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膨脹是什麼意思
⑴ 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啊
用簡單點的語言吧
一開始說 通貨膨脹說白了就是錢不值錢了
然後解釋 什麼叫錢不值錢了呢 那麼我們先來說說錢的意思。
誰能告訴我什麼是錢?(可能有大膽的學生說人民幣之類的紙幣,表揚並同意他的看法,然後深入誘導)
那大家都知道在人民幣出來之前,古代的人用的是什麼錢嗎?(這個當然學生都能知道,金銀銅錢)
那麼為什麼這些東西能當錢呢,因為有用,金銀可以用來裝飾啊,銅錢可以用來做武器之類的,是吧,所以這些東西是古代的錢,這些錢是有實際用途的。
接著說,但是大家看我們現在用的錢(紙幣),有什麼實際用途嗎?就是說,不拿它去買東西,自己就單獨用這個紙幣的本身,有用嗎?除了拿來燒,拿來貼牆以外,還有什麼用嗎?很顯然沒有,但是為什麼大家又要用這種紙幣來賣東西呢?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金銀這些金屬的開采已經不能跟上人們生活進步的節奏了,而且金銀攜帶起來很不方便,所以人們就想出了一個好方法,讓國家做擔保,發行一種代表錢的符號出來,就是現在的紙幣(人民幣)。
但是這又有一個問題了,譬如說,我有100兩黃金,在以前可以換100頭牛。紙幣出來後,本來按照規定,1元人民幣兌換1兩黃金,那麼我用100人民幣也就可以買100頭牛了。而本來按照規定,國家只做100元人民幣來,但是現在,做人民幣的人搞錯了,他做了200元的人民幣,但是市場上只有100頭牛,那麼現在的200元人民幣也就還是只能買到100頭牛。100頭牛沒變啊,100兩黃金也沒變啊,可是人民幣變成了200元,那麼錢是不是就不值錢了?以前的100元等於現在的200元了,這就叫通貨膨脹。100頭牛就是市場上的貨,也就是貨物。通貨就是幫助貨物流通的東西,簡單點就稱做通貨哪,也就是紙幣,紙幣多了,是不是就叫膨脹了。這就是我們要說的通貨膨脹。
(其實饒來饒去還是離不開貨幣 紙幣 的觀念。。。我也只能解釋到這個份上了,要是初中生還不能理解,那我沒辦法。。)
對了,我還忘記了問你說的詳細的解釋是什麼意思?是要給初中生講勞動價值量之類的嗎?那恐怕就有點難了。。。。我提供的只是一中比較簡明的解釋。。。。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97651.html?fr=qrl3
⑵ 通貨膨脹什麼意思
通貨膨脹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使用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的貨是指「貨幣」。
通貨膨脹影響:
通貨膨脹造成的影響主要是物價上漲、老百姓的實際收入水平降低、國家債券的貶值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物價上漲從而帶來的一系列國家貨幣的貶值,通貨膨脹和平常的物價上漲還是有區別的。
一般的物價上漲可能是隨著市場環境作出的臨時性調整,而通貨膨脹造成的物價上漲一般都是長期性、普遍性的。
⑶ 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
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
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使用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的貨是指「貨幣」。
(3)貨幣膨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⑷ 通貨膨脹是指什麼意思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一個經濟體在一段時間內貨幣數量增速大於實物數量增速,普遍物價水平上漲,於是單位貨幣的購買力下降。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⑸ 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
通貨膨脹是指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貨幣政策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⑹ 通貨膨脹什麼意思通俗易懂
通貨膨脹的意思就是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簡單的理解就是通貨膨脹致使錢不值錢,購買力下降,原本的10元錢可以買兩個包,現在只能夠買一個包。通貨膨脹指的是物價總體水平的上升。貨幣貶值會導致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並且不可逆的上漲。比如:假設社會總財富是10塊石頭,曾經在市場中流通著100元錢幣,當某天市場上有了12塊石頭,但是流通著200元錢幣的時候,那麼對應的每塊石頭從10元上漲到16.66元,通漲率就高達了66.6/100,這就是通貨膨脹。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有三種,分別是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以及國民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是具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貨幣過多的時候可以將這些資金用於投資而拉動經濟的增長;同時可以提高人們債務還款的能力,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工資水平,也就是人們的收入增長了。除了通貨膨脹,還有通貨緊縮的說法,指的就是在經濟相對萎縮的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它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以及生產投資減少等現象。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的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則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