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如何影響ad曲線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如何影響ad曲線

發布時間: 2022-04-23 16:22:16

Ⅰ 解釋貨幣和財政政策如何影響總需求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它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系制約。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

Ⅱ 試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模式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縮信貸和提高利率是「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社會總需求,但制約投資和短期內發展,反之,是「松」的貨幣政策,能擴大社會總需求,對投資和短期內發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財政政策包括國家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增稅和減支是「緊」的財政政策,可以減少社會需求總量,但對投資不利。反之,是「松」的財政政策,有利於投資,但社會需求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
雖然這兩項政策在宏觀經濟運行中都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但僅靠一項政策很難全面實現宏觀經濟的調控目標,沒有雙方的配合,單個政策的實施效果將會大大減弱,這就要求二者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綜合優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四種不同的搭配組合,政府究竟採用哪種取決於客觀的經濟環境,實際上主要取決於政府對客觀經濟情況的判斷。概括地說,「一松一緊」主要是解決結構問題;單獨使用「雙松」或「雙緊」主要為解決總量問題。
在市場經濟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國家履行宏觀經濟管理職能的兩個最重要的調節手段,這兩大政策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為它們之間的協調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但由於這兩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調節的側重面也不同,因此,這兩大政策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二者既不能簡單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應該相互協調,密切配合,以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的目標。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兩大政策的協調配合要以實現社會總供求的基本平衡為共同目標。
第二,兩大政策的協調配合應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第三,兩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對獨立性。
第四,從實際出發進行兩大政策的搭配運用。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是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客觀要求和必要條件。但兩大政策協調配合的效果,不僅取決於正確確定兩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體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外部環境的協調配合。例如,需要有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貿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協同;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內社會政治環境;有合理的價格體系和企業(包括金融企業)的運行機制;還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Ⅲ 在AD—AS模型中擴張性貨幣政策會使價格水平如何變化

(1)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貨幣供給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現為LM曲線右移,在IS和LM重新達到均衡時,產出增加,利率下降;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右移,考慮到AS曲線的不同形態,我們只考慮一般形態,即AS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這樣,在新的均衡點,產出增加,價格水平上升。

(2)提高個稅起征點,財政稅收收入會減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現為IS曲線右移,達到新均衡時,產出增加,利率上升;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右移,在新的均衡點,產出增加,價格上升。

總之,不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屬於需求管理,因此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的移動,由於(1)為寬松的貨幣政策,(2)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樣都是增加總需求的行為,因此AD曲線均右移。

供參考。

Ⅳ 哪些經濟政策(具體到因素)會引起IS曲線/LM曲線/AD曲線/AS曲線右移

1.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貨幣供給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現為LM曲線右移,在IS和LM重新達到均衡時,產出增加,利率下降;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右移,考慮到AS曲線的不同形態,我們只考慮一般形態,即AS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這樣,在新的均衡點,產出增加,價格水平上升。

2.提高個稅起征點,財政稅收收入會減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現為IS曲線右移,達到新均衡時,產出增加,利率上升;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右移,在新的均衡點,產出增加,價格上升。

總之,不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屬於需求管理,因此在AD-AS模型中表現為AD曲線的移動,這是由於(1)為寬松的貨幣政策,(2)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這樣都是增加總需求的行為,因此AD曲線均右移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了實現其最終的政策目標,對貨幣供給量和信用情勢,所_取的管制措施。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

「最終政策目標」包括:控制物價穩定、協助經濟成長、達到充分就業,及平衡國際收支促進金融穩定。央行主要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調整存款准備率、調整重貼現率及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公開市場操作,以及選擇性信用管制,或者直接或間接管制

貨幣政策效果取決於IS和LM曲線的斜率.
在LM曲線形狀基本不變時,IS曲線越平坦,LM曲線移動(由於實行變動貨幣供給量的貨幣政策)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就越大;反之,IS曲線越陡峭,LM曲線移動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就越小.
當IS曲線斜率不變時,LM曲線越平坦,貨幣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則貨幣政策效果就越大.當IS水平,LM垂直時,即為古典主義的極端情況,此時財政政策完全無效,貨幣政策完全有效.

Ⅳ 假設政府支出增加,央行應如何最大化這種增加對總需求的影響

應保持固定匯率,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浮動匯率下財政政策無效率。

簡單地講,因為政府支出要形成消費,從而引起總需求的增長。

總需求函數被定義為,以產量(國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總量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如果價格水平上升,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用來交易商品和勞務的貨幣的需求量就高,則利率就升高,則投資和總支出水平就下降。投資下降,則國民收入就下降,而總需求曲線的橫軸是y, 即收入,即總需求,縱軸是p, 即價格,價格升高,投資(收入,也就是總需求下降),你可以畫圖看一下,總需求曲線就是向下傾斜的。同時,總需求函數(曲線)是根據is-lm模型推導出來的,而且ad,即總需求曲線的斜率主要取決於is曲線的斜率,is的斜率也是負的,而is曲線的方程為r=(α+e)/d-(1-β)y/d一一其中斜率主要由d,即投資與利率的敏感度,決定。投資對於利率越敏感,即is曲線的推導中,投資函數越陡峭,is曲線就越平緩,則總需求曲線就越平緩。這是從投資角度說明ad曲線向下傾斜和斜率的原因。其中也說明了物價水平的變動所引起總需求變動的情況,因為總需求函數就是物價和總需求的關系。

如果政府支出變動,則是運用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則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is曲線向右移動,進而影響到ad曲線向右移動,可以看下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都使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以上供參考。

Ⅵ 畫圖說明擴張性財政政策對IS-LM和AD-AS經濟模型的影響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IS曲線向右移,使利率與國民收入都增加,利率上漲不利於私人投資的增加,有擠出效應 但當同時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LM曲線左移,收入Y減少,利率提高 兩者的最後結果是收入最後不變,利率卻提高了,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將總需求與總供給結合在一起放在一個坐標圖上,用以解釋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考察價格變化的原因以及社會經濟如何實現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

(6)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如何影響ad曲線擴展閱讀:

擴張性財政政策作為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

緊縮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抑制或壓縮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它往往是在已經或將要出現社會總需求大大超過社會總供給的趨勢下採取的。

Ⅶ 寬松的財政政策為什麼會使ad右移

我覺得樓上說得不太正確哦。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寬松的財政政策,首先表現為政府支出增加,1.政府支出本來就是AD的一個構成因素,那麼政府現在支出多了,一個元件變大了,那AD自然就增加,即右移;2.政府支出得多,人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有改善,比如醫療啊設施啊,那麼就會有個消費者信心增強的效果,消費者會自我感覺良好,那麼就有趨勢增加消費,這將表現為消費增加。同樣的,消費也是AD的一個構成因素,它增加了,AD也會大幅上升的。
寬松的財政政策,還表現在稅收會減少。人們交的稅少了,那就有更多錢去消費了,所以就和上述2中一樣,消費高了,AD就表現為向右移了。

特別要注意的是,樓上說的利率增加,那應該是貨幣政策的功效!僅僅談到財政政策的放寬時,與之相關的應該只有政府支出和稅收這兩部分的變化。切記切記。非常容易丟分的。

至於樓主說的,總供給的問題,在長一點的時間裡面看,會提高的。有以下幾種原因:1.人們的消費需求變大了,這就會刺激各個公司考慮增加生產額然後加大供給,當然,這是在公司有那個額外生產力的前提下;2.人們錢花得多,公司利潤就越多,就有更多錢拿來投資在自己的固定資產上,比如工廠啊研發新產品啊增加效率啊,那麼這也會增加市場上的供給量;那些沒有1里提到的額外生產力的公司,現在也有錢去買機器雇員工,多生產多供給;3.如果政府增加的支出是花在服務設施上、醫療上,那麼久而久之人們生活更便捷、得了病也能有好的治療,生產率上去了,公司的產出不就也上去了嗎~最終供給也會增加;還有456很多點可以推測。但這些都是長遠的結果,受很多不定因素影響的。

希望回答能解惑。望採納。多謝。

特別說明特別說明!!!禁止任何團體、個人,以任何形式剽竊、抄襲以上回答,一經發現將視其為侵權行為,再三聲明。人貴自重。

Ⅷ 貨幣政策會影響總需求曲線嗎

是的。

那麼,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總需求:

總需求曲線由於以下三個原因而向右下方傾斜:

財富效應

利率效應

匯率效應

擴展:財政政策只能影響IS曲線,貨幣政策隻影響LM曲線,但是前提是價格不變,這是IS-LM模型的前提假設,所以在進行IS-LM分析的時候可以這么認為。否則當價格可變的時候IS曲線的移動會令國民收入變化,國民收入變化又會令價格變化,價格變化會令實際貨幣余額變化,從而讓LM曲線移動。

LM曲線是所有滿足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與利率水平的組合點的軌跡。

供參考。

Ⅸ 為什麼財政政策使IS曲線移動 而貨幣政策移動LM曲線

儲蓄、消費、國民收入和市場利率、財政政策是調節和參與曲線變化的因素。
比如今年的財政政策應該提高市場利率,抑制投資。所以市場的反應是由於投資減少,國民收入也會相對減少,國民消費和儲蓄也會減少,市場需求也會減少。這會導致 is 曲線向左移動。相反,如果財政政策是降低市場利率,吸引國內外投資,它將增加國民收入並使is曲線向右移動。
拓展資料:
Is曲線是產品市場中滿足均衡收益和利率的所有組合點的軌跡。由於利率上升會導致投資支出減少,從而使總支出減少,最終導致均衡收入水平下降,因此is曲線向下。
1.is 曲線的斜率主要取決於投資對利率的敏感性和乘數的大小。投資對利率的彈性越大,曲線越平坦;乘數越大,曲線越平坦。 is曲線的移動是由自發支出的變化引起的,自發支出的增加會導致is曲線向右移動;自發支出的減少將導致is曲線向左移動。
2.is 曲線右上方的所有點表示產品市場存在過剩供應,而is 曲線左下方的所有點表示產品市場存在過剩需求。只有is曲線上的點才能滿足產品市場總供給與總需求相等的要求。
經濟意義
1) 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宏觀均衡時總收入與利率的關系,即I = s。
2)總收入與利率存在逆向關系,即當利率上升時,總收入水平趨於下降,當利率下降時,總收入水平趨於上升。
3)is曲線上的任意一點表示I=s,偏離is曲線的任意一點表示沒有達到平衡。
4)如果某點在is曲線的右側,則表示I < s,即當前利率水平過高,導致投資規模小於儲蓄規模,即需求未能消化當期產量,產品市場供大於求。如果某點在 is 曲線的左側,則表示 I > s,即當前利率水平過低,導致投資規模大於儲蓄規模,即當期不能滿足需求,產品市場供大於求。

熱點內容
601010文峰股份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4 11:26:47 瀏覽:936
退市的股票買得到嗎 發布:2025-05-14 11:23:50 瀏覽:806
吉利金融逾期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11:17:23 瀏覽:593
退市後持有股票 發布:2025-05-14 11:12:16 瀏覽:257
原油期貨最高賠多少 發布:2025-05-14 10:58:51 瀏覽:592
股票交易買要收費嗎 發布:2025-05-14 10:46:10 瀏覽:786
股市四大敗相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10:45:11 瀏覽:671
期貨居間稅費多少 發布:2025-05-14 10:43:10 瀏覽:167
基金分散多少合適 發布:2025-05-14 10:43:01 瀏覽:815
股票交易量越來越少 發布:2025-05-14 10:43:00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