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化率意味著什麼
❶ 貨幣化率的定義
即社會的貨幣化程度,是指一定經濟范圍內通過貨幣進行商品與服務交換的價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叫馬歇爾K值。
❷ 什麼是經濟貨幣化,它的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市場經濟體制是指以市場機製作為配置社會資源基本手段的一種經濟體制。它是高度發達的、與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大商品經濟,其最基本的特徵是經濟資源商品化、經濟關系貨幣化、市場價格自由化和經濟系統開放化。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是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職能,只能作為經濟運行的調節者,通過投資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利率、匯率、稅率,對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
所謂經濟貨幣化是指經濟過程通過貨幣來實現和推動。首先,商品生產要以貨幣流通為先導,貨幣是推動生產的重要杠桿。在生產要素商品化的前提下,生產者不首先掌握一定量的貨幣,生產要素的結合就不能實現,再生產就難以進行。貨幣數量的多少,也會對再生產產生重要影響。貨幣供應過少,產品不容易實現貨幣價值,反之,貨幣供應過多,將會助長生產擴張、價格暴漲等。 貨幣供應的結構與流向,代表了經濟財富的分配,影響各類資產和生產要素在各部門的分配比例,從而影響各部門的協調發展。各種生產要素的價值,藉助於貨幣來衡量,這是實現生產要素結合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用統一的貨幣為尺度,才能比較各中生產要素在各部門、各經濟主體投入的效益,從而選擇確定最佳方案,提高經濟效益。其次,在分配方面,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需要藉助於貨幣來進行。國家、企業、個人,都以貨幣形式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經過分配,在流通領域形成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再次,在流通領域,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聯結著生產與消費。
近年來,隨著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貨幣化過程大大加快了,尤其是在流通領域、投資領域、分配領域、消費領域、農村經濟的貨幣化方面,有了明顯提高。貨幣收支結余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貨幣收支的增長速度,反映了實物資產向貨幣資產轉化進程的加快。貨幣資產是流動性最強的一種資產。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可以隨時轉化為其他各種資產。以貨幣形式保存財富最為方便。 接著,再來看看資產貨幣化。資產貨幣化後,資產的自然價值與其社會價值相分離,並使其社會價值所含的財富能量匯入到全社會的總能量之中,更有利它的流動,和發揮它們的效率。從我國現實的實際情況看,資產貨幣化可使閑置的資產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增強資產的流動性,進而促進資產利用率的提高。具體來說:
1、資產貨幣化可以變閑置資產為有用的資產。資產貨幣化,可以刺激人們盈利觀念的興起,刺激人們強化的增殖動機。當社會某一主體,或企業、或個人手中掌握一定量貨幣而不使用時,就意味著社會上有價值相等的商品物資無人購買、利用,從而處於閑置狀態。如果閑置物資超過了社會必要的、正常的應付生產和市場供應之需的物資儲備量,就意味著是一種浪費。資產貨幣化就可以使有使用價值的資產能充分發揮其效用。資產貨幣化,使資產所有者可以隨時把貨幣拋放出去,收取租金或利息。這將有助於帶動閑置物資的運轉。
從金融部門的角度看,通過各種途徑,把閑置貨幣聚集起來,形成巨額的貨幣資財,貸放給一些企業,這些企業可以用貨幣去購買相應的處於閑置狀態的物資,使之作為現實的生產要素發揮作用,由此相對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增加人們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環。而且,金融部門的這種聚資方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它並不影響企業和個人使用自己的資產。這是因為,客戶在銀行的存款,會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存款余額。存款人是此存彼取,此取彼存,而不會把存款提光。資產金融在不觸動資產所有者的所有權的條件下,為充分利用這些資產提供了可能。
2、資產貨幣化可以促進資產的優化配置。不同企業乃至不同的個人,由於佔有的生產技術條件、環境以及經營管理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決定了各自利用所佔有的資產會產生極不相同的經濟效益。由此產生了資產優化配置的要求。按照經濟效益的原則,各資產所有者或佔有者,並不要求直接使用各自的資產,直接使用各自資產有礙整個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
資產的貨幣化,特別是開放金融市場,可以促資產向經濟效益高的部門和企業流動,從而實現資產的優化配置。以股票為例,股票不能還本,如果股票不能買賣,那就意味著股份企業永久地佔用了股票所有者的資產。如果股票所有者想更換自己的投資領域,選擇盈利性更強的資產,就會遇到困難。為了不影響資產所有者調整自己的投資選擇,通過開放金融市場,允許股票的自由買賣,可以保證所有者的優化選擇權。由於形成了投資優化的重要機制。
❸ 中國經濟貨幣化的意義是什麼
經濟貨幣化的含義主要指:相對於自給自足的物物交換而言,貨幣的使用正在日益增加,也就是指交易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來越大。
經濟貨幣化比率的差別基本上反映 :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貨幣化比率與一國的經濟發達程度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經濟貨幣化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可以擺脫自從金本位時代以來以黃金做為交易媒介的弊病,就是攜帶不方便,交易不方便的問題。經濟發達程度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2貨幣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體現各個國家貨幣的貶損程度,可以反映匯率。因為固定匯率在現在這個時代來看只有少數幾個金融行業超級發達的國家才能做到。
3貨幣化對國家控制金融經濟政策有幫助,可以不斷發行新幣銷毀舊幣,而且可以有效的發揮貨幣政策的功效,比如說增發新幣,可以部分刺激國民經濟。
簡單的說就是:將全部商品和勞力換算成相應的貨幣值,去核算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
❹ 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產業被成功貨幣化
服務業。在線廣告和游戲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兩大貨幣化工具。
貨幣化是指貨幣經濟向非貨幣化經濟領域(實物和易貨貿易領域)的擴展。貨幣化進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與增長的重要方面之一,貨幣化程度可通過「貨幣化率」指標來衡量。
貨幣化本指一國貨幣化的商品與勞務(即購買者用貨幣支付的商品與勞務)占商品總量的比重,這是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一國在貨幣化過程中必然伴隨有商品化,但二者又有較大差別:貨幣化意味著貨幣使用范圍的擴大,但並不一定包括詳細的貨幣使用方法,也不一定包含貨幣化所帶來的各種詳盡後果;而商品化則指「最大利益原則」在實際行為中的普通化,它不管生產過程的投入或產出的貨幣化程度。
❺ 高貨幣化是什麼意思啊
定義1: 所謂經濟貨幣化,是指經濟活動中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易份額逐步增大的過程.它可以用廣義貨幣M2佔GNP(或GDP)的比值(M2/GNP或M2/GDP)來表示.自從金融改革以來,我國經濟貨幣化進程十分迅速 定義2: 經濟貨幣化是指作為交換手段的貨幣作用大大加強貨幣的作用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和環節.隨著轉軌進程的基本完成貨幣對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定義3: 經濟貨幣化是指一國國民經濟中全部商品和勞務的交換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內的整個生產過程通過貨幣來進行的比重和這個比重變化的趨勢 定義4: 經濟貨幣化是指貨幣經濟向非貨幣經濟領域的擴展即一國生產、流通和消費中通過貨幣來進行交易部分所佔比重不斷提高的趨勢 定義5: 自貨幣產生以來,經濟體系便從純粹的實體經濟運行,逐步演變為實體經濟和貨幣經濟的交融運行,這個過程被經濟學家們稱為「經濟貨幣化」.隨著經濟貨幣化程度的加深,信用的發展以及各種金融工具的出現,整個經濟的金融性日益突出,這就是所謂的「經濟金融化」。
❻ 如何判斷和衡量一國的金融發展水平
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指標衡量一國的金融發展水平:(1)金融相關率。是指一定時期內金融活動總量與經濟活動總量的比值。衡量金融發展程度實際上是衡量金融結構狀態,採用5個指標:金融資產總額與實物資產總額的比重;金融資產與負債在金融機構間的分布;金融資產與負債在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之間的分布;各經濟部門擁有的金融資產與負債的總額;由金融機構發行、持有的金融工具總額。(2)貨幣化率即社會的貨幣化程度。
❼ 經濟貨幣化的常用指標是什麼,有什麼現實意義
實際金融資產存量/國民生產總值,實際金融資產存量/有形財富存量,人均實際貨幣量(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