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為什麼古人用銀子作為等價貨幣

為什麼古人用銀子作為等價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5-24 18:50:35

Ⅰ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較長時期使用白銀作為貨幣材料

白銀和銅是中國古代的通用貨幣,主要是因為中國缺少銀和銅。

Ⅱ 為什麼古代人交易,全部都是用銀子

不是,中華文明5000載雖然知道有銀這種金屬的年代很長,但大多數時間內白銀並不是主要流通貨幣,亦或者說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隨便接觸到的貨幣,甚至在一些朝代百姓持有白銀都有罪更別說流通使用了。原因很簡單,中國在古代是貧銀國家,境內發現的富銀礦很少,古代的冶煉技術也不足以像現在這樣從銅鐵金等其他金屬開采中提取出白銀(中國現在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產銀國家,主要來自於伴生礦,銀是伴生金屬)
中國是從明代開始才允許白銀作為民間貨幣廣泛流通使用,原因是因為發達的對外貿易使世界上的白銀大量的流入了中國,中國積攢下了大量的白銀。
不過直到清代,銀才被正式定為國家貨幣——一律賦稅田租必須以白銀來支付,但老百姓日常主要還是使用銅錢,因為銀在當時使用起來比較復雜並不方便。銀子在民間是以重量不一,不等形狀成色不一的碎銀塊形態存在的。當然這種碎銀官府也不認可,官府只認重五十兩一個的庫銀(司馬兩,不是現在的市兩)於是賦稅時需要將碎銀化成銀錠來交,這是一筆生意甚至成了貪官污吏謀利的手段,比如說百姓交的碎銀成色差,需要再額外交一定數量的『火耗銀』也就是提純和補重費。
直到清晚期洋務運動期,國家才從國外購得機器設備,參考英國馬劍銀幣的重量和成色(也就是俗稱的克朗型)推出機制銀元來便於流通,機制銀元的優點是重量和成色統一規整,使用起來比碎銀要方便很多,自此中國才真正進去了以白銀作為普遍流通貨幣的年代,直到民國中期發行法幣為止。但此後銀元一直都是地下貨幣流通使用,解放後五十年代白銀才徹底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

Ⅲ 古代明明發明了銀票,為何還要選擇金子和銀子這些金屬作為流通貨幣

從它們的材質,首先金子和銀子無論是古代還是到現在它都是不容易貶值的,不會因為儲存的時間或者因為天氣原因使它受損,並且造假幾率很低。而銀票的起源於宋朝的」交「子,它是用紙做的,在古代的造紙技術雖然領先世界,但是它還沒有先進到造出防水的不易腐爛的銀票,所以即使銀票它很方便攜帶,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損,再有就是容易造假。

最後就是,我國是一個封建帝國,古代的百姓納稅都是會用金子銀子或者糧食,並且當時的人們都是小聚居的生活圈子,並且交通不便,人口流動的頻率很低,金子和銀子即使攜帶不方便,當時的人們還是會選擇它,交易就在門口。

Ⅳ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古代一兩銀子值現在的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摺合人民幣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4000元。

銀子價值遠超飯錢

以《儒林外史》里牛玉圃在飯館里吃的一頓飯為例。他當時點了一碟臘豬頭肉,一碟蘆蒿炒豆腐乾,一碗湯加一大碗飯,一葷一素加湯加飯,總共也只需要白銀一分七厘。一兩是十錢,一錢是十分,也就是說這頓飯只花了不到0.02兩銀子。

古代吃飯

難道古人吃完飯就是直接放下銀子,不問這一餐酒水美食到底用去多少銀子,而店小二也不數錢,就此隨意給點就好?當然並非如此,這一幕只存在於小說以及影視之中,畢竟一篇故事的時間跨度很大而且還要掌握好節奏,在有限的空間內填充上更多的實質性內容,使得劇情更加飽滿,因此一些繁瑣的過程難免會有所簡化。

Ⅳ 為什麼古代買賣交易用的是銀子,那麼多銀子都去哪了

首先要說一下,中國古代很長時間內主要貨幣是銅錢,直到明清白銀才成為貨幣。而且古代那點白銀和現在的白銀產量比起來微不足道,並不算多。因為古典小說、武俠小說、古裝電視劇里古人經常用銀子,所以很多人覺得中國古代一直用白銀當貨幣。不過實際上在明朝以前,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是銅錢,而白銀僅僅是作為值錢的貴金屬,在大宗交易中才出現。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流傳至今的白銀到現在的不少,只不過大多成為私人收藏,而現代白銀流通量又太大,所以毫不起眼。

Ⅵ 在古代,為何黃金白銀能夠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貨幣

貨幣的出現起源於神農之世,最開始的時候人們將貝殼看作是可交換商品的憑證。後來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慢慢地貨幣種類也多了起來,在秦始皇時期,貨幣實現了統一,以黃金和白銀為首的流通貨幣開始在歷史長河中發揮作用。古代時由於貨幣一長時間不能夠統一,但是黃金和白銀卻被所有國家認為是貴重金屬,其稀有性和物質的穩定性兩個特點決定了它們能夠成為通用貨幣。

三、貨幣的發展

直到今天,黃金和白銀依舊作為國際市場上各國之間通用的貨幣。這與這兩樣貨幣的價值有關,由於他們倆的稀缺性讓人們更加覺得珍貴,以黃金或是白銀來衡量商品是否等值,作為商品交易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判斷標准。黃金和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發展也將不斷持續跟進,歷史終究是不會停下發展的腳步。


Ⅶ 中國在古代,為什麼要用金銀做貨幣

1、古代採用過很多貨幣,並不限於金銀。最早的貨幣就是天然海貝。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2、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生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生是貨幣。

(7)為什麼古人用銀子作為等價貨幣擴展閱讀: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西夏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種是西夏文,叫「屋馱錢」;一種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的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

金國由女真族所建,曾統治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其所鑄錢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金國的錢幣受南宋的影響較大。

在元代,紙幣已成為基本流通貨幣,銅錢已不佔有主要的地位,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

Ⅷ 古代就沒有那麼多銀子,為什麼老百姓交易還用銀子

首先,中國古代的百姓,大多數都比較貧窮,很少有閑置的白銀,更別說,一下子就拿出這么多了;再者,白銀也不屬於流通貨幣,就算老百姓手中有白銀,店家也不會收。一是不願,二是不敢,白銀不僅難以出手,還容易惹來禍事。盡管如此,在明、清時期,朝廷徵收賦稅卻常常以白銀為主,這一標准給百姓帶來了許多的災難,讓本來生活就不富裕的老百姓無路可走。

五銖錢的使用,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各地軍閥割據,社會混亂,許多大家族都私底下偷偷鑄幣。為了從中牟利,他們還在鑄幣的時候摻入大量劣質金屬,最終,導致這些銅錢的質量和成色都很差。

更有甚者,在鑄幣的時候,還造出了大量殘缺不全的銅幣。每次百姓與這些大家族經濟往來的時候,大家族便會趁機將這些劣質銅幣交易出去,百姓雖然心中不願,卻也不敢出言拒絕。這些劣質銅幣交到百姓手中的時候,被當作尋常貨幣使用,百姓卻很難將他們按照普通貨幣的價值轉手出去,長此以往,百姓就被壓榨的苦不堪言。

Ⅸ 古人為什麼要用黃金和白銀做錢

因為他們不容易氧化生銹,色澤美觀尤其是比較罕見。假如象泥土那樣隨處可得,那麼他們也就不能成為「貴重金屬」了!也就是說,因為金、銀少才珍貴的,因為珍貴才作為貨幣的。假如說他們因為「本身價值高」,所以才珍貴,所以才成為貨幣,那就把因果關系說反了!

Ⅹ 為什麼古代人都用銀子來買東西

以前是銀本位貨幣制度,銀子是最主要的貨比拼中,所以多數人用銀子來買東西。銅錢、鐵錢都是銀子的輔幣,銀票是用來進行大額結算交易的。

熱點內容
有什麼app可以看理財名人的書 發布:2025-05-16 22:08:31 瀏覽:499
股權稀釋如何處理 發布:2025-05-16 21:56:41 瀏覽:363
股市的資本博弈怎麼玩 發布:2025-05-16 21:54:38 瀏覽:480
如何遠離手機理財產品 發布:2025-05-16 21:40:42 瀏覽:276
如何評論股權投資 發布:2025-05-16 21:35:43 瀏覽:114
如何看待中央銀行干預金融危機 發布:2025-05-16 21:22:30 瀏覽:715
抹茶基金怎麼構建 發布:2025-05-16 21:08:24 瀏覽:175
如何玩好企業法人股權 發布:2025-05-16 20:54:21 瀏覽:453
a股投資者可買什麼基金 發布:2025-05-16 20:54:12 瀏覽:51
貨幣期末數怎麼算 發布:2025-05-16 20:28:59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