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量表示貧困標準是什麼

貨幣量表示貧困標準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6 17:28:04

A. 國際貧困標準的什麼是國際貧困標准

國際貧困標准(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 Standard)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它顯然是以相對貧困的概念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76年組織了對其成員國的一次大規模調查後提出了一個貧困標准,即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困線,這就是後來被廣泛運用的國際貧困標准。
國際貧困標准簡單明了,容易操作,其優點是明顯的。但是,其收入比例數50%這個確定值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其成員國(都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救助標准為基礎計算出來的,它能否名副其實地在全世界通行,尤其是能否符合第三世界(譬如中國)的實際情況,顯然還有疑問。因此,我們的討論仍然要從它的來龍去脈開始。

B. 絕對貧困標准

正常人們所說的貧困線,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條件下,維持人們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貧困線又叫貧困標准。貧困線是指國家為救濟社會成員因自然、社會、經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原因收入減少或中斷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制定的社會救濟標准。
絕對貧困線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開始接受由國家統計局設定的農村貧困線,把它作為識別農村貧困人口規模和農村貧困發生率的標准。該貧困線設定的方法是符合國際規范的。首先,確定一種營養標准,國家統計局將營養標准確定為每人每天2100大卡。然後,根據20%的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測定出滿足這一營養標准所需要的各種食物量,再按照食物的價格計算出相應的貨幣價值。這一貨幣價值成為「食物貧困線」。最後是確定「非食物貧困線」,簡單的方法是既可以主觀地確定食物貧困線在整體貧困線中的比例,也可以參照整個社會的恩格爾系數或低收入人群的恩格爾系數來確定這一比例。國際貧困標准()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76年組織了對其成員國的一次大規模調查後提出了一個貧困標准,即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為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貧困線,這就是後來被廣泛運用的國際貧困標准。1985年,中國確定人均年純收入200元作為貧困線,此後根據物價指數,逐年微調。貧困線之下,還設置了收入更低的絕對貧困線。2008年,中國絕對貧困線標准為人均純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貧困線標准為人均純收入786元-1067元。其實,中國貧困線過低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世界銀行將每人每日1美元定義為最低標準的貧困線,中國距此標准尚有一段距離。
中國新的扶貧標准,將貧困線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到2005年年底,中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還有2365萬人。如果按照人均1天消費1美元的國際標准,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僅次於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C. 按照國際貧困線的定義,收入不到平均收入的多少就屬於貧困人口

按照國際貧困線的定義,收入一天不足1.9美元就屬於貧困人口。

國際貧困線是2020年公布的經濟學名詞。一種設定的衡量實際收入的國際標准。一般用不變美元表示,作為估計世界上過著糊口生活的人口的比例的根據。世界銀行有兩條貧困線:一條是貧困線,用於小康社會,標準是每人每日收入1.9美元。

另一條是絕對貧困線或極端貧困線,用於黑非洲等二十餘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標準是每人每日收入1.9美元。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指可支配收入, 即你每天可支配收入是1.9美元,所以單純的指收入或支出都不確切,因為每天最低收入1.9美元,生活開支還要用掉。

貧困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之一。各國政黨、政府和社會各界對貧困問題一直相當重視,因此我們要弄清貧困的概念。貧困是一個人缺少通常的或社會接收到的貨幣量或物質財富的狀態。這個定義包含兩個重要思想,第一,貧困的定義在不同社會的不同時期是不同的。第二,定義的重點放在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能力。

D. 貧困線和扶貧標準的區別

貧困線,是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條件下,維持人們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貧困線又叫貧困標准。
、貧困線是指國家為救濟社會成員因自然、社會、經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原因收入減少或中斷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制定的社會救濟標准。根據這一標准給予經濟或實物方面的救濟使其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制度即貧困線救濟制度。 2、貧困線的實質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條件下,維持人們基本生存和社會公認標准所必須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 3、貧困線是指城鎮居民基本生活必須消費的最低費用線它是衡量城鎮居民個人或家庭是否處於貧困狀態的數量界線。 4、所謂「貧困線」是指一個國家為救助其社會成員收入難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者(也可稱低收入者)而制定的一定的救濟標准或界限。 5、所謂貧困線,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和社會發展階段的條件下,人們維持基本生存需求所必需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最低費用(用價值量表示) 。 6、貧困線是指的絕對貧困線,它是以基本需求為出發點的。貧困線首先要估算出食品貧困線,因為貧困階層的首要目標是保證必要的營養。 7、貧困線的劃定既有客觀的基礎——最低要求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又包含了主觀的成分——對「必需品」的認定。
編輯本段界定標准
絕對貧困線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開始接受由國家統計局設定的農村貧困線,把它作為識別農村貧困人口規模和農村貧困發生率的標准。該貧困線設定的方法是符合國際規范的。首先,確定一種營養標准,國家統計局將營養標准確定為每人每天2100大卡。然後,根據20%的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測定出滿足這一營養標准所需要的各種食物量,再按照食物的價格計算出相應的貨幣價值。這一 無家可歸的孩子
貨幣價值成為「食物貧困線」。最後是確定「非食物貧困線」,簡單的方法是既可以主觀地確定食物貧困線在整體貧困線中的比例,也可以參照整個社會的恩格爾系數或低收入人群的恩格爾系數來確定這一比例。
發展貧困線
農村的貧困線是建立在生存貧困的觀念上的,該貧困線被用來識別處於生存困難的人群,而城市貧困線已經超越了生存貧困的觀念,貧困線不僅包括為了保證最低的營養所需要的購買食品支出,還包括用於教育和醫療的基本支出。一定意義上,城市貧困線是建立在發展貧困的觀念上的,用它識別出來的貧困人群不僅包括了生存貧困人口,也包括了發展貧困人口。
編輯本段標准上調
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09年這一標准為1196元,24年來增長約5倍;而在此期間,中國GDP由7780億元增至33萬億元,增長42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沈雯在遞交給全國兩會的提案中稱,太低的貧困線讓過億居民人為「被脫貧」,建議現有貧困線應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沈雯說,中國在2009年將貧困線上調至人均年純收入1196元之前,貧困線標准為785元,按2005年匯率折算每天收入只有0.57美元,與世界銀行確定的1.25美元標准差距懸殊。 沈雯了解到,中國貧困線標準的制定,長期都依據每人每天攝入熱量2100大卡路里來推算。「中國貧困線仍只是一條保障『吃飯權』的貧困線。」 沈雯認為,當前中國的貧困線劃分標准制定模糊不合理,和國際標准距離長期偏低,扶貧投入過少,有過億人沒有被劃分在貧困人口內,人為地「被脫貧」。 面對物價飛漲,提高貧困線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沈雯表示,「不但要考慮吃飯,還要考慮教育和醫療保障。」 [1]2011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1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貧困線」標准將肯定上調。未來,「低保」和「扶貧」這兩項制度將得到有效銜接。目前,中國的「貧困線」是1196元人民幣,而「低保線」已在去年底上調至1404元。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這個標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比2010年提高了80%。按照29日人民幣市場匯價1美元兌6.3587元人民幣計算,中國新的國家扶貧標准大致相當於每日1美元。按此標准,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也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3.4%,佔全國總人口(除港澳台地區外)的近十分之一。[2]

E. 衡量貧困的重要標準是什麼

(一)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退出,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並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銷號。

(二)貧困村退出。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在鄉鎮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初審,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核查,確定退出名單後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公示無異議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後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

F. 貧困人口標准

貧困人口標準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
全國以及我省對貧困對象的認定最關鍵的指標是收入指標,也就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貧困人口標准具體依據各地政策,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是以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4000元作為相對貧困人口的認定標准,以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8000元、相對貧困人口佔全村戶籍人口5%作為相對貧困村的認定標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凈收入+轉移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支出-轉移性支出。其中,收入指標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凈收入也稱資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四類。
各區財政局需根據省財政廳下達的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預算資金的通知,按照要求及時將下達資金分配支出,補助資金用於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生活困難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支出,並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截留或挪用,年終按規定統一編列決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六條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包括中央各部門(含直屬單位,下同)的預算和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轉移支付預算。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級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級支出、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第十二條 各級預算應當遵循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

G. 世界銀行兩次公布的貧困標准

1990年,貧困標准一天一美元;
2008年,貧困標准修改為一天1.25美元。

H. 貧困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不同城市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標准也不同。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至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到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如果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准、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正可以脫貧。2016年貧困線約為3000元,2015年為2800元。中國目前貧困線以2011年2300元不變價為基準,此基準可能不定期調整。2011年確定的貧困線標准,農村(人均純收入)貧困標准為2300元,這比2010的1274元貧困標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後的貧困標准(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民幣/年),中國還有8200萬的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13%,佔全國總人口近十分之一。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准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准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國際貧困標准(國際赤貧標准)為一人一天1.9美元。

法律依據:《關於提高2021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

?一、提標安排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2021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州級指導標准提高到660元/人·月。

(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202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州級指導標准提高到4770元/人·年。

(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准。

1.基本生活標准。2021年,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州級指導標准統一提高到858元/人·月。

2.照料護理補貼標准。2021年,城鄉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州級指導標准仍按照2020年標准執行。即:

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州級指導標准:一檔(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835元/人·月,二檔(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418元/人·月,三檔(具備生活自理能力)251元/人·月。

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州級指導標准:一檔(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151元/人·月,二檔(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88元/人·月,三檔(具備生活自理能力)50元/人·月。

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補貼,集中供養的統一用於供養服務機構照料護理開支;分散供養的按照委託照料服務協議,用於支付服務費用。

熱點內容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
廣西農村合作銀行的開戶金融機構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4:56:11 瀏覽: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 發布:2025-05-14 04:38:25 瀏覽:247
炒股不適合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4 04:00:38 瀏覽:62
原始基金怎麼來得快 發布:2025-05-14 03:59:54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