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股市怎麼大跌
❶ 近日全球股市下跌是何原因
英國出現更快速傳播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引發全球恐慌,甚至壓倒了市場對疫苗推送經濟反彈的樂觀情緒。周一歐洲股市下跌3%,北美股市開盤急跌。
新發現的毒株比原病毒傳染力強70%,目前英國已經有1600萬民眾受到更嚴格的封鎖限制,周日,加拿大和歐洲等多個國家宣布對英國封關,這些消息壓制了美國剛剛出台的的刺激法案帶來的積極影響。
封關令已經使英國民眾和商家陷入混亂。英磅匯率大跌2.5%,成為自今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英國銀行Lloyds和Barclays股價一度暴跌6%。歐洲股市全盤下跌約3%,旅遊和娛樂類股下跌5%。
北美股市周一上午10時,多倫多證交所S&P/TSX指數跌1.26%,至17314點。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360點或1.2%,至29819點。S&P500指數跌跌46點或1.25%,至366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跌133點或1%,至12622點。
(1)全世界股市怎麼大跌擴展閱讀
英國疫情升級引起全球多國的高度關註:
據媒體報道,俄羅斯應急響應中心表示,俄羅斯監管機構將跟蹤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新冠病毒突變事件,如果需要將隨時准備採取措施。
瑞士政府表示,目前瑞士境內還未檢測到新的新冠變種毒株,但自12月14日起從英國和南非進入瑞士的所有人必須接受10天隔離。法國衛生部長韋蘭表示,傳播速度更快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完全有可能已經在法國傳播。
據悉,約翰遜已經推出最新的防疫政策,倫敦等英國東南部地區進入最新設立且更加嚴格的第4級防疫「封城」封鎖,並取消這些地區居民的聖誕聚會計劃。在英國國內,由於疫情「失控」,即將到來的聖誕節相關活動基本告吹。
❷ 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全球股市大跌表面看是一種資本博弈的結果,實質上是世界頭號經濟體所玩弄的金融把戲難以演下去,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清其本質,投資意願大幅下降,是信心崩潰所導致的原因。
金融經濟就是虛擬經濟,歐美爭奪世界金融霸權,已是明和暗爭的問題,國外經濟支撐大部分是靠美元在世界經濟流通領域的利潤。隨著第二大經濟體的崛起,中俄等國家不願再為美元打工,美元的世界金融霸權地位受到影響,國外躺著掙錢的時代快結束了,靠印錢薅別國羊毛的日子將不存在了,所以股市經濟即是實體經濟也是虛擬經濟,看誰用了。
從19年以來,國外股市就像一頭瘋牛,死在它鐵蹄之下的冤魂數不勝數,這其中的套路,普通百姓都能看出個一二來,為何財經大Ⅴ的卻痴迷其中而不醒?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精英們,大多數都有西方資本經濟學理論的背景和觀點,那些“洋學問”能否為國做貢獻,還需認真仔細觀察才行,迷戀國外股市,要有過人的超能本領才能立身於不敗之地,否則,就是給國外人送錢。
❸ 全球股市暴跌原因是什麼
由於全球股市的暴跌,讓許多的股民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得不說,全球股市的暴跌給股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麼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造成全球股市暴跌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三,造成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之一是石油。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大家都無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性,可以說是由是目前全球都在爭奪的資源,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中東國家一直處於戰亂之中。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給嚴重影響了石油行業,有行業的變化,直接影響全球股市。
❹ 全球股票大跌的原因拜託了各位 謝謝
全球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國次級債危機,根據美國最新的調查顯示,這次危機美國後期的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美圓,而由於現在美國現在本身就負債4500億美圓(根據專業人事推算這只是表面數據,真實的負債數據可能高達9000億美圓),這對美國經濟來說是雪上加霜,美國經濟的逐漸衰退基本上成為所有人的共識,而美圓統治了幾十年的國際貨幣體系可能崩潰重新洗牌(索羅斯語),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歐元和人民幣的綜合貨幣體系。而在股市上由於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股市都是聯動機制,所以做為重量級的美國股市暴跌肯定會造成全球股市大跌,而中國股市由於獨立於世界股市的聯動機制外,短期在心理上會對人產生負面影響,但是長期還是不會阻止中國股市的步伐。而對中國經濟方面肯定有影響,但是不會是致命的,因為現在中國的貿易額已經分散到眾多國家,相對來說單獨對美國的貿易額雖然很大,但是不會是絕對的了,而最近法國、英國訪華所簽定的一系列擴大經濟合作協議就有加強歐中合作,減低美國經濟衰退對全球的負面影響的意味。由於中國繼續保持很高的發展速度,美國的衰退反而提供了個中國超越美國的機會,時機難得。 前天行情是關鍵,如果收盤時繼續保持震盪上行,那反彈行情就比較樂觀了,會吸引很多場外資金參與,但是由於前天有IPO新股申購,這對後市的資金面會產生很大的壓力。請謹慎操作。 由於5000點這種整數關口對人的心理層面壓力較大不穩定,容易導致在操作上出現誤差,就會導致大盤的不穩定性,而下周是關鍵了,如果無法順利突破可能還會有所回落整理的要求,當然如果突破了下個目標就是5500了。 個人認為再次連續爆跌很難,如果出現那種情況,一直在談和諧社會的政府不就成了笑談了嗎。如果出現那種苗頭政府都會急著跳出來了,畢竟政府雖然說不希望股市短時間內大漲同樣也說過希望股市不要大跌。現在大盤連續爆跌是機構砸盤在低位換股!他們做得太過分了惹起了民怨他們也吃不了兜著走。 中國股市和國外股市沒有直接的聯動性,但是由於美國經濟的重量級身份,肯定對其他聯動很強的股市有很大影響,而中國不一樣,中國股市相對獨立,而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完全不一樣,美國是經濟停滯,中國是經濟快速發展,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就是其股市的真實寫照,而現在中國股市卻因為一些綾模兩可的對中國股市沒有致命性影響的邊緣問題而連續爆跌,這場爆跌的真正原因就沒這么表面化了。 穩健的投資者應半倉介入被誤殺的業績優良具有成長性的股了。 只要你手中的股不是這次大跌主力在大量出貨的部分金融,地產,鋼鐵,有色,和部分炒作過度的奧運,農業,糖鹼漲價股和垃圾股,就是安全的~暫時不要慌。 一二月份主要是蓄勢震盪期,主力忙著換股調倉,還不會發動大行情。主要以清洗散戶為主,大跌也是主力資金人為造成的。今天更是變本加厲,從大盤量能的情況看有放大的趨勢,散戶已經出現恐慌性的拋盤,主力資金的目的也達到了,只要主力籌碼沒吃夠,換股沒完成,散戶沒出局,大行情就不會產生,而部分主力持續減持的個股請散戶在該股沖高時止損,一般主力出局後該股就很難有什麼作為了! 最新公布的46家(一共有363家基金公司)基金調倉情況顯示,主力去年四季度的布局重點是從地產和金融撤資轉向了中小板和化工板塊,而這只是局部的基金公布的情況不能代表所有的,還有200多家基金尚未公布建倉情況,這只作為參考信息!而這段時間的殺跌重點就是金融和地產類股,連帶有色和鋼鐵板塊也有主力資金減倉的跡象。可以說這是主力的陰謀而已,借各種不利的消息,順勢殺跌,打低股價順便調倉,一舉兩得,如果沒有利空消息,主力資金就沒有借口隨意大幅度打壓大盤,他們也怕惹怒政府要求股市穩定的夙願,而現在正好,全球股市大跌,存款准備金上調,平安擴容,股制期貨和創頭板塊可能提前上市等傳聞就成了主流資金名正言順的打壓大盤和股票的借口,反正股市大跌的責任,就落不到主力的頭上了,自然有很多事情順便背黑鍋,而真正的黑手和意圖就被掩蓋起來的。 2008年的股票將會嚴重分化!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請遵守價值投資的理念才能保證08年的利潤穩定最大化!反復的大幅度波動是主力資金調倉導致的,所以現在散戶要做的是在主力發動08年大行情前提前進入業績優良具有成長性且,主力資金重倉的股票,如果現在仍然不選擇那些將來的潛力股仍然去追逐垃圾股,一旦行情放動,散戶可能會錯過大盤的主升浪,利潤成了最小化,輸在了起跑線上。 由於支撐股市繼續上揚的眾多原因仍然在,所以,現在的波動是主力資金的短期行為而已,08年大行情8000點不是夢!但是要上10000點我認為可能性不大!今年下半年大盤到達8000後請注意風險,建議改為半倉操作,規避風險!二、三月份應該是很多業績預期良好的股業績浪的最好的階段。而真正要談風險較大的月份,四月份的風險應該才是最大的,業績浪差不多到那個時候有褪潮的趨勢了,個股的分化將迅速加大。股市長期的記錄也顯示四月才是應該留意的一個月,在該月要把部分業績提前透支的股票換掉!奧運會可能會成為股市的分水嶺但是不是股市的結束! 其實不存在牛市是否結束的擔憂,股市有漲就有跌這是規律,如果08年最高沖到8000了,那奧運後經過調整跌到5500左右,經過一定時間的沉寂後,中國股市還會去挑戰新的高點,只要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沒有停步,中國的股市也不會止步,當很多年後中國股市站在20000點高位的時候,可能我們才會發現原來8000點只是中國股市征途上的一個歇腳點。而人們應該最關注的行業主要還是,奧運、消費類、軍工、3G、醫葯、化工和受國家政策長期利好的環保以及農業、新能源、,而鋼鐵、紡織、有色、地產、電力....等由於受國家政策的長期利空,將受到很大的打壓。請緊跟投資的主流,這樣才能收益最大化! 人們應該最關注的板塊最新態勢補充!2008年1月27日 安全提示:(游資的特點就是找到題材後快速建倉拉高後就出貨,講究的是快進快出,散戶追高的風險很大,現在很多這方面的股漲幅已經超過100%游資獲利豐厚,他們出貨的速度很快,一、兩天內就能出完)現在這些板塊中近期受游資猛攻的農業類和奧運類,化肥、鹼、糖類漲價等各類題材炒作的「部分股」近期有主力已經在大量出貨了,不適合追漲了,風險太大,散戶請謹慎追高這類部分主力在出貨的股風險大於利潤! 基本上每年1月到4月之間都能產生比較好的業績浪持續時間也比較久是大盤的主浪的驅動能量這和上面談到的純粹游資推動的題材行情差別很大!現在基本上要把選股重心從前期的爆炒農業、奧運、化肥、軍工、糖、鹼、鉀肥漲價的短線題材炒作,逐漸提前轉移到業績優異的股中,為隨時可能爆發的業績浪提前布局了,這樣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而電力板塊由於國家最近宣布將對電價進行長期的限價措施,這對該板塊是利空消息,調低對該板塊的盈利預期!由於尚福林公布爭取上半年將把創業板塊推上市而引發的游資對創投板塊的狙擊行情是否具有持續性還有待觀察,請散戶朋友謹慎追高! 這段時間金融和地產和部分鋼鐵股成為基金減倉的重點板塊,我在替股友分析時發現部分股主力在階段性出貨,請股友盡量避免介入相應的股票,謹慎參與。 如果你是短線投資者,建議股市走穩了再介入,如果是長線投資者,這次因為連續大跌而被錯殺的業績好主力較強的長線股票,可以逢低介入了。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操作,祝你好運!
希望採納
❺ 全球股市為什麼下跌
北京時間周五(3月23日),特朗普根據「301 調查」,簽署了一份針對中國貿易的總統備忘錄,宣布將對約600億美元的中國特定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涉及航空航天、信息技術和機械設備等行業。美國貿易代表處將在15天內公布商品清單,隨後將會有30天的公示期。此外,白宮官員表示,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推出限制中國對美投資的具體計劃。
如果後續中美貿易談判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可能會出台更多的貿易限制措施,如果中國採取反擊措施,可能會針對農產品、航空和汽車等有較大影響力的行業。機構普遍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動用人民幣匯率或使用拋售美債等方式回應貿易摩擦。
❻ 股市每次大跌是為什麼
股市暴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突發大事件影響,出現重大自然災害或者戰爭導致股市暴跌。以美股為例,1907年美股崩盤是因為舊金山地震導致,舊金山地震令美國損失慘重、從而引發股市大跌。1917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美國股市崩盤。1937年到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珍珠港事件影響,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跌幅超過53%。
股市的大跌不僅讓指數降低了,同時泡沫的破滅也讓風險下降了,自然賺錢的效應也就增加了。
❼ 什麼原因全球股市大跌
道瓊斯再暴跌1033點 媒體:或因英國將提前加息
美股急轉直下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一種分析是,是演算法交易引發了這次暴跌。
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發文稱:「股市調整,其實有跡可循。不過真正將股市推下懸崖的,是15分鍾內近700億美元的成交量,令一場正常調整變成奪門而逃,進而演變成全球范圍內的股災。」
一位香港的市場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美國股市衍生品豐富,在閃崩跡象出現後,如果預設指標達到了設置的條件,量化交易中的自動化程式會被觸發,自動發出買賣指令,從而形成強制性的拋售。而這種拋售的體量是在瞬間形成的,很容易導致流動性衰竭。
這類自動化交易在美股市場上,佔比可能達到五成。而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暴漲,也可能加劇了這種拋售,導致波動性衍生品出現巨量的空頭賣單。此外,各類衍生品之間還存在著聯動關系,拋售一旦形成,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
陶冬這樣解釋這種交易環境下的踩踏現象:「天量的成交量突然湧出,與ETF基金的集體沽盤有關,其背後是近年流行的演算法程序發生共振。這些年主動性股票基金和對沖基金的表現普遍不佳,資金湧向被動型基金,尤其是ETF。在過去三年中流入全球股市的新資金中,接近六成來自被動型基金,這是史無前例的。ETF投資基本限於指數成分股,所以近年權重股表現特別好,而此更證明了ETF低成本優勢比主動型基金選股能力重要,形成向上的自我循環。
然而,自我循環有向上的日子,就必然有向下的日子。當市場調整出現某種接近演算法程序中預設大手減持所設定的場景的時候,沽空盤就會蜂擁而出,而此又觸發其他演算法程序拋售,市場形成向下的自我循環。資金在跌市中奪路而逃、自相踐踏,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甚至有幾次比這次股災更為慘烈,但這次調整的機械色彩最濃厚,速度也更快。將這次股災稱之為演算法股災,並不為過。」
ETF的資金流出情況,也可以解釋美股的巨震。
湯森路透旗下的Lipper資料庫顯示,截至美國當地時間2月7日的一周之內,美股基金凈流出資金規模達到239億美元,創下199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周流出量。而現金類投資產品的凈流入量則達到了308億美元,可見股市投資者加速撤退之後,還是選擇了持幣觀戰。
彭博數據則顯示,全球最大的ETF——SPDR標普500指數ETF近4天內出現170億美元的巨額贖回。據統計,SPDR標普500指數ETF產品,曾在歷史上出現過10次四天累計資金流出量超過100億美元的情況,2007年至2008年期間曾出現過6次,2012年10月、2013年8月以及2014年8月也曾出現,而資金流出規模最大的一次竟然就發生在眼下,也就是說,這次的資金出逃規模甚至還要超過2007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
而美國當地時間2月8日的暴跌,在分析人士看來則是與2月5日的暴跌成因並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前一次暴跌所傳導產生的情緒面轉差,而非技術面原因。
美國投資研究公司Schaeffer's高級市場策略師Joe Bell指出,當美國當地時間2月8日再現拋售潮後,很多原本打算逢低買入抄底的投資者紛紛止步,大批賣單無人接盤。
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認為,中國和美國股市的下行有著共同的引發因素——通脹。
他指出,當前通脹魅影浮現,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上升。經濟復甦疊加國際油價上行趨勢下,中美兩國的CPI都有上行風險。通脹預期的上行,將增加貨幣政策緊縮的壓力。
❽ 美股跌為什麼全球股市都跌 請細致說明其中必然聯系
美股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場,除了美國本國國民之外,還有眾多的境外投資者(美國以外的投資者),美股下跌,境外投資者也會相對應的減持自國的股票,避免被波及。
全球股市的聯動性,這么多年來美股已經成為了全球股市的領頭羊,多多少少有些默認參考的意思,就好比原油市場的中東,黃金市場的倫敦,匯率市場的東京——這樣在長期交易過程中,多多少少理念都會傳達到其他參與者,形成「約定俗成」的基本認同。
❾ 任澤平:全球股市暴跌,根本原因是什麼
點評:
(1)核心觀點:近期全球股市暴跌,風險偏好下降,催化劑是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貶值等,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嚴重性。
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的恢復,但根基不牢,美國火車頭復甦脆弱,中國經濟面臨轉型之困。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2016年全球經濟脆弱性增加,是否進入「七年之癢」的周期里?元旦過後的全球股市暴跌,是正常的短暫調整還是危機前兆的風暴前夜?面對挑戰,供給側改革是唯一出路,是該決斷的時候了。隨著供給側改革破冰攻堅,各界對中國經濟轉型的未來將更有信心。
(2)新年伊始,全球股市暴跌,大宗重挫,黃金債券等避險資產上漲。
元旦以來,全球股市暴跌,截至1月16日,標普500指數下跌8%,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4%,德國DAX指數下跌11.2%,日經225指數下跌9.9%,上證綜指下跌18%,巴西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股市也出現大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其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22%,LME銅下跌7.8%,DCE鐵礦石價格下跌5.4%。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較大,港幣大跌,聯系匯率制面臨挑戰,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大貶。避險資產獲青睞,美債收益率一度跌破2%,中國國債收益率跌至2.7%附近,黃金上漲2.6%。
(3)催化劑是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等。
首次加息後,近期美國通過逆回購(Reverse Repo)回收大量流動性,與之相佐證的數據是1個月期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考慮到美國是全球流動性的「總閥門」、各國經濟脆弱性以及2009年以來流動性過剩堆積了大量資產價格泡沫,美國回收流動性重創全球股市和各國匯率。
當前國際經濟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的三軌分化,美聯儲加息回收流動性,但新興經濟體仍處於嚴重衰退期,巴西、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貨幣大幅貶值。同時,西方國家有可能結束對伊朗(OPEC第二大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制裁引發原油再次暴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因素,打擊全球風險偏好。
(4)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嚴重堆積。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均採取QE、財政刺激等手段應對,供給側改革進展有限,全球缺少創新浪潮和新增長點,資產價格泡沫嚴重,實體經濟復甦進程脆弱。世界經濟呈三軌特徵:
第一軌,美國2008年11月以來實施了三輪QE,並長期保持零利率,走向弱復甦並在2015年12月首次加息。需要看到的是,美國經濟此輪復甦主要是靠大規模貨幣寬松、刺激股市房市泡沫(全大幅創新高)、頁岩油氣革命收窄能源進口貿易逆差、製造業成本降低引發製造業迴流的再製造化等,跟上世紀80年代末供給側改革之後引發的90年代信息技術革命及其黃金增長周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作為火車頭的美國更多地是通過QE和美元貶值將調整成本分散全球承擔,而不是通過供給側改革創新引領全球走出危機。第二軌,歐日在2014年以來通過QQE、負利率、匯率大幅貶值(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歐元日元貶值幅度高達20%-30%)等貨幣刺激,經濟築底改善,採取的手段仍然是將調整成本分散全球承擔(2014年5月-2015年5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供給側改革基本沒有進展。
第三軌,中國經濟正經歷轉型之痛,2008年前後劉易斯拐點出現,勞動力成本加速上漲,加工貿易比較優勢削弱,2014年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房地產投資及其相關的重化工業投資大幅下滑,與此同時,國內一線房市價格泡沫、三四線城市庫存泡沫、股市估值泡沫、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但面臨體制性出清困難、銀行體系大量隱性不良、影子銀行體系高利貸維續舊增長模式等因素疊加,對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管制放開不夠,減稅力度過小。
(5)七年之癢?全球市場休養生息?
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恢復,資產價格也出現了多年繁榮,堆積了較大的泡沫。但背後經濟復甦的根基脆弱。一方面,復甦主要依賴於各國央行輪番刺激,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經濟恢復力量減弱;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正面臨轉型之困。而作為「火車頭」的美國也開始顯露疲軟跡象,標普500指數ROE從2014年10月的15.2,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6,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從2014年10月的59,下跌到2015年12月48。
(6)新興市場是高危區。
一方面美國率先搞QE、零利率、貶值等分散調整成本,產能出清和去杠桿率先完成,率先走向復甦,隨後歐日加碼搞QQE、負利率、貶值等,經濟築底改善,但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尚未產能出清和去杠桿(中國重化工業產能過剩和巴西等資源型產業產能過剩),全球資產價格泡沫嚴重;另一方面,美國正進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動性極度寬松態勢可能逐步逆轉,新興市場成為最脆弱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