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增加市值不變說明什麼
⑴ 股票總市值的增加說明什麼問題
1、如果股票數量不變,則股價上漲了。
2、如果股價不變,則說明股票增發啦。
股票總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 股票市場上的價值總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 總股數即為這家公司的市值,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⑵ 關於送股的疑惑! 既然送股是將利潤分給股東,就是股本增加了。那為什麼說市值不變
1、為什麼說市值又不變呢:1000股*20元=1300股*15.3848元=2萬元,市值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2、為什麼還要除權:因為新的股票買進者買進該股票時,不可能享有本次股票的增資擴股權利。除權就是把流通股東獲得的權益從股票市值中扣除。所以不僅送、轉、配股要除權,而且紅利也要除權。
3、實際上對公司來說,沒有分一毛錢給股東,股東並沒用獲利,股東只能從填權的風險中獲利:您的理解是片面的,雖然沒有得到一毛錢現金好處,但是您無償得到了公司的股權。如果該公司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您就會不斷得到公司的股權,隨著您的股權不斷擴大,您就會享受公司成長的巨大好處,這種好處是現金分紅所無法超越的。如果您還是不明白,請仔細研究一下萬科和蘇寧電器的發展歷史。
⑶ 增發配股總市值不變對不
呵呵,增發總股本是因額外資金注入而導致總股本增加,總市值當然會相應的增加了.配股也一樣,總市值是會增加的.配股和增發的區別在於:配股針對的是公司的老股東,而且一般是為特定的項目籌集資金是才採用,一般來說是有相當的折扣優惠(相對於市價);增發是面對廣大的股市投資者,一般來說增發價格是市價的調整值.
⑷ 為什麼配股後股票的市價總值不變
1、因為配股後股數變了,但每股股價也變了。如配股之前股價11元,10配1,則配股後股價為10元,股票市價總值沒變! P'=(P-p)/(1+n),P為轉增之前收盤價,即股權登記日收盤價,n為每股轉增數,p為每股分紅。配股以後,公司的總股本增加了,也確實從股東那兒募到了資金,總資產和凈資產都增加。但是股票的市價總值取決於股票價格和總股本兩個因素,配股會導致總股本增加,但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是不確定的,有的情況下股票價格是會下降的,那一正一反兩個因素互相抵消,市價總值是可能不變的。配股後的除權價=(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數)÷(1+每股配股數)
2、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和相應的程序,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投資者在執行配股繳款前需清楚的了解上市公司發布的配股說明書。
⑸ 為什麼送股,配股後公司總市值不變
這里依然舉個例子。比如某股現價20元,擬10配5股,配股價格15元。那麼我們需要這樣計算配股後的股票市價:(20*10+5*15)/15=18.33元。配股也有一個除權除息的過程。算上你配股投進去的錢,市值是不變化的。
⑹ 為什麼發放股票股利會導致每股市價下降市值為什麼不變
這個問題其實只要弄清市值代表著什麼就可以弄清楚。
先把自己從公式中脫離出來,市值其實就是一個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的總價值。是公司總資產減去總負債之後的剩餘價值。
打比方一個公司市值10億,每股一元的股價,發行在外的股票有10億股。
那麼這個股價的變動是由於其剩餘價值的增減而決定的。
如果現在公司每股發放0.1元的股利,現金分紅。那麼總共會分掉一億元的利潤,這一億元從哪裡來?就是從剩餘價值中發放的。
因此大家公認這個公司的剩餘價值不再是10億元而是9億元了,相應的股價就變為了0.9元。這時,股價變動了,市值也變動了。
另一種情況,你所說的股票股利,也就是送股。公司直接給投資者免費配股一億股,那麼市場上就有11億股的股票。但是公司這個配股操作不產生利潤也不產生損失,資產沒變,負債沒變,未分配利潤也沒變,公司的剩餘價值依舊為10億元。每股股價變為了0.909元。這個時候市值沒有變,股數增加,每股的股價減少。
⑺ 除權日後,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為什麼總市值不變求解答,謝謝!
既然是除權,價格一定是降低了,你沒發現吧
⑻ 股票分紅後股東賬戶的價值不變 那分紅有什麼意義啊 繼續持股還有意義嗎
首先分紅能減少你的持股成本,假設一隻股票的股價是十塊錢,今年的紅利是一塊。並且假定這種分紅能持續下去,你持有十年的話,那你的持股成本為零(不考慮紅利稅),而股價雖然年年除權,但那時會是零嗎?
分紅從一定程度是對上市公盈利質量的檢驗,因為上市公司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如果公司利潤水份很大,又怎能拿出銀子.
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並且認為現在公司價值沒有高估,而且公發展前景良好,就應持股.
如果是短線投機,並且覺股價短線風險很大,就賣掉.
總之買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什麼情況下應該賣掉.
⑼ 總股本增加後,是不是意味著每股收益減少,那股價也是不是要減少
理論上講總股本增加會導致每股收益降低,會導致每股的市盈率升高,股價會相應下跌。
但是事情總有兩方面,如果是增發,那麼會大幅溢價,凈資產會大幅提升,如果增發來的資金要是有很好很快的賺錢效應,那麼還是潛在的利好。
⑽ 除權日後,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為什麼總市值不變
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後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麼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後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除權的公式就是讓除權前後的總市值相等。(深市滬市的演算法不一樣)滬市用的是股票單價計算,深市用總市值計算。
除權日以後價格比原來下降,如果開盤後的價格高於按公式計算出來的除權價,那麼稱為填權,人們看好這支股票,如果你此時賣出,是有利的。如果
出來的開盤價低於除權價,那麼人們不看好股票。一般來說牛市很多填權,熊市的時候多是貼權。這段時間人們為了搶權也會發生股價波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