣量就減少,當中央銀行降低貼現率時,銀行向中央銀行借貸准備金時就支付較低的價格,面對較低的准備金成本,銀行願意借貸更多的准備金,並增加自己的借款,這樣貨幣量就增加,
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活動中購買有價證券時,銀行的准備金增加,銀行增加自己的借款,而且貨幣量隨之增加,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活動中出售有價證券時,銀行的准備金減少,銀行減少自己的借款,而且貨幣量隨之減少,公開市場活動比其他兩種手段使用得更加頻繁,並且操作最復雜,
公開市場操作
從國際上的慣例來說,大部分國家喜歡採用公開市場操作,因為這是市場手段,不會產生經濟動盪,但對於我國來說,公開市場操作(雖然近期不斷調高央票率)的規模還是比較少,這主要還是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央票或者國債的二級市場不夠完善。
我國最喜歡的工具是調整准備金,但其實調整准備金在我國的作用也沒有國外那麼有效,這主要還是我國銀行的超額准備金過高,調高准備金,對商業銀行影響不是很大,這也是07年不斷上調准備金卻無法抑制房地產價格的原因。
如果最近的一系列貨幣收緊措施還是無法抑制過快通脹的話,央行接下來應該會提高基準利率的方法

5. 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手段

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
1、存款准備金制度。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2、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被稱為中央銀行的 「三大法寶」。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是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當貨幣政策邊際效用遞減,因此央行會慎用降息降准這樣的貨幣政策工具,而更傾向於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保持市場流動性,以及利用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與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這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短期流動性。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有回購、現券交易以及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三個品種。央行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者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
我國貨幣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是什麼?
我國政府提出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和政策涵義的。其一,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較意義而言的。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多種原因,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財政收入佔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出現了國家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趨於弱化,「吃飯財政」難以為繼的窘境。
面對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之後出現的需求不足、投資和經濟增長乏力的新形勢及新問題,特別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必須使我國財政政策盡快從調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來,對經濟增長發揮更加直接、更為積極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這就是「更加積極」或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主要涵義。其二,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我國結構調整和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結構性矛盾也日漸突出,成了新形勢下擴大內需、開拓市場、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
而作為結構調整最重要手段的財政政策,顯然應在我國的結構優化和結構調整中,發揮比以往更加積極的作用。此外,由於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國有企業改革中下崗、失業人數增加,城市貧困問題的日漸顯現等原因,作為社會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財政政策,也必須在促進社會公平、保證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至為關鍵的調節功能。

6. 中央銀行影響貨幣供給的主要工具有哪幾種它們是如何調節貨幣量的

主要有4種工具:1,公開市場業務;2,再貼現率,3,改變法定存款准備率,4,選擇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如何調節:
逐一說明吧,
1,公開市場業務。經濟蕭條時期,央行買進政府債券,貨幣投入市場,商業銀行的儲備金增加,存款多倍放大,貨幣供應量增加,利息下降;經濟過熱、通脹時,則相反方法操作。
2,再貼現率。經濟衰退時,央行降低再貼現率,擴大貼現數量,增加銀行准備金,鼓勵發放貸款,通過貨幣乘數貨幣增加,降低利息,刺激需求,減少失業。經濟高漲時,相反操作。
3,法定準備金調整。經濟衰退時,降低法定準備金比率,銀行能夠創造更多的貨幣。同上,經濟高漲,則相反。
4,其他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費者信用控制、證券市場證券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及間接信用控制。
以上方法前3個用得比較多。一般會配合使用。

7.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及操作方法

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存款准備金制度

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2、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7)中央銀行如何運行貨幣工具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的使用

當貨幣政策邊際效用遞減,因此央行會慎用降息降准這樣的貨幣政策工具,而更傾向於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保持市場流動性,以及利用中期借貸便利與常備借貸便利,這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短期流動性。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有回購、現券交易以及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三個品種。央行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者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

8. 簡述中央銀行的基本貨幣政策工具

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分為三個: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以及再貼現率。
(1)存款准備金率。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相對於存款的比例,這一比例是法定又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改變存款准備金率來控制商業銀行向市場投放的貨幣量,也能通過貨幣乘數來降低基礎貨幣的派生能力,存而達到控制貨幣供給量的目的。當存款准備金率上升時,市場貨幣供應量減少,反之則相反。(以前及目前我國最有效的貨幣政策手段)
(2)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是買賣政府債券的行為。中央銀行通過買賣債券來控制市場的貨幣供應量,也可以通過影響利率來影響貨幣流通量。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向商業銀行出售國債,可以回籠商業銀行資金降低市場的貨幣供給量,出售國債的行為會引起國債價格下降,也就是國債利率提高,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利率也提高,從而增加貨幣持有成本及融資成本從而緊縮市場的貨幣需求及供給。反之則相反。(西方國家及未來我國最有效的貨幣政策手段)
(3)再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再貼現率來控制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融資難度。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的成本從而減少基礎貨幣的供給,達到緊縮市場貨幣供給的目的。

9. 中央銀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它們該如何操作

一、中央銀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這三種貨幣政策工具也被稱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指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他們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

二、中央銀行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的調節方法:

1、存款准備金制度的調節方法:存款准備率及法定準備的構成與應保持的限額,對銀行的資產負債比率及經營方向有著直接的影響。

如存款准備率提高,可以促進商業銀行多吸收存款以保持原有的資產規模,或收縮貸款、減少投資、出售債權以適應被壓縮的可用資金規模。

中央銀行通過增大或降低存款准備率來調節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控制貨幣供應量的伸縮,以達到穩定通貨的政策目的,因而存款准備金制度成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一項有效工具。

2、再貼現政策的調節方法:現代許多國家中央銀行都把再貼現作為控制信用的一項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的調節方法:公開市場業務可以由中央銀行充分控制其規模,中央銀行有相當大的主動權;公開市場業務是靈活的,多買少賣,多賣少買都可以,對貨幣供應既可以進行「微調」,也可以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具有較大的彈性。

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時效性強,當中央銀行發出購買或出售的意向時,交易立即可以執行,參加交易的金融機構的超額儲備金相應發生變化;公開市場業務可以經常、連續地操作,必要時還可以逆向操作,由買入有價證券轉為賣出有價證券,使該項政策工具不會對整個金融市場產生大的波動。

(9)中央銀行如何運行貨幣工具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其它的貨幣政策工具:

1、選擇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的信貸或某些特殊的經濟領域而採用的工具,以某些個別商業銀行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或整個商業銀行資產運用也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側重於對銀行業務活動質的方面進行控制,是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必要補充,常見的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消費者信用控制;

(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3)不動產信用控制;

(4)優惠利率;

(5)特種存款。

2、補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規性、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外,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一些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對信用進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包括:

(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依法對商業銀行創造信用的業務進行直接干預而採取的各種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預、流動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種貸款;

(2)信用間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憑借其在金融體制中的特殊地位,通過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磋商、宣傳等,指導其信用活動,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導、道義勸告。

10.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什麼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的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貨幣政策工具很多,凡是能夠影響市場貨幣供應的政策都可以說是貨幣政策工具,如信用控制等,國家中央銀行多年來採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這三大傳統的政策工具有時也稱為「三大法寶」,主要用於調節貨幣總量。
⑴ 法定存款准備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繳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備率調整的幅度很小,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②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備金為基礎; ③ 即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種種原因持有超額准備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的調整也會產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備金維持不變,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備率調整的效果比較強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傾向; ② 存款准備金對各種類別的金融機構和不同種類的存款的影響不一致,因而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因這些復雜情況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貼現政策: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持有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所做的政策規定。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時再貼現率的確定與調整;二是規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效果: ① 再貼現率的調整可以改變貨幣供給總量; ② 對再貼現資格條件的規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並能夠改變資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動權並非只在中央銀行,甚至市場的變化可能違背其政策意願; ② 再貼現率的調節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貼現率易於調整,但隨時調整引起市場利率的經常波動,使商業銀行無所適從。
⑶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量的政策行為。效果:①主動性強,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動進行操作; ②靈活性高,買賣數量、方向可以靈活控制;③調控效果和緩,震動性小;④影響范圍廣。局限性:①中央銀行必須具有強大的、足以干預和控制整個金融市場的金融實力;②要有一個發達、完善的金融市場,且市場必須是全國性的,市場上證券種類齊全並達到一定規模;③必須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熱點內容
如何運用三大貨幣工具 發布:2025-05-14 17:20:04 瀏覽:682
股票交易不能登錄 發布:2025-05-14 17:16:19 瀏覽:107
退役軍人關愛基金什麼時候發放 發布:2025-05-14 17:09:57 瀏覽:395
莊家股票交易心理分析 發布:2025-05-14 17:09:56 瀏覽:653
期貨一萬元漲10有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7:08:37 瀏覽:945
重達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4 17:03:31 瀏覽:42
基金為什麼下跌也收管理費 發布:2025-05-14 16:57:18 瀏覽:544
09年國3麵包車市值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6:52:22 瀏覽:897
匯改811怎麼影響股票流動性 發布:2025-05-14 16:44:39 瀏覽:987
金融工程師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5-14 16:40:54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