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股災股市大跌多少
⑴ 中國總共出現過幾次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
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
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
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
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止,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⑵ 2015年股市大跌具體時間
從2015年6月15號從5178點見頂,到7月9日最低3373點!
⑶ 2015年的股災是怎麼回事。
5月26日開戶,6月12日開始跌,7月8日國家隊入市。
一大批股票幾元一股。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復牌,千股漲停。
7月十幾號一根大綠K線吞掉了一個星期的漲幅,後來兩天企穩。
到了8月18日國家隊證金公司和中金公司,商討救市資金如何退市,又跌下三天大綠K線,後來證金發澄清公告,救市資金不會退出,2850形成階段性底部,10月8日三大指數跳空高開,千股飆紅。
10月21日漲幅過大屬於技術回檔,第二天拉陽線繼續上行。此後八天主力觀望做成傘行K線。第九天傳言深港通實行,券商三天全漲停。
後來說深港通明年才實行。11月12到11月26形成倒直角三角形,27日又拉了一根大綠K線。又企穩上行。很多股票均線系統都紊亂了。
以下條件造成了2015年國內股市上半年的牛市,而到下半年開始——物極必反。
1、天時(政策利好):換屆 俗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股市也一樣,國家每一次換屆,都會有各種利好政策出台(一路一帶),從而摧生大牛行情。
2、地利(技術利好):經過12年13年的技術盤整,A股股市等於經歷了一次大的換手,虧損的該賣的都賣了,虧慘了不想賣的,死套也不想割肉了。於是造成市場的籌碼比較穩定,形成了14/15年的牛市的基本。
3、人和(資金利好):12年之後,國家的社會貸款總量在急劇放大,到15年時接近於頂峰,而同時國內有實體經常未見出色。於是社會資金只能流入房地產、互聯網和股市。
大概是從一路一帶板塊的龍頭股——南車北車合並完成並復牌下跌開始(天時),而上證指數沖上5000點(地利),成批個股股價翻倍,市場的獲得盤豐厚。造成股災的最後導火索是證監會對融次融券業務的打壓,直接造成市場短期失血(人和)。於是股災發生!
⑷ 股災是2015還是2016
2015年股災使大家記憶猶新,多少人提到還會感慨一番,賠進去多少,造成的損失也不計其數,所以說到2015年股災不願提起的痛,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拓展知識:中國式股災
一、股災
股災(The Stock Market Crash)是股市災害或股市災難的簡稱。它是指股市內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受某個偶然因素影響,突然爆發的股價暴跌,從而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盪,並造成巨大損失異常經濟現象。股災不同於一般的股市波動,也有別於一般的股市風險。二、股災特點
一般來說,股災具有以下特點:
①突發性。每次股災,幾乎都有一個突發性暴跌階段。
②破壞性。股災毀滅的不是一個百萬富翁、一家證券公司和一家銀行,而是影響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使股市喪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損失。
③聯動性。一是經濟鏈條上的聯動性,股災會加劇金融、經濟危機。二是區域上的聯動性,一些主要股市發性股災,將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確定性。股災表現為股票市值劇減,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資金化為烏有;股災會加重經濟衰退,工商企業倒閉破產,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不良資產增加;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災導致股市投資機會減少,會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沖擊著金融市場。
從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災發生算起,幾乎每一個有股市的國家或地區都發生過股災。1720 年法國密西西比股災和英國南海股災是世界上發生最早的股災;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於美國的股災,是波及范圍最廣的世界性股災;日本、台灣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災發生最頻繁的國家或地區之一;包含股災在內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 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表現出匯市與股市輪番暴跌的特點。
總之,股災會從多個方面導致金融市場動盪,引發或加劇金融危機。例如,1929年美國股災,首先受沖擊的就是金融市場。美國倒閉破產的銀行,從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從而使得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混亂狀態。股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很巨大。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災的發生往往是經濟衰退的開始。股災引起人們對經濟前景極度悲觀,導致投資銳減,社會總需求下降,生產停滯,國民收入減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1929年股災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美國私人投資由1929年的160億美元減至1933年的3.4億美元,工業生產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50%,國民收入由1929年的878億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億美元,下降54.22%。受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又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英國、法國、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無一不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之中。
⑸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幾個原因,要詳細
15年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2、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一、15年股市大跌的具體原因如下:
1、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2、高杠桿配資。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
⑹ 中國股災2015有多慘
滬深股市2015年1月19日出現深幅調整。在大盤藍籌股集體跳水的拖累下,上證綜指大跌逾260點,跌幅達7.7%,是2008年6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15年股災跌到最低多少點
2015年上證指數最低點是2850.71點
2015年股災那麼多次熔斷什麼的,現在看也沒跌到階段低點,第二年2016年就跌到2638年,當時已經很低了,沒想到2年以後18年跌到2449點,這是15年至今最低點了,但2015年前上證跌過1600點也很多次。
不過我覺得和之前就沒有可比性了,這些年新股發太多了,今年一年總市值就提升了20%,指數這點漲幅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了。就好比店裡買東西,2015年賣100種商品,編了指數3000點,2020年賣500種商品,指數還是3000點。
綜上,我感覺,還是長期投資才能算投資,幾天的收益都是賭博收益
指數很可能再回不到2400點了,新的指數規則也決定了這一點。
所謂每次跌下來都是機會不過是長期投資的機會,不是投機賭博的機會。
再有關鍵的一點,就是優質公司,歷史研究表明,指數升高功勞基本都是少數優質公司一路狂飆完成的,可是作為散戶你選擇這部分公司真不容易找,沒准就找到拖後腿的,所以多少年下來一般人都是跑不過指數的。從這個角度就能解釋個別長期走牛的個股長期保持高的估值了。
希望普及全民教育的咱們祖國,能過打開全民正確投資的理念,製造長牛,鼓勵正確的投資方式,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⑻ 2015年股災以來跌幅最大的10隻股票是哪些
你用同花順直接看就知道了哈 可以按照這個公式選股
⑼ 什麼原因導致2015年A股發生股災呢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股災“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熔斷機制”,當年的股災行情還記憶猶新。
2015年A股引發股災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所致:
第一點:去股市杠桿資金
2015年牛市被稱為杠杠牛市,那一輪牛市都是靠杠桿資金推動的,所以一旦去股市杠桿資金的時候,這些杠杠資金不計成本的出逃。
2015年杠杠資金是拉升和支撐股市的最強力量,結果把這些資金都從股市趕市場,股市支撐力都沒了,能不大跌嗎?
沒有永遠漲不停的牛市,也沒有永遠跌不完的股市!既然2015年牛市行情來了,漲高之後轉為熊市並不出奇,這是自然規律因素。
總結分析
綜合以上這四大因素就是引發2015年出現股災的真正原因,特別是去股市杠桿資金和去散戶化引發股災的主要因素。
當然2015年股災已經成為過去式,已經屬於歷史數據,隨著A股近幾年持續殺跌後,A股新一輪牛市正在醞釀中,期待下一輪牛市行情的到來。
⑽ 15年股災是幾月份
15年股災是在15年6月份。2015年6月12日, 上證指數瘋漲創下新高5178點,第二天暴跌2%,第三於暴跌3.47%,從此拉開股災序幕。
(10)15年股災股市大跌多少擴展閱讀:
股災過程回顧:
2015年6月12日周五,滬指保守5166點,證監會對券商發出內部通告,暫停場外配資新埠的接入,並且要求券商開始清理場外配資。
6月15日周一開市,大盤下跌103點,跌幅達2%。雖然跌得狠,但很多人認為是技術性調整,股民依舊往裡沖。
6月16日,大盤再跌175點,跌幅3.47%,但依然有不少人選擇「逢低入場」。
6月19日周五,大盤大跌307點,跌幅達到了6.42%。這一跌完全出乎市場意料,各大媒體開始討論巨幅波動的合理性。
端午之後的大盤短暫反彈兩天,但6月25日再跌162點,跌幅3.46%,同時中小盤股票大面積暴跌,市場賺錢效應消耗殆盡。
6月26日「黑色星期五」,大盤深跌334點,創業板成為重災區,暴跌達9%,2000多隻個股以跌停報收。經過這一天,大部分股民已陷入深套,一些金融專業人士也不得不狠心斬倉出局,因為他們知道更狠的還在後面。
周末,央行公布降息0.25個百分點,同時定向降准。「雙降」的消息無疑是一種典型的利好,但周一開市,A股一反常態,短暫高開後一路低走,權重股紛紛跳水,題材股相繼跌停,滬指盤中連破4200點、4100點、4000點、3900點四大關口,收盤勉強報收4053點。
至此,大盤在創下年內5178高點之後,10個交易日的跌竟逾千點,跌幅達20%,救市呼聲此起彼伏。證監會緊急發布暖意喊話,如「回調過快不利於股市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公布養老金入市比例,大盤在6月30日飆升5%,暫時站上4200點。
不過,利好的作用轉瞬即逝。在7月1日這個好日子裡,大盤殺了個「回馬槍」,滬指再度大跌5.23%;兩市約1300隻個股跌停,很多股票已經跌破牛市起點價位。此時,幾乎沒有人再幻想牛市歸來了,股民只能乾瞪眼,看著指數繼續暴跌。
7月3日,又是「黑色星期五」,又是千股跌停,又是將近300點的長陰,滬指創下3629.56點的本輪調整新低。場外配資基本全部爆倉,機構與個人損失慘重。
隨後,匯金出手護盤獲得確認,高層回國救市,各大主要券商老總赴京共商策略,但即便如此,A股的穩定局面仍只持續了兩天。
7月8日,滬指大跌6.97%,報3467.40點。滬深兩市僅有7隻股票上漲,1300隻股跌停,另有1400多家上市公司停牌,停牌數目竟然超過A股總數的一半。
可以說,這次的股災充分表明,資本市場是一個沒有硝煙但無比殘酷的戰場,是不同資金、不同機構、不同理念互相博弈的戰場。
15年6月股災的傷害,絕非只是財富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