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貨幣化安置太少怎麼辦
Ⅰ 長春為什麼取消棚改項目貨幣安置
從長春市政府獲悉,8月29日,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取消棚改項目貨幣化安置購房獎勵政策的通知》稱,為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穩定商品房銷售價格,鼓勵被徵收人選擇房屋安置。新啟動實施的棚改項目取消貨幣化安置購房獎勵政策,鼓勵有條件的棚改項目新建一定數量的回遷安置住房。
嚴躍進認為,該政策規定有條件的棚改項目可減少回遷安置房,其實就是實物安置的重要體現。類似做法可以降低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也有助於形成更多的棚改住房項目。
Ⅱ 棚改總量下降,貨幣安置減少是什麼意思
說明購房需求減少了,供大於求了。
Ⅲ 棚改貨幣化安置或調整嗎
近日,雖然國家開發銀行對相關言論給予否認,但業內人士認為,雖不能認定國開行已暫停所有支行棚改項目審批許可權,但棚戶區改造貨幣化的初衷是房地產去庫存,隨著房地產去庫存階段結束,貨幣化安置也應逐步退出。在此背景下,近一年瘋狂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熱潮或將有所降溫。
尹中立指出,房地產市場的特點決定了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只能是短期的權宜之計,不宜長期使用。他認為,從當前的形勢看,部分城市的房價漲幅過大,房地產去庫存政策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包括棚改貨幣化在內的房地產去庫存政策應該逐步退出。
Ⅳ 貨幣化安置是什麼 棚改為什麼要主推貨幣化安置
目前的房地產高庫存和棚改安置辦法是互相矛盾的。一方面,各地庫存持續高企,另一方面棚改實物化安置的方式又必須大拆大建。
於是,在今年以來的樓市政策中,「貨幣化安置」被頻繁提及。它通常是和棚改是綁定的。那麼到底什麼是「貨幣化安置」呢?政府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安置辦法呢?一直以來,政府征地拆遷採取的都是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行的方案,而棚改初期也沿用了這一方案。在房地產庫存嚴重過剩的當下,這種方案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1、實物安置這種方案需要興建大量的專用安置房。在商品房嚴重過剩的行情下,顯得不合時宜;
2、實物安置需要待安置居民等待相當長的時間,這個周期通常是2-3年;
貨幣化安置
貨幣化安置有三種形式:
1、居民自行購買商品房;
2、政府購買商品房賣給安置居民;
3、直接給與貨幣補償。
這三種形式各有特點。對於選擇自行購買商品房的居民,政府將引導開發商將普通商品房轉為安置房,棚改居民可自行購買;政府購買商品房賣給棚改戶這種形式,通常價格不會高於所在城市均價;貨幣補償則針對那些住房需求已經得到解決,且本人願意接受貨幣補償的居民。
貨幣化安置的優點
政府提出在2016年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不能低於50%,並將貨幣化安置方式逐漸確定為主流安置方式。它的優點主要有兩點:
1、過渡期短。被安置群體不用等待太久,貨幣化安置所需的房子直接來自於存量房市場。政府也能節省大量過渡安置費。
2、購買存量房,可選度更好,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最重要的是,能夠消化一部分庫存。
為了鼓勵貨幣化安置的推行,各地正在採取以下三類措施:
1、財政資金。財政資金安排專項撥款,並給與按期搬遷家庭一定額度的補助和獎勵;
2、貸款融資。這主要是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定向貸款。為了鼓勵選擇貨幣化安置,被安置群體購買商品房時還可享受貸款利率折扣等優惠措施。
3、稅費支持。通過在交易環節減免契稅、營業稅等措施,鼓勵人們選擇貨幣化安置。
貨幣化安置確實是解決庫存的有效措施,不過在貨幣化安置的過程中,如何讓選擇貨幣化安置的人群得到住房保證,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時考慮周全,比如兒女入學問題,是否能在原址劃片學校上學等。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1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Ⅳ 棚戶區改造將增大貨幣化安置比例,會產生怎樣的經濟影響
隨著近年來棚戶區改造力度加大,尤其是經濟形勢的變化,居民的需求多種多樣,有的要求「拿錢走人」,有的要實物房源;有的要原址重建,有的要異地安置;有的要商品房,有的要二手房。原棚戶區改造安置方式已不能滿足形勢的變化,2015年起中央決定在棚戶區改造方式中實行轉型,大力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加大貨幣化安置力度成為各地轉變安置模式的重點要求。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不僅能使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且打通了保障性住房和存量商品房的通道,消化了房地產市場庫存,拉動內需,盤活了市場經濟。然而隨著貨幣化的大力推進,各地庫存的大幅下降,房價已開始上漲過快,今年住建部已要求各地慎重考慮貨幣化安置方式,對庫存小的區域,已不再要求進行貨幣化安置。
Ⅵ 2019年多地下調棚改目標:貨幣化安置政策收緊
近日,多個省市相繼進入地方兩會時間,各地2019年棚戶區改造計劃也陸續亮相。過去一年,棚改貨幣化政策曾多次引發討論,全年棚改任務完成量依舊超額完成。但隨著貨幣化安置政策收緊,2019年多地也紛紛下調目標任務。在因地制宜和防控重大風險的大背景下,穩定將成為2019年棚改主基調。
勢頭放緩
1月27日,浙江、上海、貴州、陝西、重慶等省市地方人大會議開幕,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在2019年保障民生計劃中,均提到加強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而根據此前各地召開的住房工作會議,新的一年,地方仍將繼續推進棚戶區改造計劃。
住建部1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626萬套,超額完成了去年度580萬套的目標任務。在地方層面,以浙江為例,2018年,該省棚改計劃完成開工29.2萬套,實際開工40.6萬套,完成率達139%。
不過,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的不完全統計,相較於2018年的「突飛猛進」, 2019年各地的棚改目標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較大。其中,山西從12.52萬套下調至3.26萬套;河南從50萬套下調至15萬套;四川從25.5萬套下調至15萬套;北京也從2.36萬套下調到1.15萬套。
有媒體據此解讀稱2019年棚改目標或將大幅縮水,整體跌幅可能過半。對此,克而瑞地產研究團隊發布的評論文章指出,從已經公布的19個省市2019年的棚改開工目標來看,總體較2018年計劃開工量下調幅度約21%,這與全國棚改計劃開工量下調幅度一致。
上述文章表示,各省市間有升有降,其中廣西、遼寧、陝西、重慶等6個省市2019年計劃開工量同比增長,歷年開工量在20萬套以上的江西、湖北、河北等3個棚改大省在2019年計劃開工量同比持平或者微跌。「前期棚改開工量較大的省出現階段性回調符合客觀規律和市場預期,例如河南省,2018年棚改實際開工量就已達到2016年的1.8倍,2019年計劃目標回落也在預期之中。」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安排,2018-2020年三年棚改攻堅計劃定下了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的目標。而從分割的年度計劃看,2018年為580萬套,2019年、2020年均保持在460萬套。
政策收緊
不論是目標減半還是下調21%,2019年棚改都將迎來政策性拐點,放緩已經成為大趨勢。
去年6月圍繞棚改貨幣化政策走向的話題卻走到風口浪尖。雖然一個月後,住建部的聲明指出,並未叫停棚改貨幣化政策,但相較於此前的大力倡導,政策風向悄然轉變。住建部明確,要因地制宜地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對於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採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從歷年情況看,棚改貨幣化安置在地方樓市去庫存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與2017年強調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不同,2018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工作會議並未提及去庫存相關內容。
同時,更為關鍵的是,據多家媒體報道,去年12月,在住建部下發的2019年棚改計劃提出,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將被取消。
在各地實施棚改計劃過程中,政府購買棚改模式是主要的融資方式,由政府選擇具有實力的平台公司,與其簽訂購買服務協議,由平台公司負責具體實施,項目資金來源於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棚改專項貸款。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對項目進行兜底,因而一定程度上將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而在防控重大風險的大背景下,各級都在嚴控債務問題。上述2019年棚改計劃指出,對於新開工的棚改項目,不得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名義變相舉債或實施建設工程,而是要求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棚改專項債)為主進行融資。
在地方層面,相關政策已經初見端倪。江西省住建廳在2018年住房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完善貨幣化安置政策,對商品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取消貨幣補償獎勵政策,加大安置住房建設力度。2016年和2017年,江西省該項表述分別為「力推棚改貨幣化安置和政府購買服務」、「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棚改服務」。
迎合市場所需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專家魏東向從市場角度進行觀察稱:「棚改貨幣化政策的確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民生,幫助棚戶區居民提升生活質量。但是中國房地產市場自2015年以來呈現連續上揚的態勢,在一二線城市紛紛限購的背景下,一些熱錢在末班車心態的引領下也紛紛流入三四線城市,推高了當地房價,同時放大了有效需求,造成房價高於真實價值,所以棚改貨幣化的政策調整是適應了當下的市場現狀。」
不過,基於2019年或取消政府購買棚改模式的考慮,天風證券固收團隊測算,2019年棚改資金需求在1.3萬億元左右,落實到政策性銀行貸款與專項債的共有1.17萬億元。但在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取消後,保守估計2019年棚改專項債有6000億元的配額,因此還有接近6000億元的資金缺口。
實際上,隨著2019年地方新增債務限額將提前下達,全年地方專項債有望進一步擴容。作為專項債的主要品種之一,棚改的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保障。
去年10月召開的國常會也明確,各地要嚴格評估財政承受能力,科學確定2019年度棚改任務。保持中央財政資金補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專項債券發行力度。對新開工棚改項目抓緊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當前各地棚改目標的調整,體現了一城一策的導向。可以預計的是,很多2018年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尤其是東北、西北和西南等省會城市,棚改政策也會略有調整。當然目前新的情況在於,國家發改委對於軌道交通等建設的支持力度重新加大,實際上軌道交通沿線的棚改力度依然不會降低,這也是政策調整下新的市場機會。