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2015年貨幣政策是什麼

2015年貨幣政策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19 02:22:56

『壹』 2015年央行採取了哪些貨幣政策,原因,效果_

央行未來將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雖然報告第五部分「貨幣政策趨勢」中對貨幣政策基調的描述,貨幣政策的態度沒有發生變化,繼續「穩健」。但央行表示既要防止過度「放水」固化結構扭曲、推升債務和杠桿水平,也要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基礎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其中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後者將成為主要關注點。我們注意到在第三部分「對通脹的看法」中央行表示若物價持續走低也可能對市場預期產生影響,並推高實際利率水平。顯示央行已經注意到通脹下行導致的真實利率上升的問題。意味著如果通脹進一步走低,將會降息來平抑真實利率的上行。因此盡管報告中未有明確表述,結合當前經濟和通脹形勢,我們仍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應該會持續寬松,存在進一步降息降准可能性。

『貳』 2015年什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中國經濟「新常態」階段論表明決策層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容忍性顯著提高,「穩增長」的核心目標是為了避免發生大規模的失業和系統性金融風險。在這一前提下,政府工作重心將放在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快經濟改革和加速增長方式轉變上。我們預計,決策者們可能下調2015年GDP增速目標,將重心放在結構性改革上。與此同時,會議強調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政策基調不會發生大幅度變化。為了對抗經濟增長放緩、提升中期增長前景,中央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中央將穩步推進經濟體系市場化改革和政府職能轉型,打破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管制和壟斷,促進要素市場化,支持私有經濟發展,推動教育與研究改革、鼓勵人力資本投資,提升要素生產率水平。
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需要審視「新常態」的階段性含義與特徵,更加長遠且動態的看待金融穩定和系統性風險問題,在加快結構轉型和緩解增長過快下行之間取得平衡。總體來看,受貨幣政策寬松推動,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放緩速度可能慢於我們之前預期,但是其他一些因素的負面影響可能超出我們預期,最重要因素是在房地產下行和傳統的采礦、製造業去產能周期中,國內銀行體系可能出現自主性信用收縮。因而,我們依然維持之前的經濟預測,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將由2014年15.5%降至2015年的12.5%-13.5%,GDP同比增速由2014年的7.2%回落至2015年的6.7%-6.9%。

『叄』 2015――2018年我國的貨幣政策

2015-2018年,我國貨幣政策概括說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政策實施的幾條主線是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繼續加大市場供求決定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穩步推進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健全全國統一聯網管理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體系;落實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方案;繼續鼓勵金融市場創新,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監管框架和機制,完善金融風險的監測預警和處置體系。

『肆』 2015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採取了怎樣的貨幣政策

2015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採取了的貨幣政策是:貨幣政策穩健,繼續定向調控。

『伍』 怎麼分析2015年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展望2015年,我們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仍將繼續推進。那麼,與之相伴的問題就是,明年常規性貨幣政策的空間還有多大呢?對此,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是:目前通脹壓力不大,貨幣政策無需收緊,而明年下調增速目標後,貨幣寬松的壓力也不大,因此,短期內貨幣政策料將繼續維持當前結構性發力的態勢,這樣,使用常規性貨幣政策的空間仍然相對較小。但是,我們並不否認明年存在全面降息的可能(降准可以彌補基礎貨幣缺口,我們覺得很有可能發生)。我們同時注意到,雖然目前就業形勢波瀾不驚,但明年就業會存在一定的惡化風險。如果明年就業底線被突破了,全面降准和降息所傳遞的寬松預期對穩增長將至關重要,屆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可能將重新讓位於常規貨幣政策。
2015年的貨幣政策可以概括為:管好管住「流動性總閘門」,嘗試改進結構性政策工具,定向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進一步地,要真正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除了資金供給端應該維持平穩有序外,我們需要更多資金需求端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要真正抑制融資剛性部門的融資需求。 舍此,一味要求貨幣政策的松而又松,固然能使當前的債務存續更加平穩,也必然會使未來的債務累積更加肆無忌憚。而一旦整個社會的債務存量快速攀升,債務滾動消耗的融資資源也會快速增加,這會使中長期內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整體經濟轉型變得更加艱難。因此,賦予貨幣政策更多的空間,而不是被「投資倒逼信貸」的邏輯裹足緊身,是明年貨幣政策能夠處變不驚的關鍵前提。而財稅制度上能否有「壯士斷腕」的魄力,適應新常態上能否有「日見其新」的定力,則是明年貨幣政策能夠交出漂亮答卷的「詩外功夫」!

『陸』 2015年我國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什麼

中央政治局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5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柒』 2015年1月28號中國央行貨幣政策

1.存款准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存款等債務規定存款准備金比率,強制性地要求商業銀行按此准備率上繳存款准備金;並通過調整存款准備主比率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促使信用擴張或收縮,從而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目的。 2.公開市場業務是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指的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是目前多數發達國家(更准確的說是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根據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買賣證券的差異,可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公開市場。所謂廣義公開市場,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場不發達的國家,政府公債和國庫券的數量有限,因此,中央銀行除了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政府公債和國庫券之外,還買賣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擔保的債券、銀行承兌匯票等,以達到調節信用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目的。所謂狹義公開市場,是指主要買賣政府公債和國庫券。在一些發達國家,政府公債和國庫券發行量大,且流通范圍廣泛,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只需買進或賣出政府公債和國庫券,就可以達到調節信用,控制貨幣量的目的。 當經濟處於過熱時,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回籠貨幣,使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利息率上長升,促使投資減少,達到壓縮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當經濟處於增長過慢、投資銳減不景氣的狀態時,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把貨幣投放市場,使貨幣流通量增加,導致利息率下降,從而刺激投資增長,使總需求擴大。 3.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最早擁有的貨幣政策工具。現代許多國家中央銀行都把再貼現作為控制信用的一項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所謂再貼現政策,就是中央銀行通過制訂或調整再貼現利率來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

『捌』 2015年中國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措施有哪些

2015年貨幣政策操作預計將從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繼續豐富工具箱,完善工具儲備。繼續加強對國際流行政策工具的研究,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不斷豐富和增加工具籃,並對這些工具進行組合和運用。根據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需要,靈活搭配、合理創新。

二是不斷創新工具組合。要進一步研究歸納各類工具特徵,不斷完善工具箱中長期、中期、短期品種;精準把握工具操作量、發力方向和節奏。認真探索並思考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而採用什麼工具這一問題。同時,積極完善一套非常規的貨幣操作機制,以應對宏觀條件的不確定性變化。

三是繼續堅持定向調控的思路。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應發揮貨幣當局更大的主動性,積極引導資金流向,繼續堅持定向調控,引導金融機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進一步完善差別准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宏觀審慎政策參數調整力度。適度增加貸款進度彈性,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實際需求和季節性規律合理把握貸款投放節奏。

『玖』 2015年中國應該實行怎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新常態是這次會議的一大主題詞。在分析明年經濟形勢時,會議強調,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會議同時指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出現的一些趨勢性變化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說:「新常態意味著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態勢變了,決策層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路也在調整,宏觀經濟目標將會呈現多元化趨勢。」
明年經濟工作,既有穩字當頭的不變,也有著力點的變化。會議提出「兩個堅持」,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穩中更有進。會議提出,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
信號二
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
會議強調,要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同時,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增長不穩,調結構就缺乏基本前提。」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說,只有經濟保持一定增速,就業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才能正常維持,才能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長期目標的實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明年我國經濟將呈現由弱轉穩的趨勢,出口、消費、投資均有望實現平穩增長,保持宏觀政策穩定性將支持經濟向新常態平穩過渡。
信號三
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
步入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再靠以往大規模投資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及外部需求,難以繼續維持健康增長。
會議提出,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促進大眾創業、大眾創新,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
「這是中國經濟由高速到中高速過渡必然發生的增長動力切換,也是重要的戰略部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王軍指出,下一步要通過相關政策和制度安排,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鼓勵社會資金和民營資本參與投資,從金融、財稅、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信號四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會議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主要追求產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轉變。
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表示,我國糧食連年增產,但糧食生產的各種資源要素已經綳得很緊,生態環境承載壓力在不斷加大。
畢美家說:「今後應突出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把綠色理念貫穿於增產模式攻關的全過程,努力提升土地產出率、投入品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信號五
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梯度推進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中的突出問題。會議提出,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胡序威認為,這一部署意在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由東向西梯度推進,既有利於縮小地區差距和貧困差距,又能形成幾大區域戰略互動,打造新的經濟支撐帶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合作新平台。
「上述部署既有重點又有全局觀。」他表示,京津冀優質生產要素聚集,對經濟發展全局意義重大;長江經濟帶產業基礎良好,又將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統籌起來,有利於生產要素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擴散;推進「一帶一路」,是擴大對外開放有力之舉,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將受益匪淺。
信號六
就業和扶貧加以特別重視
新常態下,明年民生政策走向如何?會議提出,要更加註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特別要重視做好就業和扶貧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扶貧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前提。中央把這兩項工作作為明年民生工作重點,既抓住了基礎,也抓住了重點,是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具體體現。」張立群說。
他指出,今年以來,民生政策效果明顯,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穩定。從目前情況看,明年在就業和扶貧上還會有進一步動作。
信號七
經濟體制改革抓落地
產能嚴重過剩、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市場調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運行放緩,使不少過去被高速增長掩蓋的問題和挑戰浮出水面。王軍認為,當前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障礙,最終要通過改革去突破。
今年以來,行政審批、金融、財稅、投融資、對外經貿等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推進,既在穩增長上發力,又有效推動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為我國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專家指出,這次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出既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提高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質量」,體現了強力促改革的決心,也為攻堅期如何向縱深推進改革作出具體部署,那些難度大、阻力大的改革有望在明年強力推進。
信號八
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經濟全球化下,開放性的宏觀經濟管理愈發重要。會議指出,要促進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甦,美國正式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將導致資本流出新興經濟體,我國也面臨資本外流壓力。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保持較快增速。商務部預計,中國對外投資金額即將超過吸收外資金額,未來5年對外投資增速將保持在10%以上。
張燕生預計,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可能出現拐點,從多年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格局轉向基本平衡甚至出現逆差,由此帶來人民幣雙向浮動、跨境資本和貿易雙向波動的趨勢。
「當前支持國際收支進一步改善的條件已經具備,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於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性至關重要。」張燕生說。

熱點內容
股市pbx是什麼顏色 發布:2025-05-15 08:01:30 瀏覽:645
原油期貨1手漲1美金賺多少 發布:2025-05-15 07:56:57 瀏覽:686
期貨有多少次逼空 發布:2025-05-15 07:55:29 瀏覽:554
股票回購對稅的影響 發布:2025-05-15 07:51:23 瀏覽:269
吉祥騰達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5-15 07:51:17 瀏覽:774
為什麼醫療基金都下跌 發布:2025-05-15 07:48:28 瀏覽:705
成都金融局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05-15 07:45:18 瀏覽:561
股票交易最後5分鍾無法撤單 發布:2025-05-15 07:41:44 瀏覽:46
貿易戰對中國哪些股票影響較大 發布:2025-05-15 07:32:12 瀏覽:751
基金怎麼沒有白點了 發布:2025-05-15 07:27:06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