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黃金當貨幣
Ⅰ 黃金為什麼可以作為貨幣流通
貨幣的原始本質就是勞動力的交換。
黃金比較稀少,生產所需的勞動力成本穩定,不會輕易變動。在有紙幣之前,黃金比較容易攜帶,可以稱之為「方便攜帶並用於交換的勞動力」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交換充當過貨幣,後來貨幣商品逐漸過渡為金銀等貴金屬。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交換的擴大,商品貨幣(金銀)的供應越來越不能滿足對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又逐漸出現了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彌補流通手段的不足。進入20世紀,金銀慢慢地退出貨幣舞台,不兌現紙幣和銀行支票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
Ⅱ 為什麼黃金可以充當天然貨幣
金銀首先是一種材料,具有優良延展性、穩定性(適用於各種環境)的優質材料(很多答主都已經從物理化學方面分析得很透徹了)。在缺乏現代科學發明的新型材料之前,黃金白銀製品遍布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僅僅是從種類上,畢竟稀有),不僅僅是裝飾而已。在陶瓷餐具沒有出現之前,粗糙的陶器、木頭比起金銀製作的餐具器皿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瓷器出來之後也沒有失去其地位。
由於大量現代材料的普及,人們已經想當然認為金銀只具有貨幣與裝飾作用以及比較有限的工業用途,而把其作為一種優良的日用品材料的屬性給忘記了。正是因為在古代材料的缺乏,成就了黃金不可替代的位置。只不過後來開發的材料越來越多,金銀材料才從很多領域退出,變成了專門的裝飾用貴金屬以及流通的貨幣。
另一個類似的材料是銅,為什麼古代銅製品那麼多,本質上還是因為雖然材料特性不如金銀,但產量大的優勢使得銅成為了普通日用品的最好材料。現在還有一些銅手工藝人,能把一片光禿禿銅板敲打成一支精美的水壺。後來還出現了容易熔鑄的鋁早期產量低甚至價比黃金,但是黃金、白銀一直穩穩占據了高端用品的原料地位。
Ⅲ 黃金為什麼能作為世界貨幣
黃金質軟,牙齒可以咬動,用手可以拗彎。1克純金可拉成長25公里的絲。比蜘蛛絲還細的金絲,可在高級電子儀器、電子計算機里作集成電路的導線。宇航員面罩上的望玻璃鍍上一層薄金,能防止紫外線輻射的損傷。
金的化學性質相當穩定,即使深埋地下數千年的金器都不會壞。又由於黃金較貴重,在國際市場上作為硬通貨使用。
已知含金礦物有25種。其中主要的是以單質形式產出的自然金(古代叫生金),有的如麥麩片,有的像頭發絲。這種金礦開采後可以直接冶煉。另外,有許多眼睛看不見的「小不點」金粒,常寄生於黃鐵礦、毒砂、黃銅礦等「親戚」家中,叫做「伴生金」,它們要通過採掘、粉碎、分選、熔煉才能提取出來。
當山金和含金岩石裸露地表後,遭受長期風化剝蝕而崩解,金粒和砂、礫、岩塊一道被流水沖向低處,在水流速度緩慢處停積起來,成為砂金。
極細的粉金要88.5萬粒才能湊足一兩。看得見的叫明金,大小形狀如芝麻、麩片、綠豆。那種幾公斤至幾十公斤的天然金塊俗稱「狗頭金」。
含有雜質的自然金,比水重15~18倍。淘金人利用重沉輕浮的原理,把含金的砂子拿到水裡去反復淘選。那些較輕的砂子經水一淘,逐漸簸出淘砂盤子,而金粒沉於盤底。
當今,世界產金大國要數南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國。我國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區都有金礦點。
人類自從開始採金以來,共生產了近11萬噸黃金。收存在私人手中和各國金庫里的黃金約8萬多噸。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是世界最大的金庫,在地下24米深處,儲備黃金1.2萬噸。
Ⅳ 為什麼選黃金做貨幣
一般交易 特別是24小時可以做的 選擇的一個特點就是波動大,機會多,黃金 原油還是貨幣中的英鎊 美日這些都是經常交易的品種。黃金受到影響的因素更多,戰爭、災害、事故等等都會影響黃金。
Ⅳ 為什麼黃金是可以作為貨幣呢
1由它的物理性質決定的,
性質
穩定,不易磨損,2它
儲量
少,開采難度大,因此決定它
價值
高。
Ⅵ 中國在古代,為什麼要用金銀做貨幣
1、古代採用過很多貨幣,並不限於金銀。最早的貨幣就是天然海貝。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2、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生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生是貨幣。
(6)為什麼用黃金當貨幣擴展閱讀: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西夏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種是西夏文,叫「屋馱錢」;一種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的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
金國由女真族所建,曾統治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其所鑄錢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金國的錢幣受南宋的影響較大。
在元代,紙幣已成為基本流通貨幣,銅錢已不佔有主要的地位,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
Ⅶ 為什麼選用黃金作為貨幣衡量單位
黃金的價值還不如一塊塑料板?????
為什麼以黃金作為衡量貨幣的標准?
很簡單,就是因為黃金的價值被世界所公認。
為什麼黃金的價值被世界公認?
這就要從幾千年前講起了,幾千年前,人類最初是通過以物換物的方式來進行商品的交換,比如一擔柴換一隻雞,一擔米換一頭豬,但這種交換的方式很快就出現了問題,比如你以一擔柴換來了一隻雞,當別人再拿一擔柴換你的雞的時候,你不幹了,於是隨時時間的推移,人類就發明了貨幣,並分別把各東西標上貨幣數量,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以物換物帶來的問題了,在大家的認可下,首先貝殼成為了大家公認的貨幣,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貝殼不容易保存,而且容易碎,一些人好不容易得來的財富可能就因為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沒了,大家覺得不妥,於是又換別的東西作為貨幣,就這樣換來換去,直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黃金的出現,這才有了以黃金作為貨幣的說法,一是因為黃金的稀少,另一方面是因為黃金是一種很穩定的物質,不管你放多久,不管你怎麼摔,黃金都不會壞,於是經過大家的公認,黃金就成為了貨幣,這就是最初黃金成為貨幣的來歷。
講到現代,科學技術這么發達了,為什麼黃金還這么重要?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黃金的物理屬性和金融屬性,黃金的物理屬性主要是因為黃金的穩定性好除了王水外沒有任何東西能把黃金溶掉,另外黃金的韌性很好,一盎司黃金可以拉出幾千米的金絲來,同時學過物理的都知道,黃金的導電和導熱性能是非常好的,因此黃金在科學領域上的運用也就非常廣了,很多關鍵的零件,都是用金子做的。講到金屬性就更簡單了,幾千年來被老祖宗認可的東西,現代人肯定認可,世界各國都認可黃金,除了它稀少和珍貴外,主要是因為黃金幾千年來被人類所認可的歷史。
Ⅷ 從古至今,幾乎所有古老文明都喜歡把黃金作為貨幣,這是為什麼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具有貨幣屬性,這是絕大多數商品所不具備的。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幾方面著手:
Ⅸ (1)黃金為什麼可以成為貨幣(2)金本位制為什麼會崩潰(3)黃金在當今社會有什麼 樣的經濟地位
1.黃金為什麼可以當貨幣
盤點2005年全球金融大事,最受矚目的無疑是金價出現不同尋常的持續上漲。盡管受年終結賬因素影響導致國際市場金價一度自每盎司540美元的高位出現急劇下挫,但許多市場人士依然對金價未來走勢充滿信心。這顯然不是由於黃金在中國已漸漸成為一種新的投資工具,畢竟上海黃金市場交易所全年成交量僅為106億元人民幣,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擔憂。當人們相信大宗商品交易價格對產業周期具有前瞻性,以及匯率對經濟周期具有前瞻性的時候,黃金價格的前瞻性可能更加豐富。
黃金和白銀成為世界貨幣是由國際貿易推動的。在此之前,各國的貨幣形態五花八門。如果說以白銀為主的世界貨幣代表了十七世紀前以中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格局,那麼,在西方工業革命、海上貿易發展以及戰爭賠款等因素作用下,到十九世紀,黃金逐步取代白銀成為擴大的世界貿易體系普遍接受的世界貨幣。
2.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動搖了金本位制的基礎,金幣的自由鑄造、自由熔 化、自由輸出入和自由兌換受到了削弱,使這種貨幣制度難以繼續。
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黃金既是貨幣又是商品,作為貨幣要求價值穩定,作為商品它的價值要 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又不可能穩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貨幣。
其次,黃金作為貨幣並不能保證黃金在國際之間的流動實現均衡,由於黃金流 入或者流出會影響到各國貨幣供給量,黃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實現自動的均衡,也就
使各國的貨幣供給量難以與黃金的儲備保持適當的比率。
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國貨幣之間的比價要用所含的黃金量做基礎來確定。
由於各國政府為了刺激或抑制經濟的擴張或緊縮,對貨幣量進行調節,要求實行獨
立的貨幣政策,因此以貨幣的黃金含量為基礎的固定匯率制度難以維持。
3.黃金在當今社會有什麼樣的經濟地位
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它在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黃金儲備的管理意義在於實現黃金儲備最大可能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作為國際儲備的主要形式之一,黃金儲備在流動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應考慮其適度規模的問題。
正確理解黃金儲備的概念的意義在於:一是有利於確定合理的黃金儲備規模;二是可以避免與商業銀行日常營運的黃金資產混為一談,有利於銀行業務的正常運行;三是有利於實行黃金管制國家的中央銀行正確制定黃金管理政策,促進本國黃金產業及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
黃金儲備量作為國際儲備的一個部分只是是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黃金儲備量高則抵禦國際投資基金沖擊的能力加強,有助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有助於維持一國的經濟穩定,不過過高的黃金儲備量會導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為黃金儲備的收益率從長期來看基本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體以後黃金儲備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量約為600噸,就是6億克,平均每人0.5克不到,國家發行的紙幣數肯定不止這么多。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