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電影公司市值是利潤多少倍

電影公司市值是利潤多少倍

發布時間: 2022-05-09 09:37:15

Ⅰ 上市公司凈利潤是總市值的幾倍才合理謝謝!

股票估值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沒有全球統一的標准。
影響股票估值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每股收益、行業市盈率、流通股本、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股票估值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絕對估值
絕對估值(absolute valuation)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當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絕對估值的方法
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廣泛應用的就是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
絕對估值的作用
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發現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股票,而在股票的價格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以獲利。
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經常聽到估值這個詞,說的其實是如何來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同時與它的當前股價進行對比,得出股價是否偏離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投資。
DCF是一套很嚴謹的估值方法,是一種絕對定價方法,想得出准確的DCF值,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 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所以DCF 估值的過程也很重要。就准確判斷企業的未來發展來說,判斷成熟穩定的公司相對容易一些,處於擴張期的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准確判斷較為困難。再加上DCF 值本身對參數的變動很敏感,使DCF 值的可變性很大。但在得出DCF 值的過程中,會反映研究員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假設。有了DCF 的估值過程和結果,以後如果假設有變動,即可通過修改參數得到新的估值。
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市現率等價格指標與其它多隻股票(對比系)進行對比,如果低於對比系的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被低估,股價將很有希望上漲,使得指標回歸對比系的平均值。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對比,一個是和該公司歷史數據進行對比,二是和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對比,確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國際上的(特別是香港和美國)同行業重點企業數據進行對比。

Ⅱ 一般公司估值是營業額的幾倍

法律分析:1、 利潤額的5~9倍(市盈率)市盈率的倒數就是投資回報率,這種估值方式對於非上市企業也是使用的。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可以放大至2~30倍,常見的企業建議使用5~9倍這個區間。2、 凈資產的1~2倍(市凈率)有些破產清算的企業估值會低於1倍,有可能是因為庫存商品貶值了。五年前買個手機花3000元,不拆封放到現在頂多賣300元,如果是不能開機也就換個不銹鋼盆了(價值3元)。 3、 銷售額的1倍左右如果遇到軟體公司,尚未盈利,資產就那兩台電腦,可以試著用這個辦法。然而具體情況差距太大了,首先要看增長率,再看銷售額。拿軟體公司舉例,年銷售額幾十萬塊錢,可以說沒多少價值,按照1倍左右算就行;如果達到1000萬則會進入快速成長期,經營妥善會迅速從1000萬上升到1億元。但是1億再往10億走,難度將會大大增加。所以花1億買個1000萬的軟體公司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花10億買個1億銷售額的公司,我的感覺是買貴了。當然具體情況仍需要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Ⅲ 企業的價值是以利潤的多少倍來計算

企業的價值評估有兩種,一種是股權價值加凈負債價值;另一種是未來經營現金凈流量現值。
無法用利潤的倍數來評估。

Ⅳ 華誼兄弟的千萬市值成泡影,歸根結底怪誰呢

我覺得要怪就怪王中軍這個董事長,明明手頭上非常寬裕的時候不發展正當事業,偏偏要把手上的錢用在一些歪門邪道上面,手下的人也是不把心思放在電影事業上,每天就想著怎麼能嘮叨更多的錢,這樣的公司怎麼能成大器呢?

這一切難道不是華誼兄弟咎由自取嗎?公司和公司旗下的藝人都是不幹不凈的,有一堆黑料等著被曝光,這樣的公司不出事情都不太可能吧?

Ⅳ 假如說一個公司一年利潤20億,它的市值大概是多少

一個公司一年利潤20億

,它的市值大概都不能算

10-100億都可以達到20億利潤

Ⅵ 關於電影院和電影公司的利潤!

我就阿凡達這部電影給你回答吧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票房權威統計機構 美國就更不用提了 票房的統計直接關繫到之後對票房的分賬 影片的製片方發行方和院線都會互相監督並配合票房統計 所以很少能存在造假的可能 至於國內有些宣傳方虛報誇大票房 也只是虛報給大眾 不可能虛報給製片方和發行方 因為你報得越多製片方和發行方就要分更多的錢 所以不可能虛報 當然當做一種宣傳手段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這個是違反相關規定的
阿凡達是大片 很有可能製片商也是發行商 而且片子前景很不錯(事實也證明了),所以製片商發行商會和院線簽訂合同定好分賬比例,大部分是按35,17,48來分。當然這只是相對國際大片。而有些片子的國外放映權就直接由製片商賣給國外發行商了,就不存在票房分成。而像阿凡達這樣的影片肯定不會直接賣,所以全球票房他都可以參與分賬。如果製片商之後將電影版權賣給DVD發行商,又可以參與分成。
樓主說的電影公司就是製片商,電影公司製作好電影扔給發行商,發行商負責宣傳發行聯系院線,院線負責買票收錢,最後三家分賬。

Ⅶ 影視業到底有多大的利潤空間

純商業的影視一般沒有虧損的記錄,那是因為炒作的效應在起作用。商業劇一般都是明星大腕、大導演、大製作、大投入(未必是真的,是有水份的)。 炒作的效應是存在的,也是有效的。屢用不爽。 一部《闖關東》整個投資估算也就2400萬-3000萬之間,熱播後可得利潤高達幾個億。《鄉村愛情》投資不過一千多萬,利潤也是上億的。《武林歪傳》情景喜劇不過一集8萬元的投入,50集也就是400萬的支出,可是利潤呢?那是翻了幾倍的。 好的影視作品只需要搭架子,有了架子,就有贊助。目前,影視植入廣告很多,很多編劇導演也認識到,很多品牌就是生活內容之一,是身份和地位、階層的象徵。很多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願意把廣告給影視,要的是效應和持續的品牌保持。 影視劇利潤空間很大,常遇見的風險是劇本不合適,不能緊扣時代宣傳主題或粗製亂造。 目前,國內各家電視台電視劇電影需求量缺口35%,所以市場空間是很大的。 影視文化的利潤空間是無法評估的,如果一部用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的影視投資在3000萬左右,故事情節感人的話,一般利潤在幾千萬以上。 《瘋狂的石頭》拍攝資金才75萬,後期轉膠片等才150萬,創造了一千二百萬的可觀收入和票房。《康熙微服私訪》系列每部投資不過幾百萬,足足賺錢4個億。 數字電影是一種趨勢,成本少,製作簡單,質量過關,一般都會有幾十萬的收入。如果要是有廣告植入,那利潤是可觀的。 影視收入關鍵在於質量和劇情,選題決定一個劇的未來。

Ⅷ 市值和利潤比率是多少呢

10倍~100倍。企業上市之後,企業價值是有投資者決定的,市值要大才能不會容易被人收購。企業前景越廣闊,企業價值就越大。

Ⅸ 一部電影到底要票房的多少倍才算收回成本

首先一部電影成本主要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以及電影拍攝和發行中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也會需要一定的費用。


一般來說,片方最終能夠獲得總票房的30%,算上片方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收入,一般需要獲得3倍於製作成本的票房,才能夠收回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一部電影成本是3000萬,票房達到9000萬左右就可以回本,就目前片方分賬高達39%左右,也就是不到9000萬就可以回本。這還僅僅只是票房收益,還有非票房收益,像網路版權,電視台版權,以及海外版權都是電影投資收益中非常重要的收益!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熱點內容
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發布:2025-05-15 05:10:06 瀏覽:906
pp基金是什麼意思啊 發布:2025-05-15 04:53:06 瀏覽:232
深圳股市交易所每年稅收多少 發布:2025-05-15 04:44:35 瀏覽:43
金融負債累累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5 04:31:01 瀏覽:841
處置股票時影響營業利潤的金額 發布:2025-05-15 04:13:44 瀏覽:56
哪個app可以看越南基金 發布:2025-05-15 04:13:38 瀏覽:477
股票回購員工未解鎖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5 03:30:47 瀏覽:32
股票交易價格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發布:2025-05-15 03:30:39 瀏覽:897
退市老三板股票 發布:2025-05-15 03:27:45 瀏覽:231
對股市指數影響大的股票名單 發布:2025-05-15 03:05:45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