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貨幣制度
『壹』 什麼是貨幣制度,簡述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
貨幣制度是指一個國家以法律形式確定的該國貨幣流通的結構和體系。簡稱為「幣制」。它主要包括貨幣材料、貨幣單位、貨幣的鑄造發行流通的程序、准備制度。根據貨幣的不同特性可以分為金屬貨幣制度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①貨幣的材料是一個國家貨幣制度的基礎。國家不能隨意指定某種物品作為一國的幣材;②確定貨幣單位。包括確定貨幣單位的名稱和貨幣單位的值,即一單位貨幣所包含的貨幣金屬的數量和成色。黃金非貨幣化以後主要表現在確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或世界主要貨幣的比價,即匯率。③確定流通中貨幣的種類和貨幣的法定支付償還能力。流通中貨幣的種類主要包括主幣和輔幣。主幣是根據國家規定的貨幣單位鑄造的貨幣,可以自由鑄造,具有無限法償的能力。無限法償是指它具有無限的支付能力,無論支付額有多大,出售者和債權人都不得拒絕接受。輔幣是主幣以下的不足值,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的,供小額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的貨幣,而且有限法償,即國家規定,在一定的限額之內,輔幣可以和主幣自由兌換,超過一定的限額,收款人可以拒絕接收。④規定貨幣鑄造發行的流通程序。在金屬貨幣制度下,主幣可以自由鑄造和流通,輔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的發行一般歸於中央銀行或指定的發行機構。⑤貨幣發行准備制度的規定。指貨幣的發行需要以某種金屬或者是某些資產作為准備,從而使貨幣的發行與某種金屬或某些資產之間建立某種聯系或制約關系,包括金准備制度和外匯准備制度。目前各國發行准備構成一般有兩大類:現金准備,包括黃金和外匯;證券准備,包括短期商業票據、財政短期國庫券、政府公債等。
貨幣制度的演變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貨幣制度。銀本位制是最早的金融貨幣制度,從16世紀-19世紀末期。此後出現的金銀復本位制是指金幣和銀幣同時作為一國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又可將實際價值流通和相互兌換的一種復本位制。在平行本位制下,市場中有兩種價值,為了克服這一缺陷,規定銀幣金幣按法定比率流通,這就是所謂的雙本位制。在雙本位制下,當金銀幣的法定比價與其市場比價背離時,市場上會產生」劣幣驅良幣」現象,又稱為「格雷欣法則」,即法律上低估的的貨幣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輸出國外,法律上高估的貨幣充斥市場,結果市場上只有一種貨幣流通。復本位制末期,英、美等國家為了維持銀幣本位幣地位及金銀之間的法定比價,停止銀幣的自由鑄造,以消除劣幣驅良幣造成的流通混亂。這時,金幣和銀幣都規定為法定本位幣並有法定兌換比率,單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而銀幣不能自由鑄造,這就是所謂的跛行本位幣。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從金銀復本位制度過渡到金本位制度,最早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是英國。金本位制經歷了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金幣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點是: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輸出入。金塊本位制又稱為生金本位制,不鑄造、不流通金幣,銀行券只有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才能兌換成金塊的貨幣制度,英國與1925年率先實行此制度,金塊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金短缺與商品經濟發展的的矛盾,但也使黃金的貨幣職能逐步縮小了范圍。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為虛金本位制,沒有金幣流通,單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本國將黃金與外匯存儲於另一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允許以外匯間接兌換黃金。金匯兌本位制進一步節省了黃金的使用,擴大了各國的信用創造的能力,使黃金的貨幣職能進一步減弱。
『貳』 什麼是貨幣制度
難怪有人抱怨,
開個政府是全世界最好的買賣
。不過抱怨歸抱怨,要麼你鬧革命,要麼美國人支持你(美國人專在全世界找反它不喜歡的政府的「武裝的」和「民主的」人士),否則開政府就是政變,要被鎮壓的。通常,由最好的買賣規定的貨幣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規定貨幣材料
無論是實物貨幣、金屬貨幣還是紙幣抑或連影子都見不著的電子貨幣,政府規定誰是貨幣誰就是貨幣,有點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味道。貨幣材料就是規定幣材的性質,確定不同的貨幣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貨幣制度。當然,哪種物品可以作為貨幣材料也不一定是國家隨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對已經形成的客觀現實在法律上加以肯定。
何為先機,造成客觀現實就是先機,
有時候,與其有時間講道理不如造成客觀現實再說。目前各國都實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對貨幣材料不再做明確規定,如果你認為紙張也是一種材料,那貨幣材料就是紙張。
(二)規定貨幣單位
貨幣單位是貨幣本身的計量單位,規定貨幣單位包括兩方面:一是規定貨幣單位的名稱,二是規定貨幣單位的值。我們通常聽到的美刀(借用《讓子彈飛》的名稱)、英鎊;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法郎、德國馬克等,包括有點稀奇古怪的銖、林吉特、盾等,都是貨幣本身的名稱。在金屬貨幣制度條件下,貨幣單位的值通常是每個貨幣單位包含的貨幣金屬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貨幣尚未完全脫離金屬貨幣制度的情況下,貨幣單位的值有時就是每個貨幣單位的含金量。在黃金非貨幣化後,確定貨幣單位的值究竟是什麼?可能是一個難解的迷,
(三)規定主幣和輔幣
規定流通中貨幣的種類主要指規定主幣和輔幣,主幣是一國的基本通貨和法定價格標准,輔幣是主幣的等分,是小面額貨幣,主要用於小額交易支付。金屬貨幣制度下主幣是用國家規定的貨幣材料按照國家規定的貨幣單位鑄造的貨幣,輔幣用賤金屬並由國家壟斷鑄造。信用貨幣制度下,主幣和輔幣的發行權都集中於中央銀行或政府指定機構。隨著貨幣購買力的下降,小面額貨幣會慢慢退出,現在人民幣中的分幣可能已很少使用了,而伍佰元、一千元面值的貨幣的推出只是時間問題,據說,伍佰元、一千元面值的貨幣早已印好,因為考慮到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遲遲沒有推出,不過,本人傾向於認為是謠傳,中國人民是最堅強的,連這點心理承受能力都沒有嗎?
我可是做好迎接面值一萬元的人民幣的。
(四)規定貨幣清償力
貨幣法定支付償還能力分為無限法償和有限法償。無限法償指不論用於何種支付,不論支付數額有多大,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有限法償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額的限制,若超過限額,對方可以拒絕接受。金屬貨幣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輔幣則是有限法償,在信用貨幣制度條件下,國家對各種貨幣形式支付能力的規定不是十分的明確和絕對。
(五)規定貨幣鑄造發行程序
貨幣鑄造發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為金屬貨幣的自由鑄造與限制鑄造、信用貨幣的分散發行與集中壟斷發行。自由鑄造指公民有權用國家規定的貨幣材料,按照國家規定的貨幣單位在國家造幣廠鑄造鑄幣,一般而言主幣可以自由鑄造;限制鑄造指只能由國家鑄造,輔幣為限制鑄造。信用貨幣分散發行指各商業銀行可以自主發行,早期信用貨幣是分散發行,目前各國信用貨幣的發行權大都集中於中央銀行或指定機構。也有例外的,港幣依然由幾家銀行分散發行,匯豐、渣打、中國銀行都有發行貨幣的權利。
(六)規定貨幣發行准備制度
貨幣發行准備制度是為約束貨幣發行規模維護貨幣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貨幣發行者在發行貨幣時必須以某種金屬或資產作為發行准備。在金屬貨幣制度下,貨幣發行以法律規定的貴金屬作為發行准備,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各國貨幣發行准備制度的內容比較復雜,一般包括現金准備和證券准備兩大類。
發行准備制度是貨幣發行制度的重要內容,
沒有準備的貨幣如同沒有準備的人一樣
當法定清償力不再起作用時,紙幣和廢紙之間的差異性已經不再明顯。
想想蔣介石失敗和離開大陸的原因之一是紙幣貶值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叄』 什麼是貨幣制度
貨幣制度是指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貨幣流通的准則和規范。主要內容有:確定貨幣和輔幣的材料;確定貨幣的單位;規定貨幣的流通程序和流通辦法;確定發行准備和貨幣的對外關系。
本位貨幣是一個國家貨幣制度規定的標准貨幣。在支付上本位貨幣具有無限法償的能力。即在商品勞務的交易支付中和在債務的清償上,債權人不得拒絕接受。
輔幣是本位貨幣的等分,在使用上有限法償,即超過一定數量,債權人可以拒絕接受。
貨幣制度演變可以分為以下過程:
1.4.1 銀本位制
銀本位制的主要內容是白銀作為貨幣材料。銀鑄幣為本位貨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銀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國際間白銀和銀幣可以自由輸出入。流通中的紙幣可以與銀幣自由兌換。
1.4.2 金銀兩本位制
18 世紀 40 年代由於世界白銀產量的增加,使白銀價格不斷下跌。由於白銀價格不穩定,白銀作為貨幣不利於貨幣流通的穩定和國際收付。削弱了白銀作為貨幣的能力。因此許多國家逐步過渡到了金銀兩本位制。
金銀兩本位制的內容是:金銀兩種金屬均為幣材,以金銀鑄幣為本位貨幣。金銀貨幣具無限法償能力。金銀幣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金銀和金銀鑄幣在國際間能自由輸出入。紙幣和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銀幣。
典型的金銀兩本位制下,金銀幣之間的比價完全由金銀的市場價格來決定。這種本位制也稱為平行本位制。金銀比價由於缺乏穩定性,後來由政府規定金幣和銀幣的比價兩本位制稱為「復本位制」。進一步削弱的兩本位制稱為「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下金銀幣可以自由兌換,自由鑄造,自由熔化,自由輸出入。復本位制下由於白銀市場價格下跌,而由政府規定的銀幣作為貨幣的價值高於其作為普通商品在市場上的價值,套利的結果使銀幣充斥流通。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發揮作用,最終使銀幣的鑄造受到限制。但金幣仍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自由輸出入。 .
金銀兩本位制有以下優點:( 1 )幣材充足,能夠滿足流通需要。 (2) 復本位制下 , 金銀比價由政府規定 , 能夠反過來影響金銀的市場價格 , 有利於金銀幣值的穩定。 (3) 便於交易,人們可以根據交易額的大小選擇金幣或者銀幣進行支付。
1.4.3 金本位制
(一)金本位制概述
第一,典型的金本位制的產生從貨幣制度演變的角度而言,是由於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發生作用,同時也與 19 世紀以後黃金產量的增加使幣材增加有關。 金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點是:規定金鑄幣為本位貨幣,黃金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為金幣,黃金在國際間可以自由輸出入。由於黃金的價值相對比較穩定,促進了各國商品經濟合國際貿易的發展。黃金由於產量有限儲備有限,不能夠完全滿足不斷擴大的商品流通對流通手段的要求。金本位制盛行了一個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逐步開始受到削弱。
第二,典型的金本位制受到削弱後,逐步實行金塊本位制。金塊本位制的特點是:金幣的鑄造被停止,金幣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紙幣的發行以金塊作為准備。
貨幣的價值與黃金保持等值的關系。人們持有的其他貨幣不能兌換金幣,但可以兌換為金塊。黃金在國際間可以自由輸出入,紙幣可以與金塊進行兌換,但不再是自由兌換,規定的兌換限額較大。因而這種制度也被稱為「富人本位制」。
第三,金匯兌本位制。其主要特點與金塊本位制大體相同。但人們持有的其他貨幣在國內不能兌換黃金,而只能兌換與黃金有聯系的外幣。這種制度的實質是把本國的黃金存於國外的銀行,換取國外的貨幣。用國外的貨幣作為本國的紙幣的發行准備金。國內居民可以購買外匯,並在理論上可以把外匯拿到國外去換取黃金。這種制度也被稱為「虛金本位制」。
(二)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
20 世紀 30 年代的經濟危機動搖了金本位制的基礎,金幣的自由鑄造、自由熔化、自由輸出入和自由兌換受到了削弱,使這種貨幣制度難以繼續。
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黃金既是貨幣又是商品,作為貨幣要求價值穩定,作為商品它的價值要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又不可能穩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貨幣。
其次,黃金作為貨幣並不能保證黃金在國際之間的流動實現均衡,由於黃金流入或者流出會影響到各國貨幣供給量,黃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實現自動的均衡,也就使各國的貨幣供給量難以與黃金的儲備保持適當的比率。
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國貨幣之間的比價要用所含的黃金量作基礎來確定。由於各國政府為了刺激或抑制經濟的擴張或緊縮,對貨幣量進行調節,要求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因此以貨幣的黃金含量為基礎的固定匯率制度難以維持。
1.4.4 紙幣本位制
紙幣本位制是指一個國家的本位貨幣使用紙幣而不與黃金發生任何聯系的一種貨幣制度。它的主要特點:( 1 ),紙幣的發行不受黃金儲備的限制,其發行量完全取決於實現貨幣政策的需要;( 2 ),紙幣的價值決定於它的購買力,紙幣的購買力與發行量成反比,與商品供應量成正比;( 3 ),紙幣的流通完全決定於紙幣發行者的信用;( 4 ),政府通過法律手段保證紙幣具有一定的強制接受性。
紙幣流通條件下,保證幣值的穩定是貨幣制度的核心,必須要以社會公眾提供給中央銀行分配的資源或資產作為穩定幣值的基礎。我國人民幣制度是一種紙幣本位制。它的發行不與任何貴金屬掛鉤,也不依附於任何一國的貨幣,是一種獨立的貨幣。
1.5 區域本位貨幣和國際本位貨幣
1.5.1 區域本位貨幣:歐元
區域本位貨幣是指在一個一體化集團化的經濟區域中形成的統一貨幣。歐元是一種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建立的一種區域內的單一貨幣。
1.5.2 國際本位貨幣:美元
所謂國際本位貨幣是指國際經濟活動中,世界各國出於經濟條件或政策上的考慮,用法律的形式將本國貨幣與之固定地聯系起來,作為衡量本國貨幣價值的標准,以及國際交易的最後支付手段。首先國際本位貨幣必須是自由兌換貨幣,其次必須是國際中心貨幣。
『肆』 什麼是貨幣與貨幣制度金融學基礎知識里的。
1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貨幣是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在世界各國歷史上,有許多商品都充當過一般等價物。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中,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最終固定在其自然屬性最適宜充當貨幣的貴金屬(金和銀)上。而隨著時間的發展,貨幣的概念也在逐漸擴大)。
2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貨幣制度能夠保證貨幣和貨幣流通的穩定,保障貨幣正常發揮各項職能。依據貨幣制度作用的范圍不同,貨幣制度包括國家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和區域性貨幣制度;根據貨幣的不同特性,貨幣制度分為金屬貨幣制度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 貨幣制度(monetary system),國家法律規定的貨幣流通的規則、結構和組織機構體系的總稱。 貨幣制度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步產生和發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較規范的制度。
『伍』 貨幣制度的基本類型是什麼
貨幣制度的基本類型是根據時間順序依次為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金本位制是指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為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
復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復本位制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紙幣本位:將紙幣本位制又稱作信用本位制,概由於從國家法律而論,紙幣已經無須以金屬貨幣作為發行准備。紙幣制度的主要特徵是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紙幣給政府通過調節貨幣數量影響經濟活動創造了條件。
拓展資料:
貨幣制度構成要素:
1、貨幣材料
貨幣制度的基礎條件之一是要有確定的幣材。世界上許多國家曾經長期以金屬作為貨幣材料,確定用什麼金屬作為貨幣材料就成為建立貨幣制度的首要步驟。具體選擇什麼金屬做貨幣材料受到客觀經濟發展條件以及資源稟賦的制約。
2、貨幣單位
貨幣單位也是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之一,在具體的政權背景下,貨幣單位表現為國家規定的貨幣名稱。在貨幣金屬條件下,需要確定貨幣單位名稱和每一貨幣單位所包含的貨幣金屬量。
規定了貨幣單位及其等分,就有了統一的價格標准,從而使貨幣更准確地發揮計價流通的作用。當代,世界范圍流通的都是信用貨幣,貨幣單位的值的確定,就同如何維持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有直接關系。
金銀復本位制
金銀復本位制,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金、銀兩種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在商品中對金銀這兩種貴金屬的需求都增加了,白銀主要用於小額交易,黃金則用於大宗買賣,形成了白銀和黃金都作為主幣流通的局面。 此時,金銀鑄幣均可自由鑄造,自由輸出、輸入,同為無限法償的貨幣制度。 金銀復本位制又分為三種形式:
(1)「平行本位制」,即金、銀兩種貨幣各自按其實際價值流通的制度;
(2)「雙本位制」,即金、銀兩種貨幣各自按國家規定的比價進行流通的制度;
(3)「跛行本位制」,即金銀復本位制向金幣本位制過渡的一種貨幣制度。 金銀復本位制是一種不穩定的貨幣制度。 首先,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和獨占性,因為衡量價值的尺度只能有一個,金銀同時為價值尺度與貨幣的本性是相矛盾的;其次,在復本位制度下,一種商品會出現兩種價格,而且這兩種價格又必然會隨著金銀市場比價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引起價格紊亂,為了改變這種混亂局面,政府以法律形式規定金銀比價,但當國家法律制度的規定與價值規律的引發作用發生矛盾時,就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格雷欣法則」。
『陸』 貨幣制度的基本類型是什麼
基本類型:
1、金本位制是指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2、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為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
3、復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復本位制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4、紙幣本位:將紙幣本位制又稱作信用本位制,概由於從國家法律而論,紙幣已經無須以金屬貨幣作為發行准備。紙幣制度的主要特徵是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紙幣給政府通過調節貨幣數量影響經濟活動創造了條件。
(6)什麼是貨幣制度擴展閱讀:
貨幣制度構成要素:
1、貨幣材料
貨幣制度的基礎條件之一是要有確定的幣材。世界上許多國家曾經長期以金屬作為貨幣材料,確定用什麼金屬作為貨幣材料就成為建立貨幣制度的首要步驟。具體選擇什麼金屬做貨幣材料受到客觀經濟發展條件以及資源稟賦的制約。
2、貨幣單位
貨幣單位也是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之一,在具體的政權背景下,貨幣單位表現為國家規定的貨幣名稱。在貨幣金屬條件下,需要確定貨幣單位名稱和每一貨幣單位所包含的貨幣金屬量。
規定了貨幣單位及其等分,就有了統一的價格標准,從而使貨幣更准確地發揮計價流通的作用。當代,世界范圍流通的都是信用貨幣,貨幣單位的值的確定,就同如何維持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有直接關系。
『柒』 什麼是貨幣制度其主要構成要素有哪些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貨幣制度能夠保證貨幣和貨幣流通的穩定,保障貨幣正常發揮各項職能。依據貨幣制度作用的范圍不同,貨幣制度包括國家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和區域性貨幣制度;根據貨幣的不同特性,貨幣制度分為金屬貨幣制度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貨幣制度(monetary system),國家法律規定的貨幣流通的規則、結構和組織機構體系的總稱。 貨幣制度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步產生和發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較規范的制度。
應答時間:2020-1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什麼是貨幣制度有幾種類型
貨幣制度概述貨幣是價值形式發展的結果貨幣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形成的,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價值形式發展的產物。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概念貨幣制度也指國際貨幣體系,即國際間貨幣流通的組織形式。各國為了解決在國際貿易 貨幣制度
、國際結算中國際支付手段、國際儲備資產等國際貨幣問題的需要,對於涉及國際貨幣流通各個方面,包括貨幣的兌換與匯率制定、國際收支調節、國際結算制度、國際儲備體系、國際貨幣關系、國際金融市場等,在國際范圍內自發地或經過協商談判調節確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原則、規制、辦法、機構,形成國際貨幣體系。最初的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於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適應當時國際經濟關系的需要和各國國內貨幣制度的現實情況自發形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時,逐漸瓦解,分裂為若干貨幣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方國家中形成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到70年代後由於美元地位的削弱而逐漸瓦解。改革國際貨幣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合理的國際貨幣制度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問題。分類將歷史上至今曾經出現過的貨幣制度可以分為兩類,即金屬本位與紙幣本位。
『玖』 什麼是貨幣制度 其主要構成要素有哪些
(一)建立貨幣制度目保證貨幣貨幣流通穩定使能夠發揮各種職能發展商品經濟提供利客觀條件現代社建立效貨幣制度益建立宏觀調控系統重要內容便效利用貨幣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二)今世界貨幣制度主要包括六要素:規定貨幣材料、規定貨幣單位、規定流通貨幣種類、規定貨幣定支付償能力、規定貨幣鑄造發行流通程序、貨幣發行准備制度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