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有貨幣怎麼辦
① 幣圈崩盤無眠,50萬人爆倉400億,手中有幣的人該怎麼辦
應該低價賣掉,因為這樣的話還可以賣一些金錢,因為這種可能會傷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也應該及時做到補救。
② 貨幣是怎樣發行及流通的
一、人民幣的發行程序大致分為四步: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
(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
二、貨幣流通形式:
(1)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資金流動引起的、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運動
(2)貨幣流通的形式包括現金與非現金流通:
現金流通是直接以現金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的運動,主要是同消費資料零售市場的商品流通、居民個人的小額支付相聯系的貨幣流通。
非現金流通或存款轉賬結算主要是同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資料批發市場的商品流通、企事業單位的大額支付以及與金融交易相聯系的貨幣流通。
(三)貨幣充當流通手段,根據其靈活程度不同,分為三個層次:
M0=現金
M1 =M0 + 企事業單位的存款+城鄉居民的活期存款
M2 =M1 + 城鄉居民的定期存款+ 企業專項基金存款+可貼現的國庫券
(2)一開始有貨幣怎麼辦擴展閱讀:
性質分類
貨幣發行就其性質來說,可以分為經濟發行和財政發行。經濟發行是為了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發行的貨幣。
這種發行是符合貨幣流通規律要求的,因此,它既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又能保持幣值穩定。財政發行是為彌補財政赤字(見財政收支)而發行的貨幣。這種發行超過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
③ 中國人民央行在最初開始發行貨幣的時候是怎麼知道要發行多少貨幣和怎麼把貨幣分到每一個人的手中的。
1, 到現在為止, 沒有人知道到底需要多少錢;
2, 貨幣不是分配的. 雖然中央一直在講收入分配改革, 但實際上此分配非彼分配. 錢是"掙"來的!
④ 貨幣最開始是如何進入流通市場的
你的問題比較多,我一條一條回答:
1、你說:「央行發行貨幣通過買國債,再貼現,外匯等方式把錢注入了流通環節,但是這些方式的票據都有時間期限啊,到期的時候,央行都要把票據、國債券還給原持有人,同時收回人民幣。這樣的話,發放到流通市場的錢又回到央行。外匯也有人拿人民幣買,這部分人民幣也回到央行了。所以也沒有增加新的流通貨幣總量。」
是這樣,你看我國的國債規模,是每年都在增加的,就是說舊的國債到期了,新的更大規模的國債又發出去了,國債是國家發的,大家買,然後國家有錢了,就搞建設,比如蓋醫院,修公園等。
央行發貨幣,最直接的就是逆回購,用錢買銀行的票據,銀行有錢了,通過貸款,貼現,就發出貨幣了。「
2、你說:」我的問題是,之前在市場上一直流通的貨幣是以何種方式來的?打個比方說,有個國家剛建立,還沒有貨幣,那這個國家怎麼發貨幣給人民,讓人們拿貨幣來進行各種購買交易呢?「
最早的貨幣肯定是由少到多,攢起來的,比如人們最早使用白銀做貨幣,一開始白銀少,後來越開采越多,同時社會上東西也在增多,所以物價變化並不大。
至於你的假設,一個國家剛成立,沒有貨幣,那大家都不是長毛野人吧,上個政權肯定也有貨幣啊。舉個例子,共產黨趕跑國民黨後,就用新貨幣更換了國民黨時的貨幣(銀元券),百姓可以到共產黨的銀行,去按照一定比例兌換。
3、你說:」每人免費發一份肯定不行,那麼用手裡的東西做抵押,從央行換錢嗎,那手裡無產的人怎麼辦?還是怎麼個方式?「
錢不會免費發,想要可以拿東西換,家裡有棉布,可以給你換錢,你去買鹽吃。多幹活才能攢錢。無產就沒有錢,這個沒有辦法。政黨會給你活路的,你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那你就去修水庫,抬石頭,政黨會給你錢。
4、你說:」有了基礎流通的貨幣,以後要不斷增加它的量,是靠現在的票據到期後再發新票據,周而復始的循環的方式增加供給量嗎?「
你說的很對,貨幣發行就是周而復始,一刻不停的,好比越開越大的水龍頭,這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為社會在發展,比如出現了一個新行業,叫做大數據分析,這就需要資金才能去建設發展啊。
回答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剛剛有貨幣的時候,貨幣是如何發行的。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1.最開始沒有貨幣,人們手裡只有黃金或者物品.國家為了管理的方便,強制1g黃金=219塊錢(法幣),並規定人們必須把黃金賣給國家,個人擁有黃金違法.這樣通過由國家來儲藏黃金,達到了流通法定貨幣的手段.(金本位制度就是由此消亡的)
2.國家作為一個主體,擁有稅收權,也就是從公民那裡獲得勞動成果的權力,這就是國家財政.因此國家購買商品的貨幣並不是其直接印刷來的,是市場上真實存在的勞動成果,不會造成通貨膨脹.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國家強調財政和貨幣要嚴格分離的原因,意思就是國家不可以通過其影響力多發貨幣.
3.流通中的貨幣數量是受到監控的,當市場上貨幣出現過緊或過多時,就由貨幣政策來調節,比如:存貸利率,准備金率,市場分開操作等,由央行來做.
4.要是市場流動貨幣只有50快,而你卻有100塊,說明已經通貨膨脹了,央行會加印一張50塊給你.
⑥ 貨幣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貨幣起源於4000年前。中國使用貨幣已有四千年歷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最早的貨幣為天然海貝。
每個國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種貨幣,並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不過也存在例外,亦即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例在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在西非經濟共同體的法郎,以及在19世紀的拉丁貨幣同盟,名稱不同但能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貨幣。
(6)一開始有貨幣怎麼辦擴展閱讀
貨幣種類:
1,硬幣: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⑦ 銀行發行的錢(貨幣)一開始是怎麼流到社會上的呢,如果是單位發工資,為什麼銀行要給單位錢呢/
修改版.....這故事要講就太長了,不過貌似高中的政治課本里就有關於錢怎麼來的故事...可以去翻來看看...現實中的貨幣增量就來自於下面的故事~
簡單講,因為單位在銀行有存款,單位從銀行取錢就是從自己的存款里拿。單位存在銀行里的錢就是銀行的負債,那人家單位要銀行欠債還錢,當然得給
如果從頭講,這是個很長的故事了....
銀行可以分成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央行只有一個,其他能看到的都是商業銀行,單位的錢存在商業銀行里,商業銀行的錢存在央行,同時央行的功能是發行貨幣,這個大家都知道了,我們來看看貨幣發行的過程。
首先,我們先說明一下存款准備金率,這個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假設現在是10%(比較好算),就是央行規定銀行必須把全部負債(其實就是單位和個人存在銀行的錢)的10%存進央行,這樣的話銀行可以把剩下的90%作為貸款再放給單位,單位再把這些錢存進銀行,~~
舉例來說,比如中石油存了100塊進銀行,然後從銀行貸出90塊,把90塊在存進銀行,然後銀行貸81塊給中石化,中石化又存81塊進銀行,銀行在貸72塊給中海油~~~ 最後整個貨幣體系因為這100塊增加了1000塊錢 (100/ 10%)多出來的900塊錢就是增加的(也可以理解為發行)貨幣,如果央行希望控制貨幣供應量,就可以改變准備金率,這是最立竿見影的做法,因為對銀行有強制性。
另一種方法,央行發行各種債券,他們大多由銀行持有,比如銀行現在總共持有1萬億債券,央行想增發貨幣,就從銀行回購一部分債券,如果想控制貨幣供音量,就增發債券。
總之就是這樣了,
順便說一下,銀行收進的破幣,舊幣,都會的存進央行銷毀,然後再從央行領新錢~
⑧ 民國到新中國貨幣怎麼處理的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繼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布停止民國紙鈔------金圓券流通,以金圓券10萬元兌換人民幣1元的比率,收回後銷毀。國民政府遷到廣州後曾繼續發行金圓券,但其價值已接近廢紙,到了7月3日,廣州政府宣布停止發行金圓券,改以銀圓券取代,結束了金圓券的歷史。
⑨ 人民幣最開始發行的時候民國的紙幣怎麼辦
按照一定的比價兌換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