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民間流通的貨幣是什麼
A. 宋朝出現的紙幣叫什麼,出現的地點又是在哪裡
交子是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發行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
B. 中國宋朝時用的什麼錢幣
交子是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發行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交子面額由一貫至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為不便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卷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分鋪。由於鋪戶恪守信用,隨到隨取,交子逐漸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也越來越多的直接用交子來支付貨款。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正是這一步步的發展,使得「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特性,真正了成為的紙幣。
隨著交子影響的逐步擴大,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16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認可。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以本錢36萬貫為准備金,首屆發行「官交子」126萬貫,准備金率為28%。
從商業信用憑證到官方法定貨幣,交子在短短數十年間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具備了現代紙幣的各種基本要素,將還處在黑暗的中世紀的歐洲遠遠拋在後面。
據清《續通典·食貨》交子三年一屆,始於宋代之銅錢與鐵錢溷用而不便於攜;迄神宗時,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認,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
C. 宋朝的貨幣制度
宋朝錢幣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後)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後期只是「官用」的標准。
D. 宋朝時期貨幣是什麼樣的
兩宋的銅鑄幣以採用年號為顯著特點。據考證年號首創於漢武帝,而「年號錢」始於十六國時四川成都李壽的「漢興錢」。最後一枚年號錢為袁世凱復辟帝制鑄行的「洪憲元年,當十銅元。」此錢隨袁世凱垮台,存在不到4個月。
「年號錢」因鑄有年號,標明鑄造時間,使人在考證古幣年代時可一目瞭然,這在錢幣形式發展上是一個進步。歷朝年號錢中宋、明、清三朝的錢幣最容易收集。
另外,歷代書法中要數宋朝見著。相傳宋神宗元豐年間所鑄元豐錢有篆、隸、楷、草四種書體,其中蘇東坡手筆的隸書錢文沉著、豪邁,被稱「東坡元豐」。宋哲宗年間司馬光和蘇東坡用篆、行兩種書法寫過對文錢「元裕通寶」,使宋朝流行對文錢。
擅長書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錢文上一展身手。由皇帝書寫的「御書錢」,據考證第一人為宋太宗趙炅,而歷代皇帝中書法成就最高為宋徽宗趙佶。他治國安邦無能,「靖康之恥」與兒子欽宗一起被擄為金兵俘虜。但對琴棋書畫情有獨鍾,尤其是書法「瘦金體」鐵畫銀鉤,別具一功。
兩宋時期鑄幣銅鐵錢並行,因銅器比銅幣值錢,有毀錢鑄器現象,少見銅錢而出現鐵錢。另外隨經濟重心南移,貨幣流通擴大,兩宋產生的紙幣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
這紙幣是一種象徵性貨幣,它是社會商品經濟發展至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與造紙和印刷技術的進步也有關。北宋的紙幣主要有交子,南宋有會子、關子。交子、會子都是當時對票據、證券的俗稱。而幣值是否穩定成為經濟財政局勢的晴雨表。
遼、宋、西夏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與漢族交往中受中原經濟文化影響,除了使用唐宋所鑄銅幣外,也發行過民族文字與漢文銅鑄幣。
E. 宋朝都有哪些貨幣
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想想看,拿一張面額2000元以上的紙幣去市場買東西……),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歲幣「銀帛」多少之類),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為常識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准,與原有的文、貫、緡、銖等貨幣單位攪合在一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鵰》等書中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時距更遠,對前朝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的認識更加不足,才會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而認真的讀者或觀眾出於對古代經濟情況的好奇應該對「銀兩」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希望對你有幫助
F. 宋元時期貨幣簡介
宋朝的紙幣名稱是交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地區,發行於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實際上是一種存款憑證。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為不便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金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數額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紙卷上,再交還存款人,並收取一定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
元朝紙幣名稱是中統元寶交鈔。「中統元寶交鈔」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宋代紙幣至今無實物)。刻版印製時間為元代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時代。這種紙幣已與現代的鈔票別無二致。「中統元寶交鈔」為樹皮紙印造,鈔紙長16.4厘米,寬9.4厘米,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蓋有紅色官印。
交子,是發行於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
G. 宋朝的貨幣單位都是什麼
宋朝的貨幣單位是宋朝錢幣。
宋朝錢幣作為宋代最主要的貨幣,每一百文「因(後)漢制,其輸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諸州私用猶各隨俗,至有以四十八錢為百者」。
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詔所在悉用七十七為百」,通常稱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實數一百錢的稱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為百」,至少到北宋後期只是「官用」的標准。
(7)北宋民間流通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宋初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鑄幣量超出唐代20倍。宋第二帝太宗於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990年)五月改鑄發行淳化元寶錢。
皇帝親書隸、行、草三體錢文,成為皇帝親書錢文(稱御書)之始,又是行、草入錢之始。兩宋300餘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實亡),改年號57次,鑄年號寶文錢43種(不包括大小和書法等版別變化)之多。
H. 我國古代每個朝代用的貨幣
1、三國兩晉的貨幣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復五銖錢的流通;
蜀:直百錢;
吳:大泉五百、大泉當千。
兩晉:未鑄新錢,西晉主要沿用漢魏之五銖及各種古錢,東晉元帝渡江後主要沿用孫吳地區流通的舊錢。
十六國:河西涼州刺史張軌恢復五銖錢,漢興錢為我國最早的年號錢。
2、南北朝時期的貨幣
劉宋:四銖錢;
南齊、蕭梁:第一次大量鑄鐵錢,曾鑄銅錢、五銖錢、短百;
陳:大貸六珠;
北魏:太和五銖、永安五銖;東魏:沿永安五銖;北齊:常平五銖;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間以絹布交易,五嶺以南則以鹽米布交易。
3、隋唐時期的貨幣
隋文帝鑄統一的標准五銖錢成為境內流通中統一的貨幣!
唐法定貨幣流通制度時錢帛兼行
武德四年廢五銖鑄開元通寶錢,規定了成色標准脫離量名錢體系,以重量作為錢幣的名稱。
4、唐末五代的貨幣
會昌開元錢(背面有文字的開元通寶錢,後來各州都將州名鑄在錢的背面)。
五代十國總體比較混亂,周世宗鑄周元天寶為鑄錢最多的一次。
白銀開始進入流通(銅錢減少,絹帛較小的可行性,白銀逐漸進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為器飾或財富收藏(銀餅、銀鋌)、賄賂、謝禮、軍費供應、地方進獻,五代十國之後公私蓄積白銀的風氣逐漸形成。嶺南道、江西道產銀最多。
5、兩宋時期的貨幣
宋代的年號錢:在通寶錢規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號。北宋初發行的貨幣為宋元通寶與開元通寶無差別,之後還有太平通寶、淳化通寶,歷代皇帝每次改元都會重鑄新的年號錢。文字都是通寶、重寶、元寶等但是字體有所變化,真、草、隸、篆、行都有。
北宋銅錢區:開封府、京東西、河北、淮南、江南、兩浙、福建、廣東西等地。
北宋鐵錢區:四川
北宋鐵錢並用區:陝西、河東
南宋銅錢區:東南、
南宋鐵錢區:兩淮、京西、湖北
南宋鐵錢並用區:荊門等地
交子:完全客兌現的信用憑證、貨幣,只能在四川使用。
錢引:不用作貨幣,只用來兌換,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為錢)
南宋會子:最初在東南地區民間發行,後來政|府設立會子庫,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發行會引。
地方性貨幣:淮交、湖會、川引、銀會子。
6.元代的貨幣
中統鈔時期:奠定元紙幣制度的基礎,元朝不鑄銅錢。中統元寶交鈔以絲為本錢以貫、文為單位。
至元鈔時期:元朝最重要的貨幣,與中統鈔並行流通。
至正鈔時期:元代在制度上嚴禁白銀流通,但在民間已有不少使用,紙幣與白銀相聯系。
7、明清時期的貨幣
大明寶鈔:鈔面以來計,發鈔沒有準備金,允許人民持金銀換大明寶鈔,支付有限制,舊鈔可換新鈔;1481年紙幣崩潰,1581年白銀成為通用貨幣。
8、近代的貨幣
銅鑄幣從制錢到銅元
銀幣從銀兩到銀元(流入中國最早的外國銀元是西班牙銀元,光緒十三年張之洞奏請在廣東設局鑄造銀元,光緒十六年正式批准開鑄)。
(8)北宋民間流通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六大主要貨幣對是:美元(USD)、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瑞士法郎(CHF)、澳大利亞元(AUD)。
相關介紹:
貨幣對是由兩種貨幣組成的外匯交易匯率,由兩個ISO代碼加一分隔符表示,例如GBP/USD,其中第一個代碼代表「基本貨幣」,另一個則是「二級貨幣」。
最常見的貨幣市場中交易最為常見的貨幣被稱為「主要貨幣」。大部分貨幣的買賣相對於美元(USD)進行。美元(USD)是交易次數最多的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貨幣
I. 宋真宗時期使用貨幣是什麼
宋真宗時期使用的貨幣是「交子」。
大約在宋真宗年間(998——1022)成都的16家商號製作一種紙券,名曰「交子」,代替錢鐵流通。這就是最初的紙幣。這種交子因是私人發行,所以史家稱其為私交子。發行交子的富商稱為交子鋪或交子戶。
由於私交子的信用度較低,交子在流通中不能兌現,引起訴訟。1023年(仁宗天聖元年),政府禁止私人發行交子,並在四川設置益州交子務負責交子的發行事宜,次年開始發行交子。這是政府發行的交子,史稱官交子。官交子的發行3年為一界,界滿收回舊交子,發行新交子,每界確定最高發行限額,用鐵錢作為發行准備。到了南宋,交子由戶部掌管發行。
J. 宋朝貨幣介紹 宋代錢幣種類 宋朝都有哪些貨幣
宋朝貨幣為圓孔錢(銅錢),交子(紙幣)。
相關介紹:
銅錢中的年號錢成為定製自宋代開始。宋代年號更改頻繁,鑄的年號錢也特別多。元以後,歷代所鑄的錢,基本上都是以年號命名的。
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90斤到上百斤的鐵錢。流通不便。於是,商人發行一種紙幣,名為交子,代替鐵錢流通。
1.餅錢:王莽時厚型貨泉的俗稱。後來在北宋時寬緣厚型的咸平,祥符錢也稱餅錢。
2.對錢:指錢文對稱之錢,其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於南唐,盛於兩宋。
3.夾錫錢:北宋徽宗年間蔡京主行的一種夾錫鐵錢。
(10)北宋民間流通的貨幣是什麼擴展閱讀
宋朝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白銀。太宗時期,每年鑄幣八十萬貫。到神宗熙寧六年,已達六百餘萬貫。由於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銅錢、白銀外流,造成硬通貨短缺。
徽宗時期,改交子名為錢引,並擴大流通領域。南宋於1160年(高宗紹興三十年)改為官辦「會子」,會子主要有東南會子(也叫行在會子),湖北會子和兩淮會子。但是為防止銅錢北流,宋朝政府規定在與金交界處仍然只能使用鐵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