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三通是什麼

貨幣三通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6 15:51:13

A. "三通"是指什麼

三通:即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間接「三通」。

B. 三通是指什麼

三通如果你說的是管件的話,就是給排水用的一個分支接頭,如果你說的是建築場地就是水通電通路通。這個三個。看你具體問得是哪個了

C. 什麼叫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基本建設項目開工的前提條件,具體指:水通、電通、路
通和
場地平整。
水通(專指給水)
電通(指施工用電接到施工現場具備施工條件)
路通(指場外道路已鋪到施工現場周圍入口處,滿足車輛出入條件)
場地平整(指擬建建築物及條件現場基本平整,無需機械平整,人工簡單平整即可進入施工的狀態),簡稱三通一平
一般
合同條件
下此三通一平工作,多為業主建設單位負責解決范圍
土地開發整理建設用地三通一平的規定如下:三通指的是水通、電通和路通。即業主要提供施工用水、用電和進出場地的道路。
一平
指的是紅線范圍內的土地平整。操作模式一般是業主到供水公司、電力公司辦理開戶,並施工一條進出場地的簡易道路,達到三通一平和條件後,與乙方(開發方)進行三通一平驗收,並報國土局建工科備案,以申請
施工許可證

三通一平:通電、
通路
、通水、土地平整。
五通一平:通電、通路、通水、通訊、排污、土地平整。
七通一平:通電、通路、通水、通訊、排水、排污、有線電視、土地平整
房地產開發、興建工廠、住宅小區、文化體育場館、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經濟開發區、商業街區以及涉外賓館飯店、
寫字樓
、構築物等。公共建築與
民用建築工程
,投資方首先要委託做好落實
工程
場地即紅線內的「三通一平」。(水通、電通、路通、場地平整)。這也是招標工程,必須具備的條件中重要組成部分。
水通--施工企業、根據建築
規模
、結構、檐高、工程地點(城近郊區以內不允許現場攪拌
混凝土
)計算出
生產用水
,根據民工進駐工地施工的人數計算出生活用水,以及
消防用水
等累計出日須用水量,要求建設單位提供幾時(
直徑
多少毫米)的
水管
安裝到紅線以內,施工企業的項目經理(建造師)依據施工工程的實際需要以及擬定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安裝臨時
管網
、在安裝臨時水管時,盡量利用紅線內的正式管網,如果可以利用異取而代之,應在破土動工之前先把紅線內室外管線鋪設到室外
檢查井
再接通臨時管網,以便節約
現場管理費
中的
臨時設施
費用。
電通--施工企業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根據
施工工期
,建築物的高度和跨度,建築構配件或設備的最大重量,確定安裝幾台什麼型號的大型垂直
運輸機械
以及施工現場需要設置的中小型機械和施工方案中計劃使用的施工
電動機
具,施工照明計算出生產用電,根據施工企業進駐施工現場辦公,操做(幹活)人數計算照明,生活用電等累計出多少千瓦
供電量
,要求建設單位提供滿足需求的
變壓器
或電閘總表,施工企業
項目負責人
按照標後設計(中標後的施工組織設計),布線接通電源安裝臨時電線或
電纜
,亦可把紅線的室外線路鋪設安裝到位,再接通
臨時線路
,節省費用開支。臨時線路要用合格產品防止漏電確保生產安全。
路通--
公路交通
(汽車或火車)能否直通施工現場以滿足施工機械、建築材料、設備的運輸以及施工勞務的進出廠。如果建築物建在山丘上或半山腰或湖泊中,公路不能直通,施工組織設計中就要充分考慮不通距離的運輸方案。如果通往施工現場有段道路松軟,難以載重車輛通行,得在開工前將松軟地段採取加固技術措施滿足道路通暢。以上諸多因素造成的活動物化勞動的消耗,施工企業要在商務標(經濟標)的開辦費中或在投資方登記的技術經濟洽商中給予量化並用
貨幣形式
計取出來。
場地平整--場地內的障礙物已經全部折除,滿足施工企業在標後設計中(中標後的施工組織設計)的生產區、生活區在施工活動中的平面布置,以及測量建築物的座標、
標高
、施工現場抄平放線的需要。
以上就是房地產開發,新建建築工程的「三通一平」。

D. 「三通」是指什麼

"三通」指通郵、通商、通航。

1981年9月30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在新華社發表談話時,闡述了黨和政府對兩岸和平統一與兩岸往來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張,再次呼籲「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
這也是祖國大陸第一次明確「三通」的內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郵」與「經濟交流」概括為「通郵、通商、通航」。

台灣方面則將葉劍英委員長的主要主張概括為「三通四流」(即通郵、通商、通航與探親、旅遊以及學術、文化與體育交流)。

E. 三通是什麼

三通也叫做管子三通、三通管子以及三通接頭等等,主要的作用是改變流體的朝向,通常是裝在主管道分支的地方,能夠依照管道直徑的大小分類,常見的有碳鋼、合金鋼、不銹鋼、PVC等等。

三通為管件、管道連接件。又叫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頭,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處。

三通是具有三個口子,即一個進口,兩個出口;或兩個進口,一個出口的一種化工管件,有T形與Y形,有等徑管口,也有異徑管口,用於三條相同或不同管路匯集處。三通的主要作用是改變流體方向的。

相關資料

三通熱壓成形是將大於三通直徑的管坯,壓扁約至三通直徑的尺寸,在拉伸支管的部位開一個孔;管坯經加熱,放入成形模中,並在管坯內裝入拉伸支管的沖模。

在壓力的作用下管坯被徑向壓縮,在徑向壓縮的過程中金屬向支管方向流動並在沖模的拉伸下形成支管。整個過程是通過管坯的徑向壓縮和支管部位的拉伸過程而成形。

F. 三通是什麼意思啊

三通又稱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頭等。主要用於改變流體方向的,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處。可以按管徑大小分類。一般用碳鋼,鑄鋼,合金鋼,不銹鋼,銅,鋁合金,塑料,氬硌瀝,pvc等材質製作。

G. 三通是什麼樣的史書

《三通》是哪三通?
昨晚看電視劇,說紅軍拿下遵義之後,徐特立為毛澤東搞到了《三通》,並且親自送去,當時沒有記住到底是哪三通,今天很認真地查了一番,才知道原來《三通》是唐宋元時期的,《三通》指唐杜佑的《通典》、宋鄭樵的《通志》和元初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以下是我搜集的這三本書的資料:

1、《通典》

《通典》是我國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專史。它的作者杜佑,字君卿.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生
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病逝於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杜佑出身於具有悠久歷史和顯赫地位的名門大族。他20歲左右步入仕途,40歲以後
任中央高級官員和嶺南、淮南等地的長官,近70歲時任宰相,78歲因病退休,不久去世。杜佑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又有豐富的政治經驗。他以史學家的眼光處理
現實的政治經濟問題,又以政治家的見識撰寫歷史著作,這使他在兩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錢穆先生的《中國史學名著》中,對唐代的杜佑特別推重。

《通典》開始寫作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左右,

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於淮南節度使任上,全書的修撰用了整整35年的時間。杜佑對文學的社會功用,有很深刻的認識,他寫作《通典》是為了「征諸
人事,將施有政」。(《通典·自序》)他要通過對歷史上政治、經濟制度方面的考察,來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活動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導。這個著述旨趣,決定了《通
典》基本價值。

《通典》全書200卷,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八門。它的結構具有嚴密的內在邏輯聯系。杜佑在《通典·自序》里對此作了明白
的說明:「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
此皆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職官設然後興禮樂焉.教化隳然後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貨為之首,選舉次之,職官又次之,禮又次
之,樂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邊防末之。」這個邏輯構成,體現了杜佑對封建制度的全盤理解。在每一門目之中,杜佑又細分子目,每事以類相從。他敘
述各種制度及史事,大體按照年代順序,原原本本詳細介紹。在有關事目之下還引錄前人的有關評論,或寫下自己對此的看法。評述結合的寫作方法,提高了《通
典》的學術與經世致用價值。從總體看,全書編排得整齊有序,條理井然,眉目清楚,很便於讀者閱讀、查考。

《通典》在歷史編纂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專史的開創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於紀傳體史書中
的書志部分。在史實容量和撰述體例上都有諸多的限制,無力承擔完整記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發展變化歷史的任務,落後於社會的客觀需要。《通典》把這一體裁獨
立出來,為這一體裁的成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從此以後典制史成為傳統史學的一個重要門類,出現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史的專書,豐富了傳統史學的表現能
力,也促進了史學服務於社會這一優良傳統的發展。

《通典》所記上起遠古時期,下至唐代天寶末年,唐肅宗、代宗以後的史實多以夾注的形式補入。它基本包羅了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主要方面。它的《食貨
典》12卷,敘述歷代的土地、財政制度。對歷代土地形態的變遷,租稅的輕重,戶口的盛衰,貨幣的變革,鹽鐵的管理,雜稅的興起等等情況都作了詳盡的考察。
《職官典》22卷,敘述歷代官制的沿革變化。把從中央到地方,從文官到武官,從員額到官階的情況,也都敘述得清清楚楚。《兵刑典》23卷,敘述兵略、兵法
和歷代的刑法制度。它把唐以前所有戰爭的勝負經驗,兵法上的原理原則,統一歸納起來,各標以適當的題目,成了一部有系統的軍事理論著作。《邊防典》16
卷,敘述歷代的邊防與四境各族政權的情況,交待了豐富的民族地區歷史發展變化情況,為民族史和國防史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通典》中《禮典》有100卷,
佔了全書卷數的一半。它詳記了古代禮制情況,

材料是相當豐富的。在封建政權建設中,禮是關鍵環節之一,杜佑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與他的身份地位和他對封建制度的理解,有著直接的關系。《通典》為人們研究、了解典章制度,提供了系統的知識和材料,為封建政權建設提供了一部翔實可靠的參考書。

杜佑在書中除提供了詳盡、系統的典章制度史料外,還表述了自己對封建政治、經濟的一系列看法,闡發了他進步的歷史思想。

他認為社會經濟是治亂安危的先決條件與關鍵因素,治理國家的關鍵是進行教化,而教化的前提是豐衣足食,不能滿足百姓基本的生存需要,安定社會的一切環節都形同虛設。他對經濟重要性的強調,對於古代思想觀念的發展進步有一定影響。他在書中把食貨放在各類問題的首位,在史書中
也是沒有先例的。杜佑在長期理論實踐中體會到糧食、土地和人是治理國家的關鍵。有了糧食就使國家用度充足,盡地力就使人不愁衣食,人戶清楚就使賦役均勻。
這三樣事情做好了自然會使民富國強。在經濟政策上,他提出要處理好國足與家足的關系,他指出家足是國足的基礎,家足才能使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他還根據當
時的社會經濟狀況,提出「薄斂」和「節用」,以減輕百姓負擔,保證國家經濟機器正常運轉。這些主張都是很切實際的。

杜佑在《通典》中闡述了歷史發展變化的觀點。他反對是古非今之論,指出「漢、隋、大唐,海內統一,人戶滋殖,三代莫傳。」(《通典》卷31《職官》13)
用社會發展進步的事實批駁歷史倒退的觀點。他還獨具慧眼地從當時少數民族的社會狀況中,推論古代先民的社會歷史狀況,指出「古之中華,多類今之夷狄」
(《通典》卷85《禮》45),存在著人殉、巢居穴處、茹毛飲血,同姓婚娶等陋習。當時的中華與少數民族落後狀況的對比,正生動反映了中華文明從落後走向
進步的歷程。這個論證已有一定的科學因素,在古代可謂石破驚天之論。

社會發展進步的觀念必然導致他因時變革的思想。他強調「隨時立制,遇弊則變」(《新唐書·杜佑傳》)。要使當世的政策措施,適應歷史變化情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符合現實的需要。對於歷史上的商鞅變法、廢封建立都縣,以至當時的兩稅法等改制措施,他都表示了贊賞的態度。

杜佑重人事而非天命。在對歷史事件發展原委和政治、經濟制度因革變化的分析中,他都把人們的歷史活動和歷史時勢的促成放在重要地位,而很少考慮天命的作
用。對於陰陽災異學說,他基本持否定態度。在敘述歷代戰例時,他常常選取一些不信吉凶預兆之說而獲取勝利的實例,來表明他對此的看法。對於流行已久的星宿
分野說,他根據史籍記載,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批駁。他在《通典》中刪掉了紀傳體史書志部分的五行、符瑞等內容,使《通典》表現出更強的理性色彩。

杜佑還在書中闡述了他的人才思想、吏治思想、法制思想、軍事思想、民族思想等,其中包含著不少傑出的見解,對於社會建設是很有補益的。

《通典》禮的部分佔去了過多篇幅,給人以全局失衡之感,兵刑部分沒有記載軍事制度的發展變化,這是《通典》的兩個不足。

2、《通志》

鄭樵所撰《通志》是繼司馬遷之後紀傳體通史的續作,對封建時代史學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鄭樵,字漁仲,福建路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縣)人,生於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卒於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初年著名的史學家。

《通志》是一部採用紀傳體寫成的通史。全書200卷,分六部分,依次為:本紀18卷、譜4卷、略52卷、世家3卷、列傳115卷、載記8卷。《通志》的紀、傳、世家、載記,大都襲用前史舊文,經過刪削,邊綴而成。

3、《文獻通考》

"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有考焉"

《文獻通考》,是宋元時代著名學者馬端臨的重要著作。馬端臨,字貴與,江西樂平人,生於南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年),卒於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
年)。《宋史》和《元史》都沒有給予他立傳,《通考·自序》也沒有敘述事跡。《南宋書》和《新元史》中雖有傳,但記事十分簡單。所幸《通考》的《進書表》
和《抄白》以及清初修的《樂平縣志》中保存了幾點有關的材料,大致可知他是南宋後期宰相馬廷鸞的仲子,以蔭補承事郎,曾漕試第一。廷鸞為人正直,不肯附和
奸相賈似道,咸淳九年(1273年)被迫辭職,居家1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去世。廷鸞曾任史官,家中極富藏書。馬端臨隨其父家居,讀書頗
廣。父親去世後,他曾短期間內出任慈湖書院、柯山書院院長、教授及台州路學教授等學職,一生主要時間都在家鄉隱居著書。縣志本傳稱他"門弟甚眾,有所論
辯,吐言如泉涌,聞者必有得而返。"可知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端臨在其34歲左右時,即開始其著書工作。而《文獻通考》的編寫用時20餘年。李謹思
《通考序》稱全書著成於丁未之歲,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馬氏是年54歲。仁宗延佑五年(1318年),其書被一位道士訪得,次年奏之於朝。
至治二年(1322年)官家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刊成。

《文獻通考》全書分為24門,348卷。自《經籍》至《物異》等5門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門均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書的內容起自上古,終於南
宋寧宗嘉定年間。就其體例與內容來看,實為《通典》的擴大與續作,這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本書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為基礎,並進行適當補充。中唐以後則
是馬端臨廣收博採的結果,尤其是宋代部分,當時《宋史》尚未成書,而馬氏所見到的宋代史料最豐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為《宋史》所無者。取材廣博,網羅
宏富,可以說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此外,《通典》以《食貨》為首,說明杜佑對國家經濟的重視;鄭樵《通志》移之於《選舉》、《刑法》之後;而馬端臨更將之
列於全書之首,且增加為8門之多,可知馬氏對經濟的重視更超過杜氏、鄭氏。《通典》之《禮典》100卷,佔去全書1/2,而《通考》之《社郊考》則3門才
60卷,不及全書1/5。又《兵考》一門,詳列古今兵制沿革,使《兵典》只敘用兵方法的偏差得到改正。這些都是《通考》的優點。

馬端臨是古代進步的史學家之一,他發展了杜佑所創立的新史書體裁,即以事類為中心敘述歷史發展的典志體,又推進了鄭樵所倡導的會通之義。《通考》與《通典》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擴大和提高;《通考》與《通志》相比,《通志》只做到舊史書的
粗略總和,《通考》則予以重新組織,表達了若干新思想、新看法。如商鞅變法和楊炎的兩稅法,對古代封建社會發展均具有重大作用,馬氏明確指明其重要歷史意
義,而不因自己對二人的否定態度而否定其經濟政策。又如五代時期,參加過唐末農民起義的張全義,對恢復洛陽一帶經濟生產起過有利作用,歐陽修作《五代史
記》,因他出身於"群盜",僅略記數語。而馬端臨不僅詳記其事,而且加按語雲:"全義本出'群盜',乃能勸農力本,生聚教誨,使荒墟為富實。觀其規劃,雖
五季之君號為有志於民者,所不如也。賢哉!"作了有力的頌揚。

馬氏著此《通考》,在《自序》中反復說明,一方面為續補杜佑《通典》天寶以後之事跡,一方面要配補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略如紀傳體史書中
的紀和志。總起來說,是使"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有考焉"。這就形成了這部書的消極面,雖有同情人民之處,但主要是為統治階級立言。又因全書規模宏大,某
些部門便容易失於疏略,如《職官考》全錄《通典》之文,於五代部分則敘述廖廖;又如《經籍考》內容雖豐富,而主要依據不出於晁公武、陳振孫二家,自不能完
備;《輿地考》多本於歐陽忞《輿地廣紀》一書,無甚訂補。

因此,歷代學者對二書的看法是:《通典》以精密見稱,《通考》以博通見長,各有獨到之處,應互相參證而不可偏廢。

《四庫提要》論之雲:"大抵門類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條分縷析,使稽古者可以案類而考。又其所載宋制最詳,多《宋史》各志所未備,案語亦多能貫穿古今,折衷至當。雖稍遜《通典》之簡嚴,而詳贍實為過之,非鄭樵《通志》所及也。"

《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三書都以貫通古今為主旨,又都以"通"字為書名,故後人合之稱為"三通"。"三通"在中國古代史籍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行的刻本為清乾隆年間在武英殿校刊的三通合刻本,附有考證,其後復刻者多以此為底本,重要者為江西崇仁謝氏及浙江書局等本。

H. 三通 什麼意思

1,三通又稱管件三通或者三通管件,三通接頭等。主要用於改變流體方向的,用在主管道要分支管處。可以按管徑大小分類。一般用碳鋼,鑄鋼,合金鋼,不銹鋼,銅,鋁合金,塑料,氬硌瀝,pvc等材質製作。
2,三通(股市板塊)一般指三通概念股
3,三通(基本建設項目開工的前提條件)
4,三通(古文典籍)
5,兩岸「三通」是指海峽兩岸「通郵、通航、通商」。

I. 三通是什麼意思

通郵、通商、通航。

1、通郵

在郵政業務方面。1993年,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簽署《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岸郵政部門正式互辦掛號函件業務。

2、通航

在海上通航方面。1997年4月,福州、廈門和高雄間的海上試點直航開始運行。2001年初,考慮到金門、馬祖民眾的需求,大陸方面為金、馬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海上通航盡力提供協助。

3、通商

在兩岸貿易方面。從1979年開始,大陸方面即對台灣產品開放市場,並給予免稅、減稅等優惠待遇。兩岸貿易金額1978年為0.46億美元,2003年增至583億多美元。根據2002年統計,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台灣是大陸第二大進口市場。

(9)貨幣三通是什麼擴展閱讀:

1981年9月30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在新華社發表談話時,闡述了黨和政府對兩岸和平統一與兩岸往來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張。

這也是祖國大陸第一次明確「三通」的內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郵」與「經濟交流」概括為「通郵、通商、通航」。

台灣方面則將葉劍英委員長的主要主張概括為「三通四流」(即通郵、通商、通航與探親、旅遊以及學術、文化與體育交流)。

2008年12月15日,台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民航上海區域管制中心與台北區域管制中心首次建立兩岸空管部門的直接交接程序,標志著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成現實。

熱點內容
炒股對賭有什麼危險 發布:2025-05-14 06:26:09 瀏覽:440
誠邁科技的股票市值 發布:2025-05-14 06:20:14 瀏覽:602
股票投資分析財務分析報告 發布:2025-05-14 06:03:49 瀏覽:418
中鋼天源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4 06:02:30 瀏覽:296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